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去年河南省人民会堂上演了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专场演出,該剧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值得称道。
关键词:豫剧 《焦裕禄》 思想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61-03
2018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4周年纪念日,笔者有幸随着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大学豫剧音乐创作人才项目”培训班的师生们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观看了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专场演出,认为该剧不仅思想性高,艺术性也很强,是一部佳作。
一、思想性
该剧人物形象刻画真实感人,舞台表演栩栩如生,在观看过程中,笔者心中感慨万分,先后三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次是在兰考的火车站,焦裕禄向兰考群众鞠躬道歉、愧疚地说出那声“对不起!”深深地打动了大家。他自掏腰包给饿晕过去的宋铁成女儿一点饭钱,随着宋铁成妻子一声感人肺腑的呐喊“恩人啊”,笔者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聚集在兰考火车站准备外出逃荒要饭的群众们都眼巴巴地望着焦裕禄,把他当成救命恩人、当代“包青天”……群众的心是赤诚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歌中所唱:“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秤砣是老百姓”……那时焦裕禄刚刚到任,但面对国家级贫困县兰考的困境,他没有逃避责任、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发出了“不改变穷面貌决不把兰考离”的庄严承诺,这体现出他对百姓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赤诚的爱民之心。
第二次让笔者感动落泪的是焦裕禄拉车到瓦窑村给群众送救灾物品,拜访原林业局技术员宋铁成。宋因1958年反对乱砍乱伐树林被打成“右派分子”,遭受迫害,由于心有余悸,面对焦裕禄关切的询问,他却三缄其口。宋母为了保护说实话反遭迫害的儿子,谎称儿子是“哑巴”,最后感到自己的谎言即将被识破时,她竭尽全力搂着儿子的头,护着儿子大声嘶喊“哑巴啊哑巴啊”。当娘的良苦用心尽在这善意又无奈的谎言中呈现,老母亲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使得许多观众都和笔者一样留下了辛酸的泪。
焦裕禄为被打成右派的宋铁成平反昭雪,为此他顶住了上级领导的压力,以真诚和尊重化解了宋铁成心头的寒冰。焦裕禄依靠群众、救灾抗灾,拉开了治理兰考“三害”的大幕,他没有看错人——宋铁成为抗沙造林拼尽了全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宋铁成的女儿披麻戴孝、妻子泣不成声地告诉焦裕禄这一噩耗时,笔者第三次心痛落泪。
由于焦裕禄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他的感人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笔者这三次泪却不是为他的英雄事迹流下的,而是分别为苦难的百姓、蒙冤的干部和处境悲惨的妻女流下的。为什么?因为笔者觉得如今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却有待提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依然存在,不顾老百姓的民生民情民意,一味追求政绩的“面子工程”依然“大张旗鼓”,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官本位”作风依然存在,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剧中,兰考地委“顾书记”面对外出逃荒要饭的兰考民众,不是想方设法解决根本问题,而是一味阻挠,甚至成立了“阻止群众外流办公室”,动用民兵队拿着大棒对付难民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只想突出自己的政绩讨好上级,只顾自己的面子而不顾百姓死活,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官僚作风如今依然存在!
与之相比,焦裕禄同志刚刚上任就亲临基层,走遍了全县的各个村庄,给群众带去关怀和温暖,真正体现了共产党的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兰考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较差,一些群众因此偶上了浮肿病,为治理兰考的“三害”,焦裕禄多次亲临一线,他顶住上级领导的压力,坚持“饿死人才是出大事”的真理,一边忍住强烈的病痛坚守岗位,一边拿出共产党人对老百姓的满腔忠诚和热情,为治理兰考的“三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生命的尽头,焦裕禄有对家人的真情诉说和愧疚感,有对兰考现状的遗憾,也有对兰考未来寄予的无限希望。焦裕禄舍小家,顾大家,当官时没有为家人谋得一点儿“特权“,而是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兰考,做到了“两袖清风来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词中写的那样:“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禄真正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和人格魅力。
所谓“廉政教育需要直击心灵”,豫剧《焦裕禄》亦是如此能够直击人的心灵,带给人无限的感动。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写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焦裕禄就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由此笔者在想,我们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作为地方父母官,自己对基层的状况了解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是否真正把百姓的冷暖挂在了心头?自己的那些被下属肆意吹捧浮夸的政绩是否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抚今追昔,鉴古至今。焦裕禄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4个年头了,如今兰考脱贫了,甚至脱离了开封市的管辖,成为了中央直属的计划单列县,中原大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关系还未能轻易建立,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依然未能建立起来,毒奶粉、注水肉、地沟油等一次次刷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底线,唯利是图、坑蒙拐骗、野蛮强拆、暴力执法等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腐倡廉”“打黑除恶”等风暴阵阵袭来,有力地净化了社会风气,令百姓拍手称快,但关心民生、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执政为民的观念依然要继续加强。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反关心反腐败问题,是因为老百姓希望“天下无贪腐,正气满乾坤”,大家希望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能越来越多! 二、艺术性
这部戲无论是唱腔、配器、舞美、编剧、导演、表演都给人以真实生动、质朴感人的观赏效果,整场戏带给人的感觉是一场豫剧的视听盛宴。
首先是编剧巧妙设计。该剧选取50多年前兰考发生的“火车站访灾民”“瓦窑村搞调查”“登封买粮食”“为女儿换工作”等感人故事,以新的角度、新的素材和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展现了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坚守立党宗旨、与百姓共担苦难、开创新局的伟大精神。焦裕禄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也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戏的开场,焦裕禄就唱到:“咱兰考人很前穷,心气不低”“困难压头气莫殆,有志脚下路自开”“幸福不会从天降,要吃桃子把树栽”等鼓舞人心的唱词。从焦裕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兰考贫困地区的百姓造福的共产党员满满的奋斗激情。戏里最著名的唱段是《百姓歌》:“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心里有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这段演唱使剧中的韩大刚深受教育,他深深地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做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不应该虚报产量。这段真诚的话语让观众为之动容,带给人们强烈的共鸣感。
其次是演员表现出色。开场之前,首先由河南豫剧三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贾文龙先生演唱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作词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时间把观众引入了追思怀念焦裕禄同志的氛围中,台下掌声四起,演出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男主角贾文龙的演唱时而低沉深情,时而高亢嘹亮,唱功着实深厚;表演方面,他时而大义凛然,时而温和慈祥,时而坚守正义,时而展现大爱,表演分寸拿捏得非常好,不欠不过,恰到好处,不愧是整个团的核心领导、整部戏的灵魂人物。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宋铁成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表演,她们从另一个侧面把兰考人民的贫穷与苦难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而反衬出焦裕禄体恤民情、关爱百姓、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也要治理兰考“三害”的高大人物形象。在“抗洪舞”那一场戏里,十余位男演员连续空翻,表现抗洪抢险救灾的紧急关头,大家英勇无畏、拼命救灾的激烈场面,演员们展现出了武场戏良好的功力,也体现出中华戏曲艺术的综艺精神和精湛武艺。
第三是作曲配器中西合璧。该剧的音乐创作方面,配器设计非常巧妙。整场音乐都是以豫剧传统伴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穿插进行演绎的,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民族乐队中,有时梆子锣鼓嘁里哐啷好生热闹,有时琵琶、古筝等乐器娓娓道来借景抒情,有时板胡如泣如诉哀怨凄凉,有时一声嘹亮的唢呐就能催人泪下。西洋乐队中,低音贝司为整场音乐打下了根基,压住了气场,大提琴的运用也十分到位,刻画出焦裕禄作为党的好干部、百姓的父母官以及好丈夫、好父亲等不同角色中铁血柔情的一面。这部戏的中西乐队演奏员达47人,乐队全体成员通力合作,自由无痕迹地转换风格,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部豫剧现代戏,民族音乐也好,西洋音乐也好,在这里都成了助推剧情、塑造饱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衬托出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环境氛围和人物心情,好的音乐无问西东,都能深深地烙在人心最深处。
总之,以现代创作手法创作的豫剧《焦裕禄》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精心打造的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剧目。该剧经过最新加工修改后,剧情更加紧凑,布景更加质朴,情感更为细腻,让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得到更好的彰显,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使人们从这个熟悉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新的审美震撼以及与当今时代精神共通共鸣的亮点,生动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坚守党的宗旨、与百姓同甘苦开新局的探索实践,讴歌了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和高尚品格。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500多场,先后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组第一名和文化部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第一名等殊荣。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大家为焦裕禄精神喝彩,更为编剧、导演、作曲精巧的编排和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喝彩,掌声伴着泪水,感动中有敬佩,好的文艺作品一定蕴含着全体剧组人员的全情投入。
让我们勿忘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他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广袤的中原大地英才辈出、生生不息。
关键词:豫剧 《焦裕禄》 思想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61-03
2018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4周年纪念日,笔者有幸随着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大学豫剧音乐创作人才项目”培训班的师生们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观看了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专场演出,认为该剧不仅思想性高,艺术性也很强,是一部佳作。
一、思想性
该剧人物形象刻画真实感人,舞台表演栩栩如生,在观看过程中,笔者心中感慨万分,先后三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次是在兰考的火车站,焦裕禄向兰考群众鞠躬道歉、愧疚地说出那声“对不起!”深深地打动了大家。他自掏腰包给饿晕过去的宋铁成女儿一点饭钱,随着宋铁成妻子一声感人肺腑的呐喊“恩人啊”,笔者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聚集在兰考火车站准备外出逃荒要饭的群众们都眼巴巴地望着焦裕禄,把他当成救命恩人、当代“包青天”……群众的心是赤诚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歌中所唱:“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秤砣是老百姓”……那时焦裕禄刚刚到任,但面对国家级贫困县兰考的困境,他没有逃避责任、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发出了“不改变穷面貌决不把兰考离”的庄严承诺,这体现出他对百姓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赤诚的爱民之心。
第二次让笔者感动落泪的是焦裕禄拉车到瓦窑村给群众送救灾物品,拜访原林业局技术员宋铁成。宋因1958年反对乱砍乱伐树林被打成“右派分子”,遭受迫害,由于心有余悸,面对焦裕禄关切的询问,他却三缄其口。宋母为了保护说实话反遭迫害的儿子,谎称儿子是“哑巴”,最后感到自己的谎言即将被识破时,她竭尽全力搂着儿子的头,护着儿子大声嘶喊“哑巴啊哑巴啊”。当娘的良苦用心尽在这善意又无奈的谎言中呈现,老母亲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使得许多观众都和笔者一样留下了辛酸的泪。
焦裕禄为被打成右派的宋铁成平反昭雪,为此他顶住了上级领导的压力,以真诚和尊重化解了宋铁成心头的寒冰。焦裕禄依靠群众、救灾抗灾,拉开了治理兰考“三害”的大幕,他没有看错人——宋铁成为抗沙造林拼尽了全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宋铁成的女儿披麻戴孝、妻子泣不成声地告诉焦裕禄这一噩耗时,笔者第三次心痛落泪。
由于焦裕禄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他的感人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笔者这三次泪却不是为他的英雄事迹流下的,而是分别为苦难的百姓、蒙冤的干部和处境悲惨的妻女流下的。为什么?因为笔者觉得如今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却有待提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依然存在,不顾老百姓的民生民情民意,一味追求政绩的“面子工程”依然“大张旗鼓”,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官本位”作风依然存在,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剧中,兰考地委“顾书记”面对外出逃荒要饭的兰考民众,不是想方设法解决根本问题,而是一味阻挠,甚至成立了“阻止群众外流办公室”,动用民兵队拿着大棒对付难民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只想突出自己的政绩讨好上级,只顾自己的面子而不顾百姓死活,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官僚作风如今依然存在!
与之相比,焦裕禄同志刚刚上任就亲临基层,走遍了全县的各个村庄,给群众带去关怀和温暖,真正体现了共产党的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兰考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较差,一些群众因此偶上了浮肿病,为治理兰考的“三害”,焦裕禄多次亲临一线,他顶住上级领导的压力,坚持“饿死人才是出大事”的真理,一边忍住强烈的病痛坚守岗位,一边拿出共产党人对老百姓的满腔忠诚和热情,为治理兰考的“三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生命的尽头,焦裕禄有对家人的真情诉说和愧疚感,有对兰考现状的遗憾,也有对兰考未来寄予的无限希望。焦裕禄舍小家,顾大家,当官时没有为家人谋得一点儿“特权“,而是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兰考,做到了“两袖清风来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词中写的那样:“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禄真正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和人格魅力。
所谓“廉政教育需要直击心灵”,豫剧《焦裕禄》亦是如此能够直击人的心灵,带给人无限的感动。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写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焦裕禄就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由此笔者在想,我们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作为地方父母官,自己对基层的状况了解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是否真正把百姓的冷暖挂在了心头?自己的那些被下属肆意吹捧浮夸的政绩是否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抚今追昔,鉴古至今。焦裕禄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4个年头了,如今兰考脱贫了,甚至脱离了开封市的管辖,成为了中央直属的计划单列县,中原大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关系还未能轻易建立,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依然未能建立起来,毒奶粉、注水肉、地沟油等一次次刷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底线,唯利是图、坑蒙拐骗、野蛮强拆、暴力执法等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腐倡廉”“打黑除恶”等风暴阵阵袭来,有力地净化了社会风气,令百姓拍手称快,但关心民生、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执政为民的观念依然要继续加强。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反关心反腐败问题,是因为老百姓希望“天下无贪腐,正气满乾坤”,大家希望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能越来越多! 二、艺术性
这部戲无论是唱腔、配器、舞美、编剧、导演、表演都给人以真实生动、质朴感人的观赏效果,整场戏带给人的感觉是一场豫剧的视听盛宴。
首先是编剧巧妙设计。该剧选取50多年前兰考发生的“火车站访灾民”“瓦窑村搞调查”“登封买粮食”“为女儿换工作”等感人故事,以新的角度、新的素材和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展现了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坚守立党宗旨、与百姓共担苦难、开创新局的伟大精神。焦裕禄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也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戏的开场,焦裕禄就唱到:“咱兰考人很前穷,心气不低”“困难压头气莫殆,有志脚下路自开”“幸福不会从天降,要吃桃子把树栽”等鼓舞人心的唱词。从焦裕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兰考贫困地区的百姓造福的共产党员满满的奋斗激情。戏里最著名的唱段是《百姓歌》:“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心里有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这段演唱使剧中的韩大刚深受教育,他深深地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做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不应该虚报产量。这段真诚的话语让观众为之动容,带给人们强烈的共鸣感。
其次是演员表现出色。开场之前,首先由河南豫剧三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贾文龙先生演唱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作词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时间把观众引入了追思怀念焦裕禄同志的氛围中,台下掌声四起,演出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男主角贾文龙的演唱时而低沉深情,时而高亢嘹亮,唱功着实深厚;表演方面,他时而大义凛然,时而温和慈祥,时而坚守正义,时而展现大爱,表演分寸拿捏得非常好,不欠不过,恰到好处,不愧是整个团的核心领导、整部戏的灵魂人物。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宋铁成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表演,她们从另一个侧面把兰考人民的贫穷与苦难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而反衬出焦裕禄体恤民情、关爱百姓、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也要治理兰考“三害”的高大人物形象。在“抗洪舞”那一场戏里,十余位男演员连续空翻,表现抗洪抢险救灾的紧急关头,大家英勇无畏、拼命救灾的激烈场面,演员们展现出了武场戏良好的功力,也体现出中华戏曲艺术的综艺精神和精湛武艺。
第三是作曲配器中西合璧。该剧的音乐创作方面,配器设计非常巧妙。整场音乐都是以豫剧传统伴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穿插进行演绎的,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民族乐队中,有时梆子锣鼓嘁里哐啷好生热闹,有时琵琶、古筝等乐器娓娓道来借景抒情,有时板胡如泣如诉哀怨凄凉,有时一声嘹亮的唢呐就能催人泪下。西洋乐队中,低音贝司为整场音乐打下了根基,压住了气场,大提琴的运用也十分到位,刻画出焦裕禄作为党的好干部、百姓的父母官以及好丈夫、好父亲等不同角色中铁血柔情的一面。这部戏的中西乐队演奏员达47人,乐队全体成员通力合作,自由无痕迹地转换风格,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部豫剧现代戏,民族音乐也好,西洋音乐也好,在这里都成了助推剧情、塑造饱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衬托出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环境氛围和人物心情,好的音乐无问西东,都能深深地烙在人心最深处。
总之,以现代创作手法创作的豫剧《焦裕禄》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精心打造的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剧目。该剧经过最新加工修改后,剧情更加紧凑,布景更加质朴,情感更为细腻,让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得到更好的彰显,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使人们从这个熟悉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新的审美震撼以及与当今时代精神共通共鸣的亮点,生动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坚守党的宗旨、与百姓同甘苦开新局的探索实践,讴歌了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和高尚品格。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500多场,先后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组第一名和文化部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第一名等殊荣。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大家为焦裕禄精神喝彩,更为编剧、导演、作曲精巧的编排和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喝彩,掌声伴着泪水,感动中有敬佩,好的文艺作品一定蕴含着全体剧组人员的全情投入。
让我们勿忘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他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广袤的中原大地英才辈出、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