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高校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入全面的合作,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完全响应了这一合作要求。本文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阐述了当前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需要校企进行全程合作,剖析了校企全程合作目前存在的困境,在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立足校企共同发展,提出了校企全程合作的机制、模式和对策,从而推动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校企全程合作 卓越工程人才 困境与出路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但是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离真正的工程创新人才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让中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2]。为响应卓越计划,实现卓越工程人才目标,各高校想方设法开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协同培育工程人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某些高校立足现状,没有打破原有的校企合作壁垒,合作多停留在签个协议,安排一些实习环节,开展一些定向培养,组织一些参观讲座活动等,这些做法背离了“卓越计划”初衷,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久,更谈不上全程合作培养。
一、研究动因: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有广泛的推动力
校企全程培养是卓越计划本质要求。“卓越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并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企业参与和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卓越计划”将企业作为与高校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体单位,要求“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企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和紧密的合作。因此,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3]。作为卓越计划的主要倡导发起者,林健教授明确提出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是培养好卓越工程人才的主要途径。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企业平台。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开展合作,是由双方属性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与作用是由需求引致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辅助行为是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的派生行为[4]。从2014年起,国家倡导许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研究者讨论的热点。培养好应用型人才,某些高校想做也一直在做,但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要求还有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庞大,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生产实验设备条件跟不上;另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师基本是从高校到高校,自身应用能力水平不足,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因。这两方面的因素在企业情境下,都能解决,高校完全可以借助企业的平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没有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企全程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人力资源,通过全程合作,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培养,培育和储备自己想要的人才,缩短人力资源开发周期,节约企业自身单独培养人才成本,实现人才经济效益。基于上述认识,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努力推进全程合作培养。
二、困境分析:校企全程合作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立足发展找准问题
1.学校方面,想全程合作但缺乏经费投入和政策导向。
目前许多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有的立足校内邀请企业到校进行合作,有的以企业为平台让高校学生参与实习等实践环节,有的是二者兼有,互为补充,实现资源共享。这些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一线的接轨,让师生了解了生产一线的技术行情,提供了学生动手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校管理者深刻认识到这一合作的重要性,多数管理者希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深入,支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这种认识随着高等教育开放改革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认识到位了,关键是如何操作实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某些高校面临如何找合作企业?如何解决合作中经费投入问题?如何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并保障与企业的合作?如何选择合作企业,涉及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科专业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涉及合作企业能否提供学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有效支撑。经费投入,主要是因为全程合作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入对接,教师的能力培训等需要经费支持,而高校一般是行政拨款为主,额外增加经费难度较大;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有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搞好合作,教师积极主动性高,投入精力足,则培养的学生能力水平高,更受企业的欢迎,推进与企业合作良性互动,有利于全程合作培养。
2.企业方面,想依托高校但不愿加大投入力度和影响生产。
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在市场的竞争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或消亡。因此,用市场的眼光看企业,企业的生存竞争压力很大,企业的投入和付出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要给企业发展增加利润或潜在利益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很看重自身的科技能力和水平,许多企业希望提升自有产品的科技技术含量,或者研发新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利润,促进发展。但科研是要投入的,投入越大,风险越大,某些中小企业,甚至发展中的规模企业,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但苦于资金有限,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研发主要靠科研人员,企业自身储备的科研人员毕竟有限,而高校这方面的资源相对丰富,因此,这是许多企业愿意跟高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企业希望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企业生产研发中的难题,但中小企业发展中经常面临资金问题,更想少花钱多办事,与学校的合作面临不稳定因素较多。但企业积极性高,机制灵活,学生发展空间大,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一般有自己研发团队,技术更成熟,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如果合作,可以协助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问题,高校愿意与这类企业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但许多企业没有税收等优惠政策配套时,加上国内对全程合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合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寻求出路: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深化改革协同共进
从上述分析得知,高校要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必须解决经费投入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这两大瓶颈问题,通过寻求合适企业合作,开展深入持久的、互利互惠的、嵌入式的全程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最佳途径。鉴于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准出路:
1.达成共识,形成机制。
校企合作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本着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目标,实现双主体的、对等的、互利共赢的合作,这是合作的基本原则。离开这一原则,则合作的目的和方向会发生偏差,或者合作难以持续。双主体要求高校和企业双方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是自觉自愿的,主动的合作,而不是为了报一个项目,或者受一些政策利益的驱使,“一头热,一头冷”的被动合作。主体明确了,责任才能清楚,合作才能得到重视和推进;对等要求合作双方必须是平等的,不但是资格主体的对等,更是权利义务的对等,各自要明确自己的权利,通过合作实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更要明确自己在合作中的义务,只有尽好义务,才能取得对方的认同,推动合作深入持久开展;互利共赢要求遵守市场规律,认真研究找准自己的利益点,高校要认识到合作可以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同时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而企业要认识到合作可以解决一些生产研发技术难题,培养自己想要的技术人才,并储备人力资源。双方如果认识到位了,在这样的原则下,拟定合作的内容,制定合作的协议,形成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全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目标。
2.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的课程体系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的工程人才培养新要求。校企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就必须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纳入企业需要的新知识和新需求,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行业企业技术信息,在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实验活动时融入进去,实现理论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学生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才不会与社会脱节。这就需要高校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删减不必要的课程改为选修或讲座形式,压缩一些基础课程内容,增加一些实践和实训课程,增设案例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围绕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对专业和课程进行重设或更新,涉及跨学科专业内容的,要整合学校相关资源,突破原有的传统框架,创新管理理念和思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课程进行改革,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上新课或编写新教材,教师能力欠缺的还要设法动员他们进企业实践学习,多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重视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保证改革的推进和有效实施。当然,校企全程培养必须有企业的全程参与,企业专家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讨论修订,参与相关教学实践环节,提供相关实践教学案例,安排企业实习岗位,甚至共同编写教材等,充分协同,无缝接轨,实现全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初衷。
3.增加投入,建好模式。
任何成果都是有付出和投入的,校企合作也一样,高校和企业必须有经费和人力的投入,校企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当然,投入有大小,形式多种多样,关键看投入效果如果。高校方面,增加改革必要的投入外,重点要加大对教师培育的投入,校企合作框架模式建好后,必须由教师实施,学校可以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给教师提出实践知识结构能力的要求,认可教师企业研修经历,鼓励教师多出实践成果,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企业方面,要设立一些课题项目,让高校教师参与研发;设立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为学生进企业学习实践提供平台,实习好的可以进企业工作,并为实习学生提供生活等补助,调动学生去企业积极性,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工程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校企双方重视并投入,是全程合作培养的必备条件。在投入基础上,还要考虑构建全程合作的有效模式,好的模式可以推进合作并促成合作成果,国际上比较出名的有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英国“工读交替制”模式等,国内做得好的有上海交大与宝钢合作模式、合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成功模式。笔者认为对工科院校来说,可以大力推广基于项目(project)的参与式学习模式和“预就业”模式。基于项目参与式学习模式是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工程项目或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最终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5]。工科高校老师由于科研的压力要求,相对项目较多,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进行学习的方式,既可以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应用,更可以在项目实践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接触了解社会的需求,一举多得。“预就业”模式是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探索实践的成果,与企业深入合作,对本科四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融入企业信息技术内容,实行三年在校培养,一年到企业实践,校企各配一名导师,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都有报道,已经得到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认可。
4.强化管理,共同考核。
校企全程合作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强调的是过程与合作,是全过程合作培养,不是某一环节或某一阶段,也不是单纯意义的实习或冠名班。从学生进入高校直至毕业离开,全程接受学校和企业共同设定的课程、实验和实践等环节对他们的培养,是成体系的、是有层级的、是循序渐进的、是有很强应用性的培养。全程培养过程必须强化考核管理,过程的考核是由各个节点构成的,每门课程、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实践等都必须给予恰当评价,体现真实水平,反映培养意图。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无论在高校期间还是在企业实践,都要重视管理,开展好各种活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考核是一种手段和形式,旨在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管理考核不是单一的,是共同的、相互的。在校期间,应以学校管理考核为主,按照学校的考核管理标准规范开展,考核结果可以以信息公开的方式向合作企业进行通报,必要时可以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在企业实习期间,应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为辅,按照企业的准员工进行管理,定期对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向学校通报评价结果,反馈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的适岗要求进行对比,必要时可对学校课程培养体系修订提出意见,建立与学校互通信息的机制,增进校企双方良好合作。双评价考核主体有利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促进民主,加强对学生的约束,评价考核结果体现多角度、多平台、多方位,更客观公正,特别是企业的良好评价意见,对学生将来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推荐,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卓越计划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势在必行,站在市场的制高点,高校与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全程合作的意义价值,把人才培养与各自的职责使命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立足长远,深入计划,有效实施,协同共进,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共育卓越工程人才,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实现企业发展人才积聚,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目标。相信不用多久,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也一定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徐瑞哲.“工科生第一大国”为何难出一流工程师?[EB/OL].中新网.(2010-12-10).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12-10/2714061.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1-01-0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42/s3860/201101/t20110108_115066.html.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
[4]曲永印,付洪利.破解主要矛盾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7):13.
[5]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10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SJD880056)
和“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 校企全程合作 卓越工程人才 困境与出路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但是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离真正的工程创新人才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让中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2]。为响应卓越计划,实现卓越工程人才目标,各高校想方设法开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协同培育工程人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某些高校立足现状,没有打破原有的校企合作壁垒,合作多停留在签个协议,安排一些实习环节,开展一些定向培养,组织一些参观讲座活动等,这些做法背离了“卓越计划”初衷,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久,更谈不上全程合作培养。
一、研究动因: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有广泛的推动力
校企全程培养是卓越计划本质要求。“卓越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并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企业参与和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卓越计划”将企业作为与高校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体单位,要求“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企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和紧密的合作。因此,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3]。作为卓越计划的主要倡导发起者,林健教授明确提出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是培养好卓越工程人才的主要途径。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企业平台。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开展合作,是由双方属性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与作用是由需求引致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辅助行为是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的派生行为[4]。从2014年起,国家倡导许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研究者讨论的热点。培养好应用型人才,某些高校想做也一直在做,但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要求还有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庞大,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生产实验设备条件跟不上;另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师基本是从高校到高校,自身应用能力水平不足,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因。这两方面的因素在企业情境下,都能解决,高校完全可以借助企业的平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没有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企全程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人力资源,通过全程合作,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培养,培育和储备自己想要的人才,缩短人力资源开发周期,节约企业自身单独培养人才成本,实现人才经济效益。基于上述认识,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努力推进全程合作培养。
二、困境分析:校企全程合作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立足发展找准问题
1.学校方面,想全程合作但缺乏经费投入和政策导向。
目前许多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有的立足校内邀请企业到校进行合作,有的以企业为平台让高校学生参与实习等实践环节,有的是二者兼有,互为补充,实现资源共享。这些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一线的接轨,让师生了解了生产一线的技术行情,提供了学生动手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校管理者深刻认识到这一合作的重要性,多数管理者希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深入,支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这种认识随着高等教育开放改革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认识到位了,关键是如何操作实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某些高校面临如何找合作企业?如何解决合作中经费投入问题?如何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并保障与企业的合作?如何选择合作企业,涉及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科专业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涉及合作企业能否提供学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有效支撑。经费投入,主要是因为全程合作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入对接,教师的能力培训等需要经费支持,而高校一般是行政拨款为主,额外增加经费难度较大;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有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搞好合作,教师积极主动性高,投入精力足,则培养的学生能力水平高,更受企业的欢迎,推进与企业合作良性互动,有利于全程合作培养。
2.企业方面,想依托高校但不愿加大投入力度和影响生产。
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在市场的竞争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或消亡。因此,用市场的眼光看企业,企业的生存竞争压力很大,企业的投入和付出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要给企业发展增加利润或潜在利益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很看重自身的科技能力和水平,许多企业希望提升自有产品的科技技术含量,或者研发新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利润,促进发展。但科研是要投入的,投入越大,风险越大,某些中小企业,甚至发展中的规模企业,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但苦于资金有限,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研发主要靠科研人员,企业自身储备的科研人员毕竟有限,而高校这方面的资源相对丰富,因此,这是许多企业愿意跟高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企业希望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企业生产研发中的难题,但中小企业发展中经常面临资金问题,更想少花钱多办事,与学校的合作面临不稳定因素较多。但企业积极性高,机制灵活,学生发展空间大,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一般有自己研发团队,技术更成熟,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如果合作,可以协助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问题,高校愿意与这类企业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但许多企业没有税收等优惠政策配套时,加上国内对全程合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合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寻求出路: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深化改革协同共进
从上述分析得知,高校要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必须解决经费投入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这两大瓶颈问题,通过寻求合适企业合作,开展深入持久的、互利互惠的、嵌入式的全程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最佳途径。鉴于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准出路:
1.达成共识,形成机制。
校企合作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本着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目标,实现双主体的、对等的、互利共赢的合作,这是合作的基本原则。离开这一原则,则合作的目的和方向会发生偏差,或者合作难以持续。双主体要求高校和企业双方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是自觉自愿的,主动的合作,而不是为了报一个项目,或者受一些政策利益的驱使,“一头热,一头冷”的被动合作。主体明确了,责任才能清楚,合作才能得到重视和推进;对等要求合作双方必须是平等的,不但是资格主体的对等,更是权利义务的对等,各自要明确自己的权利,通过合作实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更要明确自己在合作中的义务,只有尽好义务,才能取得对方的认同,推动合作深入持久开展;互利共赢要求遵守市场规律,认真研究找准自己的利益点,高校要认识到合作可以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同时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而企业要认识到合作可以解决一些生产研发技术难题,培养自己想要的技术人才,并储备人力资源。双方如果认识到位了,在这样的原则下,拟定合作的内容,制定合作的协议,形成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全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目标。
2.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的课程体系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的工程人才培养新要求。校企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就必须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纳入企业需要的新知识和新需求,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行业企业技术信息,在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实验活动时融入进去,实现理论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学生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才不会与社会脱节。这就需要高校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删减不必要的课程改为选修或讲座形式,压缩一些基础课程内容,增加一些实践和实训课程,增设案例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围绕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对专业和课程进行重设或更新,涉及跨学科专业内容的,要整合学校相关资源,突破原有的传统框架,创新管理理念和思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课程进行改革,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上新课或编写新教材,教师能力欠缺的还要设法动员他们进企业实践学习,多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重视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保证改革的推进和有效实施。当然,校企全程培养必须有企业的全程参与,企业专家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讨论修订,参与相关教学实践环节,提供相关实践教学案例,安排企业实习岗位,甚至共同编写教材等,充分协同,无缝接轨,实现全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初衷。
3.增加投入,建好模式。
任何成果都是有付出和投入的,校企合作也一样,高校和企业必须有经费和人力的投入,校企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当然,投入有大小,形式多种多样,关键看投入效果如果。高校方面,增加改革必要的投入外,重点要加大对教师培育的投入,校企合作框架模式建好后,必须由教师实施,学校可以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给教师提出实践知识结构能力的要求,认可教师企业研修经历,鼓励教师多出实践成果,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企业方面,要设立一些课题项目,让高校教师参与研发;设立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为学生进企业学习实践提供平台,实习好的可以进企业工作,并为实习学生提供生活等补助,调动学生去企业积极性,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工程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校企双方重视并投入,是全程合作培养的必备条件。在投入基础上,还要考虑构建全程合作的有效模式,好的模式可以推进合作并促成合作成果,国际上比较出名的有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英国“工读交替制”模式等,国内做得好的有上海交大与宝钢合作模式、合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成功模式。笔者认为对工科院校来说,可以大力推广基于项目(project)的参与式学习模式和“预就业”模式。基于项目参与式学习模式是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工程项目或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最终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5]。工科高校老师由于科研的压力要求,相对项目较多,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进行学习的方式,既可以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应用,更可以在项目实践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接触了解社会的需求,一举多得。“预就业”模式是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探索实践的成果,与企业深入合作,对本科四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融入企业信息技术内容,实行三年在校培养,一年到企业实践,校企各配一名导师,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都有报道,已经得到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认可。
4.强化管理,共同考核。
校企全程合作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强调的是过程与合作,是全过程合作培养,不是某一环节或某一阶段,也不是单纯意义的实习或冠名班。从学生进入高校直至毕业离开,全程接受学校和企业共同设定的课程、实验和实践等环节对他们的培养,是成体系的、是有层级的、是循序渐进的、是有很强应用性的培养。全程培养过程必须强化考核管理,过程的考核是由各个节点构成的,每门课程、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实践等都必须给予恰当评价,体现真实水平,反映培养意图。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无论在高校期间还是在企业实践,都要重视管理,开展好各种活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考核是一种手段和形式,旨在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管理考核不是单一的,是共同的、相互的。在校期间,应以学校管理考核为主,按照学校的考核管理标准规范开展,考核结果可以以信息公开的方式向合作企业进行通报,必要时可以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在企业实习期间,应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为辅,按照企业的准员工进行管理,定期对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向学校通报评价结果,反馈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的适岗要求进行对比,必要时可对学校课程培养体系修订提出意见,建立与学校互通信息的机制,增进校企双方良好合作。双评价考核主体有利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促进民主,加强对学生的约束,评价考核结果体现多角度、多平台、多方位,更客观公正,特别是企业的良好评价意见,对学生将来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推荐,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卓越计划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势在必行,站在市场的制高点,高校与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全程合作的意义价值,把人才培养与各自的职责使命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立足长远,深入计划,有效实施,协同共进,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共育卓越工程人才,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实现企业发展人才积聚,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目标。相信不用多久,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也一定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徐瑞哲.“工科生第一大国”为何难出一流工程师?[EB/OL].中新网.(2010-12-10).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12-10/2714061.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1-01-0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42/s3860/201101/t20110108_115066.html.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
[4]曲永印,付洪利.破解主要矛盾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7):13.
[5]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10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SJD880056)
和“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