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审美意识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意识是一个很难清晰界定的概念,我们可以说它广义上相当于美感,狭义上指美感之中直觉感知对象之后,经由想象,积淀升华到理性边缘的情感和理解部分,因而更具有普遍性。也可以反过来说它狭义上相当于美感,广义上则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以及时代趣味这些社会性因素包括进来。这里不仅涉及审美意识内涵和外延的廓清问题,也涉及美感的确切定义问题。或者干脆大而化之,审美意识就把它看作美感的另一个别称。适因如此,审美意识这个术语,事实上在美学界并不十分通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别的不说,蒋孔阳对毕生美学理论进行总结的《美学新论》,分门别类、层层推进地谈了美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各辟章节,分别讨论美与形式、美与愉快、美与完满、美与理念、美与关系等一应话题,甚至专门谈了“美与无意识”,然而“审美意识”却未置一词。
  如此来看朱志荣教授主编的皇皇8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应无疑问具有开拓性意义。说真的,对于审美意识这样一个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发糊涂起来的对象,下一个清晰定义已属不易。何为审美意识?该通史总绪论中,朱志荣给审美意识下了如下一个定义:
  审美意识是主体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感性具体、具有自发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存活在主体的心灵里,体现在艺术和器物中。其中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包含着个体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1]
  这个定义言简意赅,它强调审美意识的感性和自发性特征,同时从众将它定位在意识形态上面。意识形态一般涉及国家机器,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耿耿于怀的资产阶级“虚假意识形态”,即便将它中性化,也还普遍被视为主导文化的上层建筑。朱志荣这里有意结合社会生产背景和个人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及理想,将审美意识界定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并落实到艺术和器物之上来展开叙述,应是比较接近路易·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相关阐述。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称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ppareils Idéologiquesd’Etat),以它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镇压性质的国家机器”,诸如政府、军队、警察、监狱等。而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机器,无孔不入,渗入每一个公民人格形成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之中,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文化等,无所不及。由此文化和政治紧密绑定起来,打造出一种先天先验的集体无意识来。
  我读《中国审美意识通史》,脑海里就游荡着这样一种先天先验的集体无意识,更确切地说,伴随着我们先祖成长的那种与生俱来的艺术无意识。之所以说它是艺术无意识而不说是更为清醒的艺术意识,是因为按照作者的解释,艺术或审美意识一旦清晰明达,可以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就升格为审美思想进而形成理论。诚如朱志荣给予审美意识的第二个定义:
  审美意识是主体由长期的审美实践积累形成的民族优秀传统。审美意识有继承、有扬弃,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感性地存在于人的脑海之中。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历史形成的审美经验,通过艺术品、工艺品和器物等创造物进行交流,得以传世,得以继承。优秀的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创造展现其审美意识、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接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审美意识变迁的洪流。[1]5
  通览这部《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可以发现,各卷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在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中,表出这一混沌朦胧的先验的,然而也是与时俱进的艺术本能集体无意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美学为题的多卷本通史类著作,多有面世。自2000年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4卷)》以来,相继有许明的《华夏审美风尚史(9卷)》、祁志祥的《中国美学通史(3卷)》、叶朗的《中国美学通史(8卷)》、曾繁仁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9卷)》等,皆恢宏盛大,力求发掘历史材料中的常新不败经典意蕴,写出一种时代精神。比较来看,上述通史大都以先秦为叙述起点。许明的《华夏审美风尚史》则声称要写一部将艺术部分与日常生活包括进来的“大美学史”,从而顺理成章上推史前,这在体例上与朱志荣这部《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有相似处。许明感慨这样无边无际的写法不好把握,故但凡抱定“人的审美精神及其外化表现,是可以被思维和语言表达的”,[2]实际上是写到哪里算哪里。朱志荣同样面临着如何将更含混的“审美意识”,诉诸系统语言表述的现实问题。由此来看该通史8卷书目《史前卷》《夏商周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和《清代卷》,读者可以质疑该书厚古薄今的框架,但是以年代来做分界,可以见出相对平实的学院作风。在出奇制胜和面面俱到两个极端之间,《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应是在力求开拓一条中庸之道。
  开辟中庸之道,其实谈何容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对此作者多年经营下来,该是深有体会。意大利美学家安贝托·艾柯晚年写《美的历史》,亦开宗明义:此书不从任何先入为主的美学出发,而是综观数千年人类视为美的事物,是以事实上写成一部以古希腊开篇的艺术欣赏史。个中缘由,艾柯的这一段话值得回味:
  大家一定会问:这本《美的历史》为什么只征引艺术作品为其史料?理由是,古往今来,是艺术家、诗人、小说家向我们述说他们认为美的事物,而为我们留下美的例子的,也是他们。农夫、石匠、烘焙师、裁缝师也制作他们认为美丽之物,但其中只有非常少数能留存于世(瓶罐、牲口栖身的建筑、一些衣服)。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片言只字告诉我们,他们何以认为那些东西美丽,或者,向我们解释自然之美对于他们是何意义。[3]
  艾柯的做法是大量插图,期望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可以比肩他当年国际畅销小说《玫瑰的名字》,再度打造出一部惊艳绝伦的学术畅销书来。是以数年后如法炮制出《论丑》,配套《美的历史》,一样是图文并茂,阐述亚里士多德以降,化丑为美的美学原则。只可惜艾柯似乎用心过度,只顾通俗,反而是可惜了他古典和中世纪美学的满腹经纶。说这些并非信口开河,因为艾柯以艺术史来分别图解美和丑的历史,一样也是《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的写作理路,只不过艾柯不以为然的日常生活层面,却被朱志荣兼收并蓄网罗了进来。诚如《夏商周卷》开篇枚举的审美意识起源观念:神赋说、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模仿说、表现说、压抑说、集体无意识说、原道说、理气说等,除却原道说和理气说为中国本土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其余皆为20世纪通行西方的艺术起源论。   所以不奇怪,包括文学和器物制作在内的广泛意义上的艺术,同样构成了《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的主体叙述构架。作者认为这也是秉承了先师蒋孔阳的传统。通史《总绪论》中志荣指出,蒋孔阳研习中国古典美学,主要是按照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的。他分别引证蒋先生20世纪80年代为郁源《中国古典美学初编》等所撰写的序言,重申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美学这门学科,但是美学思想大量存在,不但附丽于哲学和文艺论著,而且具体体现在文物和器皿之中,而“比较起来,文学艺术又最為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4]作者没有说错,蒋孔阳美学的一个特点,的确就是凸显审美意识,即便尚未及敷出专论。
  朱志荣交代了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总绪论中他说,审美意识是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的源头活水,它是审美主体受自然、社会和时代所激发而存在于脑海中的模糊的、零星的、未定型的、类同电光石火的灵感,是美学思想乃至美学理论的基础。这个说明再一次指向了我们的无意识层面。在这个层面深究下去,那么诚如志荣所言,中国美学中许多独特的观念,诸如器与道、技与艺、阴与阳、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等,以及古人与自然的那种亲和态度、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那种充沛的情感和纵横驰骋的想象力,乃至独特的时空意识和抽象方式,如何最终从审美意识中脱颖而出,亦当是有迹可寻。这个轨迹,也就是由器到道的研究进路,只是知易行难。
  写通史当然要求实证。但是在今天正在走向大数据的网络时代,材料的相对完备征集,已不复是难于上青天的畏途。《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既有材料的分析。分析可能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而且有时候随机应变,不好琢磨,如《隋唐五代卷》谈青绿山水,照例是展子虔的《游春图》、大李将军的《江帆楼阁图》,接下来料想该是小李将军的《明皇幸蜀图》,可是作者虚晃一枪,交代完李昭道山水绘画与其父一脉相承后,干脆就跳过了作品介绍。又《清代卷》有专章《小说审美意识》,分别讨论了《聊斋》《红楼梦》与《儒林外史》。可是《明代卷》却不见《西游》和《水浒》踪影。但是,考虑到《中国审美通史》的各卷作者多为学界新锐,其革故鼎新、少有陈规的大开大阖作风,反而令人刮目相待。如《秦汉卷》梳理汉代神话,作者提请我们注意《山海经》中记述西王母的地方共有三处,分别为《西次三经》中的“西王母其状如人而豹尾虎齿”、《大荒西经》中的“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以及《海内北经》中的“西王母梯几而戴胜状”。进而表示认可袁珂《中国神话史》中的考证,以此三种有关西王母的资料,反映出西王母形象在《山海经》内部的演化过程:其一,“其状如人”说明西王母此处的非人身份;其二,“有人”已表出西王母人神相兼、人兽参半的形貌特征;其三,“梯几”,梯谓凭也,隐然有了雍穆和平的景象。这类读解固然前人多有述及,但是通史的各卷作者将它们有条不紊地整理出来,于平实流畅中见出谨严,是为不易。
  朱志荣自信他的中国审美意识史研究,可以为中国美学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要言之,从古代器物、艺术作品等古人的审美实践出发,研究中国审美意识的历史,可以将中国美学史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实证基础上。大道至简,诚哉斯言。然意识之为意识,历史之为历史,除了泛审美主义的解决之道,我们或许可以期望有更为深入的理论说明。
  注释
  [1]朱志荣主编.中国审美意识通史[M].史前卷,朱志荣、朱媛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
  [2]许明.华夏审美风尚史[M].序卷《腾龙起凤》.许明,苏志宏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2.
  [3]艾柯.美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0.
  [4]见蒋孔阳.王琪森《中国艺术通史》序文[A].蒋孔阳全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91.
其他文献
德国著名媒介哲学家基特勒的著作《留声机电影打字机》终于在汉语中获得了重生,这可能是2017年中文媒介哲学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同时在英语世界中,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墨磊寧(ThomasMullaney)在2017年出版了第一本讨论中文打字机的英文专著《中文打字机史》(TheChineseTypewriter:AHistory)。本文打算围绕这两本关于打字机的著作,谈谈媒介考古学的新进展。  一、什么
期刊
新媒体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传播工具的更替,更实现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全面改变。在这场整体性的变革中,作为传媒中介之一的纸质文学期刊,是最直接的波及对象。对此,作为生产纸质文学期刊的媒体人,认真地面对我们已经和仍将遭遇到的种种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一、新时期以来纸质期刊在文学传播史上的担当  毫无疑问,传统的纸质文学期刊在文学传播史上曾经占据重要的位置。“文学的生产、文学经典的生产无疑是一个社会化的文化实
期刊
一、当代“莎学”研究中的主权问题  在《王国与荣耀》的开篇,哲学家阿甘本(GiorgioAgamben)指出,现代西方民主并非古希腊民主制的重生,而是现代欧洲主权权力的演化结果。[1]哈维坎普(Anselm Haverkamp)的著作《莎士比亚式的权力谱系》(ShakespeareanGenealogiesofPower)也以这一论断为前提。作者的关注点在于,一种被我们称为“主权权力”的概念如何在
期刊
在作家们将更多精力投向长篇写作的今天,向来被视为方寸之间萃取思想和艺术的短篇小说在关注度、影响力、获奖情况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据2017年1月至10月文学类图书销售统计显示,销售量排在前十位的有9部为长篇小说,主要包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余华的《活着》、冯唐的《北京,北京》、东野圭吾的《沉睡的人鱼之家》等。纵观2017年国内短篇小说集的出版状况,各大出版社结合自身优势,积极
期刊
有没有“正确的、恰当的文学史观”?如果有,它又来自于何处?这是乔国强在《叙说的文学史》中,一开始就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文学史之问”。这恐怕也是所有文学史写作和研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某种意义上,《叙说的文学史》一书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一、文学史学的语言学模式  海登·怀特曾说过:“《元史学》是西方人文科学中那个‘结构主义’时代的著作,要是在今天,我就不会这么写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本书对于
期刊
一、藝术介入乡村的“生态中国”[1]之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与“乡村”成为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科技与手工、科学与迷信等的代名词。城市吸引了大批的乡村劳动力进入其中成为“城里人”,而被抽离劳动力的乡村其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后工业时期的乡村不再是费孝通说的: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富裕的,因为他们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平衡的社会单元。  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是
期刊
中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必须放入全球史语境中才能更好地“回归本位”,按照《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StavrosStavrianos,1913—2004)的观点:“人类历史自始便具有一种不容忽视,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统一性。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含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
期刊
《头发的故事》无疑是鲁迅33篇小说中最为“怪诞”的作品。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茅盾就指出,鲁迅的小说“除了古怪而不足为训的体式外,还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思想”[1],鲁迅也意识到自己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所引起的激动,在于“新奇”,即现代西方文论所谓的“陌生化”或“反常化”,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向来怠慢了介绍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2],在论及《阿Q正传》成因的时候,他甚至直接提到“怪诞
期刊
这几年,20世纪艺术史颇受关注。2017年岁末,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李昌菊著《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该书为“中国文艺评论青年文库”首批五种之一,也是本批唯一一本美术方面的著作。李昌菊是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在美术史领域深耕多年,早在2012年便出版过《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新著《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
期刊
与西方相较,中国旅游行为最显著的现象特征之一就是“黄金周”法定假期旅行,即旅行与国家规定的公共假期合二为一,旅行消费与想象以及法定假期的制度安排共同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周期性的“黄金周”话语体系。市场化与城镇化进程中所抛掷出的“新工人”“新穷人”通过作为自然化社会日程的“黄金周”,获得了社会机械团结的有效整合,游客凝视的虚假个性以及阶层缝合在制度凝视中取得了主体性的想象性满足。  旅游从一个工业化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