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0例康复治疗过程事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康复治疗护理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肩周炎的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25-01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俗称冻结肩、凝肩、五十肩等,多见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易患,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女多于男,左肩多于右肩。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0例临床康复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3岁,平均62岁。病程12 d~6个月,左肩22例,右肩8例。
1.2康复方法
1.2.1缓解疼痛:早期疼痛较重时,康复措施着眼于减轻疼痛,可口服消炎镇痛类或舒筋活血类药物,也可外用止痛喷雾剂、红花油等。理疗、按摩、针灸等疗法可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粘连,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康复人员应教会患者肌肉放松运动和局部自我按摩、湿热敷等止痛疗法。
1.2.2康复训练:虽然肩周炎多可自愈,但常可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康复人员应尽早根据病情和患者一起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早期按摩时采用轻手法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以减轻粘连,保持关节活动功能,常用推拿手法为推摩、揉捏、拿法、弹拨法。待疼痛减轻后可增加肩关节主动运动,在无痛或轻痛范围内活动,以免疼痛加重患肩肌痉挛[1]。患肩活动受限明显者可试行肩关节松动术,然后嘱患者立即进行患肩主动活动。操作时切忌手法粗暴,避免引起骨折、脱位等并发症。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的关键是坚持自我锻炼,日常生活中逐步使用患侧,坚持正确有效的运动。每日锻炼3~5次,每次15~30分钟,持之以恒才能有明显效果。
2护理
2.1良好体位的摆放:应根据患者的颈椎状况选择合适的枕头,使患者达到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仰卧位时患侧肩下应放置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健侧卧位时患肢应放置在胸前的木棉枕上,避免俯卧位。
2.2疼痛的护理: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周围组织肌肉疼痛具有持久性,夜间自觉加重,影响睡眠,所以恰当地使用具有消炎镇痛或舒筋活血的药物对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另外,适当的物理治疗可较好地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防止粘连,减轻疼痛。
2.3运动疗法护理:正确的运动疗法是肩周炎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将肩关节向各个方向进行正确的运动,能很大程度地促进患侧肩关节及周围血液循环,消炎止痛,还可通过牵伸技术消除运动功能障碍。Condman钟摆运动:适用于肩周炎早期的自我治疗。患者向前体屈90°,健侧手支撑在椅背,患侧上肢下垂,手持重物,并向前后、内外摆动,或做"划圈"样摆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负重(1kg→3kg→5kg);1~2次/天,每次15~30min。肩周炎保健操主要动作包括:①前上举:双臂伸直,健侧手握住患侧手,经身体前方上举[2];②"摸背":健侧手在身体后方握住患侧手,帮助患侧手一同向上移动;③"爬墙"动作:面向或侧向墙站立,患侧上肢伸直上举或外展,手指尽量向上爬至最高点处,保持数秒;④体操棒练习:双手持木棒,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使患肩做前屈、后伸、外展等动作。注意事项:①练习时动作应平稳缓慢,当患肩活动到少许疼痛或僵硬时应持续5~8s,然后还原;②尽量使患肩向各个方向活动,以达到最大的可能范围;③1~2次/天,每个动作重复5~10次。被动运动对局部软组织进行推拿或对肩关节进行关节松动,可起到恢复功能的作用。主动运动 患肢可做下垂摆动练习或在无痛或轻度疼痛的范围内进行徒手或借助器械等进行主动练习,如徒手做划圈、梳头、旋肩或利用肩梯、滑轮等进行活动。
2.4注射疗法:俗称"封闭"疗法,具有消炎止痛、消除组织水肿的作用,可用于肩周炎的急、慢性期疼痛较明显时。做封闭疗法之前,要仔细寻找压痛点[3]。一般在肱二头肌长头腱(结节间沟)、短头腱(喙突)及冈上肌、肩胛骨内侧缘、肩胛下角、三角肌内外缘等,都是局部注射的主要位置。
2.5围手术期护理:长期保守治疗如无效,则可通过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或肩关节内下方切开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须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训练。
2.6保护肩关节:保护肩关节可预防肩关节的损伤,避免肩周炎的病情加重,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如维持良好的姿势、维持足够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减轻患肩的负荷、加强患肢功能的训练等。
3康复护理指导
仰卧位时在患肩下放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该体位可使关节及周围肌肉、韧带获得最大的放松与休息。健侧卧位时,在患者胸前放置一普通枕头,防止患肢放在上面。一般不主张患侧卧位,以减少对患肩的挤压。避免俯卧位,因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和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加强生活护理 尽量减少使用患侧的手提举重物;防止受寒、过劳和外伤。教会患者有效的医疗体操、肌肉放松的方法和局部自我按摩。
参考文献
[1]何继永.外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69270.
[2]胡永善.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9-221.
[3]高述珍,刘连秋.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629.
[4]蒋珍,吴静.40例肩周炎的推拿治疗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3):2609.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25-01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俗称冻结肩、凝肩、五十肩等,多见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易患,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女多于男,左肩多于右肩。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0例临床康复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3岁,平均62岁。病程12 d~6个月,左肩22例,右肩8例。
1.2康复方法
1.2.1缓解疼痛:早期疼痛较重时,康复措施着眼于减轻疼痛,可口服消炎镇痛类或舒筋活血类药物,也可外用止痛喷雾剂、红花油等。理疗、按摩、针灸等疗法可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粘连,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康复人员应教会患者肌肉放松运动和局部自我按摩、湿热敷等止痛疗法。
1.2.2康复训练:虽然肩周炎多可自愈,但常可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康复人员应尽早根据病情和患者一起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早期按摩时采用轻手法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以减轻粘连,保持关节活动功能,常用推拿手法为推摩、揉捏、拿法、弹拨法。待疼痛减轻后可增加肩关节主动运动,在无痛或轻痛范围内活动,以免疼痛加重患肩肌痉挛[1]。患肩活动受限明显者可试行肩关节松动术,然后嘱患者立即进行患肩主动活动。操作时切忌手法粗暴,避免引起骨折、脱位等并发症。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的关键是坚持自我锻炼,日常生活中逐步使用患侧,坚持正确有效的运动。每日锻炼3~5次,每次15~30分钟,持之以恒才能有明显效果。
2护理
2.1良好体位的摆放:应根据患者的颈椎状况选择合适的枕头,使患者达到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仰卧位时患侧肩下应放置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健侧卧位时患肢应放置在胸前的木棉枕上,避免俯卧位。
2.2疼痛的护理: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周围组织肌肉疼痛具有持久性,夜间自觉加重,影响睡眠,所以恰当地使用具有消炎镇痛或舒筋活血的药物对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另外,适当的物理治疗可较好地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防止粘连,减轻疼痛。
2.3运动疗法护理:正确的运动疗法是肩周炎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将肩关节向各个方向进行正确的运动,能很大程度地促进患侧肩关节及周围血液循环,消炎止痛,还可通过牵伸技术消除运动功能障碍。Condman钟摆运动:适用于肩周炎早期的自我治疗。患者向前体屈90°,健侧手支撑在椅背,患侧上肢下垂,手持重物,并向前后、内外摆动,或做"划圈"样摆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负重(1kg→3kg→5kg);1~2次/天,每次15~30min。肩周炎保健操主要动作包括:①前上举:双臂伸直,健侧手握住患侧手,经身体前方上举[2];②"摸背":健侧手在身体后方握住患侧手,帮助患侧手一同向上移动;③"爬墙"动作:面向或侧向墙站立,患侧上肢伸直上举或外展,手指尽量向上爬至最高点处,保持数秒;④体操棒练习:双手持木棒,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使患肩做前屈、后伸、外展等动作。注意事项:①练习时动作应平稳缓慢,当患肩活动到少许疼痛或僵硬时应持续5~8s,然后还原;②尽量使患肩向各个方向活动,以达到最大的可能范围;③1~2次/天,每个动作重复5~10次。被动运动对局部软组织进行推拿或对肩关节进行关节松动,可起到恢复功能的作用。主动运动 患肢可做下垂摆动练习或在无痛或轻度疼痛的范围内进行徒手或借助器械等进行主动练习,如徒手做划圈、梳头、旋肩或利用肩梯、滑轮等进行活动。
2.4注射疗法:俗称"封闭"疗法,具有消炎止痛、消除组织水肿的作用,可用于肩周炎的急、慢性期疼痛较明显时。做封闭疗法之前,要仔细寻找压痛点[3]。一般在肱二头肌长头腱(结节间沟)、短头腱(喙突)及冈上肌、肩胛骨内侧缘、肩胛下角、三角肌内外缘等,都是局部注射的主要位置。
2.5围手术期护理:长期保守治疗如无效,则可通过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或肩关节内下方切开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须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训练。
2.6保护肩关节:保护肩关节可预防肩关节的损伤,避免肩周炎的病情加重,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如维持良好的姿势、维持足够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减轻患肩的负荷、加强患肢功能的训练等。
3康复护理指导
仰卧位时在患肩下放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该体位可使关节及周围肌肉、韧带获得最大的放松与休息。健侧卧位时,在患者胸前放置一普通枕头,防止患肢放在上面。一般不主张患侧卧位,以减少对患肩的挤压。避免俯卧位,因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和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加强生活护理 尽量减少使用患侧的手提举重物;防止受寒、过劳和外伤。教会患者有效的医疗体操、肌肉放松的方法和局部自我按摩。
参考文献
[1]何继永.外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69270.
[2]胡永善.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9-221.
[3]高述珍,刘连秋.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629.
[4]蒋珍,吴静.40例肩周炎的推拿治疗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3):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