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新教材已经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如何利用好新教材,让孩子们乐学数学、会学数学呢?
关键词:积极性 主动性 操作活动 大胆质疑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新教材已经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如何利用好新教材,让孩子们乐学数学、会学数学呢?
一、以“动”促学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数学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创意地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自我设计、自我评价,体验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做数学”产生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多少”这一部分时,出现了“把同样多的方糖放入水量不一样的水杯中,问哪杯水最甜?”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有分歧,我并没有马上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而是让孩子们回家做一做实验。第二天,孩子们的汇报精彩极了:“生1:我回家用4个杯子装了水,一个杯子最多,一个杯子少一点,一个杯子再少一点,一个杯子最少。然后放一样多的糖。我发现水最少的甜。生2:我拿了两个杯子,一个装多一点水,一个装少一点水,每个杯子放一块糖,然后我尝了一下,发现水少的那一杯甜。生3:我拿了两个大杯子,一个水多,一个水少,每个杯子都放了一样多的糖,我尝了一下,结果都不怎么甜,我后来在电脑上查了一下,最后我还是知道了结果,应该是水少的甜。生4:我在家里没有找到糖也没有找到盐,最后我是用醋来做的实验,我发现水少的那一杯很酸……”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涉及现实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位置关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需要丰富的表象积累,借助空间想像形成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细致地观察,通过摸一摸、摆一摆、剪一剪、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认识几何形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
例如,“认识物体”,教师设计摆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玩具的儿童乐园,教师先让学生分一分,再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对各种形体的物品进行感知,学生们摸到一种积木平平的地方有6个,尖尖扎手的地方有8个;有一种积木摸上去有两个平面,直直的,弯曲的地方可以向两边滚动;有一种可以滚来滚去的这是球,这些都是学生对几何体的体验。教师再与学生一起给不同的形体取名字,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体会到自己很棒,再通过“找朋友”“数一数、填一填”等练习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学生又发挥空间想像,找到生活中许多属于这几种体的物体。这时学生成功的体验越来越明显,他们对几何体的表象就更加明朗。当让他们用这些几何体搭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时,学生的热情更高了,都想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拼出最漂亮的东西。学生的思维闸门已经打开,一泻千里,很快搭出了各种漂亮有创意的物体。
寓活动于教学中,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果将活动融于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这门抽象的、单调乏味的学科一定会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
二、以“问”诱学
新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这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的心理特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达到最佳状态,我以讲故事、实验等方式向学生提供新信息,使之与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矛盾,并及时抓住学生渴求知识、渴求解除困惑的时机,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由最初的“有趣”到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到求知的欲望、学习的需要,从“我想学”到“我要学”的愉悦状态中。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小学生对故事、动画非常感兴趣,因此,我把教材中一幅幅反映问题情境的画面编成故事、做成动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探究、思考、发现问题,形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参与动机。
例如,在教学“前后”时,我用电脑课件演示小动物们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演示到小动物进行赛车比赛时,要求提出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当一个学生提出“4号车在哪里”的问题时,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并诱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有的说4号车坏了,有的说4号车没有参加,有的说4号车已经到了终点,有的说4号车就在1号车的后面。
2.结合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教材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编排上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内容,如:“可爱的校园”“高矮”“轻重”“小明的一天”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如学完“分类”以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到过分类,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一位家长在《家校手册》上写到:我的孩子学了分类以后,把书柜进行了整理,带她去商场买东西时,她也知道看导购图了。可见孩子们已经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增进了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意识。 3.鼓励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足课本中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质疑的提问不同于其他定向回答的设问,问题不是预先定向的,而是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发现”的,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的质疑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为我们设计了许许多多这方面的问题,如“试一试、练一练”中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等,这为同学们质疑问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概括和选择,再把必须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议论,引导学生进行析疑、解疑。提问题的同学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激发,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如:在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至9中自己喜欢的数,正当学生拨得开心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想拨11,怎么拨呢?”我马上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这时,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有的说在十位上拨1,个位上拨1;有的说在十位上拨10,个位上拨1。我听了学生的讨论后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给学生发言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理由,最后“在十位上拨1”的一方说服了对方,他们认为“十位上的一颗珠子就是表示一个十”。真是太好了,孩子们的思维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老师牵着走,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就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感觉到孩子们的素质在提高,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课堂质疑的作用。异常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探索,主体意识得到了真正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才能启发学生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悬念、巧设疑问,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感,培养他们质疑和答疑的能力,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情”辅学
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才能让学生充满信心,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教师一句信任的鼓励、一个充满爱心的眼神,都会博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当学生在说8+8的口算方法时,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学生举手问到:“为什么8分成2和6,2和6不能组成26呢?”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我没有流露一点责怪的眼神,而是对他的大胆提问表示赞赏,然后再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其他学生也很乐意地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学生的疑团解开了,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保护。可见,教师只要懂得去欣赏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质疑意识,关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总之,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使用好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转化角色,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使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乐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变“我要学”为“我乐学”。
关键词:积极性 主动性 操作活动 大胆质疑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新教材已经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如何利用好新教材,让孩子们乐学数学、会学数学呢?
一、以“动”促学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数学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创意地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自我设计、自我评价,体验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做数学”产生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多少”这一部分时,出现了“把同样多的方糖放入水量不一样的水杯中,问哪杯水最甜?”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有分歧,我并没有马上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而是让孩子们回家做一做实验。第二天,孩子们的汇报精彩极了:“生1:我回家用4个杯子装了水,一个杯子最多,一个杯子少一点,一个杯子再少一点,一个杯子最少。然后放一样多的糖。我发现水最少的甜。生2:我拿了两个杯子,一个装多一点水,一个装少一点水,每个杯子放一块糖,然后我尝了一下,发现水少的那一杯甜。生3:我拿了两个大杯子,一个水多,一个水少,每个杯子都放了一样多的糖,我尝了一下,结果都不怎么甜,我后来在电脑上查了一下,最后我还是知道了结果,应该是水少的甜。生4:我在家里没有找到糖也没有找到盐,最后我是用醋来做的实验,我发现水少的那一杯很酸……”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涉及现实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位置关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需要丰富的表象积累,借助空间想像形成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细致地观察,通过摸一摸、摆一摆、剪一剪、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认识几何形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
例如,“认识物体”,教师设计摆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玩具的儿童乐园,教师先让学生分一分,再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对各种形体的物品进行感知,学生们摸到一种积木平平的地方有6个,尖尖扎手的地方有8个;有一种积木摸上去有两个平面,直直的,弯曲的地方可以向两边滚动;有一种可以滚来滚去的这是球,这些都是学生对几何体的体验。教师再与学生一起给不同的形体取名字,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体会到自己很棒,再通过“找朋友”“数一数、填一填”等练习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学生又发挥空间想像,找到生活中许多属于这几种体的物体。这时学生成功的体验越来越明显,他们对几何体的表象就更加明朗。当让他们用这些几何体搭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时,学生的热情更高了,都想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拼出最漂亮的东西。学生的思维闸门已经打开,一泻千里,很快搭出了各种漂亮有创意的物体。
寓活动于教学中,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果将活动融于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这门抽象的、单调乏味的学科一定会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
二、以“问”诱学
新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这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的心理特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达到最佳状态,我以讲故事、实验等方式向学生提供新信息,使之与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矛盾,并及时抓住学生渴求知识、渴求解除困惑的时机,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由最初的“有趣”到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到求知的欲望、学习的需要,从“我想学”到“我要学”的愉悦状态中。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小学生对故事、动画非常感兴趣,因此,我把教材中一幅幅反映问题情境的画面编成故事、做成动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探究、思考、发现问题,形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参与动机。
例如,在教学“前后”时,我用电脑课件演示小动物们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演示到小动物进行赛车比赛时,要求提出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当一个学生提出“4号车在哪里”的问题时,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并诱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有的说4号车坏了,有的说4号车没有参加,有的说4号车已经到了终点,有的说4号车就在1号车的后面。
2.结合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教材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编排上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内容,如:“可爱的校园”“高矮”“轻重”“小明的一天”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如学完“分类”以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到过分类,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一位家长在《家校手册》上写到:我的孩子学了分类以后,把书柜进行了整理,带她去商场买东西时,她也知道看导购图了。可见孩子们已经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增进了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意识。 3.鼓励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足课本中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质疑的提问不同于其他定向回答的设问,问题不是预先定向的,而是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发现”的,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的质疑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为我们设计了许许多多这方面的问题,如“试一试、练一练”中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等,这为同学们质疑问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概括和选择,再把必须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议论,引导学生进行析疑、解疑。提问题的同学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激发,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如:在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至9中自己喜欢的数,正当学生拨得开心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想拨11,怎么拨呢?”我马上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这时,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有的说在十位上拨1,个位上拨1;有的说在十位上拨10,个位上拨1。我听了学生的讨论后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给学生发言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理由,最后“在十位上拨1”的一方说服了对方,他们认为“十位上的一颗珠子就是表示一个十”。真是太好了,孩子们的思维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老师牵着走,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就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感觉到孩子们的素质在提高,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课堂质疑的作用。异常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探索,主体意识得到了真正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才能启发学生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悬念、巧设疑问,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感,培养他们质疑和答疑的能力,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情”辅学
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才能让学生充满信心,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教师一句信任的鼓励、一个充满爱心的眼神,都会博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当学生在说8+8的口算方法时,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学生举手问到:“为什么8分成2和6,2和6不能组成26呢?”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我没有流露一点责怪的眼神,而是对他的大胆提问表示赞赏,然后再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其他学生也很乐意地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学生的疑团解开了,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保护。可见,教师只要懂得去欣赏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质疑意识,关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总之,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使用好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转化角色,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使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乐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变“我要学”为“我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