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摒弃“师道尊严”、实施师生“平等对话”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需要不需要拥有权威?拥有什么样的权威?以及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如何共存等问题本文进行了肤浅的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权威 学生主体
在摒弃“师道尊严”、实施师生平等对话”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我认为教师需要拥有必要的权威。通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爱心、同情心树立起来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能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引发学生发奋学习、积极向上。但如果片面凸显教师的权威,就有可能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作为矛盾统一体,必须辩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在共存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衡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由“师道尊严”到“平等对话”的转变,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1.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主要表现在:(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2)教师在教学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3)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而要体现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爱、激励。(4)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P18)教师不仅要在学科知识传递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而且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是学生主体地位最本质的体现。
1.2学生自身体现其主体性。
主要表现在:(1)主动性。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上进是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自身应该努力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责任心,把“要我学”改变成“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机器。(2)独立性。学生的独立性表现在“我能学”“我会生活”等方面。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积极锻炼和培养独立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赖性。(3)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基础。(4)交往性。生生、师生的主动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活跃,更重要的是通过主动交往可以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对自身的全面发展极为有利。(5)创造性。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更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2](P187-200)
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
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威?其本质属性是什么?这是关系到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还需不需要拥有权威的首要问题。
2.1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
我认为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权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所谓教师权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产生的能够被学生自觉接受的、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一种支配力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也是实质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形成感召权威。可见,教师权威包括主客观两大因素、四个层次。[3]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到教师权威虽不能离开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但不容置疑教师拥有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是学生成长发展最需要的,是教师权威的本源。教师权威是在教师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
2.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与“师道尊严”的根本区别。
“师道尊严”更多的是利用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使教师成为供奉的敬畏对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权威(下面简称新教师权威)更多的是教师用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获得学生的敬重。“师道尊严”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丧失了人格自重和自我意志,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不敢违抗;新教师权威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引领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这种权威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对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知识权威是对教师专业身份的一种确认,增加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信任程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将会使教与学成为“两张皮”,处于分离状态,最终造成“教将不教”“学将不学”的结果,到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荡然无存。从学生角度看,教师的知识权威会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学生在尊师、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指导的倾向中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人类的文明成果,建构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但是,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年龄、经验和常识等方面都处于下位,具有“未完成性”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由于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清晰而明确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加上有一定的体验生活的能力,所有这些均可使教师必然可以扮演起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专家”角色,对文化选择、加工和改造,以符合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使师生间“双向建构”过程得以畅通。因此,承认教师权威并由此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讲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2树立榜样、增强凝聚力。
教师健康、博学、善良的高尚人格;态度和蔼、以诚相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职业态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科学精神是感召权威的集中体现,是学生最直接、最亲切的榜样。这是一种精神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唤醒学生的追求,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并由此规范团队行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团结互助、友爱和谐、文明上进的优良班风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学生沐浴在其中,不但能激励学习,更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习性。
3.3确保师生“民主型”关系的建立。
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以权力为基础,但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真正的权威应来自于教师内在的权威——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为此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进修学习提高和丰富这种权威,这种权威才是“民主”、“自由”、“平等”师生关系建立的保证。良好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是教师内在的精神力量。学生服从于上述权威不是盲目的,而是学生在理解教师意志,并且确认教师意志符合自己意志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服从;其认同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学生在对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中的认同。有些教育家把师生关系分成很多类型:“强硬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等。不难设想,如果弱化上述权威,就势必造成师生关系淡薄疏远,“平等对话”的平台也就会随之丧失,最终师生关系将形成“放任自流型”。如果教师不愿看到这种关系又不具备上述权威,就被迫用权力压制学生,使师生关系演变成“强硬专断型”。所有这些都与新课程理念和目前教学形势格格不入,会极大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拥有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除上述作用外,在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再赘述。
4.处理好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的共存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清晰认识到教师需要拥有必要的权威。通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爱心、同情心树立起来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能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引领学生奋发学习、积极向上。但如果片面凸显教师的权威就有可能削弱他们的主体地位,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些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时不时地用权力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处理师生间、学生间的矛盾,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大大凸显出来,由此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作为矛盾统一体,必须辩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在共存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衡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由“师道尊严”到“平等对话”的转变,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建构两者协调统一的一个整体呢?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因此,下面着重就课堂环境方面阐述一些看法。
4.1营造积极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所谓积极的课堂环境是让学生动起来、教材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教学实践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由此造成学生出现两个极端,或是对老师言听计从,不敢违抗,或是出现学习态度消极、情绪对抗。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营造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间的协调统一。营造积极课堂环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4.1.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
4.1.2营造人性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内在情感和意志的尊重与关注,以及在教学中多一点情感化艺术性的氛围,少一点概念化的空泛说教,才能营造出这种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在情感上相互支持,教学上共同参与,互动中平等和谐。
4.1.3提倡赏识教育。[4]学生是希望得到赏识与激励的,当他们受到赏识与激励时,就会在情绪上获得满足,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在思想上受到触动,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并化为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
4.1.4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教师讲、学生听、机械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活动、自我拓展的过程。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这种学习具有下列特征:①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调适。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其平台,包括对学生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给予必要的指导、学习材料的选择等,但只能是指导和服务性的,绝不能代替学生的选择。
4.2改进交流方式,确保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统一。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能确保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的协调统一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4.2.1反馈与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途径。这里,教师应正确把握反馈内容、反馈对象、反馈时机和场合、反馈方式等几个问题。目前,有些教师在反馈时内容过于深刻或没有深入浅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些在反馈时没有把握适宜的时机和场合,没有在意学生的感受;有些在反馈时存在着目的不明确、批评多鼓励少、言语尖刻等缺点,上述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师生间沟通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要使给学生的表扬成为有效的鼓励因素,成为协调师生间权威和主体关系的重要途径,就应注意三点:赞扬的情景性:不要随便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赞扬的具体性: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赞扬的可信性: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
4.2.2倾听和注视。倾听是尊重的标志。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让受询者充分说出与他的生活挫折有关的内心感受,有可能治好他的心理疾苦。因此,教师要用“心”听、用“心”领会学生的倾诉,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倾听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和主体意识。注视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训练,教师不仅要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要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让学生真切地感到主体地位的存在。当然,学生学会倾听和注视对他们自身也是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注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并从中培养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品质。
4.2.3平等对话。所谓平等对话是指对话时双方的心情、姿态、语气、语调都是平等的,是讨论式的,而不是命令与说教式的。但部分教师时不时地以育人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与学生对话,使学生敢想不敢言,不能说出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去想和思,也就没有了主见,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有些学生则会出现抵触情绪,随之与教师的对话越来越少,教与学呈现分离状态,这样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平等对话很重要,它使师生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充分且真实,使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统一成为可能。
4.2.4正面诱导。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方式可分为有意负面诱导、无意负面诱导、无意正面诱导、有意正面诱导等四种类型[4[(P78)。所谓正面诱导,是对一类信息的总称——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传递给学生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相反,负面诱导则是指向学生传递说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期末考试前一天,有位学生要求老师辅导,老师对该生说:“别担心,反正你从来就没通过考试。”这种讽刺的话恰好表现出了老师无意的负面诱导,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阻碍了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
4.3实施健康课堂管理,建构“权威”与“主体”共存体。
所谓健康课堂管理,就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规范和高效的课堂氛围的一种管理措施和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构建自强、自尊、自立心理,实施健康课堂纪律模式。“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和措施,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是构建“权威”与“主体”共存体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实施健康课堂管理呢?
4.3.1激发学习动机,实施健康纪律模式。课堂纪律的实施模式主要可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健康型三种模式[5](P188)。专制型模式要求强制而无视尊重,放纵型模式注重尊重而放弃强制,而健康型纪律实施模式则力图在强制与尊重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很显然健康型模式下才能实现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协调共存。健康型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不要居高临下、说教,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行为,告诉学生行为的限度和可以被接受的选择,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动机激发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将教育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而不是强调如何实施惩罚;强调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现象。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课堂控制中,动机与兴趣激发所起的作用约占95%,而纪律约束只占5%[6](P195)。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实施健康纪律模式的最好办法,是构建“权威”与“主体”共存体的重要保证。
4.3.2纠正学生错误,实施健康纪律模式。当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内在意志与其相悖时,学生就会将自己的行为引向寻求关注、寻求权力、规避失败等错误的目标上,并错误地选择各类违纪行为来满足归属等普遍的心理需要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从而严重干扰了“共存体”的构建。针对学生的错误目标及相关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应运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自律的良好行为,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确认错误目标。学生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目标导致的,所以教师应通过分析和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来确定学生错误目标的具体类型。其次,分析错误目标。教师确认错误目标后,应直接和学生用讨论式的方法平等对话,一起分析错误目标中的错误逻辑,通过沟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最后,改进错误目标,引发建设性行为[7]。上述过程也是有效构建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共存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改进错误目标而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重视,增强了自身的价值感和主体意识。
4.3.3积极鼓励、恰当惩罚,实施健康纪律模式。奖励能强化行为,增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逐渐巩固成为牢固的良好习惯。而惩罚则只能减弱行为,缺乏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尤其是不恰当的惩罚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师生间的融洽交往,也必将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共存体”的构建。当然,在课堂管理中,提倡关怀、鼓励,并非简单地否定或取消惩罚,只是强调必须慎重地正确地运用惩罚,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适时适地适人。在某些情况下,运用恰当的惩罚进行纪律管理还是必要和有效的,否认了这一点会弱化教师的权威性,也不利于“共存体”的建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不要使用消极的否定性的语言,而是应多用积极引导的语言,不仅要告诉学生“不要怎样”、“不能怎样”,更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不仅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更要指出学生努力改进的方向,从正面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巩固[5]。
上述仅从课堂管理方面谈了“共存体”构建的理念和措施。真正要处理好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间的共存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仅从课堂环境着手是不够的,要落实到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通过“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建设和团结和谐、民主自由、积极向上、纪律严明的校园环境的创建,才能更好地实施“共存体”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的学习进修来提高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成为关键。只有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才能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只有用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来教育和引领学生,才能使他们健康全面成长,成为心灵美好、人格高尚、思想开拓、遵纪守法的有用人材。
5.结语
从上述“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和“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分析可见,在新课程视野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权威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一方而弱化另一方都是片面的,都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前提下,通过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的引领,采取科学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措施等途径定能使二者协调共存,从而为学生成长发展创造出严肃和谐、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0-40.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200.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0-90.
[4]Vernon F. Jones,Louise S. Jones著.方彤等译.全面课堂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2-80.
[5]Raymond M. Nakamura著.王建平等译.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0-130.
[6]C. M. Charles著.李庆,孙麒译.建立课堂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90-200.
[7]张向葵,吴晓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0-60.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权威 学生主体
在摒弃“师道尊严”、实施师生平等对话”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我认为教师需要拥有必要的权威。通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爱心、同情心树立起来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能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引发学生发奋学习、积极向上。但如果片面凸显教师的权威,就有可能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作为矛盾统一体,必须辩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在共存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衡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由“师道尊严”到“平等对话”的转变,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1.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主要表现在:(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2)教师在教学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3)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而要体现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爱、激励。(4)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P18)教师不仅要在学科知识传递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而且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是学生主体地位最本质的体现。
1.2学生自身体现其主体性。
主要表现在:(1)主动性。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上进是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自身应该努力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责任心,把“要我学”改变成“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机器。(2)独立性。学生的独立性表现在“我能学”“我会生活”等方面。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积极锻炼和培养独立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赖性。(3)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基础。(4)交往性。生生、师生的主动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活跃,更重要的是通过主动交往可以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对自身的全面发展极为有利。(5)创造性。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更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2](P187-200)
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
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威?其本质属性是什么?这是关系到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还需不需要拥有权威的首要问题。
2.1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
我认为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权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所谓教师权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产生的能够被学生自觉接受的、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一种支配力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也是实质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形成感召权威。可见,教师权威包括主客观两大因素、四个层次。[3]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到教师权威虽不能离开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但不容置疑教师拥有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是学生成长发展最需要的,是教师权威的本源。教师权威是在教师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
2.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与“师道尊严”的根本区别。
“师道尊严”更多的是利用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使教师成为供奉的敬畏对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权威(下面简称新教师权威)更多的是教师用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获得学生的敬重。“师道尊严”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丧失了人格自重和自我意志,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不敢违抗;新教师权威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引领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这种权威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需的,对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知识权威是对教师专业身份的一种确认,增加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信任程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将会使教与学成为“两张皮”,处于分离状态,最终造成“教将不教”“学将不学”的结果,到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荡然无存。从学生角度看,教师的知识权威会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学生在尊师、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指导的倾向中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人类的文明成果,建构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但是,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年龄、经验和常识等方面都处于下位,具有“未完成性”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由于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清晰而明确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加上有一定的体验生活的能力,所有这些均可使教师必然可以扮演起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专家”角色,对文化选择、加工和改造,以符合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使师生间“双向建构”过程得以畅通。因此,承认教师权威并由此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讲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2树立榜样、增强凝聚力。
教师健康、博学、善良的高尚人格;态度和蔼、以诚相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职业态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科学精神是感召权威的集中体现,是学生最直接、最亲切的榜样。这是一种精神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唤醒学生的追求,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并由此规范团队行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团结互助、友爱和谐、文明上进的优良班风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学生沐浴在其中,不但能激励学习,更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习性。
3.3确保师生“民主型”关系的建立。
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以权力为基础,但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真正的权威应来自于教师内在的权威——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为此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进修学习提高和丰富这种权威,这种权威才是“民主”、“自由”、“平等”师生关系建立的保证。良好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是教师内在的精神力量。学生服从于上述权威不是盲目的,而是学生在理解教师意志,并且确认教师意志符合自己意志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服从;其认同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学生在对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中的认同。有些教育家把师生关系分成很多类型:“强硬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等。不难设想,如果弱化上述权威,就势必造成师生关系淡薄疏远,“平等对话”的平台也就会随之丧失,最终师生关系将形成“放任自流型”。如果教师不愿看到这种关系又不具备上述权威,就被迫用权力压制学生,使师生关系演变成“强硬专断型”。所有这些都与新课程理念和目前教学形势格格不入,会极大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拥有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除上述作用外,在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再赘述。
4.处理好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的共存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清晰认识到教师需要拥有必要的权威。通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爱心、同情心树立起来的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能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引领学生奋发学习、积极向上。但如果片面凸显教师的权威就有可能削弱他们的主体地位,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些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时不时地用权力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处理师生间、学生间的矛盾,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大大凸显出来,由此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作为矛盾统一体,必须辩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在共存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衡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由“师道尊严”到“平等对话”的转变,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建构两者协调统一的一个整体呢?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因此,下面着重就课堂环境方面阐述一些看法。
4.1营造积极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所谓积极的课堂环境是让学生动起来、教材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教学实践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由此造成学生出现两个极端,或是对老师言听计从,不敢违抗,或是出现学习态度消极、情绪对抗。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营造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间的协调统一。营造积极课堂环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4.1.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
4.1.2营造人性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内在情感和意志的尊重与关注,以及在教学中多一点情感化艺术性的氛围,少一点概念化的空泛说教,才能营造出这种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在情感上相互支持,教学上共同参与,互动中平等和谐。
4.1.3提倡赏识教育。[4]学生是希望得到赏识与激励的,当他们受到赏识与激励时,就会在情绪上获得满足,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在思想上受到触动,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并化为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
4.1.4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教师讲、学生听、机械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活动、自我拓展的过程。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这种学习具有下列特征:①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调适。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其平台,包括对学生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给予必要的指导、学习材料的选择等,但只能是指导和服务性的,绝不能代替学生的选择。
4.2改进交流方式,确保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统一。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能确保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的协调统一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4.2.1反馈与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途径。这里,教师应正确把握反馈内容、反馈对象、反馈时机和场合、反馈方式等几个问题。目前,有些教师在反馈时内容过于深刻或没有深入浅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些在反馈时没有把握适宜的时机和场合,没有在意学生的感受;有些在反馈时存在着目的不明确、批评多鼓励少、言语尖刻等缺点,上述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师生间沟通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要使给学生的表扬成为有效的鼓励因素,成为协调师生间权威和主体关系的重要途径,就应注意三点:赞扬的情景性:不要随便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赞扬的具体性: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赞扬的可信性: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
4.2.2倾听和注视。倾听是尊重的标志。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让受询者充分说出与他的生活挫折有关的内心感受,有可能治好他的心理疾苦。因此,教师要用“心”听、用“心”领会学生的倾诉,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倾听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和主体意识。注视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训练,教师不仅要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要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让学生真切地感到主体地位的存在。当然,学生学会倾听和注视对他们自身也是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注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并从中培养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品质。
4.2.3平等对话。所谓平等对话是指对话时双方的心情、姿态、语气、语调都是平等的,是讨论式的,而不是命令与说教式的。但部分教师时不时地以育人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与学生对话,使学生敢想不敢言,不能说出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去想和思,也就没有了主见,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有些学生则会出现抵触情绪,随之与教师的对话越来越少,教与学呈现分离状态,这样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平等对话很重要,它使师生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充分且真实,使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统一成为可能。
4.2.4正面诱导。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方式可分为有意负面诱导、无意负面诱导、无意正面诱导、有意正面诱导等四种类型[4[(P78)。所谓正面诱导,是对一类信息的总称——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传递给学生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相反,负面诱导则是指向学生传递说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期末考试前一天,有位学生要求老师辅导,老师对该生说:“别担心,反正你从来就没通过考试。”这种讽刺的话恰好表现出了老师无意的负面诱导,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阻碍了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
4.3实施健康课堂管理,建构“权威”与“主体”共存体。
所谓健康课堂管理,就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规范和高效的课堂氛围的一种管理措施和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构建自强、自尊、自立心理,实施健康课堂纪律模式。“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和措施,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是构建“权威”与“主体”共存体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实施健康课堂管理呢?
4.3.1激发学习动机,实施健康纪律模式。课堂纪律的实施模式主要可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健康型三种模式[5](P188)。专制型模式要求强制而无视尊重,放纵型模式注重尊重而放弃强制,而健康型纪律实施模式则力图在强制与尊重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很显然健康型模式下才能实现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协调共存。健康型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不要居高临下、说教,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行为,告诉学生行为的限度和可以被接受的选择,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动机激发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将教育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而不是强调如何实施惩罚;强调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现象。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课堂控制中,动机与兴趣激发所起的作用约占95%,而纪律约束只占5%[6](P195)。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实施健康纪律模式的最好办法,是构建“权威”与“主体”共存体的重要保证。
4.3.2纠正学生错误,实施健康纪律模式。当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内在意志与其相悖时,学生就会将自己的行为引向寻求关注、寻求权力、规避失败等错误的目标上,并错误地选择各类违纪行为来满足归属等普遍的心理需要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从而严重干扰了“共存体”的构建。针对学生的错误目标及相关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应运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自律的良好行为,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确认错误目标。学生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目标导致的,所以教师应通过分析和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来确定学生错误目标的具体类型。其次,分析错误目标。教师确认错误目标后,应直接和学生用讨论式的方法平等对话,一起分析错误目标中的错误逻辑,通过沟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最后,改进错误目标,引发建设性行为[7]。上述过程也是有效构建师生间权威与主体的协调共存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改进错误目标而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重视,增强了自身的价值感和主体意识。
4.3.3积极鼓励、恰当惩罚,实施健康纪律模式。奖励能强化行为,增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逐渐巩固成为牢固的良好习惯。而惩罚则只能减弱行为,缺乏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尤其是不恰当的惩罚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师生间的融洽交往,也必将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共存体”的构建。当然,在课堂管理中,提倡关怀、鼓励,并非简单地否定或取消惩罚,只是强调必须慎重地正确地运用惩罚,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适时适地适人。在某些情况下,运用恰当的惩罚进行纪律管理还是必要和有效的,否认了这一点会弱化教师的权威性,也不利于“共存体”的建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不要使用消极的否定性的语言,而是应多用积极引导的语言,不仅要告诉学生“不要怎样”、“不能怎样”,更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不仅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更要指出学生努力改进的方向,从正面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巩固[5]。
上述仅从课堂管理方面谈了“共存体”构建的理念和措施。真正要处理好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间的共存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仅从课堂环境着手是不够的,要落实到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通过“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建设和团结和谐、民主自由、积极向上、纪律严明的校园环境的创建,才能更好地实施“共存体”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的学习进修来提高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成为关键。只有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才能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只有用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来教育和引领学生,才能使他们健康全面成长,成为心灵美好、人格高尚、思想开拓、遵纪守法的有用人材。
5.结语
从上述“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教师权威的本质属性”和“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分析可见,在新课程视野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权威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一方而弱化另一方都是片面的,都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前提下,通过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的引领,采取科学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措施等途径定能使二者协调共存,从而为学生成长发展创造出严肃和谐、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0-40.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200.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0-90.
[4]Vernon F. Jones,Louise S. Jones著.方彤等译.全面课堂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2-80.
[5]Raymond M. Nakamura著.王建平等译.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0-130.
[6]C. M. Charles著.李庆,孙麒译.建立课堂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90-200.
[7]张向葵,吴晓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