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开始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
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还是大学生群体的认同过程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障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群体对其的培育和践行。
其一,表述内容的抽象化。
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践行者,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更是其承担建设的重要群体之一,但是其建设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群体的意愿和需求,并以这一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形式,尽可能表达马克思主义颇为系统抽象的理论体系,才能使他们听得懂、记得住,进而实现接受、认同和践行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群体的认同也不例外,同样需要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形式被大众逐步认知和接受。只有大学生群体理解并接受这一观点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然而,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表达方式的抽象化,已经成为当前大众认同的主要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对它的认知、接受和践行。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很难准确表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有“41.9%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达不简洁、不易记;有71.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提炼则更有利于群众接受”。
然而,从现实层面考虑,大学生之所以无法完整准确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并不是因为不赞同这些内容,也不是因为对其缺乏知识接触,而是因为其过于抽象的理论内容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抵触心理。当前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体,其心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抽象的表达方式较难产生共鸣,并且日常接受的相关语言文字相对通俗易懂,面对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而较难产生正确认知。
因此,如何凝练概括全面准确、简明通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大众对其过于抽象的认知障碍,仍是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课题。
其二,传播模式的简单化。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党长期的思想宣传模式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或者类似于行政手段的方式进行传播。与此同时,传播内容大都局限于固有的口号式教条型传播路径,即主要依靠强制性简单灌输,向大众传播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其结果收效甚微。在高校层面面临同样的现状,采取的大都是辅导员集中学习以及相关固化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的传播途径很难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产生共鸣。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问题上,尽管近年来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整体上仍然主要依靠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灌输教育,属于单向性、简单化的传播思路,成为当前制约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障碍。
在当前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简单化的传播模式自然很难获得大众认可和接受,甚至可能会引发其抵触心理。随着互联网媒介的急速发展,互交网络平台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广泛活跃的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当前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交互平台等大学生群体所广泛参与的媒介,综合运用网络、电视、电影等各种现代大众传媒,以多元化、形象性的双向互动传播,运用相对活泼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双向互动,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
其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随着当代中国转型期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和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其不仅带来了大众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而且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思潮进入中国,从而导致了价值观构成的多元化,而这一现象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尤为明显。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强烈的知识渴求欲在很大程度上运用当前的互联网能轻松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对于不同的思潮的认知仍然不够深入,极易受到不同思想影响。
不容忽视的是,价值观构成多元化这一现状已客观存在。无论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还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价值观,都在中国找到了其相对应的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思想的激荡。
多元化价值观固然扩展了价值选择的有效空间,为高校的学生群体增加了价值取向选择的自由度,但是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基本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尤其面对诸多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时总感到无所适从,大学生群体虽然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社会阅历仍然有限,思想程度仍然不够成熟,而急于表现自我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西方思想当中的糟粕部分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基于价值构成多元化的这一现实,社会大众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短时间里难以形成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和共识。显然,价值观构成多元化对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是一种障碍,不利于其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要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需要我们高校当中的各个群体更好的破解以上三个难题,从而才能促进大学生群体更好的理解并践行这一观念。
参考文献:
[1]孟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基本动因及障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隋璐璐,王洛忠.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还是大学生群体的认同过程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障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群体对其的培育和践行。
其一,表述内容的抽象化。
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践行者,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更是其承担建设的重要群体之一,但是其建设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群体的意愿和需求,并以这一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形式,尽可能表达马克思主义颇为系统抽象的理论体系,才能使他们听得懂、记得住,进而实现接受、认同和践行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群体的认同也不例外,同样需要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形式被大众逐步认知和接受。只有大学生群体理解并接受这一观点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然而,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表达方式的抽象化,已经成为当前大众认同的主要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对它的认知、接受和践行。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很难准确表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有“41.9%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达不简洁、不易记;有71.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提炼则更有利于群众接受”。
然而,从现实层面考虑,大学生之所以无法完整准确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并不是因为不赞同这些内容,也不是因为对其缺乏知识接触,而是因为其过于抽象的理论内容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抵触心理。当前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体,其心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抽象的表达方式较难产生共鸣,并且日常接受的相关语言文字相对通俗易懂,面对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而较难产生正确认知。
因此,如何凝练概括全面准确、简明通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大众对其过于抽象的认知障碍,仍是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课题。
其二,传播模式的简单化。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党长期的思想宣传模式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或者类似于行政手段的方式进行传播。与此同时,传播内容大都局限于固有的口号式教条型传播路径,即主要依靠强制性简单灌输,向大众传播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其结果收效甚微。在高校层面面临同样的现状,采取的大都是辅导员集中学习以及相关固化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的传播途径很难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产生共鸣。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问题上,尽管近年来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整体上仍然主要依靠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灌输教育,属于单向性、简单化的传播思路,成为当前制约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障碍。
在当前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简单化的传播模式自然很难获得大众认可和接受,甚至可能会引发其抵触心理。随着互联网媒介的急速发展,互交网络平台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广泛活跃的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当前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交互平台等大学生群体所广泛参与的媒介,综合运用网络、电视、电影等各种现代大众传媒,以多元化、形象性的双向互动传播,运用相对活泼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双向互动,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
其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随着当代中国转型期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和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其不仅带来了大众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而且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思潮进入中国,从而导致了价值观构成的多元化,而这一现象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尤为明显。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强烈的知识渴求欲在很大程度上运用当前的互联网能轻松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对于不同的思潮的认知仍然不够深入,极易受到不同思想影响。
不容忽视的是,价值观构成多元化这一现状已客观存在。无论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还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价值观,都在中国找到了其相对应的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思想的激荡。
多元化价值观固然扩展了价值选择的有效空间,为高校的学生群体增加了价值取向选择的自由度,但是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基本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尤其面对诸多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时总感到无所适从,大学生群体虽然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社会阅历仍然有限,思想程度仍然不够成熟,而急于表现自我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西方思想当中的糟粕部分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基于价值构成多元化的这一现实,社会大众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短时间里难以形成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和共识。显然,价值观构成多元化对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是一种障碍,不利于其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要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需要我们高校当中的各个群体更好的破解以上三个难题,从而才能促进大学生群体更好的理解并践行这一观念。
参考文献:
[1]孟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基本动因及障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隋璐璐,王洛忠.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