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广西音乐工作者用音乐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与热爱,梁绍武先生便是个中翘楚。以访谈资料为基础,从梁绍武先生创作经历出发,对其歌词创作特点、歌词中的意象表达与情感特征进行论述总结,旨在让更多的音乐工作者认识并了解这位成长于广西,扎根于广西的本土词作家。
[关键词]广西;梁绍武;歌词创作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八桂大地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工作者,他们用音乐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与热爱,梁绍武先生便是个中翘楚。梁绍武先生是广西那坡人,广西艺术学院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广西音乐文学会副主席,广西首届签约词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在广西从事民族艺术创作40余年,在广西民歌文化方面精进有为,创作歌词数百首。作品主要有《咕哩美》《唱天谣》《瓦西里的故事》《梦的眼睛》等,其中《咕哩美》獲得全国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山歌年年唱春光》和《夜了天》等具有民族韵味的作品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大展风采。他创作的作品曾荣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孔雀奖声乐大赛创作新歌奖等。数十次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部门评选的歌曲奖项。
梁绍武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词作家,除了他对广西民歌文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之外,和他国家一级编剧的任职经历也是分不开的,扎实的文字功底让他的歌词脍炙人口,广为传唱。梁先生的词作题材丰富,数量众多,但歌词中所反映的内容都和广西这片土地息息相关。本文建立在笔者对梁绍武先生采访的基础上,将从梁绍武先生的创作经历出发,对其歌词创作特点、歌词中的意象表达与情感特征进行论述总结,旨在让更多的音乐工作者认识并了解这位成长于广西,扎根于广西的本土词作家。
一、梁绍武与其歌词创作
(一)梁绍武其人
1. 隆林生活,埋下创作种子
1959年,年仅6岁的梁绍武跟随父亲来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在这里度过了21年的时光。那时候的隆林十分贫困,用穷乡僻壤一词形容都不为过,生活艰难可以想见,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给童年梁绍武的心中埋下了民歌的种子。隆林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世世代代在民歌的旋律中成长。县城只要有赶场活动,山里的群众就会走上一天的路来到县城,奔波的辛劳抵挡不了群众热情的心,风尘仆仆的各族群众会在赶场开始前来到小河边洗漱打扮,再换上自己最漂亮的民族服装,人们点起篝火,弹起天琴,唱起山歌,跳着舞蹈,这样的场景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民族风情画。正如梁绍武所说:“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青年都是在这个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度过的,虽然那里是个偏远的民族地区,但是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年轻有为的梁绍武23岁出任隆林县文化局副局长。当时全国的艺术家到隆林采风都由梁绍武陪伴招待,就在这一次一次的田野采风中,梁绍武对淳朴的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民族艺术那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使他沉醉,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恩师指点,开始歌词创作
梁绍武在广西从事文学创作已有40余年的时间,期间各种文学体裁均有所涉猎,但歌词写作道路的开启,则要感谢梁绍武的恩师,广西著名民族音乐家、作曲家范西姆先生。
伴随着创作事业的发展,梁绍武意识到自己具备着许多人不具备的优势,即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长年生活工作在多民族地区的梁绍武,对于民间艺术文化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厚的情感,在一次采风回来时,范西姆先生看到了梁绍武所创作的诗歌,深觉韵脚工整、措辞独特,很有民族风味,思及广西写民族歌词的人才稀缺这一问题,便向梁绍武提出了尝试写民族歌词的建议。正是范先生的这一个建议,为梁绍武未来的创作方向点亮了一盏灯。自此,梁绍武开启了自己创作的新领域——歌词创作。
在范先生的介绍下,梁绍武得以与著名壮族作曲家李学伦老师合作,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歌词《苗寨踩月曲》。这首作品问世后,被人民音乐出版社看中,收录发表在《全国优秀抒情歌曲集——春之声》上,这是对梁绍武歌词创作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歌词创作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凭借着多年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积累和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熟悉,梁绍武在歌词创作方面得心应手,但即使如此,他也依然坚持时常下乡采风。他坚信,只有不断汲取民间文化艺术的养分,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日积月累之下,梁绍武的创作数量与日俱增,已有百首左右,多个作品在各级大赛中获得大奖。
梁绍武的创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幸运的是梁绍武遇到了很多前辈和大师为他指点,这些忠告也让他突破自身思维禁锢,创作出独属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作品,也让梁绍武对于自身歌词的特点有了自己的思考。
(二)歌词创作特点
梁绍武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吸收前辈的精华,将其融入自己的歌词创作中,形成了独属于他的歌词风格。
1. 人民性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歌词才是当时真正活在千百万人民群众口头上的新诗。歌词由于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易于传播,也易于使群众接受。”?譹?訛乔羽先生在1987年为《中国歌词选》所做的序言中道出了歌词的真谛。优秀的歌词不仅要对情感进行合适的铺垫和渲染,更应该能打动听众。乔羽先生曾在百色开过一次讲座,会后,乔羽先生看了梁绍武的歌词,也将这个观点传达给梁绍武,“写歌词一定要尽量缩短与听歌的人的距离,否则没人愿意听你的歌”。梁绍武将其称为歌词创作中的“人民性”。这也成为他之后创作的一个特点,只有从听众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才能写出与人们生活贴近的歌词。《壮族敬酒歌》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品:
“客人来到家门口,敬上三杯迎客酒。”“山歌声声伴酒唱,贵客越多心越暖。”寥寥几笔便勾画出壮家人热情好客的风格。壮族敬酒歌这一形式由来已久,最初与宗教活动息息相关,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壮族敬酒歌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人们用来表达欢乐喜悦情绪的作品。这首歌的歌词准确把握住了壮族人待客的特点,在壮语中,“贝”指年长者,“侬”指年幼者,“贝侬”指的就是兄弟姐妹,在壮族人眼中,远道而来的贵客都是可以一起唱歌跳舞的兄弟姐妹,壮族人的热情好客在敬酒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酒助席,以歌祝酒,主客尽欢。这样的歌词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来,十分生活化,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2. “修旧无旧”
“修旧无旧”是梁绍武民歌歌词创作的又一特点,也是他对自己歌词创作的一大要求。梁绍武在作品原先民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不仅对旧版民歌进行扩写,还在其基础上加以升华,加入现代元素,并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注入时代特征,最大限度地使歌曲易于接受和传唱,代表作有《唱天谣》。
《唱天谣》由龙州壮族天琴女子演唱组合演唱,她们身着黑衣壮长袍,手执天琴,脚系脚铃,一拨一弹指间尽显风韵。《唱天谣》这首作品是梁绍武与恩师范西姆先生在田野采风时发现的,原生态的天琴自弹自唱使梁绍武心驰神往。他们决定从天琴这件古老的乐器入手,在原生态的天琴弹唱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改编创新,使得其内容和形式都得到升华。
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和,琴声引得百鸟唱,山歌飞过九重坡。
从小生在壮山坡,外婆教我唱山歌,清早唱得云雾散,夜晚唱得星星落。
——《唱天谣》
在歌词中,梁绍武以演唱者作为第一人称,显得亲切熟悉,既展现了壮人唱歌和弹天琴相和的历史传统,又体现出山歌与天琴的声音甜美清新,让人难以忘怀。同时歌词韵脚工整,朗朗上口,語言平实自然,质朴清新,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传唱度。
同时,15位青春靓丽的少女形成的组合更为这首作品增加了一份现代感,相较于原生态的天琴自弹自唱而言,女子组合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大众的目光,也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推广传播有所助益。
二、梁绍武歌词的意象表达与情感特征
(一)意象表达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立象以尽意”,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后引申到各种审美领域,是审美表达的重要载体。故对于梁绍武作品中意象表达的探讨研究就显得极有必要,笔者将选取梁绍武作品中意象建构的地域性以及意象语言的多层性进行讨论。
1. 意象建构的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 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譹?訛文化滋生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广西古时曾为百越国,地处祖国南疆,属多民族聚居省区,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之下,广西民间音乐文化也与其他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梁绍武的歌词作品情系壮乡,富有诗韵,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这与他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田野采风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这些时光带给他的是对广西民间音乐文化的熟稔,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歌圩路弯弯》就是这样一首在意象选取上极富地域性的作品。
一路山歌追呀追,一路画眉飞呀飞。一路木叶声声脆,一路铜鼓阵阵催。
——《歌圩路弯弯》
首先,“山歌”“铜鼓”“画眉”“木叶”,这四个物象的选取十分巧妙,动静兼具,在山林间雀跃盘旋的画眉鸟与厚重硕大的壮族铜鼓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四个物象都是“活”的。赶歌圩的路上,人们一路唱不停的山歌有了画眉来声声应和,随手摘取的树叶放在嘴边,就成了最简单最天然的吹奏乐器,远处的铜鼓一声声地催着赶歌圩的人们快步上前,描绘出一幅壮乡“三月三”赶歌圩的民间风情画。梁绍武只通过这四个简单具体的物象,便建构出了这首作品的地域性主题。
2. 意象语言的多层性
元代诗论家杨载对诗歌语言表层与深层的关系有这样的表述:“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他认为诗分内外两层,内层构思传达情感,外层语言描绘形象,只有二者充分融合,达到统一,才能成为一首好诗。这一点对于歌词创作来说也同样值得参考。在梁绍武的作品中,意象载体承载情感的创作思路频频出现,以《家乡七月荔枝红》为例:
甜甜的雨哎,甜甜的风,家乡七月荔枝红。果香传千里,今朝喜相逢,摘串荔枝尝一口,情也甜来意也浓。家乡的荔枝惹人醉,家乡的荔枝最香甜。
——《家乡七月荔枝红》
《家乡七月荔枝红》这首作品语言简练,质朴自然。雨和风是大自然最为常见的气候现象,作者却匠心独运,让风和雨加上了一丝甜意,为后面荔枝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荔枝的清甜加上丰收的喜悦,使得气候都沾染上了一丝甜意,具有感官“联觉”特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营造出丰富的情景,荔枝的甜美不仅在口中,也化入了心间。梁绍武运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家乡七月荔枝丰收的景象。荔枝作为整首作品的中心意象,具有多层性的特点,这些日常语言作为意象载体成为意象语言后,就成为了一种艺术符号。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语,具有其自身的意义,同时还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的一份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家乡的赞美。
(二)情感特征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千年前的《毛诗序》就明确表述了情感是诗歌的特性这一理论。情感这一特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与客观现实所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就其实质来说就是情感的。?譹?訛 没有情感参与的创作是经不起推敲的,更是没有生命力的。梁绍武的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八桂大地带给他的文化滋养,他以笔写心,将对家乡和民族音乐的热爱融进作品之中,寄托他对家乡最纯粹的情感。
梁绍武在创作的同时,也肩负起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使命。在笔者与梁绍武先生的交流中,梁先生认为,每个民族,都要有一些有使命感的文化人,他们应当呈现出有责任、有担当的形象,在责任感的驱使之下,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传承下去。
1. 反哺家乡,赤子之心
梁先生的创作从未离开民族和乡土,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不仅是对壮乡的抒怀,更是与广西这片土地上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梁绍武作为一个文人对家乡的一份赤子情怀。
热风把热土吹动/热土让热情奔涌/我们敞开一扇美丽的窗口/精彩向这里集中/歌声飞出国界/欢乐跨越时空/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地方/绽放着万紫千红/一片凝聚雄心的土地/放飞美丽的梦/一片凝聚雄心的土地/放飞美丽的梦。
——《放飞梦想》
这首作品是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征歌入围歌曲。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交流的活动,南宁作为长期举办地,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本着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和发展机遇的宗旨,以双向互利为基本原则,推动经贸合作,并面向全球开放。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是广西的大事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通过开放和交流帶动广西地区发展,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实现本地区的普遍繁荣。“热风把热土吹动,热土让热情奔涌”这句歌词描绘了博览会的热风吹动了广西这片热土,热情奔涌而出,作者内心的激情被博览会点燃。“我们敞开一扇美丽的窗口,精彩向这里集中”这一句作为陈述句,凸显了这首作品的主题立意,即开放与交流,这也是对博览会宗旨的呼应。“一片凝聚雄心的的土地,放飞美丽的梦”这一句不难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向往和期许之情,这也是梁先生家国情怀的体现,爱国家、爱家乡正是他创作的初衷,他以文人的眼光注视着愈发开放多元的故乡,正所谓“我以我笔写我心”。
2. 歌以咏志,人文情怀
梁绍武的创作从不局限于歌曲这一形式,大型民族歌舞集《八桂大歌》,三部交响合唱作品《壮天歌》《腾飞北部湾》《红土蔚蓝》,舞剧《咕哩美》以及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歌剧作品《壮乡三月三》,都是梁先生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虽形式不同,素材却都取自八桂大地,传统与现代、地理与人文、自然与经济,这些都成为了梁先生的创作源泉。
2019年,梁先生参与创作的歌曲《五色家园——广西壮族组歌》入选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同年11月29日,其结题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上演,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好评如潮。结束后梁先生上台谈及他创作这一组歌曲的感悟。这一组作品是应其恩师范西姆先生的邀请,于2003年创作,当时正值梁先生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本着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传承民族音乐的想法,梁先生创作出这一组歌曲,但因范先生的离世,这组歌曲被束之高阁长达15年,直到戴伟老师从北京回到南宁,才最终得以上演。这组作品也被梁先生称为他最满意的作品,这组歌词承载的不仅是梁先生对于家乡的深深爱恋,更是一份传承,从范西姆先生到梁先生,再到戴伟老师,民族音乐接力棒在他们手中传递,这也是对于民族音乐的一份坚守。
三、结语
梁绍武先生自1978年开始从事歌词创作以来,笔耕不辍,作品数量众多。正如梁绍武先生所说的:“创作需要燃烧激情,创作是浪漫之旅,没有激情走不到新的目的地,激情只能在寂寞中凝聚,在机会中爆发,激情所孕育的机会永远会照顾有准备、有作为的人。”同时他也从未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梁先生的作品中无论是对壮乡美景的描绘,还是对故乡未来的期许,都从未脱离地域文化所带来的深厚蕴涵。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之下,原本在场的文化差异性逐步在走向文化的同质化,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话语权使得身份认同焦虑的问题逐渐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梁先生的创作坚守地域文化,紧贴时代脉搏,做出了示范表率作用。
在访谈的最后,梁先生也说出了对未来的期许。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都是靠着口口相传的,但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已经逐渐老去,新一代的继承者还较为稀缺,民族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保护好民族音乐文化的种子就成为最重要的事。他希望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寻找和培养一些有责任感的文化人,来共同养护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壤,让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文化滋养了梁先生的生命,梁先生也用自己的创作反哺家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在未来可以看到更多梁先生的创作,也期待音乐词坛能涌现出更多如梁先生一样的优秀词作家。
[关键词]广西;梁绍武;歌词创作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八桂大地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工作者,他们用音乐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与热爱,梁绍武先生便是个中翘楚。梁绍武先生是广西那坡人,广西艺术学院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广西音乐文学会副主席,广西首届签约词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在广西从事民族艺术创作40余年,在广西民歌文化方面精进有为,创作歌词数百首。作品主要有《咕哩美》《唱天谣》《瓦西里的故事》《梦的眼睛》等,其中《咕哩美》獲得全国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山歌年年唱春光》和《夜了天》等具有民族韵味的作品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大展风采。他创作的作品曾荣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孔雀奖声乐大赛创作新歌奖等。数十次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部门评选的歌曲奖项。
梁绍武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词作家,除了他对广西民歌文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之外,和他国家一级编剧的任职经历也是分不开的,扎实的文字功底让他的歌词脍炙人口,广为传唱。梁先生的词作题材丰富,数量众多,但歌词中所反映的内容都和广西这片土地息息相关。本文建立在笔者对梁绍武先生采访的基础上,将从梁绍武先生的创作经历出发,对其歌词创作特点、歌词中的意象表达与情感特征进行论述总结,旨在让更多的音乐工作者认识并了解这位成长于广西,扎根于广西的本土词作家。
一、梁绍武与其歌词创作
(一)梁绍武其人
1. 隆林生活,埋下创作种子
1959年,年仅6岁的梁绍武跟随父亲来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在这里度过了21年的时光。那时候的隆林十分贫困,用穷乡僻壤一词形容都不为过,生活艰难可以想见,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给童年梁绍武的心中埋下了民歌的种子。隆林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世世代代在民歌的旋律中成长。县城只要有赶场活动,山里的群众就会走上一天的路来到县城,奔波的辛劳抵挡不了群众热情的心,风尘仆仆的各族群众会在赶场开始前来到小河边洗漱打扮,再换上自己最漂亮的民族服装,人们点起篝火,弹起天琴,唱起山歌,跳着舞蹈,这样的场景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民族风情画。正如梁绍武所说:“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青年都是在这个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度过的,虽然那里是个偏远的民族地区,但是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年轻有为的梁绍武23岁出任隆林县文化局副局长。当时全国的艺术家到隆林采风都由梁绍武陪伴招待,就在这一次一次的田野采风中,梁绍武对淳朴的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民族艺术那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使他沉醉,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恩师指点,开始歌词创作
梁绍武在广西从事文学创作已有40余年的时间,期间各种文学体裁均有所涉猎,但歌词写作道路的开启,则要感谢梁绍武的恩师,广西著名民族音乐家、作曲家范西姆先生。
伴随着创作事业的发展,梁绍武意识到自己具备着许多人不具备的优势,即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长年生活工作在多民族地区的梁绍武,对于民间艺术文化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厚的情感,在一次采风回来时,范西姆先生看到了梁绍武所创作的诗歌,深觉韵脚工整、措辞独特,很有民族风味,思及广西写民族歌词的人才稀缺这一问题,便向梁绍武提出了尝试写民族歌词的建议。正是范先生的这一个建议,为梁绍武未来的创作方向点亮了一盏灯。自此,梁绍武开启了自己创作的新领域——歌词创作。
在范先生的介绍下,梁绍武得以与著名壮族作曲家李学伦老师合作,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歌词《苗寨踩月曲》。这首作品问世后,被人民音乐出版社看中,收录发表在《全国优秀抒情歌曲集——春之声》上,这是对梁绍武歌词创作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歌词创作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凭借着多年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积累和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熟悉,梁绍武在歌词创作方面得心应手,但即使如此,他也依然坚持时常下乡采风。他坚信,只有不断汲取民间文化艺术的养分,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日积月累之下,梁绍武的创作数量与日俱增,已有百首左右,多个作品在各级大赛中获得大奖。
梁绍武的创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幸运的是梁绍武遇到了很多前辈和大师为他指点,这些忠告也让他突破自身思维禁锢,创作出独属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作品,也让梁绍武对于自身歌词的特点有了自己的思考。
(二)歌词创作特点
梁绍武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吸收前辈的精华,将其融入自己的歌词创作中,形成了独属于他的歌词风格。
1. 人民性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歌词才是当时真正活在千百万人民群众口头上的新诗。歌词由于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易于传播,也易于使群众接受。”?譹?訛乔羽先生在1987年为《中国歌词选》所做的序言中道出了歌词的真谛。优秀的歌词不仅要对情感进行合适的铺垫和渲染,更应该能打动听众。乔羽先生曾在百色开过一次讲座,会后,乔羽先生看了梁绍武的歌词,也将这个观点传达给梁绍武,“写歌词一定要尽量缩短与听歌的人的距离,否则没人愿意听你的歌”。梁绍武将其称为歌词创作中的“人民性”。这也成为他之后创作的一个特点,只有从听众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才能写出与人们生活贴近的歌词。《壮族敬酒歌》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品:
“客人来到家门口,敬上三杯迎客酒。”“山歌声声伴酒唱,贵客越多心越暖。”寥寥几笔便勾画出壮家人热情好客的风格。壮族敬酒歌这一形式由来已久,最初与宗教活动息息相关,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壮族敬酒歌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人们用来表达欢乐喜悦情绪的作品。这首歌的歌词准确把握住了壮族人待客的特点,在壮语中,“贝”指年长者,“侬”指年幼者,“贝侬”指的就是兄弟姐妹,在壮族人眼中,远道而来的贵客都是可以一起唱歌跳舞的兄弟姐妹,壮族人的热情好客在敬酒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酒助席,以歌祝酒,主客尽欢。这样的歌词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来,十分生活化,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2. “修旧无旧”
“修旧无旧”是梁绍武民歌歌词创作的又一特点,也是他对自己歌词创作的一大要求。梁绍武在作品原先民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不仅对旧版民歌进行扩写,还在其基础上加以升华,加入现代元素,并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注入时代特征,最大限度地使歌曲易于接受和传唱,代表作有《唱天谣》。
《唱天谣》由龙州壮族天琴女子演唱组合演唱,她们身着黑衣壮长袍,手执天琴,脚系脚铃,一拨一弹指间尽显风韵。《唱天谣》这首作品是梁绍武与恩师范西姆先生在田野采风时发现的,原生态的天琴自弹自唱使梁绍武心驰神往。他们决定从天琴这件古老的乐器入手,在原生态的天琴弹唱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改编创新,使得其内容和形式都得到升华。
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和,琴声引得百鸟唱,山歌飞过九重坡。
从小生在壮山坡,外婆教我唱山歌,清早唱得云雾散,夜晚唱得星星落。
——《唱天谣》
在歌词中,梁绍武以演唱者作为第一人称,显得亲切熟悉,既展现了壮人唱歌和弹天琴相和的历史传统,又体现出山歌与天琴的声音甜美清新,让人难以忘怀。同时歌词韵脚工整,朗朗上口,語言平实自然,质朴清新,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传唱度。
同时,15位青春靓丽的少女形成的组合更为这首作品增加了一份现代感,相较于原生态的天琴自弹自唱而言,女子组合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大众的目光,也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推广传播有所助益。
二、梁绍武歌词的意象表达与情感特征
(一)意象表达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立象以尽意”,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后引申到各种审美领域,是审美表达的重要载体。故对于梁绍武作品中意象表达的探讨研究就显得极有必要,笔者将选取梁绍武作品中意象建构的地域性以及意象语言的多层性进行讨论。
1. 意象建构的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 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譹?訛文化滋生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广西古时曾为百越国,地处祖国南疆,属多民族聚居省区,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之下,广西民间音乐文化也与其他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梁绍武的歌词作品情系壮乡,富有诗韵,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这与他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田野采风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这些时光带给他的是对广西民间音乐文化的熟稔,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歌圩路弯弯》就是这样一首在意象选取上极富地域性的作品。
一路山歌追呀追,一路画眉飞呀飞。一路木叶声声脆,一路铜鼓阵阵催。
——《歌圩路弯弯》
首先,“山歌”“铜鼓”“画眉”“木叶”,这四个物象的选取十分巧妙,动静兼具,在山林间雀跃盘旋的画眉鸟与厚重硕大的壮族铜鼓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四个物象都是“活”的。赶歌圩的路上,人们一路唱不停的山歌有了画眉来声声应和,随手摘取的树叶放在嘴边,就成了最简单最天然的吹奏乐器,远处的铜鼓一声声地催着赶歌圩的人们快步上前,描绘出一幅壮乡“三月三”赶歌圩的民间风情画。梁绍武只通过这四个简单具体的物象,便建构出了这首作品的地域性主题。
2. 意象语言的多层性
元代诗论家杨载对诗歌语言表层与深层的关系有这样的表述:“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他认为诗分内外两层,内层构思传达情感,外层语言描绘形象,只有二者充分融合,达到统一,才能成为一首好诗。这一点对于歌词创作来说也同样值得参考。在梁绍武的作品中,意象载体承载情感的创作思路频频出现,以《家乡七月荔枝红》为例:
甜甜的雨哎,甜甜的风,家乡七月荔枝红。果香传千里,今朝喜相逢,摘串荔枝尝一口,情也甜来意也浓。家乡的荔枝惹人醉,家乡的荔枝最香甜。
——《家乡七月荔枝红》
《家乡七月荔枝红》这首作品语言简练,质朴自然。雨和风是大自然最为常见的气候现象,作者却匠心独运,让风和雨加上了一丝甜意,为后面荔枝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荔枝的清甜加上丰收的喜悦,使得气候都沾染上了一丝甜意,具有感官“联觉”特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营造出丰富的情景,荔枝的甜美不仅在口中,也化入了心间。梁绍武运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家乡七月荔枝丰收的景象。荔枝作为整首作品的中心意象,具有多层性的特点,这些日常语言作为意象载体成为意象语言后,就成为了一种艺术符号。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语,具有其自身的意义,同时还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的一份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家乡的赞美。
(二)情感特征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千年前的《毛诗序》就明确表述了情感是诗歌的特性这一理论。情感这一特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与客观现实所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就其实质来说就是情感的。?譹?訛 没有情感参与的创作是经不起推敲的,更是没有生命力的。梁绍武的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八桂大地带给他的文化滋养,他以笔写心,将对家乡和民族音乐的热爱融进作品之中,寄托他对家乡最纯粹的情感。
梁绍武在创作的同时,也肩负起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使命。在笔者与梁绍武先生的交流中,梁先生认为,每个民族,都要有一些有使命感的文化人,他们应当呈现出有责任、有担当的形象,在责任感的驱使之下,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传承下去。
1. 反哺家乡,赤子之心
梁先生的创作从未离开民族和乡土,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不仅是对壮乡的抒怀,更是与广西这片土地上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梁绍武作为一个文人对家乡的一份赤子情怀。
热风把热土吹动/热土让热情奔涌/我们敞开一扇美丽的窗口/精彩向这里集中/歌声飞出国界/欢乐跨越时空/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地方/绽放着万紫千红/一片凝聚雄心的土地/放飞美丽的梦/一片凝聚雄心的土地/放飞美丽的梦。
——《放飞梦想》
这首作品是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征歌入围歌曲。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交流的活动,南宁作为长期举办地,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本着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和发展机遇的宗旨,以双向互利为基本原则,推动经贸合作,并面向全球开放。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是广西的大事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通过开放和交流帶动广西地区发展,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实现本地区的普遍繁荣。“热风把热土吹动,热土让热情奔涌”这句歌词描绘了博览会的热风吹动了广西这片热土,热情奔涌而出,作者内心的激情被博览会点燃。“我们敞开一扇美丽的窗口,精彩向这里集中”这一句作为陈述句,凸显了这首作品的主题立意,即开放与交流,这也是对博览会宗旨的呼应。“一片凝聚雄心的的土地,放飞美丽的梦”这一句不难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向往和期许之情,这也是梁先生家国情怀的体现,爱国家、爱家乡正是他创作的初衷,他以文人的眼光注视着愈发开放多元的故乡,正所谓“我以我笔写我心”。
2. 歌以咏志,人文情怀
梁绍武的创作从不局限于歌曲这一形式,大型民族歌舞集《八桂大歌》,三部交响合唱作品《壮天歌》《腾飞北部湾》《红土蔚蓝》,舞剧《咕哩美》以及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歌剧作品《壮乡三月三》,都是梁先生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虽形式不同,素材却都取自八桂大地,传统与现代、地理与人文、自然与经济,这些都成为了梁先生的创作源泉。
2019年,梁先生参与创作的歌曲《五色家园——广西壮族组歌》入选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同年11月29日,其结题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上演,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好评如潮。结束后梁先生上台谈及他创作这一组歌曲的感悟。这一组作品是应其恩师范西姆先生的邀请,于2003年创作,当时正值梁先生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本着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传承民族音乐的想法,梁先生创作出这一组歌曲,但因范先生的离世,这组歌曲被束之高阁长达15年,直到戴伟老师从北京回到南宁,才最终得以上演。这组作品也被梁先生称为他最满意的作品,这组歌词承载的不仅是梁先生对于家乡的深深爱恋,更是一份传承,从范西姆先生到梁先生,再到戴伟老师,民族音乐接力棒在他们手中传递,这也是对于民族音乐的一份坚守。
三、结语
梁绍武先生自1978年开始从事歌词创作以来,笔耕不辍,作品数量众多。正如梁绍武先生所说的:“创作需要燃烧激情,创作是浪漫之旅,没有激情走不到新的目的地,激情只能在寂寞中凝聚,在机会中爆发,激情所孕育的机会永远会照顾有准备、有作为的人。”同时他也从未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梁先生的作品中无论是对壮乡美景的描绘,还是对故乡未来的期许,都从未脱离地域文化所带来的深厚蕴涵。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之下,原本在场的文化差异性逐步在走向文化的同质化,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话语权使得身份认同焦虑的问题逐渐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梁先生的创作坚守地域文化,紧贴时代脉搏,做出了示范表率作用。
在访谈的最后,梁先生也说出了对未来的期许。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都是靠着口口相传的,但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已经逐渐老去,新一代的继承者还较为稀缺,民族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保护好民族音乐文化的种子就成为最重要的事。他希望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寻找和培养一些有责任感的文化人,来共同养护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壤,让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文化滋养了梁先生的生命,梁先生也用自己的创作反哺家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在未来可以看到更多梁先生的创作,也期待音乐词坛能涌现出更多如梁先生一样的优秀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