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就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教师应尊重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写作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写日记、课内外阅读等方式来积累写作材料;并能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文本,抓住恰当时机,随文练笔,作文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相机生成。
【关键词】作文教学 感悟生活 积累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93-02
一、感悟生活写好真实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习作的重要源泉。叶老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
如在一次打预防针之后,三年级学生李安琪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4月16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全班打了麻疹预防针。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很疼。但打完之后我改变了看法,给我的感觉是:痒痒的,像蚂蚁爬一样。可有趣的是:杨昊竟然哭了。这时刘老师发现了,便走过来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头。何宝轩也来凑热闹,说:“你看人家张吟雪都没哭,你哭什么?你也该长长志气!”事后,消息传遍了班上的每个角落。杨昊真是个胆小鬼呀!
正是因为学生主动感悟生活了,才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
二、注重积累丰富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地积累材料,对写好作文至关重要。张中行先生说:“所谓作文,不过是把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因此,写作者必须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呢?
素材的积累。材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凡在写作方面有伟大成就的人,都曾自觉積极地积累多素材。没有素材,诚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素材,就像盖房子有了水泥沙子一样,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自由灵活地表达。因此,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备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生活中的故事,并要求学生对所记录的对象进行了分类,分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三大类,每大类又分若干小类。这样,在要求作文时,就有素材了。
语言的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个人的词汇多少会直接影响他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我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词汇。词汇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所以我对学生提出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告诉学生,阅读必须动手,这样才能更好的把看到的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现在的学生几乎都养成了阅读课文或课外文章时记摘词句的习惯。
语句的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学课文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它来指导写作。古人云“学以致用”,所以,当学了一篇课文后,我总是把文中新出现的写作技巧挑出来,让学生模仿写作,积累句式。在平时,我也常让学生做些笨功夫,进行一些片断性练习,如用排比手段写话,进行扩句练习等等。
有了勤奋的积累,就会创作出令人振奋的作品。
如:一方面可以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如叶圣陶所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比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再如结合学生感受自然生活的能力,鼓励二年级的徐莹和许多两位同学分别写出了如下的日记:
11月16日 星期一 雪
早晨一起床,便看见窗外飘落着雪花。哇,都变白了!冬天多美啊!今年冬天的雪下得特别早,奶奶便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棉鞋,吃完早饭,我又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
在送我上学的路上,奶奶的鼻子冻得红通通的,叫人看了心疼,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然会对不起奶奶的。
不难看出坚持写日记能培养孩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也是积累材料的一种方式,是练笔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作文教学 感悟生活 积累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93-02
一、感悟生活写好真实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习作的重要源泉。叶老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
如在一次打预防针之后,三年级学生李安琪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4月16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全班打了麻疹预防针。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很疼。但打完之后我改变了看法,给我的感觉是:痒痒的,像蚂蚁爬一样。可有趣的是:杨昊竟然哭了。这时刘老师发现了,便走过来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头。何宝轩也来凑热闹,说:“你看人家张吟雪都没哭,你哭什么?你也该长长志气!”事后,消息传遍了班上的每个角落。杨昊真是个胆小鬼呀!
正是因为学生主动感悟生活了,才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
二、注重积累丰富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地积累材料,对写好作文至关重要。张中行先生说:“所谓作文,不过是把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因此,写作者必须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呢?
素材的积累。材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凡在写作方面有伟大成就的人,都曾自觉積极地积累多素材。没有素材,诚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素材,就像盖房子有了水泥沙子一样,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自由灵活地表达。因此,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备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生活中的故事,并要求学生对所记录的对象进行了分类,分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三大类,每大类又分若干小类。这样,在要求作文时,就有素材了。
语言的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个人的词汇多少会直接影响他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我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词汇。词汇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所以我对学生提出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告诉学生,阅读必须动手,这样才能更好的把看到的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现在的学生几乎都养成了阅读课文或课外文章时记摘词句的习惯。
语句的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学课文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它来指导写作。古人云“学以致用”,所以,当学了一篇课文后,我总是把文中新出现的写作技巧挑出来,让学生模仿写作,积累句式。在平时,我也常让学生做些笨功夫,进行一些片断性练习,如用排比手段写话,进行扩句练习等等。
有了勤奋的积累,就会创作出令人振奋的作品。
如:一方面可以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如叶圣陶所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比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再如结合学生感受自然生活的能力,鼓励二年级的徐莹和许多两位同学分别写出了如下的日记:
11月16日 星期一 雪
早晨一起床,便看见窗外飘落着雪花。哇,都变白了!冬天多美啊!今年冬天的雪下得特别早,奶奶便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棉鞋,吃完早饭,我又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
在送我上学的路上,奶奶的鼻子冻得红通通的,叫人看了心疼,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然会对不起奶奶的。
不难看出坚持写日记能培养孩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也是积累材料的一种方式,是练笔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