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检阅当前学者对《千里江山图》的研究文章,大多是从作品的历史问题角度展开研究,极少有对作品现实审美意义的关注。随着这些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衍生品的大量涌现,对《千里江山图》文化衍生品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对古代书画艺术品的衍生品设计研究主要有蛋类:第一类,对原图像的裁切、喷绘。第二类,对作品结构和色彩体系的初步提炼。第三类,是对色彩体系的深度理解与设计延伸。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图像的传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设计师获取图像变得更加便捷,这对于开拓设计师的思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图像资源获取途径的增加,使得设计师对于原作的探究分析力度的弱化,往往只是借用图像的某几类元素进行拼贴,缺乏对于作品的设色规律和结构特点的归纳提炼,同时会忽略古代艺术品的材质本身之美。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衍生品;设计
《千里江山图》传为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描写了一幅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其中渔村、茅舍点映其间,刻画精妙。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代表了宋代青绿山水画发展的里程。艺术史学界对北宋末王希孟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的研究随着2017年9月的一场展览进入到普通民众视野中,在这场名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重点推出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引发了观众浓厚的兴趣,人们不仅惊诧于画面中精湛的画艺,也对这件传世名作的文化衍生品饱含热情。关于千里江山图真伪及作者的问题,大批艺术史学者,如老一辈的叶公绰、傅熹年、杨新等老专家,牛克诚、余辉等当下活跃于书画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以及蒋勋、陈丹青等具有独特感受的学人研究。检阅这些学者的研究文章,大多是从作品的歷史问题角度展开研究,极少有对作品现实审美意义的关注。随着这些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衍生品的大量涌现,对《千里江山图》文化衍生品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千里江山图》衍生品设计角度
检视一下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千里江山图》文化衍生品,会有参差不齐之感。第一类,对原图像的裁切、喷绘。伴随着图像技术的发展,对一些古代绘画作品图像的复制变得简单易行,这也给依托于古代书画作品做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捷径,大量不经提炼的原始图像被直接印刷在了各种日用品上,如将原图像局部地印刷在团扇上、杯垫上、服装等日常用品上。第二类,对作品结构和色彩体系的初步提炼。通过对《千里江山图》做结构分析和色彩分析可以窥探这件传世名作具有不朽魅力的奥秘。王希孟在纵向画面尺余的有限空间中营造了一种“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是该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王希孟用三角形前后交叠法营造基本的前后空间关系,利用视平线逐渐抬高的手法将天际线延伸至深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营造方法实际上是对北宋末期“三远”法的运用。另外一个重要的价值即《千里江山图》的色彩体系。全图中的色彩可以归纳为三种颜色,石青、石绿和赭色。从《千里江山图》中提取上述三种颜色,在色相环里可以看到赭石色的色相大约在45刻度上,石绿色的色相大约在210刻度上,石青色的色相大约在255的刻度上。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石青和石绿属于邻近色,整体上都属于冷色系,但是在两者的对比上可以看到石绿相较石青属于暖色,因此在千里江山图上看似不经意的着色蕴藏着色彩秘密:阳面加绿,阴面铺蓝。赭石色和石青、石绿属于对比色,强烈的冷暖对比,有助于空间关系的表现,这三种基本颜色的冷暖依次为:石青最冷、石绿居中、赭石最暖,因此千里江山图在着色三上也通常是用石绿作为石青和赭石的过渡色,使得整体色彩感觉呈现出对立统一关系。基于对《千里江山图》山石结构和色彩关系的提炼,一类较为具有创意的衍生品摆脱了原作的绝对限制,显示出较强的创造性。如一些青绿色系的山形摆件和图案设计。虽不是千里江山图的局部,却符合千里江山图结构和色彩规律。第三类,是对色彩体系的深度理解与设计延伸。这里的深度理解与设计延伸是相对前两类设计而言的。在第二类中,笔者已经分析了石青、石绿和赭石的色彩关系,同样地将这样的色彩规律运用在其他色系上进行组合同样会出现和谐的色彩搭配,这个规律可以归纳为:两种相近色,以较暖的绘制阳面,较冷的绘制阴面,用这种相近色的对比色施于山脚。这样的色彩搭配会给人耳目一新,却合于规律。目前在色彩延伸方面做的较为深入的文创衍生品尚不多见。在延伸设计中,我们不能忽略材料的质感。千里江山图之所以具有这样和谐的空间和色彩关系,与绘制它所使用的颜料关系密切。这三种颜料都属于矿物质颜料,相比当下流行的化学色和印刷色,虽然几者在色相的冷暖和明度上能够做到接近,但矿物色的质感却是化工颜料和印刷色不可比拟的,另外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绢本作品,宋代绢面的格纹质感同样对于画面空气感和空间感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做这类设计时,需要对原作进行研究,对它的由颗粒感营造的空气感和空间感有所认识,这样才会避免出现色块平涂带来的单调与乏味。
以上部分笔者总结三类《千里江山图》衍生品的设计角度,对于这三类设计角度的社会接受也应作出分析。
二、不同设计层次的社会接受基础
文创产品属于消费商品,社会接受度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上述的三个设计层次,在消费社会中也相应地对应着三种具有不同认知基础的消费群体。
第一,对《千里江山图》缺乏基本认识的消费群体。这类人群在当今社会的占比较大,但结合到能够走进展厅看展览的人群,其中缺乏基本美学素养的人就较少。第一类,将原图像直接裁切喷绘在产品上,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审美需求,但是对于有质感要求和较高设计感的群体而言,这样的设计就显得过于浅陋。
第二,对传统艺术和设计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类人群已经具有较高的美学素养或丰富的设计知识储备,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原作艺术图像的机会比较多,过于简单的喷绘式的文创产品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创新需要和审美需求。他们对于《千里江山图》的设色规律、构图特点、材料质感都有所自己的认识,期待具有高度设计感和符合原作艺术风格的设计作品出现。这也是目前我们作艺术品文创的重要参考标准。
第三,对《千里江山图》或青绿山水有深入了解,甚至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色彩有一定研究的艺术领域从业者。这是一类小众人群,能够对于色彩规律掌握自如,并且对文创产品的创新度要求很高。针对于这类专业群体,大胆的创新和对原作大胆的改造,将会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例如通过对《千里江山图》色彩冷暖规律的掌握,利用泼彩的方式,呈现原作的风貌,甚至于用符合规律的其他色系做色彩搭配,一样可以设计出具有审美意味的文创产品。
通过对上面三种设计层次和相应的三类接受群体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创产品的设计既要从原作中汲取养分,同时又要兼具设计感。一味地照搬原作的喷绘和过分脱离原作的设计都会使得文创产品失去它的文化价值和设计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图像的传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设计师获取图像变得更加便捷,这对于开拓设计师的思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图像资源获取途径的增加,使得设计师对于原作的探究分析力度的弱化,往往只是借用图像的某几类元素进行拼贴,缺乏对于作品的设色规律和结构特点的归纳提炼,同时会忽略古代艺术品的材质本身之美。要做好古代艺术品的衍生品设计,我们不能不对原作本身做一番详细的审视与研究。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衍生品;设计
《千里江山图》传为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描写了一幅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其中渔村、茅舍点映其间,刻画精妙。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代表了宋代青绿山水画发展的里程。艺术史学界对北宋末王希孟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的研究随着2017年9月的一场展览进入到普通民众视野中,在这场名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重点推出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引发了观众浓厚的兴趣,人们不仅惊诧于画面中精湛的画艺,也对这件传世名作的文化衍生品饱含热情。关于千里江山图真伪及作者的问题,大批艺术史学者,如老一辈的叶公绰、傅熹年、杨新等老专家,牛克诚、余辉等当下活跃于书画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以及蒋勋、陈丹青等具有独特感受的学人研究。检阅这些学者的研究文章,大多是从作品的歷史问题角度展开研究,极少有对作品现实审美意义的关注。随着这些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衍生品的大量涌现,对《千里江山图》文化衍生品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千里江山图》衍生品设计角度
检视一下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千里江山图》文化衍生品,会有参差不齐之感。第一类,对原图像的裁切、喷绘。伴随着图像技术的发展,对一些古代绘画作品图像的复制变得简单易行,这也给依托于古代书画作品做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捷径,大量不经提炼的原始图像被直接印刷在了各种日用品上,如将原图像局部地印刷在团扇上、杯垫上、服装等日常用品上。第二类,对作品结构和色彩体系的初步提炼。通过对《千里江山图》做结构分析和色彩分析可以窥探这件传世名作具有不朽魅力的奥秘。王希孟在纵向画面尺余的有限空间中营造了一种“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是该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王希孟用三角形前后交叠法营造基本的前后空间关系,利用视平线逐渐抬高的手法将天际线延伸至深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营造方法实际上是对北宋末期“三远”法的运用。另外一个重要的价值即《千里江山图》的色彩体系。全图中的色彩可以归纳为三种颜色,石青、石绿和赭色。从《千里江山图》中提取上述三种颜色,在色相环里可以看到赭石色的色相大约在45刻度上,石绿色的色相大约在210刻度上,石青色的色相大约在255的刻度上。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石青和石绿属于邻近色,整体上都属于冷色系,但是在两者的对比上可以看到石绿相较石青属于暖色,因此在千里江山图上看似不经意的着色蕴藏着色彩秘密:阳面加绿,阴面铺蓝。赭石色和石青、石绿属于对比色,强烈的冷暖对比,有助于空间关系的表现,这三种基本颜色的冷暖依次为:石青最冷、石绿居中、赭石最暖,因此千里江山图在着色三上也通常是用石绿作为石青和赭石的过渡色,使得整体色彩感觉呈现出对立统一关系。基于对《千里江山图》山石结构和色彩关系的提炼,一类较为具有创意的衍生品摆脱了原作的绝对限制,显示出较强的创造性。如一些青绿色系的山形摆件和图案设计。虽不是千里江山图的局部,却符合千里江山图结构和色彩规律。第三类,是对色彩体系的深度理解与设计延伸。这里的深度理解与设计延伸是相对前两类设计而言的。在第二类中,笔者已经分析了石青、石绿和赭石的色彩关系,同样地将这样的色彩规律运用在其他色系上进行组合同样会出现和谐的色彩搭配,这个规律可以归纳为:两种相近色,以较暖的绘制阳面,较冷的绘制阴面,用这种相近色的对比色施于山脚。这样的色彩搭配会给人耳目一新,却合于规律。目前在色彩延伸方面做的较为深入的文创衍生品尚不多见。在延伸设计中,我们不能忽略材料的质感。千里江山图之所以具有这样和谐的空间和色彩关系,与绘制它所使用的颜料关系密切。这三种颜料都属于矿物质颜料,相比当下流行的化学色和印刷色,虽然几者在色相的冷暖和明度上能够做到接近,但矿物色的质感却是化工颜料和印刷色不可比拟的,另外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绢本作品,宋代绢面的格纹质感同样对于画面空气感和空间感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做这类设计时,需要对原作进行研究,对它的由颗粒感营造的空气感和空间感有所认识,这样才会避免出现色块平涂带来的单调与乏味。
以上部分笔者总结三类《千里江山图》衍生品的设计角度,对于这三类设计角度的社会接受也应作出分析。
二、不同设计层次的社会接受基础
文创产品属于消费商品,社会接受度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上述的三个设计层次,在消费社会中也相应地对应着三种具有不同认知基础的消费群体。
第一,对《千里江山图》缺乏基本认识的消费群体。这类人群在当今社会的占比较大,但结合到能够走进展厅看展览的人群,其中缺乏基本美学素养的人就较少。第一类,将原图像直接裁切喷绘在产品上,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审美需求,但是对于有质感要求和较高设计感的群体而言,这样的设计就显得过于浅陋。
第二,对传统艺术和设计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类人群已经具有较高的美学素养或丰富的设计知识储备,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原作艺术图像的机会比较多,过于简单的喷绘式的文创产品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创新需要和审美需求。他们对于《千里江山图》的设色规律、构图特点、材料质感都有所自己的认识,期待具有高度设计感和符合原作艺术风格的设计作品出现。这也是目前我们作艺术品文创的重要参考标准。
第三,对《千里江山图》或青绿山水有深入了解,甚至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色彩有一定研究的艺术领域从业者。这是一类小众人群,能够对于色彩规律掌握自如,并且对文创产品的创新度要求很高。针对于这类专业群体,大胆的创新和对原作大胆的改造,将会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例如通过对《千里江山图》色彩冷暖规律的掌握,利用泼彩的方式,呈现原作的风貌,甚至于用符合规律的其他色系做色彩搭配,一样可以设计出具有审美意味的文创产品。
通过对上面三种设计层次和相应的三类接受群体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创产品的设计既要从原作中汲取养分,同时又要兼具设计感。一味地照搬原作的喷绘和过分脱离原作的设计都会使得文创产品失去它的文化价值和设计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图像的传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设计师获取图像变得更加便捷,这对于开拓设计师的思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图像资源获取途径的增加,使得设计师对于原作的探究分析力度的弱化,往往只是借用图像的某几类元素进行拼贴,缺乏对于作品的设色规律和结构特点的归纳提炼,同时会忽略古代艺术品的材质本身之美。要做好古代艺术品的衍生品设计,我们不能不对原作本身做一番详细的审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