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山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隐性文化导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轻视隐性文化导入的现状,本文借助跨文化交际领域著名的“冰山理论”,以目前使用较广的大学英语新视野读写教材为例,摘取其中的几个例子,利用语言切入点,介绍导入隐性文化的几个途径,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更了解背后的文化,开阔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隐性文化 冰山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文化指“一群人通过个人或群体世代努力所获得的一切沉积物,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动、态度、意义、等级制度、宗教、时间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制造物等”[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十分紧密,“影响人们感知和思维的主要因素是其语言习惯和文化经历,不同文化和语言群体的人们通常具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维模式。语言的使用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189。
  然而,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的教师过于强调纯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懂语言,不知文化,语言与文化严重脱节。Milton J.Bennett(1977)将那种熟练掌握了一门外语的语言体系,但是不懂该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容的人戏称为“流利的傻瓜”(a fluent fool)。他指出,这些流利的傻瓜们尽管懂得交际对象的语言,但是由于不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因此会陷入各种麻烦之中,不是冒犯别人,就是感觉被别人冒犯,久而久之,就可能对交际对象形成负面、消极的看法[2]89。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虽然也在教学中涉及文化,但只是浅显地列举一些文化表象或简单对比,对于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很少提及。然而,这是学生最应该了解的,“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可以让其对异域文化有理性认识,转变思维态度,接触新价值观;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其跨文化批判思维能力。
  2.理论基础
  “冰山理论”在各个学科都有人提及,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各自领域里提出的。在跨文化交际领域,Ting-Toomey(1996)把文化比喻为冰山,认为“包含传统、信仰、价值观等的深层文化如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人们无法直接看见;而包含时尚流行元素、通俗音乐及言语或非言语暗示的表层文化,就如同露出水面的冰山,很容易观察到”[3]4。Stern(1992)也借用“冰山理论”一说,提出了“大写文化”(big C culture)和“小写文化”(little c culture)概念,“大写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广义的文化。“小写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即狭义的文化。他还进一步区分了“显性文化”(visible culture),类似于冰山的山顶,和“隐性文化”(invisible culture),类似于冰山的山底,认为“‘大写文化’中的‘显性文化’包括文学、古典音乐、建筑、历史人物、地理等,而‘大写文化’中的‘隐性文化’包括核心价值、态度、信仰、社会规范、法律基础、假设、历史及认知过程;‘小写文化’中的‘显性文化’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空间使用、服饰风格、食物、爱好或品味,音乐、艺术品等,而‘小写文化’中的‘隐性文化’则包括热点话题、观点、看法、偏好、品味、关于某些琐事或事实的知识”[3]9。
  由此我们知道,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些方面是表象的、显而易见的,但有一些方面是隐藏于“水面以下的冰山”,难以看见或观察到。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刻意引导,学生就很难看到“水面以下的冰山”,即隐形文化。而看不到隐性文化,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表层文化就会难以整体把握、难以理解,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理解语言、理解文化、理解那个群体的目的,跨文化交际就无法顺利进行。
  3.案例分析
  新视野系列教材目前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使用非常普遍,本文选取新视野读写教程1中的几个语言例子,从包含文化因素较多的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借助“冰山理论”进行隐性文化分析。
  (1)词汇层面
  读写教程1 Unit1的课文词汇表中有一个单词“senior”[4]5。我在讲解过程中,引入“senior citizen”,区别于“old people”,接着给学生介绍中西方在对待老人态度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对老人都表示出尊重、敬仰,出门在外,都会对老年人照顾有加,公交车上还有老人专座,过马路也常有人搀扶老人,同时有尊称“您老”,“老爷爷”,“老奶奶”,“老人家”等。而西方的老人很忌讳别人说自己老,或者对自己额外照顾,这些只是“冰山顶部”,即表层文化的差异。探究“水面以下的冰山”,即深层原因,则可追溯到两种文化的不同根源。“不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需求的差异是造成人类群体各别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5]29。几千年来,华夏大地一直都是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多半封闭的边缘地形,这些天然条件为长期稳定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基础。由于长期科学技术的落后,农耕只有依靠代代相传的经验,因此老人就代表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从而值得人们尊重、敬仰。再加上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结构,这些因素孕育了中国人的“敬老观念”,突显了老人在中国的特殊地位。相对而言,西方文化之舟则是诞生在蓝色的波涛中的,在欧洲的环境中,海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中,作为西方文化摇篮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早期的欧洲人必须依靠神秘而变幻莫测的大海去寻求生存,正是这些潜藏的海洋危险,激发了人民抗争与征服的勇气,成为文明创造的动力。后来由于海上贸易及商业文明的发展,欧洲人开始了探险之旅,征服之路。这些行为只有年轻力壮的人才更胜任,年老体弱的,则成了无能的代名词。另外,西方人长期奉行的独立、个人主义等精神,也让西方人没有特别去照顾别人或让别人特别照顾的思想。   (2)句法层面
  读写教程1 Unit 9的课文中有一个长句“There will be more desire at half past eleven to read a political science article that sounded really interesting than to begin trying to study French irregular verbs,a necessary task that strikes you as pretty dull.”[4]205。学生遇到这样语言形式上长而复杂的英语句子一般都会畏难,因为汉语很少出现这类多层次的长句,理解起来不容易。我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就特别提到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以及背后的思维差异,让学生不仅看到“冰山顶部”,还能一窥神秘的“冰山底部”。思维属于文化范畴,“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着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表达形式”[5]39。东方民族自古在哲学上“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使他们形成了综合型思维,注重整体和谐,语言讲究意合,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句式结构。西方民族自古“二元对立,物我两分”的哲学思想,使他们形成了分析型思维,注重逻辑分析,语言讲究形合,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叠加,结构复杂,形成“树杈型”句式结构[6]。上述例句的核心部分是“more ... than”的比较结构,由于汉语多短句的特点,理解时可分两部分进行,从“than”处断开,分析前半句时特别注意把时间状语“at half past eleven”和定语从句“that sounded really interesting”等修饰性成分先忽略不看,这样前半部分剩下的就是句子的主干成分,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了,后半句分析依此类推。
  另外,在上述句子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存在难以理解或难以产生共鸣的地方。上句汉语译文为“十一点半的时候,你更想去读一篇看似有趣的政治文章,而不愿开始学习你认为枯燥无味却又不得不学的法语不规则动词。”,其中提到“有趣的政治文章”,这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有点茫然,中国人对政治大多没什么兴趣,学生学习累了,可能会选择读读小说、上上网之类来放松,文中这个地方怎么会认为政治类文章有趣呢?究其原因,文章作者是西方人,西方人对政治都比较热衷。中西方人对政治的不同态度是我们看得见的“水面上的冰山”,而“底部冰山”的神秘之处则是中西方不同的政治观念。要理解西方人对政治的热情,就要了解相关的文化渊源。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的法治精神,把维护私人权利看成法律的最高目标,到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所提倡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理念,维护被认为是上帝赋予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公正等权利”[5]223-250,这些观念进一步强化了西方人的民主意识,提升了西方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态度,因此西方个体对可能影响自己个人权利的人和事都表现出关心。反观中国,从“周公时期的礼治,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从汉代确立的社会规范的价值总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中,这个文化就清楚地宣示了其社会群体立场,处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服从于一个群体的代表,个人没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5]224-243,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既然个人的事情都有集体帮我们处理,自然中国的个体就不太关心政治了。
  4.结语
  语言的学习不能只侧重字、词、句、篇等纯语言范畴,也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文化层面,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使用,而语言的使用环境离不开说这种语言的人,也就离不开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偏离这个方向,相反,应加大文化输入、文化对比的力度,深入文化底层,深入隐性文化,挖掘背后的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3r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3:36.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H.Douglas Brown.Tips for Teaching Culture:Practical Approaches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M].第二版.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3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人文属性日益凸显,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更显重要,本文分析了医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口腔专业培养特点,从学生工作层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关键词: 专业特点 医学人文素质 实践教育  一、医学人文素质内涵及教育途径  医学人文素质指跨学科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及其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包括人
摘 要: 奥林匹克(奥运精神)是一座美的殿堂,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情感,体会其崇高、壮丽的美。奥林匹克的美可以归纳为三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本文着重论述其社会美,即奥林匹克美净化、升华了人类的灵魂。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精神 奥林匹克社会美  顾拜旦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健全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四年一度的“盛
摘 要: 本文讨论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让课堂教学“五味俱全”,旨在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而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五味 高中生  新课改的核心内容是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生本课堂”概念的提出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给广大教师带来新挑战[1]。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学习需要,而主体地位体现的标准即自主学习,其次优化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手段是激发学生学
摘 要: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中华民族的价值本源——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民族精神中寻找答案。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语》和《孟子》,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它们从修性、立身、处世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论语〉〈孟子〉选读〉》,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人文化,这样才能落实培养和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摘 要: 师生之间会有互相欣赏、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的美妙时光,也可能有相互敌视互、相厌烦的不快日子。教师,只有从爱出发,不断包容与引导学生,寻找爱的教育契机,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师生共同的和谐快乐成长。  关键词: 爱 尊重 契机  一  (一)缘起  每一个人都希望在工作学习中获得他人肯定,特别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老师和朋友。他们的爱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他们的认可是生
摘 要: 从高考阅卷统计数据,阅卷教师随笔记录中发现考生思维切入点靶向不准、思维逻辑紊乱、思维路径不畅、语言表达不清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活跃考试思维,强化考试能力是备考的重点。  关键词: 思维断路 短路 迷路 歧路 完善思维  一、试题再现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科综合第36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
摘 要: 初中物理是所有教学科目中较难,也最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惑的学科,初中物理不仅包括数学运用,而且有许多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物理教学变得越来越形象、具体、富有参与感。通过多角度表现手法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瞬间、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受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深入观察与认识,同时,教师能通过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为物理教学埋下伏
摘 要: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启示我们鼓励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作者在教学中实践探究式学习法,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探究式学习法往往流于形式,因此针对如何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结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教学实践,从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追求更有效的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发现学习 探究式学习 开放性 自主性 创造性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
摘 要: 2009年,香港高中开设一门全新科目——通识教育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文章从理论上分析,试图构建大陆地区高中数学通识教育课程,吸取香港之经验,从数学课程设置方面分析,开展大陆高中数学通识教育,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通识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数学教学 新课标  2009年,我国香港地区高中就开始实行了通识教育,然而,中国大陆地区的高中对于数学通识教育更是较少涉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和素质发展形势下,学生学习能力尤其自学能力培养是突出强调的灵魂因素。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其能力因素主要包括计算、阅读、倾听、推理、质疑、联想、想象和创新等多个方面,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循序渐进地培养数学学习能力,有利于有效激发课程学趣和深化学习情感,积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能为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