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故都的秋》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北平秋天如画的景致。不管是语言还是画面都充满了韵味。文中清、静、悲凉的意境既与作者的悲秋情结有关,更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相关。表面写秋景,实则哀自身韶华逝去,叹国家凋零。读来回味悠长,韵味隽永。
【关键词】故都的秋 韵味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63-02
韵味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它要求的是一方面能够表现物象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格调风度而不在其外在的模拟和形似,另一方面则要传达审美主体的人生理想和情趣感受。《故都的秋》就是体现这种韵味的好作品。
一、秋景如画韵味十足
郁达夫对中国古典诗词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散文里便不自觉的借用了古典诗歌的美学观,让自己的散文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故都的秋》里描绘的北平秋天的景致就如一幅素淡典雅的大水墨画,这幅水墨画中最能体现出故都之秋韵味的是这几种事物。
1.秋天的花
秋日里不乏绚丽娇艳,香气浓郁的花儿,作者却选择了最平常最不起眼的牵牛花。且没有着过多的笔墨,只寥寥几笔写到:“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读完之后,闭上眼睛,我们能想象出在碧绿天色的映衬下,在驯鸽的飞声中,在一丝一丝的阳光里,蓝色的牵牛花的存在为这幅秋景图平添的许多淡雅的情调。
2.秋天的树
北方的果树在秋天里是一道奇景,而这奇景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枣树。一棵棵枣树,它们对生长的环境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都有它们的身影。枣子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和着柿子的淡黄色,葡萄的淡紫色,为这北国的秋景图抹上些许淡雅的色彩,虽不绚丽却余韵无穷。
3.秋天的人
这秋景图里,我以为最有味道的当属对人的描写。最普通的都市闲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在雨后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和熟人感叹着一层秋雨一层凉。这人情风味蕴含着十足的故都色彩,悠闲、又有些落寞。最普通的老北京人就是这样子的吧。打动人心往往是最简单最朴素的描写。作者用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花,最常见的树描绘出了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景图,韵味十足。
二、秋语如诗韵味独特
本文虽是一篇散文,但却能读出诗意之美。萦绕其中的韵律和修辞的妙用是主要的原因。
1.韵律美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作者写此文正是体现着他的这种艺术主张。看看课文中对秋风秋雨的描写:
“还有秋雨呢,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系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作者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自然的韵律和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便是自然界最美一种韵律。
2.修辞美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显得灵动俊逸。①、对比:文章开篇就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描绘出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截然不同的秋色、秋味。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浓浓的思念之情。②、排比:巴金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如“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再比如“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也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排比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诗意缭绕,故都秋味浓郁的景致也扑面而来。③、比喻:文中的比喻句并不多,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比喻的文字才有流动的韵致。如“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
三、秋境如歌韵味隽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这篇散文不难看出,这篇散文便属于“有境界”这一类。而且是属于“有我之境”。那么意境又是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1.悲秋情结
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戏曲有浓厚的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于是,当他写作本文时,自然也就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节。所选之物多着上了悲凉的色彩。比如文中对秋蝉的描写是这样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为什么是“残声”呢,因为秋天来了,蝉的生命很快也就会消逝,怎会不让作者感怀自身,生出悲凉之情呢?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就有这几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物我的交融统一,隽永的韵味也就自然的流淌了出来。
2.时代背景
文中描绘的故都的秋景都是冷色调的,落寞、忧伤的情感一直淡淡的弥漫在字里行间。情景融合而生的意境也就如一曲悲凉的秋歌。这不仅仅是悲秋情结而致的,和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的两三年里,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花了很多时间游山玩水。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清、静、悲凉的意境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当时的创作背景更有不可回避的直接关系。这如秋歌般悲凉的意境韵味隽永,悠悠荡荡。
初读本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感觉,再读读出的却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伤感。表面上作者在写秋景,其实是在借秋景哀身世,叹國家,韶华逝去,事业难成。可以说郁达夫是用自己的血和泪汇出故都的秋韵。
参考文献:
[1]《名作欣赏:文学研究旬刊》,2005(1)
[2]《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7(7)
【关键词】故都的秋 韵味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63-02
韵味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它要求的是一方面能够表现物象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格调风度而不在其外在的模拟和形似,另一方面则要传达审美主体的人生理想和情趣感受。《故都的秋》就是体现这种韵味的好作品。
一、秋景如画韵味十足
郁达夫对中国古典诗词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散文里便不自觉的借用了古典诗歌的美学观,让自己的散文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故都的秋》里描绘的北平秋天的景致就如一幅素淡典雅的大水墨画,这幅水墨画中最能体现出故都之秋韵味的是这几种事物。
1.秋天的花
秋日里不乏绚丽娇艳,香气浓郁的花儿,作者却选择了最平常最不起眼的牵牛花。且没有着过多的笔墨,只寥寥几笔写到:“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读完之后,闭上眼睛,我们能想象出在碧绿天色的映衬下,在驯鸽的飞声中,在一丝一丝的阳光里,蓝色的牵牛花的存在为这幅秋景图平添的许多淡雅的情调。
2.秋天的树
北方的果树在秋天里是一道奇景,而这奇景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枣树。一棵棵枣树,它们对生长的环境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都有它们的身影。枣子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和着柿子的淡黄色,葡萄的淡紫色,为这北国的秋景图抹上些许淡雅的色彩,虽不绚丽却余韵无穷。
3.秋天的人
这秋景图里,我以为最有味道的当属对人的描写。最普通的都市闲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在雨后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和熟人感叹着一层秋雨一层凉。这人情风味蕴含着十足的故都色彩,悠闲、又有些落寞。最普通的老北京人就是这样子的吧。打动人心往往是最简单最朴素的描写。作者用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花,最常见的树描绘出了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景图,韵味十足。
二、秋语如诗韵味独特
本文虽是一篇散文,但却能读出诗意之美。萦绕其中的韵律和修辞的妙用是主要的原因。
1.韵律美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作者写此文正是体现着他的这种艺术主张。看看课文中对秋风秋雨的描写:
“还有秋雨呢,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系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作者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自然的韵律和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便是自然界最美一种韵律。
2.修辞美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显得灵动俊逸。①、对比:文章开篇就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描绘出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截然不同的秋色、秋味。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浓浓的思念之情。②、排比:巴金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如“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再比如“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也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排比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诗意缭绕,故都秋味浓郁的景致也扑面而来。③、比喻:文中的比喻句并不多,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比喻的文字才有流动的韵致。如“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
三、秋境如歌韵味隽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这篇散文不难看出,这篇散文便属于“有境界”这一类。而且是属于“有我之境”。那么意境又是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1.悲秋情结
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戏曲有浓厚的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于是,当他写作本文时,自然也就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节。所选之物多着上了悲凉的色彩。比如文中对秋蝉的描写是这样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为什么是“残声”呢,因为秋天来了,蝉的生命很快也就会消逝,怎会不让作者感怀自身,生出悲凉之情呢?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就有这几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物我的交融统一,隽永的韵味也就自然的流淌了出来。
2.时代背景
文中描绘的故都的秋景都是冷色调的,落寞、忧伤的情感一直淡淡的弥漫在字里行间。情景融合而生的意境也就如一曲悲凉的秋歌。这不仅仅是悲秋情结而致的,和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的两三年里,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花了很多时间游山玩水。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清、静、悲凉的意境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当时的创作背景更有不可回避的直接关系。这如秋歌般悲凉的意境韵味隽永,悠悠荡荡。
初读本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感觉,再读读出的却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伤感。表面上作者在写秋景,其实是在借秋景哀身世,叹國家,韶华逝去,事业难成。可以说郁达夫是用自己的血和泪汇出故都的秋韵。
参考文献:
[1]《名作欣赏:文学研究旬刊》,2005(1)
[2]《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