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中国人才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组成群体面临和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据统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无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社会转型、就业政策、就业环境不理想等,也有大学生自身观念、素质、职业价值观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影响。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某份工作、某一职业做出对自己是否重要、是否有用等评价,进而构成了自己的择业取向。有用或无用、重要或不重要、有利或无利等较稳定的评价,构成了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作为就业的选择方向和定位,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有着关键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过程及其现状
哲学意义上说的价值是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关系:客体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内在需要,与此同时主体的内在需要被客体所满足的特殊关系。
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能动地指导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价值观上位概念落实到个人层面,如就业工作领域,就是职业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个人在职业选择、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判断方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处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其职业价值观也是不同的。简要来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经历了从“以社会为中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到“求职成才逐步到位,开始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三个发展的发展。
虽然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还是积极健康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并能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最佳衔接。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职业认知不清楚、职业理想与实际发展偏差大、职业道德有待提升等问题。有研究调查数据显示,13.3%的学生在回答“你对将来就业的想法”时,表示“没有信心,顾虑重重”、4.9%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2.8%的学生“不知道,还没开始想”。在回答 “你是如何看待违约、毁约行为?”时,“认为不应该”的仅占49.3%,甚至有10.1% 认为 “只要有好工作,毁约没关系”。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及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从宏观来说受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从微观来说是由他们所属群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的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具体体现在个人在职业选择、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判断方面,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由社会存在决定并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态社会中,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基本上一致,对于职业的选择,对职业的意义等的价值判断大体上是相同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对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等的态度是呈现多元化的,这种呈现是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并从各个层面给择业观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社会的改革与转型是一场整体性、全方位的各个层面的社会变化与发展,不仅涉及经济方面,还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也随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而改变。这样也必然会引起人们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其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允许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存在,在价值观上也只强调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职业价值观也随着之而改变。其二,开放型社会的转变影响职业观的多元化。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同时,也经历着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社会的转型,在全球信息化发展飞速的今天,中国社会也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共享着信息化带来的成果,开放的社会不仅仅有好的成果可以引进,消极的价值观当然也会被传播。
2.自身群体环境影响
从微观的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以及自身特点来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大众化,昔日“象牙之塔”的大学生已不是人们羡慕的天之骄子,他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主要是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面对压力,大学生们努力应对。在“分配工作”时代,大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极少有马上调整工作的想法。而当代大学生先多把自我需要满足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目前,在大学生比例中占有绝大多数的“90后”,一方面,生长在信息时代,他们接受新信息、新事物能力强,同时市场经济的生活背景,使他们有很强的工作竞争、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他们一直生活成长在比较宽松的环境,自立、自律意识普遍比较差,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着较强的自私自大心理,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敬业精神、自律意识较弱、贪图享乐、不愿意奉献等问题。
三、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引导和教育
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的趋势下,针对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对待,加强引导。
1.引导大学生调整自我期望、客观评价自己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要想从根源解决问题,就要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调整,即大学生根据社会标准自觉地调整自我期望值,客观评价自己,不断适应社会标准,进行有效的调节、规划自己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否拥有适应时代需求的职业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他们自觉的价值认同和内化,这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内化过程。
首先,要在客观的自我解剖中认识自己。对自己要进行自评和他评,根据个人的言行、工作生活中的反映,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在思想道德、知识结構、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长处和短处。其次,要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认识自我,只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才可以真实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所在,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在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中调整自己、充实自己。最后,通过实践,大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知行结合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2.积极形成社会平台合力,加强全方位的价值引导
第一,加强家庭教育,促进职业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家庭对于一个国民个体的成长和思维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随之决定该个体的性格和处世态度,更深一层即影响到了该个体的价值观走向。大学生也是个体中的成员之一,其家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未来。家庭在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担负着引导和保障的责任。大学生的特点是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很多个体都是第一次步入社会。家庭的正确引导对这些大学生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所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愈发沉重。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个体间的競争愈演愈烈。家庭应教育大学生从容面对这些压力和正确看待竞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不是负担,将竞争作为自己进步的“催化剂”。
第二,深化学校就业工作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适应阶段后,于二年级开设此门课程。通过自我认识、职业世界探索、就业创业等模块内容的教学,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据统计,现在很多高校没有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多由非专业人员,如辅导员老师兼任,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校在加大任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水平的同时,可以大力引进社会专业职业规划师资源,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多元的教育资源以及专业服务会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多选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而又全面地自由发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能了解相关政策。利用新媒体,建立校、院、班三级的政策宣讲网络架构,利用好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及时向毕业生发送政策信息,让每一位毕业生都了解并用好政策。再次,学校要注重观念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主动就业创业、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精细服务,突出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最后,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和就业援助。
第三,汇聚企业就业资源和要素,引导大学生从实践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学校可以和社会第三方合作,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组织学校师生进行了解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对自己培养的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更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更认真和深入的思考。有数据统计,学生在就业时,50%以上的学生会参考师兄师姐的建议。就业情况的跟踪统计对在校生的就业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不仅要加强对刚毕业入职大学生群体加大规划的理念和重要性的宣传,进行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培训,制订完善规划的操作制度,具体引导规划的工作开展,还要以社会责任为指引,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入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开发培训课程。针对学生群体开展实习生培训计划,组织帮助大学生群体从实践中了解规划知识,明确自身发展阶段和开发需求,建立个人目标和发展计划,评估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价值,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企业要注重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活动质量提高,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状况持续讨论、追踪效果。
参考文献:
[1]丁 静,刘 宁.“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32).
[2]贾 莲.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过程及其现状
哲学意义上说的价值是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关系:客体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内在需要,与此同时主体的内在需要被客体所满足的特殊关系。
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能动地指导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价值观上位概念落实到个人层面,如就业工作领域,就是职业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个人在职业选择、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判断方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处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其职业价值观也是不同的。简要来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经历了从“以社会为中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到“求职成才逐步到位,开始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三个发展的发展。
虽然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还是积极健康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并能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最佳衔接。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职业认知不清楚、职业理想与实际发展偏差大、职业道德有待提升等问题。有研究调查数据显示,13.3%的学生在回答“你对将来就业的想法”时,表示“没有信心,顾虑重重”、4.9%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2.8%的学生“不知道,还没开始想”。在回答 “你是如何看待违约、毁约行为?”时,“认为不应该”的仅占49.3%,甚至有10.1% 认为 “只要有好工作,毁约没关系”。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及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从宏观来说受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从微观来说是由他们所属群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的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具体体现在个人在职业选择、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判断方面,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由社会存在决定并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态社会中,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基本上一致,对于职业的选择,对职业的意义等的价值判断大体上是相同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对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等的态度是呈现多元化的,这种呈现是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并从各个层面给择业观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社会的改革与转型是一场整体性、全方位的各个层面的社会变化与发展,不仅涉及经济方面,还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也随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而改变。这样也必然会引起人们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其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允许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存在,在价值观上也只强调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职业价值观也随着之而改变。其二,开放型社会的转变影响职业观的多元化。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同时,也经历着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社会的转型,在全球信息化发展飞速的今天,中国社会也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共享着信息化带来的成果,开放的社会不仅仅有好的成果可以引进,消极的价值观当然也会被传播。
2.自身群体环境影响
从微观的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以及自身特点来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大众化,昔日“象牙之塔”的大学生已不是人们羡慕的天之骄子,他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主要是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面对压力,大学生们努力应对。在“分配工作”时代,大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极少有马上调整工作的想法。而当代大学生先多把自我需要满足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目前,在大学生比例中占有绝大多数的“90后”,一方面,生长在信息时代,他们接受新信息、新事物能力强,同时市场经济的生活背景,使他们有很强的工作竞争、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他们一直生活成长在比较宽松的环境,自立、自律意识普遍比较差,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着较强的自私自大心理,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敬业精神、自律意识较弱、贪图享乐、不愿意奉献等问题。
三、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引导和教育
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的趋势下,针对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对待,加强引导。
1.引导大学生调整自我期望、客观评价自己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要想从根源解决问题,就要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调整,即大学生根据社会标准自觉地调整自我期望值,客观评价自己,不断适应社会标准,进行有效的调节、规划自己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否拥有适应时代需求的职业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他们自觉的价值认同和内化,这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内化过程。
首先,要在客观的自我解剖中认识自己。对自己要进行自评和他评,根据个人的言行、工作生活中的反映,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在思想道德、知识结構、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长处和短处。其次,要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认识自我,只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才可以真实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所在,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在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中调整自己、充实自己。最后,通过实践,大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知行结合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2.积极形成社会平台合力,加强全方位的价值引导
第一,加强家庭教育,促进职业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家庭对于一个国民个体的成长和思维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随之决定该个体的性格和处世态度,更深一层即影响到了该个体的价值观走向。大学生也是个体中的成员之一,其家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未来。家庭在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担负着引导和保障的责任。大学生的特点是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很多个体都是第一次步入社会。家庭的正确引导对这些大学生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所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愈发沉重。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个体间的競争愈演愈烈。家庭应教育大学生从容面对这些压力和正确看待竞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不是负担,将竞争作为自己进步的“催化剂”。
第二,深化学校就业工作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适应阶段后,于二年级开设此门课程。通过自我认识、职业世界探索、就业创业等模块内容的教学,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据统计,现在很多高校没有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多由非专业人员,如辅导员老师兼任,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校在加大任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水平的同时,可以大力引进社会专业职业规划师资源,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多元的教育资源以及专业服务会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多选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而又全面地自由发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能了解相关政策。利用新媒体,建立校、院、班三级的政策宣讲网络架构,利用好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及时向毕业生发送政策信息,让每一位毕业生都了解并用好政策。再次,学校要注重观念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主动就业创业、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精细服务,突出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最后,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和就业援助。
第三,汇聚企业就业资源和要素,引导大学生从实践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学校可以和社会第三方合作,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组织学校师生进行了解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对自己培养的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更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更认真和深入的思考。有数据统计,学生在就业时,50%以上的学生会参考师兄师姐的建议。就业情况的跟踪统计对在校生的就业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不仅要加强对刚毕业入职大学生群体加大规划的理念和重要性的宣传,进行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培训,制订完善规划的操作制度,具体引导规划的工作开展,还要以社会责任为指引,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入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开发培训课程。针对学生群体开展实习生培训计划,组织帮助大学生群体从实践中了解规划知识,明确自身发展阶段和开发需求,建立个人目标和发展计划,评估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价值,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企业要注重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活动质量提高,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状况持续讨论、追踪效果。
参考文献:
[1]丁 静,刘 宁.“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32).
[2]贾 莲.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