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活跃课堂 科学回归生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趣味小实验在激发兴趣中有突出作用,在新课、复习课、练习课中灵活巧妙地运用趣味实验,可使枯燥问题形象化,重点知识趣味化,不仅给新课带来活力,给紧张的复习带来一点“轻松”,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使科学知识回归生活。
  关键词: 趣味实验 科学 兴趣 活跃 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绪,是最现实、最有效的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才能把它学好。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很容易被兴趣所左右,而充分利用科学实验的魅力,灵活运用趣味小实验,既可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动手欲望,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使科学知识很好地回归生活。
  
  一、趣味小实验在新课中的妙用
  
  1.运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在引入有些新概念时,如能用趣味性实验开头,利用科学实验的魅力,则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大气压强概念的引入,可用以下小实验来激趣。
  (1)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力气大的学生来拉。
  (2)用一张纸,能否把一杯水托住?先设疑,学生肯定很好奇,然后让一位学生上来演示如图实验。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演示,教师可自然地引入新概念——大气压强。
  又如讲杠杆平衡原理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这样的实验:用细线系住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中点,铁丝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果将铁丝一端弯折,看看悬挂的铁丝是否还能保持平衡?为什么?铁丝粗细均匀,尽管一端被弯折,但重量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不能继续保持平衡?学生通过用手做,动脑想,激起了他们对“杠杆平衡条件”课题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上酸碱指示剂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演示时,把无色酚酞倒在瓶子里,在纸上事先用碱画好一只简笔画小猫,并收入一只小化妆品空瓶子里,由于无色酚酞的作用,一只红色小猫很快出现在一张纸上时,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出现了迷惑的神色,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的惊奇。很多学生都兴奋甚至赞叹,继而出现了了解“这是怎么回事”的心理要求,于是猜想、思索……学生的心理活动处在“观察→兴趣→疑问→思维”的积极状态,心中充满了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这之中感受到了化学变化过程的美,得到了美的享受,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运用趣味性实验理解深化知识
  有些物理概念在学生头脑中虽已初步建立,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甚至出现片面理解的现象,这时可设计趣味性实验来诱导启迪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要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将教材中的课堂演示实验改为“气球沉浮”实验,冠之以“谁主沉浮”的实验名称,更吸引学生,更容易诱发学生思考。方法是让充空气的气球在盛空气的大烧杯中下沉,然后逐渐往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此时学生可以观察到气球逐渐上浮。实验现象会给学生带来无限乐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气球为什么会浮起呢?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思考,而解决此问题又用到空气浮力、浮沉条件等知识,也体现了新课程合科教学的特色。
  在教不良导体时可穿插一些趣味小实验:
  (1)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演示,可改试管为大烧瓶,在烧瓶中放入颜色鲜艳的活金鱼,在烧瓶处加热,当烧瓶的水沸腾时,金鱼依然游来游去,生动有趣,也使学生在惊奇之后去思索为什么。
  (2)烧不断的棉线。让一段棉线紧密地绕在一根细铜棒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取下棉线后,学生看见棉线安然无恙,依然未断,惊讶万分,而会引发思考:棉线怎么不断呢?铜是什么性质的导体?等等。
  
  二、趣味小实验在复习课中的妙用
  
  “温故而知新”,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需要几次反复的过程,螺旋上升,学到的知识才会巩固。但是复习课时,学生往往觉得已经“知道了”,兴趣不大,复习效果不好。如果能用趣味性实验来组织复习,则会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更好地巩固知识。
  1.趣味小实验在小节复习中的妙用
  在复习“沸腾”时,演示“用纸盒烧开水”;在复习“摩擦”时,演示“筷子提米”;在复习“光的折射”时,演示“分币升高了”……这些有趣的、魔术般的小实验,将学生带进一个个变幻的知识的天地,使学过的知识在这些实验的帮助下得到巩固和提高。
  2.趣味小实验在专题复习中妙用
  如我县优秀教师的一堂课:《鸡蛋的学问》就运用了很多的趣味小实验,效果真不错,记忆最深的是“瓶吞鸡蛋”和“瓶吐鸡蛋”。
  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鸡蛋壳变软后(或剥了壳的熟鸡蛋),将蛋取出,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瓶中投入燃着的酒精棉球,火焰熄灭后,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被吸入瓶中。这是因为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又演示了如何把鸡蛋完好无损地倒出来,不得破环瓶子。如图:
  
  
  三、趣味小实验在练习课中的妙用
  
  做习题也是检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但学生对做习题,分析习题时经常感到枯燥乏味。若在有些习题
  中。运用趣味性实验来开动思维的机器,学生就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如在分析探究实验题——烧不坏的手帕时,可以截取部分有效的实验做一做,效果会比直接讲解好。
  实验:棉手帕在体积分数为5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时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还有些习题实验,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就鼓励他们课外去完成。由朴实的实验来组织习题教学,可使知识感性与理性结合,更好地巩固概念,同时可以减少练习课的枯燥,为课堂添一点“润滑剂”。
  
  四、趣味小实验在生活中的妙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回归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学生边学边揭开生活中一个个谜,从而产生极大喜悦,转化为强大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氮的氧化物性质时,先提出谚语:“一天一个暴,田埂都长稻。”这里面隐含什么道理?学生学习后,讨论热烈,情绪高涨,解释准确。在讲氢氧化铝性质之后,提出课外思考题:做油条时添加纯碱、明矾的作用是什么?
  如学习了鸡蛋壳的成分后,可让学生回家做个“鸡蛋壳PK威猛先生”实验。把鸡蛋壳收集一些放在布袋里,用来洗碗、油烟机等,把知识很好地应用在生活中。这类事例,不胜枚举。这些身边现象的分析解释,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使科学知识真正成为生活中的知识。
  科学课之所以能吸引学生,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可以利用很多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实验。因此科学教师应重视课堂演示实验,开动脑筋,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巧妙地运用、设计趣味小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添活力增魅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利.创设乐学情境促进知识迁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07).
  [2]陈志伟.中学科学教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4.
  [3]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10.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点,采用了种种启发式教学,但往往是“启发启发,启而不发”。是我们的教育者没有尽力,还是我们的学生太笨,都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么问题在哪儿呢?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忽略了两个很重要的课堂教学外的环节——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教者的课后的教学反思。这两个环节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影响。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学
当今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也毫不例外地被引入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的教学轨道。然而,有些学生(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及农村学校)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则成为作文自主化教学的障碍。因此克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培养他们自主作文的意识,势在必行。  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语言表达障碍。心里虽有表达的欲望,却不知如何说明白,这
摘要: 目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完成基础教育学段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实施,循序渐进,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对学生德育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的系统培养。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小学搞素质教育,中学搞应试教育;非毕业班搞素质教育,毕业班搞应试教育等状况应当切实地加以改变。特别是学区间的衔接和递进工作,做得很
近来,国内冒出了不少著名的年轻音乐家,随即也刺激了学校和家长对孩子音乐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容易导致音乐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弊端,往往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现代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目的的综合要求。  在实践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对音乐情趣的淡化,滋生疏远心理。这就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