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紧张城市中小学校改扩建的几点建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城市中小学需要进行改扩建,对于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校园基地周围环境空间已形成,中小学校校园用地紧张,限制条件较多。在满足新功能的情况下,如何节约用地,提高使用效率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如何在用地紧张的基地中实现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也需要进行研究。
  关键字:中小学校,改扩建,功能,空间,文化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need for a large urban school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regional campus environment space has formed around the base, schools campus shortage of land, more restrictions. In the case of new features to meet, how to save space, improve efficiency become a primary consideration; secondly how the shortage of land bases in the 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lso need to be studied.Keywords: schools,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functional, spac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背景:我国城市中小学多依傍社区设立,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中小城市均在飞速的建设中,可用来建设的用地也逐渐变少。上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城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限制,其建筑设施简陋。目前,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均面临着更新的命运。部分中小学校经修缮可供继续使用进行危房改造,部分则需拆除原有建筑进行重建,而其余的则需要增大校园进行扩建。由于部分城市区域的用地紧张,或是周围环境已被紧密包围,使其无法获得更为充裕的发展空间,导致既不能进行整体搬迁,也无法建设分校园,只能进行原地重建或者改扩建。
  
  改扩建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小学校的改扩建,总的来说,即使用地条件紧张、限制条件众多,改扩建除了要建设一个“新”的、安全的学校之外,还需满足以下三点要求:其功能应该是完善的,其空间应该是多样的,其内涵是丰富的。
  1. 完善的功能
  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化,素质教育已经替代应试教育。教育制度、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小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传统的教學功能空间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新体制的需求。因此,更新后中小学校所具有的功能,应同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2. 多样的空间
  单纯的考虑功能,从平面或者立面的角度进行中小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只能保证一个好用的学校,而一定不是一个优秀的校园。改扩建的设计中,不单只对功能有所关注,更多的要考虑其空间,建设多样的空间环境,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3. 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小学校是文化的载体,对使用者本身和所处区域范围内的人均有所影响。改扩建过程中,除了满足物质功能的需求外,还应关注精神层面的要求。对有保留价值的校园校舍,改扩建学校应传承并发展原学校文脉;对于没有文化传承的校园校舍,则通过改扩建或新建的过程,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定义,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
  
  二. 完善的功能
   新建或改扩建的新校舍,需增设必要的功能空间。如何增加空间的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设置灵活、开放的功能空间可以有效的增加空间的利用率。
  灵活的功能空间
   中小学校空间的灵活性,是指在建筑创作方面,与传统小学校相比,更加强调室内外教学空间的多功能性,通过布局的简易调整,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不用内容的要求。
  
  
  2. 开放的功能空间
  开放式教学空间,其空间与走廊等公共活动场所之间的隔断是灵活的,可以随着需求的不同进行灵活分割,方便学生的相互交流,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
  
  多样的空间
  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建筑的创作,节约更多的场地、设置更丰富的活动空间,解决途径可以从校舍布局以及垂直空间的有效利用。
  1. 布局模式
  为了节约空间,校舍应采取集中式布局的方法:水平分层密集式布局或群落式布局模式。
  水平分层式布局
  水平分层式布局是将不同的功能空间按照使用频率、性质、动静等关系进行分层设置,通过垂直交通进行连接的“综合体”形式。如天津西青区张家窝小学:校舍采用“综合体”水平分层式布局模式,集中布置各功能区,有效节约场地空间。
  2) 群落式布局
  群落式建筑组合是集中式布局中常用的手法,有利于用地集约利用。能够有利于提高场地使用效率,形成更多开放空间。群落布局是各建筑体之间利用公共空间,风雨走廊,垂直交通空间将主体建筑进行串联的组合形式。
  2.立体化空间利用
  1)首层架空
  首层架空是指校园建筑首层架空,主要功能空间从二层开始。首层架空可以增加校园的地面活动空间,用地紧张的中小学校使用极其广泛。我国南北地区均可以应用,而南方地区架空面积更大,除增大地面活动空间外,开敞的首层空间有利于通风遮阳,从而更好的适应南方的湿热环境。
   天津市中营小学:
  为缓解入口空间较小的压抑感,入口院落一二层局部架空,形成较开放院落,丰富交通空间达到开敞感。运用框景手法,后面操场从架空空间中显露出来,视觉更具有层次感。
  
  
  2) 地下、半地下空间的运用
  由于用地的紧张,一些辅助的空间可以置于地下、或者半地下采光条件不理想的空间,从而立体的解决空间问题。如风雨操场、游泳馆、篮球馆、舞蹈房、健身房、车库等采光要求较低的功能空间。这些功能单元置于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并不是忽略采光通风,地下空间配以下沉式庭院,即可解决部分通风采光问题。如大连市风景小学,北京史家小学等。
  3) 屋顶平台的利用
  受到场地空间及建筑密度等限制,满足了基本教学空间外,可供课余生活活动的空间变的非常有限。屋顶平台的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结局这个问题。除了增加了活动场地,屋顶平台的利用,更是方便了教室处于高层学生的课余生活,解决了集中时间段中,单一场地所带来的各种拥挤问题。
   天津市中营小学
  局部校舍三四层设置屋顶平台,方便上层学习生活;同时缓解高大体量带来的压迫感;顶端设置格栅,保证校园建筑体量的完整性,形成丰富光影变化。
  
  
  4) 架空平台、连廊设计
  架空平台是屋顶平台形式的发展形式,是在需要的位置进行“挖洞”架空处理,就进增加活动场地,较屋顶平台更便于使用。连廊将孤立的建筑连接起来,除了增强彼此的联系之外,也增加了活动空间。
  
  四. 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文化对于中小学校来说是不可少的,即使用地再紧张,文化环境的塑造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实现文化形成与传承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亮点。
  1) 改扩建中小学校对原校园的文化传承
  改扩建学校文化的传承,新校舍在新旧建筑的临界面上,其建筑高度体量、构图比例、门窗洞口形式、屋顶檐口等细部均应与保留建筑保持良好的关系。新旧校舍的和谐并不等于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对旧校舍的发展。在色彩和材质上,以旧校舍为基准,拓展使用。基地紧张的情况下,往往将原校舍的形式等进行简化,变繁为简,达到新旧建筑的神似,从而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天津市耀华中学:新旧界面的处理中,旧校舍建筑元素得以简化,仅保留原三段式构成模式,新校舍的构成也依照三段式进行设计。去掉烦杂的装饰,新校舍显得更加简洁,紧凑的空间中多了一分宁静。
  2) 细节小品的塑造
  中小学校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意义,环境中小品设施的塑造亦十分的重要,场地空间较紧张的情况,可用浅浮雕,潜入式、悬挂式等形式设置文化小品设施。
  
  总结
  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用地情况越来越紧张,在城市中小学设计中,空间及设施的合理利用问题更加突出。在设计中,要坚持在完善的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更丰富多样的空间,充分组织利用空间营造多彩的文化氛围。在功能上应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在不破坏功能使用的前题下充分开发功能空间。规划上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更加注重细节空间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图示[M].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12 .
  [2] 钟中.城市型小学建筑创作的“平衡之道”——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重建设计[J].建筑学报,2009(2):96-99.
  [3] 杨兆华.大连市风景小学[J].城市建筑,2009(3):115-117.
  [4] 田亦丰.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设计[J].建筑学报,2004(1):58-59.
  [5] 董功.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入围)[J].世界建筑导报,2011(2):24-27.
  [6] 王丹辉.天津当代中小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7] 温雅玲.中小学校多意空间及其适应性环境设计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8] 殷倩.新学校建筑[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 (美)迈克尔·J·克罗斯比.北美中小建筑[M].卢昀伟,译.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设备的性能,这样就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方式,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enterpr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了桥梁沥青路面施工的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为了达到行车安全、乘客舒适的目的,对于桥头处、桥面上沥青混凝土的铺筑作业,除要求按正常施工主线的操作方法外,必须在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刚柔结合处的“跳车”现象,保证沥青路面平整、密实以及满足厚度设计要求。  Abstract: This paper a
期刊
摘要:施工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方面进行工程控制。本文从影响质量的设计、环境、技术、工序、验收等因素方面探讨了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质量控制;设计;环境;技术;工序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 order t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建筑行业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更是迅速。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混凝土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混凝土是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同时混凝土产生的裂缝也是施工中经常出现有难以解决的主要难题。文章从施工工艺与材料使用这两方面着手,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控制方案,希望可以有效控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夏官营至广元段工程为例,分析了木寨岭隧道变形原因及措施。  关键词:隧道變形;分析;措施;探讨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zhou to chongqing railway summer camp officer to guangyuan sec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期刊
摘要: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只有优质的路基基础,才能保证优质的道路建设。本文就我国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only high-quality subgrade found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high-quality road const
期刊
摘要:以三维植被网防护为例,介绍边坡防护施工技术,发挥植物生态防护的综合效益,不久能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公路景观,而且能诱导司机视线,使行车安全、舒适,可供今后工程建设中参考。  关键词:三维植被网;防护;绿化;行车环境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vegetation protection, for example,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
期刊
摘要:本文对房屋建筑设计进行概述,并探讨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成本控制的理论,最后以使例简述房屋建筑设计中对造价成本进行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housing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蓬勃发展,修建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地质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隧道产生结构变形、开裂、错台、渗漏水等病害,大大降低了线路的级别,并威胁到安全运营,情况严重的使隧道失去使用价值,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
期刊
摘要:从分析建筑环境心理研究对人居设计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其对人居设计的启示,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剖析, 力求从建筑色彩上给人们营造高雅、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自然环境;色彩  Abstract: from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resid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