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虽然名称里有课程二字,但它却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通过教育实现成绩提高和思想教育两个目标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需要融入各个学科里,文章以高中语文为例,在分析课程思政构建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的提出了几条措施,以实现高中语文传授知识之外的思想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199
引言
三维目标是任何一个学科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考虑的问题,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程度明显高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是提高学生成绩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也是需要通过教育完成的目标,因此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促使其与课程思政进行结合是一种有效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方法。
一、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比任何阶段都激烈的升学压力,因此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因此对课程思政缺乏兴趣,这直接导致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低下的问题。很多学生语文教师将语文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联系的时候就会趁机会休息一下,对一些文化背景、文章的深层意蕴以及当代价值等并不关心,缺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是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过程中学生方面存在最大的问题。
(二)教师不具备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与能力
尽管高中语文教师已经设法将语文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但是在融合过程中却没有创新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区。陈旧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思政与语文知识的结合显得生硬,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结合生硬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将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在语文课程结束时加入一些干巴巴的道德说教,结合的非常生硬,没有进行有机的融合。今年来语文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例如教师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会在语文知识讲解完成之后机械的进行感情的升华,宣扬爱国意识,但是爱国意识在不同的时代应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机械的进行升华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结合生硬几乎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的通病。
(四)教师不能实现教材价值意蕴的与时俱进
根据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不难发现,教材中选择的文本历史背景大多是距离学生很久远的时期,因此学生在历史背景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对文章的深层意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将课程思政与文章主旨进行联系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策略探析
(一)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位置在课程思政中同样适用,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中仍然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这就需要学校以及语文教师针对学生缺乏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重视对课程思政的宣传,让学生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课程思政尽管不是考试科目,但是对学生自身发展仍有重大意义。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语文教师的能力对语文课堂的质量以及课程思政的构建有直接影响,因此学校以及教师都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发展,以提高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的融合程度。例如教师全面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深层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选择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
(三)促进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课堂融合程度不高、结合生硬是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的重要问题,因此要采取措施促进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让课程思政融合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从教材文本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各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构建。
(四)联系当代生活实现课程思政的构建
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高中语文教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旋律的先进文化作品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已经与今天有了差距,学生不能从这些文章中找到符合当今时代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就要深入研究这些教材文本,理解其深刻含义,发现其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个连接点,帮助学生产生共鸣,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例如在讲解《过秦论》时教师通常喜欢联系国家兴亡,但是对学生的生活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从《过秦论》另一个角度入手,以凡事从自身找原因为切入点,来进行课程思政构建,教育学生遇事先找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埋怨他人。因为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课堂的结合更加自然,构建课程思政的效果也就更好。
结语
通过高中语文课堂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以及思想教育的双重目的,更好的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构建,就要从现存的问题入手,有针对的解决,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于.高中语文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活动设计——由一堂“诵读红色家书坚定理想信念”公开课想到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06):7-10.
[2]张彦赟.课程思政视角下高中语文课程育人机制及实施路径[J].智力,2021,(15):153-154.
[3]陈凤.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5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199
引言
三维目标是任何一个学科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考虑的问题,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程度明显高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是提高学生成绩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也是需要通过教育完成的目标,因此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促使其与课程思政进行结合是一种有效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方法。
一、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比任何阶段都激烈的升学压力,因此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因此对课程思政缺乏兴趣,这直接导致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低下的问题。很多学生语文教师将语文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联系的时候就会趁机会休息一下,对一些文化背景、文章的深层意蕴以及当代价值等并不关心,缺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是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过程中学生方面存在最大的问题。
(二)教师不具备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与能力
尽管高中语文教师已经设法将语文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但是在融合过程中却没有创新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区。陈旧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思政与语文知识的结合显得生硬,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结合生硬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将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在语文课程结束时加入一些干巴巴的道德说教,结合的非常生硬,没有进行有机的融合。今年来语文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例如教师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会在语文知识讲解完成之后机械的进行感情的升华,宣扬爱国意识,但是爱国意识在不同的时代应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机械的进行升华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结合生硬几乎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的通病。
(四)教师不能实现教材价值意蕴的与时俱进
根据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不难发现,教材中选择的文本历史背景大多是距离学生很久远的时期,因此学生在历史背景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对文章的深层意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将课程思政与文章主旨进行联系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策略探析
(一)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位置在课程思政中同样适用,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中仍然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这就需要学校以及语文教师针对学生缺乏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重视对课程思政的宣传,让学生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课程思政尽管不是考试科目,但是对学生自身发展仍有重大意义。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语文教师的能力对语文课堂的质量以及课程思政的构建有直接影响,因此学校以及教师都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发展,以提高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的融合程度。例如教师全面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深层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选择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
(三)促进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课堂融合程度不高、结合生硬是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的重要问题,因此要采取措施促进课程思政与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让课程思政融合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从教材文本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各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构建。
(四)联系当代生活实现课程思政的构建
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高中语文教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旋律的先进文化作品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已经与今天有了差距,学生不能从这些文章中找到符合当今时代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就要深入研究这些教材文本,理解其深刻含义,发现其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个连接点,帮助学生产生共鸣,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例如在讲解《过秦论》时教师通常喜欢联系国家兴亡,但是对学生的生活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从《过秦论》另一个角度入手,以凡事从自身找原因为切入点,来进行课程思政构建,教育学生遇事先找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埋怨他人。因为课程思政与高中语文课堂的结合更加自然,构建课程思政的效果也就更好。
结语
通过高中语文课堂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以及思想教育的双重目的,更好的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构建,就要从现存的问题入手,有针对的解决,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高中语文课程思政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于.高中语文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活动设计——由一堂“诵读红色家书坚定理想信念”公开课想到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06):7-10.
[2]张彦赟.课程思政视角下高中语文课程育人机制及实施路径[J].智力,2021,(15):153-154.
[3]陈凤.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