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也:著名诗人,作家,著有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等10部。现任教于济南大学。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时值初夏,天气暖和起来了,日朗风清,各类草木蓬勃生长。这是屈原投汩罗江之前写的《怀沙》的开头句子,写的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左右。
我们的传统节日全都与“吃”有关:春节吃水饺,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冷食——在北方吃鸡蛋和凉饭,在江南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而端午节,我们纪念一位诗人的方式竟然也还是“吃”,仿佛我们是用肠胃来思考和记忆的。
我从小就不喜欢吃粽子。主要是不喜欢粽子那五花大绑的模样,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像个守身如玉的老处女,看去让人感到压抑,那些绳子或线,对于缺乏耐心的人来说,要动用牙齿去咬或用剪刀去绞,实在麻烦。最早是父亲向我讲了粽子的来由,说屈原跳江自杀后,当地老百姓往江里撒米喂鱼,以避免鱼们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就用吃粽子来纪念屈原了。以后我又从别处读到另一个为何吃粽子的版本,说屈原其实不是自杀,而是被楚王派人谋杀的,捉了屈原将他塞到麻袋里去并以绳索紧紧捆绑,扔到了江中,后来的粽子其实就是模拟了当时的情状。这后一个版本实在荒唐,而且不可信,同时还是对屈原的误解和贬低,竟把屈原弄成了一个偷生不成的人。
读读屈原的诗就知道了,他是一个有着孤傲、自负、狂放和激烈之性格的人,还是一个不肯生活于瞒和骗之中同时一定要对真理穷根究底的人。《离骚》写得多么自信又多么绝望,那首《天问》里的一百七十多个对大自然和历史的不懈追问,恐怕只能归结到上帝那里去了,非得动用整整一本《圣经》来回答不可,这大概是中国人最早对于绝对真理和普世价值的向往吧,里面已经有了宗教信仰的端倪。那《招魂》不管看成是屈原所作还是宋玉因哀怜屈原而作,总之都与屈原有关,东西南北上下都没有安置灵魂的处所了,所以魂兮归来,回到美丽人间来吧,这多少有些类似于海子在自杀前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想用对世俗生活的眷恋来论证活下去的必要性,本想用生存本能去战胜死亡本能,却最终不可得。至于《怀沙》其实是屈原以诗的形式写下的绝命书,里面将自己要死的原因写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一个真正的君子在污浊的人世间活着是屈辱的和悲伤的,只有死亡这条路可以了结这一切不公正,因此表达了赴死的决心。他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死亡的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直截了当地改换成了直面人间惨淡并向死而生的“未知死,焉知生”。
一个朋友向我表达了她的一种直觉:宋朝是一个界线,宋朝以前的中国不像中国,宋朝以后的中国才像中国。我想,其实这个意思同样亦可以表达成:宋朝以前的中国很像中国,宋朝以后的中国不太像中国了。关键是,真正的中国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屈原对于生死的态度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是一种非典型中国文化,他是几千年来能够直面死亡的极少数中国人中的一位,退一万步讲,即便完全不符合中国正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屈原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天才向来都是时代的特例。那些把屈原说成是弄臣和愚忠的人们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屈原是谁?他是中国的哈姆雷特,“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幸亏有了一个屈原,或许勉勉强强还可以加上一个庄子(此处恐怕还是高抬了庄子),对周吴郑王的儒家进行了大的补充,对“暮春者,春服既成”那类胆怯的小浪漫进行了大的补充,否则这文化该是多么乏味而且令人窒息!
端午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深情的节日,最有着南国风味的节日,是一个惊采艳艳的节日。当我们在吃粽子的时候,不妨想想屈原吧,不妨读读楚辞吧:“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那里面有一个真正的中国在,那里面有一个典雅而烂漫的国度在。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时值初夏,天气暖和起来了,日朗风清,各类草木蓬勃生长。这是屈原投汩罗江之前写的《怀沙》的开头句子,写的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左右。
我们的传统节日全都与“吃”有关:春节吃水饺,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冷食——在北方吃鸡蛋和凉饭,在江南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而端午节,我们纪念一位诗人的方式竟然也还是“吃”,仿佛我们是用肠胃来思考和记忆的。
我从小就不喜欢吃粽子。主要是不喜欢粽子那五花大绑的模样,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像个守身如玉的老处女,看去让人感到压抑,那些绳子或线,对于缺乏耐心的人来说,要动用牙齿去咬或用剪刀去绞,实在麻烦。最早是父亲向我讲了粽子的来由,说屈原跳江自杀后,当地老百姓往江里撒米喂鱼,以避免鱼们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就用吃粽子来纪念屈原了。以后我又从别处读到另一个为何吃粽子的版本,说屈原其实不是自杀,而是被楚王派人谋杀的,捉了屈原将他塞到麻袋里去并以绳索紧紧捆绑,扔到了江中,后来的粽子其实就是模拟了当时的情状。这后一个版本实在荒唐,而且不可信,同时还是对屈原的误解和贬低,竟把屈原弄成了一个偷生不成的人。
读读屈原的诗就知道了,他是一个有着孤傲、自负、狂放和激烈之性格的人,还是一个不肯生活于瞒和骗之中同时一定要对真理穷根究底的人。《离骚》写得多么自信又多么绝望,那首《天问》里的一百七十多个对大自然和历史的不懈追问,恐怕只能归结到上帝那里去了,非得动用整整一本《圣经》来回答不可,这大概是中国人最早对于绝对真理和普世价值的向往吧,里面已经有了宗教信仰的端倪。那《招魂》不管看成是屈原所作还是宋玉因哀怜屈原而作,总之都与屈原有关,东西南北上下都没有安置灵魂的处所了,所以魂兮归来,回到美丽人间来吧,这多少有些类似于海子在自杀前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想用对世俗生活的眷恋来论证活下去的必要性,本想用生存本能去战胜死亡本能,却最终不可得。至于《怀沙》其实是屈原以诗的形式写下的绝命书,里面将自己要死的原因写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一个真正的君子在污浊的人世间活着是屈辱的和悲伤的,只有死亡这条路可以了结这一切不公正,因此表达了赴死的决心。他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死亡的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直截了当地改换成了直面人间惨淡并向死而生的“未知死,焉知生”。
一个朋友向我表达了她的一种直觉:宋朝是一个界线,宋朝以前的中国不像中国,宋朝以后的中国才像中国。我想,其实这个意思同样亦可以表达成:宋朝以前的中国很像中国,宋朝以后的中国不太像中国了。关键是,真正的中国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屈原对于生死的态度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是一种非典型中国文化,他是几千年来能够直面死亡的极少数中国人中的一位,退一万步讲,即便完全不符合中国正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屈原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天才向来都是时代的特例。那些把屈原说成是弄臣和愚忠的人们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屈原是谁?他是中国的哈姆雷特,“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幸亏有了一个屈原,或许勉勉强强还可以加上一个庄子(此处恐怕还是高抬了庄子),对周吴郑王的儒家进行了大的补充,对“暮春者,春服既成”那类胆怯的小浪漫进行了大的补充,否则这文化该是多么乏味而且令人窒息!
端午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深情的节日,最有着南国风味的节日,是一个惊采艳艳的节日。当我们在吃粽子的时候,不妨想想屈原吧,不妨读读楚辞吧:“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那里面有一个真正的中国在,那里面有一个典雅而烂漫的国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