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9日星期一,飓风“桑迪”即将抵达前的清晨,纽约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所有公交地铁线路已经停止运营,大多数公司、非应急机构停止办公、中小学全部停课。电视上滚动播放着天气的实时状况、预测飓风桑迪登陆的时间和路线。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一次次地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中,向市民介绍飓风进展、防护措施和可能带来的危害,要求处在危险区域的市民尽快撤到避难所内。
一
我背着相机沿着曼哈顿第一大道向北走,天空格外地阴郁低沉,雨不算大,但风越来越急。街道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偶有闪着警灯的警车驶过,用扩音器通知处在危险区的居民尽快撤离。在第一大道和42街的交界口,几名穿着黄色雨衣的警察在已经停止办公的联合国总部外执勤,高耸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孤独。我登上了路口的天桥向西望去,平时车流滚滚的曼哈顿中城主干道42街空空荡荡,几乎看不到一辆车,这条曾经多次出现在我照片中的繁华街道,这次以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空旷、静谧的姿态进入了我的镜头。
我沿着42街继续向时报广场方向走去,为数不多的路人顶风冒雨、行色匆匆。路过著名的中央车站,我本想进大厅看看,却被警察拦在了门口。这个高峰时期日客流量达几十万的交通枢纽已经关闭,透过紧锁的玻璃门只能看到执勤的警察和空旷的候车大厅。不远处,平日欢声笑语的布莱恩特公园门口拉起了铁索、挂上了关闭的牌子,在风雨中显得一片凄凉。
来到时报广场已近中午时分,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关门歇业。零星的游客一边在雨中留影,一边抱怨自己运气差。他们大都是从外地专程到纽约旅游的,可恶的飓风浪费了他们原本计划好的休假时光。我赶到新华社北美总分社44层的办公室,大楼正一遍遍地广播着应急电话号码。从窗边俯瞰时报广场,这个往日从早到晚都显得十分拥挤的“世界十字路口”不再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远处林立的高楼也在风雨中显得阴郁惨淡。
下午回到住处发完稿子,我开始以一种忐忑的心情等候“桑迪”的到来。我住在公寓的22层,家里的四个窗户全部朝东,正是风来的方向,窗外没有任何遮挡物,不远处就是纽约东河。公寓所在的街区属于受飓风影响的B区,和必须撤离的A区仅隔着一条马路。想起2011年8月也曾让纽约如临大敌、最终却温柔而过的飓风“艾琳”,我多少心存侥幸——“桑迪”也许会和上次一样,登陆纽约时就减弱为热带风暴、风雨一阵就过去了。事实证明,这次我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
二
晚上6点以后,桑迪正式登陆纽约,并和冷空气混合增强为“超级风暴”,疾风骤雨一阵紧似一阵地撞击敲打着窗子。从窗口望下去,积水在迅速上涨,很快漫过一大道淹到公寓楼下,水面被狂风卷起一阵阵白色水雾,波浪翻滚。执勤警车的警戒线在随着水线的上涨一点点后撤。我站在窗台上贴着窗户拍摄楼下的情况,隐约感觉到整个楼都在晃动。9点多,随着灯光的几次爆闪,瞬间断电,窗内外陷入一片黑暗。借助手机屏幕的亮光,我从楼梯摸到公寓一楼,前台大厅里的水已经淹到脚踝,大厅门口堆满沙袋,水流仍不断从门缝中涌入。我返身回到21层同事的家中,他家向西的窗口平时可以观看到曼哈顿灯光璀璨的夜景,此时窗外却是一片死寂的黑暗,只有帝国大厦顶层的景观灯还孤零零地亮着。不远处的纽约大学医疗中心门口停满了警车和急救车辆、警灯在黑暗中闪烁着。住在皇后区的同事此时打来电话,说通往曼哈顿的隧道、桥梁已经因积水全部封闭,纽约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曼哈顿已然成为孤岛一座。
午夜时分,继断电之后,家中的水、煤气、暖气相继全部中断。房间内阴暗湿冷,窗外风雨的呼啸声让人心绪不宁,躺在床上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快点睡去,盼望着天一亮一切都恢复正常……
三
10月30日星期二,超级风暴“桑迪”经过后的早晨,风雨已经小了很多,家里的水电并未如我期望的那样迅速恢复。我和同样是记者的妻子一起赶往曼哈顿下城采访。此时,街道上的积水已经退去、被大风连根拔起的树木随处可见。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大多因停电失灵,路口车辆按照先到先走的规则谦让而行。位于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仍然处在休市中,这是自1888年以来纽交所首次因天气原因连续休市两天。此刻的雨时有时无、时急时缓,但仍然有不少游客赶来参观。如果不是看到依然堆放在紧闭大门外的沙袋和检修电路的工程人员,你不会感觉到这和任何一个湿漉漉的雨后华尔街清晨有任何区别。不远处华尔街铜牛也并没有如我预想的那样被淹在水中,已经有游客在和它亲密合影。
依然关闭的地铁站入口和电力已经耗尽的手机提醒我这是“风暴”过后的第一个清晨。我让妻子在铜牛附近一个免费提供充电的电视转播车前给手机充电,自己赶往炮台公园采访。
哈德逊河畔的炮台公园绝对是风暴来临时的重灾区,此时一切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远处的自由女神像依然静静伫立,平日里繁忙的纽约港此刻行船寥寥。耐不住寂寞的纽约人已经三三两两地赶到河边,骑车、遛狗、散步、留影,只有被吹翻的栅栏、倒在路边的树木、散落的防洪沙袋和被掀翻的长椅,让人依稀还可以感觉到昨夜这里是怎样的狂风骤雨、惊涛骇浪。
由于没有戴手表,估摸着在炮台公园采访了近两个小时后,我赶回华尔街铜牛附近,却不见了妻子的踪影。从一位路人那里得知当时已经是下午1点50分,这比我们约好的碰面时间晚了20分钟,她一定是不放心去找我了。我向旁边的一位正在给手机充电的男士借用手机,他把手机放到我面前指着屏幕不停摇头。原来他已经拨了半天号,但这里一点信号都没有。接下来,我向包括3位警察在内的近10个人借用手机,不论他们的手机网络属于哪个运营商,都无一例外地没有信号,路旁的公用电话也都无法使用。
不仅如此,这个时候想打一辆出租车也变得异常困难,路两旁站满了频频招手的乘客,平时遍布纽约街头的黄色出租此刻却难见踪影,偶尔驶过一辆却也不作停留。一位牵着小狗、拎着行李的男士显然是感到无奈和疲惫了,放弃打车,坐在路边建筑的门廊下躲避风雨……
这一切让我意识到,风暴后的纽约并不像我看到的那样平静。一瞬间我甚至感觉有点恍惚。没有通信、没有交通,就这么轻易地与世隔绝了吗?这里是集现代文明之大成的世界之都纽约吗?我站的地方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吗?无奈中我沿路向北走去……最终赶回时报广场时已经是下午近5点,庆幸的是这里的电力供应依然正常,终于联系到妻子,当得知她已和另一路同事汇合、一切平安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时报广场的电子屏里此时滚动着“桑迪”带来的损害:十多人死亡、上百万户断电、数千架次航班取消……见惯大世面的纽约,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风暴面前真的受伤了。
由于14街的一个变电站在风暴夜发生爆炸,10月31日,曼哈顿下城的停电依然继续。众多下城的住户纷纷驱车赶往上城和其他城区,曼哈顿北向单行的街道出现大面积拥堵。入夜后,曼哈顿39街以南的大部分街区处在一片黑暗之中,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大游行被迫取消。 34街二三大道之间,原本是著名的酒吧街,平日里即便是午夜过后依然灯火辉煌、人声喧嚣,如今在黑暗中变得一片寂静。只有一家比萨店用发电机保障照明坚持营业,在一片漆黑的街道中显得格外扎眼。
在交通信号灯失灵的大十字路口,都有四五名警察同时执勤,有疏导车辆通行的、有用手电给行人照明的、还有燃放信号焰火的。小一点的路口则黑漆漆一片,偶尔经过的车辆会带来短暂的光亮。行人大都靠手电照明前行。靠近一大道的一个路口,一个水果摊贩在应急灯照明下,守在自己的摊位旁无所事事地玩着手机,不远处一座公寓的大堂内几位公寓管理员在烛光中闲聊打发暗夜的时光……
将近午夜12点,我结束暗夜街头的采访,赶回停在漆黑路边的车旁,隐约看到路边门廊下站着一个黑漆漆的怪异身影,不禁心头一阵紧张。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蝙蝠侠服饰的小伙子靠在墙边凝望着夜空发呆。是啊,今夜他原本是要去参加热闹搞怪的万圣节游行的,却不得不在静悄悄的暗夜中度过,而他的这身行头也只能留到来年再派上用场了。
一
我背着相机沿着曼哈顿第一大道向北走,天空格外地阴郁低沉,雨不算大,但风越来越急。街道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偶有闪着警灯的警车驶过,用扩音器通知处在危险区的居民尽快撤离。在第一大道和42街的交界口,几名穿着黄色雨衣的警察在已经停止办公的联合国总部外执勤,高耸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孤独。我登上了路口的天桥向西望去,平时车流滚滚的曼哈顿中城主干道42街空空荡荡,几乎看不到一辆车,这条曾经多次出现在我照片中的繁华街道,这次以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空旷、静谧的姿态进入了我的镜头。
我沿着42街继续向时报广场方向走去,为数不多的路人顶风冒雨、行色匆匆。路过著名的中央车站,我本想进大厅看看,却被警察拦在了门口。这个高峰时期日客流量达几十万的交通枢纽已经关闭,透过紧锁的玻璃门只能看到执勤的警察和空旷的候车大厅。不远处,平日欢声笑语的布莱恩特公园门口拉起了铁索、挂上了关闭的牌子,在风雨中显得一片凄凉。
来到时报广场已近中午时分,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关门歇业。零星的游客一边在雨中留影,一边抱怨自己运气差。他们大都是从外地专程到纽约旅游的,可恶的飓风浪费了他们原本计划好的休假时光。我赶到新华社北美总分社44层的办公室,大楼正一遍遍地广播着应急电话号码。从窗边俯瞰时报广场,这个往日从早到晚都显得十分拥挤的“世界十字路口”不再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远处林立的高楼也在风雨中显得阴郁惨淡。
下午回到住处发完稿子,我开始以一种忐忑的心情等候“桑迪”的到来。我住在公寓的22层,家里的四个窗户全部朝东,正是风来的方向,窗外没有任何遮挡物,不远处就是纽约东河。公寓所在的街区属于受飓风影响的B区,和必须撤离的A区仅隔着一条马路。想起2011年8月也曾让纽约如临大敌、最终却温柔而过的飓风“艾琳”,我多少心存侥幸——“桑迪”也许会和上次一样,登陆纽约时就减弱为热带风暴、风雨一阵就过去了。事实证明,这次我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
二
晚上6点以后,桑迪正式登陆纽约,并和冷空气混合增强为“超级风暴”,疾风骤雨一阵紧似一阵地撞击敲打着窗子。从窗口望下去,积水在迅速上涨,很快漫过一大道淹到公寓楼下,水面被狂风卷起一阵阵白色水雾,波浪翻滚。执勤警车的警戒线在随着水线的上涨一点点后撤。我站在窗台上贴着窗户拍摄楼下的情况,隐约感觉到整个楼都在晃动。9点多,随着灯光的几次爆闪,瞬间断电,窗内外陷入一片黑暗。借助手机屏幕的亮光,我从楼梯摸到公寓一楼,前台大厅里的水已经淹到脚踝,大厅门口堆满沙袋,水流仍不断从门缝中涌入。我返身回到21层同事的家中,他家向西的窗口平时可以观看到曼哈顿灯光璀璨的夜景,此时窗外却是一片死寂的黑暗,只有帝国大厦顶层的景观灯还孤零零地亮着。不远处的纽约大学医疗中心门口停满了警车和急救车辆、警灯在黑暗中闪烁着。住在皇后区的同事此时打来电话,说通往曼哈顿的隧道、桥梁已经因积水全部封闭,纽约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曼哈顿已然成为孤岛一座。
午夜时分,继断电之后,家中的水、煤气、暖气相继全部中断。房间内阴暗湿冷,窗外风雨的呼啸声让人心绪不宁,躺在床上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快点睡去,盼望着天一亮一切都恢复正常……
三
10月30日星期二,超级风暴“桑迪”经过后的早晨,风雨已经小了很多,家里的水电并未如我期望的那样迅速恢复。我和同样是记者的妻子一起赶往曼哈顿下城采访。此时,街道上的积水已经退去、被大风连根拔起的树木随处可见。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大多因停电失灵,路口车辆按照先到先走的规则谦让而行。位于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仍然处在休市中,这是自1888年以来纽交所首次因天气原因连续休市两天。此刻的雨时有时无、时急时缓,但仍然有不少游客赶来参观。如果不是看到依然堆放在紧闭大门外的沙袋和检修电路的工程人员,你不会感觉到这和任何一个湿漉漉的雨后华尔街清晨有任何区别。不远处华尔街铜牛也并没有如我预想的那样被淹在水中,已经有游客在和它亲密合影。
依然关闭的地铁站入口和电力已经耗尽的手机提醒我这是“风暴”过后的第一个清晨。我让妻子在铜牛附近一个免费提供充电的电视转播车前给手机充电,自己赶往炮台公园采访。
哈德逊河畔的炮台公园绝对是风暴来临时的重灾区,此时一切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远处的自由女神像依然静静伫立,平日里繁忙的纽约港此刻行船寥寥。耐不住寂寞的纽约人已经三三两两地赶到河边,骑车、遛狗、散步、留影,只有被吹翻的栅栏、倒在路边的树木、散落的防洪沙袋和被掀翻的长椅,让人依稀还可以感觉到昨夜这里是怎样的狂风骤雨、惊涛骇浪。
由于没有戴手表,估摸着在炮台公园采访了近两个小时后,我赶回华尔街铜牛附近,却不见了妻子的踪影。从一位路人那里得知当时已经是下午1点50分,这比我们约好的碰面时间晚了20分钟,她一定是不放心去找我了。我向旁边的一位正在给手机充电的男士借用手机,他把手机放到我面前指着屏幕不停摇头。原来他已经拨了半天号,但这里一点信号都没有。接下来,我向包括3位警察在内的近10个人借用手机,不论他们的手机网络属于哪个运营商,都无一例外地没有信号,路旁的公用电话也都无法使用。
不仅如此,这个时候想打一辆出租车也变得异常困难,路两旁站满了频频招手的乘客,平时遍布纽约街头的黄色出租此刻却难见踪影,偶尔驶过一辆却也不作停留。一位牵着小狗、拎着行李的男士显然是感到无奈和疲惫了,放弃打车,坐在路边建筑的门廊下躲避风雨……
这一切让我意识到,风暴后的纽约并不像我看到的那样平静。一瞬间我甚至感觉有点恍惚。没有通信、没有交通,就这么轻易地与世隔绝了吗?这里是集现代文明之大成的世界之都纽约吗?我站的地方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吗?无奈中我沿路向北走去……最终赶回时报广场时已经是下午近5点,庆幸的是这里的电力供应依然正常,终于联系到妻子,当得知她已和另一路同事汇合、一切平安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时报广场的电子屏里此时滚动着“桑迪”带来的损害:十多人死亡、上百万户断电、数千架次航班取消……见惯大世面的纽约,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风暴面前真的受伤了。
由于14街的一个变电站在风暴夜发生爆炸,10月31日,曼哈顿下城的停电依然继续。众多下城的住户纷纷驱车赶往上城和其他城区,曼哈顿北向单行的街道出现大面积拥堵。入夜后,曼哈顿39街以南的大部分街区处在一片黑暗之中,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大游行被迫取消。 34街二三大道之间,原本是著名的酒吧街,平日里即便是午夜过后依然灯火辉煌、人声喧嚣,如今在黑暗中变得一片寂静。只有一家比萨店用发电机保障照明坚持营业,在一片漆黑的街道中显得格外扎眼。
在交通信号灯失灵的大十字路口,都有四五名警察同时执勤,有疏导车辆通行的、有用手电给行人照明的、还有燃放信号焰火的。小一点的路口则黑漆漆一片,偶尔经过的车辆会带来短暂的光亮。行人大都靠手电照明前行。靠近一大道的一个路口,一个水果摊贩在应急灯照明下,守在自己的摊位旁无所事事地玩着手机,不远处一座公寓的大堂内几位公寓管理员在烛光中闲聊打发暗夜的时光……
将近午夜12点,我结束暗夜街头的采访,赶回停在漆黑路边的车旁,隐约看到路边门廊下站着一个黑漆漆的怪异身影,不禁心头一阵紧张。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蝙蝠侠服饰的小伙子靠在墙边凝望着夜空发呆。是啊,今夜他原本是要去参加热闹搞怪的万圣节游行的,却不得不在静悄悄的暗夜中度过,而他的这身行头也只能留到来年再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