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教育的根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善于入情、饱含激情、蕴含热情、富于真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上课的激情。如果我们老师上课时整节课都全情投入,激情满怀,那么学生也会受到感染,愉悦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备课要有情感储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所以,要想整节课热情洋溢,能达到高效,那我们的备课就一定要入情,那教师该如何入情地备课呢?
首先,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入情入境地备好教材,我们的备课要备而能用,既要有利于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把自己与教材融为一体,入情入境地钻研、解读和思考教材,以此保证上课时能激情满怀,讲出新意和深意,把学生陶醉其中。只要教师能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作者交流,能够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带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进行备课,就能在上课时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带着真挚的情感备好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 课堂教学要有激情
我们教师要想使课堂充满激情,教师自身必须先充满激情,在课堂中用自己的极有感染力、富有真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感动学生,教师首先自己要是一位动情之人,能善于“抒情”,学会“煽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例如,语文教学专家王崧舟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老师端气凝神,缓缓正言:“同学们,把你写字的手高高举起,咱们一起认认真真地书写‘圆明园的毁灭’”。(师边板书,边逐字解析)——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后面这个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停顿片刻),给毁灭了。(板书‘毁灭’,再读)……‘圆满无缺’,因为它凝聚了151年的能工巧匠的风雨兼程,凝聚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奇思逸想;‘光明普照’,因为它融会了整整六代皇帝的浩荡皇恩,融会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建筑明珠。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般的园林,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东方神话,却那么悄然又轰然地毁灭在两个强盗之手。”
这一段导语,简朴而充满理性,凝重而饱含激情,为一堂课的展开铺下了慷慨、悲怆的基调,圆明园的情思开始在学生脑中弥漫升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课堂情境,要以情促情
以情促情,以境促学,优化课堂情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感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角色,指引和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理解与吸收。为此,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博闻广识,力求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水似的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让创设的教学情境极具感染力,使每位学生都融在其中、思在其中、乐在其中。有一次讲古诗《春日》,当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给学生读了一首优美的描写春天的诗,然后给他们看了春天的风光,说:同学们,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小脑袋,花儿展开了笑脸,柔柔的春风开始在我们耳边低语。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当中春天的美景吧。学生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还在下面跟着老师低声和诗,完全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
四、 教学艺术要含情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艺术氛围。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多媒体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是装满美的宝库,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宝库去感受美、创造美,多媒体有其优越性。
如在讲授三年级《秋天的雨》这课,老师就尽可能地搜集了大量优美的秋天风景图,配以优美的音乐,带孩子们步入秋天的大自然中,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学会感悟。孩子们惊叹大自然的创造,他们深深地被图画给吸引住了。更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竟用他们稚嫩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又一幅优美的秋景,从他们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欣赏着秋的美好。而这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享受,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它带领孩子们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局限的语文教材;是它引领孩子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是它送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它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了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五、 阅读教学,更要动情
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動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作者简介:
陈洁,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大柳河镇西码头中心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上课的激情。如果我们老师上课时整节课都全情投入,激情满怀,那么学生也会受到感染,愉悦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备课要有情感储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所以,要想整节课热情洋溢,能达到高效,那我们的备课就一定要入情,那教师该如何入情地备课呢?
首先,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入情入境地备好教材,我们的备课要备而能用,既要有利于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把自己与教材融为一体,入情入境地钻研、解读和思考教材,以此保证上课时能激情满怀,讲出新意和深意,把学生陶醉其中。只要教师能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作者交流,能够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带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进行备课,就能在上课时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带着真挚的情感备好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 课堂教学要有激情
我们教师要想使课堂充满激情,教师自身必须先充满激情,在课堂中用自己的极有感染力、富有真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感动学生,教师首先自己要是一位动情之人,能善于“抒情”,学会“煽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例如,语文教学专家王崧舟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老师端气凝神,缓缓正言:“同学们,把你写字的手高高举起,咱们一起认认真真地书写‘圆明园的毁灭’”。(师边板书,边逐字解析)——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后面这个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停顿片刻),给毁灭了。(板书‘毁灭’,再读)……‘圆满无缺’,因为它凝聚了151年的能工巧匠的风雨兼程,凝聚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奇思逸想;‘光明普照’,因为它融会了整整六代皇帝的浩荡皇恩,融会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建筑明珠。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般的园林,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东方神话,却那么悄然又轰然地毁灭在两个强盗之手。”
这一段导语,简朴而充满理性,凝重而饱含激情,为一堂课的展开铺下了慷慨、悲怆的基调,圆明园的情思开始在学生脑中弥漫升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课堂情境,要以情促情
以情促情,以境促学,优化课堂情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感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角色,指引和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理解与吸收。为此,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博闻广识,力求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水似的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让创设的教学情境极具感染力,使每位学生都融在其中、思在其中、乐在其中。有一次讲古诗《春日》,当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给学生读了一首优美的描写春天的诗,然后给他们看了春天的风光,说:同学们,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小脑袋,花儿展开了笑脸,柔柔的春风开始在我们耳边低语。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当中春天的美景吧。学生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还在下面跟着老师低声和诗,完全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
四、 教学艺术要含情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艺术氛围。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多媒体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是装满美的宝库,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宝库去感受美、创造美,多媒体有其优越性。
如在讲授三年级《秋天的雨》这课,老师就尽可能地搜集了大量优美的秋天风景图,配以优美的音乐,带孩子们步入秋天的大自然中,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学会感悟。孩子们惊叹大自然的创造,他们深深地被图画给吸引住了。更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竟用他们稚嫩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又一幅优美的秋景,从他们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欣赏着秋的美好。而这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享受,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它带领孩子们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局限的语文教材;是它引领孩子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是它送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它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了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五、 阅读教学,更要动情
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動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作者简介:
陈洁,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大柳河镇西码头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