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曾经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的美学价值能够从劳动过程以及劳动成果这两个方面体现。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才能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以及美感。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其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当前学校与家庭都应该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本文从创新劳动教育的意义着手分析,探究了当前针对学生开展的劳动教育的误区,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创新劳动教育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创新;价值观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增加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愈发重要。学生处于价值观念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加强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能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当前社会中,综合性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趋势,只有通过对学生开展综合性教育,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劳动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劳动教育方式比较多,教师与家长在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时,应该注重劳动的教育性,以及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
  一、创新劳动教育方式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校园教育中,对书本中知识的教育高度重视,因此在劳动技术课程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难以发挥出劳动教育的真正作用。在劳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由于缺少实践机会,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比较低。课标改革之后,要求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提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1]。在劳动教育方面,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该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劳动中。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的新模式,增加动手实践的环节,使学生能够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协作、实践等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动手实践精神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通过劳动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够有所受益。因此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对学生能力、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
  二、劳动教育误区
  劳动是指人通过自身艰苦的体力或脑力付出,创造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当前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逐渐被重视,成为学生教育的一个环节,为了促进劳动教育,学校也逐渐与社会、家庭等开展联合活动,为学生提供劳动学习的教育。但是从当前劳动教育方式发展现状来看,劳动教育成为了教学中一门学科,也是简单的教育任务,其被理解为普通的体力性教育、技艺性教育,甚至被过度娱乐化。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无法把握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难以发挥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当前劳动教育方式存在的误区如下:
  (一)学习与劳动出现对立问题。这一点误区在家庭中比较常见,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参与劳动会影响其学习,这就会影响劳动教育的发展。在校园中,近几年都会定期举办实践活动,比如:联合社会资源,或者劳动基地等,组织学生体验劳动,很多人认为这属于学生日常学习,并非劳动,由此能够看出,当前教育中存在学习与劳动出现对立的问题[3]。学习与劳动应该是相结合的概念,如今學习与劳动站在对立面,家长就会认为劳动耽误学习,因此阻止学生开展劳动等活动。不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会导致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学生出现抵触的心理,认为这类课程没有必要,对学校安排的劳动实践作业也很难完成,从而影响劳动教育的发展。
  (二)劳动过于娱乐化。除了学习劳动出现对立的问题之外,还存在劳动过于娱乐化问题。部分学校为了使劳动教育能够吸引学生,开展有趣的活动进行劳动教育,比如:郊游活动,学校希望通过游戏化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劳动与游戏的概念出现混淆的问题,劳动属于学生自我外化的过程,而游戏属于学生自我内化的过程,劳动过于娱乐化就会影响劳动教育其应有的作用的发挥。劳动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劳动时,会付出智力、体力等,通过劳动收获一定的结果,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的乐趣是来自于创造。而游戏本身就具有娱乐性,对于学生而言,过于娱乐化的劳动教育,本质上并非劳动教育。从校园角度来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劳动、正确开展劳动教育,就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4]。
  (三)劳动教育浮于表面。在课标要求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学校都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教学内容,部分学校会开展学农活动,制订三天左右的计划,带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劳动教育仅停留在体验的层面,并没有深入,比如:参观农田,走马观花一般,并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还有部分学校安排学生到野外开展“除草”活动,将劳动变成“苦役”,这种有劳无教的方式会导致学生排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求通过劳动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到收获成果的乐趣。比如:仅让学生除草,却不能让学生了解除草的意义,那么就难以发挥出劳动的教育作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也会造成影响。
  三、创新劳动教育方式路径
  (一)创造劳动机会
  在当今社会中,有许多适合学生的劳动机会,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劳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应该优先考虑劳动教育的实用性以及教育意义,让学生将自己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好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比如:学校附近一般会有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可以与这类机构联合,让学生通过劳动帮助他人,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也能够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再比如:教师可以创新劳动的方式,劳动的形式比较多,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手实践也属于劳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等,比如:在春季,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作风筝,然后一起放风筝。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劳动,并且养成团队协作意识,在制作之后,学生能够体验到劳动成果。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另一方也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培养劳动意识
  劳动最光荣是一种劳动意识,学校通过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劳动、主动劳动。但是仅凭校园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从家校合作的角度出发,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过程中,应该从身边着手,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其能够关注身边的小事,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然后逐渐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技能等。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5]。当前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观念中,劳动会影响学习,因此可以通过开家长座谈会或者教师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家中,家长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房间、洗衣服,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做饭等,在学生劳动之后,家长需要给予肯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逐渐意识自身的责任,从而养成劳动意识。
  (三)提高劳动技能
  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社会价值,使其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格。当前学生的生活條件、生活背景与以往不同,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学生很难意识到勤俭节约的美德。教师在劳动教育的课程中,就可以在教育过程中,一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传统美德,一边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比如:日常生活中,缝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也表示,经常能够看到家长钉纽扣、缝补衣服等,但是自己并没有尝试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当衣服破了,自己进行缝补,这样在缝补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掌握缝补这一劳动的技能,又能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劳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钉纽扣的活动,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在学生钉纽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指导,比如:“钉纽扣有几种方法?”“如何能够提高钉纽扣的速度?”等,使学生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能够主动思考,通过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其探索的精神[6]。
  (四)完善考核机制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校角度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与效果。劳动方式需要创新,考核机制也应该创新。在劳动教育方面,更多地是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其劳动能力,通过劳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考核方面,应该以观念、素质等方面为主,以课程设置、学生参与方面为辅。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重视程度,可以将劳动素养考核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相结合,作为学生评优的参考因素。在考核方面,可以分为劳动态度评价、劳动质量评价两个方面,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使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有一定的约束,也使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更加认真。考核机制既是一种考核,又是一种保障,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是当代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结束语
  劳动教育属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为学生创造劳动机会,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新劳动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劳动,并在劳动中感受到乐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敏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代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01):15-19.
  [2]苏小红,刘宏伟,张彦航,等.坚持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78-82.
  [3]王妍力,唐忠.基础教育改革中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评《基础教育改革论纲》[J].高教探索,2018,188(12):2.
  [4]李才生.创新高中劳动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成长[J].学周刊,2019(33):153.
  [5]赵登成.创新高中劳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J].学周刊,2019(33):159.
  [6]王尘.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河南教育:职成教(下),2020(6):6-8.
  作者简介:赵桂花.出生年月:1968.6,性别:女,籍贯: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最高学历 :本科,职称 :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者,还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符合高中生身心成长特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以生为本班级管理理念的有效对策,促进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与改革。  关键词:以生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概念学习过程应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其产生的必然性以及本身蕴含的哲理性,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促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量词;教学设计;概念教学;核心素养  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概念学习过程应是一个探究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背景下,学习、应用汉语进行交流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语文学习也成为了当代的主流。特别是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根据课本内容研究出校本课程,以此提升学生语文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校本语文课堂的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校本
期刊
摘 要:智慧课堂的出现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文章以“一元线性回归案例”为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探究智慧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重点讲述智慧教室中平板的使用,让课堂更高效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并让教学评价更加准确。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数学;一元线性回归;应用案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的出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数学教师除了要
期刊
摘 要: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用到一些数学知识。本文将从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模拟两方面研究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合场;带电粒子;数字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  复合场是指重力场、电场、磁场中的两者或三者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带电粒子经过复合场时会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和电场力具有相似的
期刊
摘 要:“电能的输送”一节应用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贴近生活,比较注重具象思维。本节课采用职业体验学习的方式,将电力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思考和学习,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能输送;体验式教学;职业规划;职业情境  在实现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从教材出发,创设多样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与深化,“翻转课堂”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让学生的“学”不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流程,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构了教学课堂的单一性,由此,加强对“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文通过“翻转课堂”发展趋势的分析,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提出可行性的运用举措,以期深化当前课堂教学的革新,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
期刊
摘 要:精细化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价值。精细化教学管理理念本身内涵丰富,要求我们在“精”“细”“化”上分别去下功夫并加以整合,从而借助这一理念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本文则主要阐释了精细化理念下的新时代特色学校建设的推进,从而为提升特色精品高中的影响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精细化;教学管理;特色高中  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既可以作
期刊
摘 要:主题教学是破解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困境的有效之道,其意义不仅在于能提升历史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更能起到连接课堂知识与核心素养的作用,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主题教学;核心素养;任务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感觉教材内容繁多,存在课堂容量过大和课时吃紧的现象。同时,统编教材与初中教材在知识内容上重叠度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积极性。如何在
期刊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中最为热闹的关键词。笔者按照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要求实施教学,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情境  随着新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中最为热闹的关键词。2019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