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学习;教师;两个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8—0090—01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学科,知识范围广,涉及的东西多且碎,难怪有人这样说:“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有限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语文课堂之外是个广阔的天地,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借鉴、渗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语文的奥妙。鉴于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树立起两个意识。
一、“文史地不分家”的大语文阅读意识
习惯说法是“文史不分家”,是说语文与历史联系紧密,知识和学法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里进而推广为“文史地不分家”,意在表明语文与其他相邻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政治、英语等学科都有不小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发现这些学科在知识和学法上的互补性,从而运用于学习活动中。学习一篇文章,学生只有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才能理解其全貌。如,在《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的学习中,学生对中国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江西南昌)、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鹳雀楼(山西永济)”有关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大语文阅读”,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仅仅局限和满足于课本内容,还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获取最大量的“外围知识”。拓展阅读课本“名著导读”中规定的文学作品和《语文报》《青年文摘》《读者》等报刊杂志。定时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收看央视或地方卫视的新闻纪实类和“文化快餐”類节目,特别是《新闻联播》《新闻周刊》《文明之旅》《百家讲坛》《开讲啦》《超级演说家》《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这样,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相关知识”、“外围知识”多了,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提高。
二、语文“板块知识”的全方位系统意识
语文知识多且碎,学习中要是理不出个头绪来,就只能掌握一些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点滴知识。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方方面面加强指导,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将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殿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指导并帮助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即“板块知识”(借用地壳结构的“板块说”)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即“知识体系”,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了。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一般是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言文等类别分单元编排的,可这种分法所依据的标准不统一,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混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新建立起一些新的知识体系。
从体裁上来讲,一般是“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则是从表达方式和实际运用的角度构成的一个“四分法”体系。为理清中高考语文学科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应指导学生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五大板块”组合体系,即语言文字运用,文化常识及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这样一理,学生对课本所编内容就从宏观上把握清楚了。
从时间上来讲,应让学生明确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体系。就古代文学来说,如果学生理清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和元明清这样一个思路,构建起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大体系,那么对课本所选历代文章的学习就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了。面对纷繁芜杂的历代诗文,帮助学生建立起这样两个体系,就眉目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了。其一,“历代诗歌发展”体系:《诗经》(春秋·黄河流域)→“楚辞”(战国·长江流域)→“乐府民歌”(两汉魏晋南北朝)→“近体格律诗”(唐)→“词”(宋)→“散曲”(元)。其二,“历代散文发展”体系:“历史散文及诸子散文”(先秦)→“赋”(两汉)→“骈文”(魏晋南北朝)→“唐宋古文”(唐宋)→“前后七子与归有光散文”(明)→“桐城派散文”(清)。
除此之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养成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远离粗俗,亲近经典,以好书为朋友。学会把书读活,“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要做到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真正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8—0090—01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学科,知识范围广,涉及的东西多且碎,难怪有人这样说:“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有限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语文课堂之外是个广阔的天地,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借鉴、渗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语文的奥妙。鉴于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树立起两个意识。
一、“文史地不分家”的大语文阅读意识
习惯说法是“文史不分家”,是说语文与历史联系紧密,知识和学法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里进而推广为“文史地不分家”,意在表明语文与其他相邻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政治、英语等学科都有不小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发现这些学科在知识和学法上的互补性,从而运用于学习活动中。学习一篇文章,学生只有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才能理解其全貌。如,在《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的学习中,学生对中国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江西南昌)、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鹳雀楼(山西永济)”有关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大语文阅读”,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仅仅局限和满足于课本内容,还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获取最大量的“外围知识”。拓展阅读课本“名著导读”中规定的文学作品和《语文报》《青年文摘》《读者》等报刊杂志。定时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收看央视或地方卫视的新闻纪实类和“文化快餐”類节目,特别是《新闻联播》《新闻周刊》《文明之旅》《百家讲坛》《开讲啦》《超级演说家》《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这样,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相关知识”、“外围知识”多了,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提高。
二、语文“板块知识”的全方位系统意识
语文知识多且碎,学习中要是理不出个头绪来,就只能掌握一些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点滴知识。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方方面面加强指导,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将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殿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指导并帮助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即“板块知识”(借用地壳结构的“板块说”)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即“知识体系”,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了。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一般是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言文等类别分单元编排的,可这种分法所依据的标准不统一,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混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新建立起一些新的知识体系。
从体裁上来讲,一般是“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则是从表达方式和实际运用的角度构成的一个“四分法”体系。为理清中高考语文学科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应指导学生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五大板块”组合体系,即语言文字运用,文化常识及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这样一理,学生对课本所编内容就从宏观上把握清楚了。
从时间上来讲,应让学生明确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体系。就古代文学来说,如果学生理清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和元明清这样一个思路,构建起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大体系,那么对课本所选历代文章的学习就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了。面对纷繁芜杂的历代诗文,帮助学生建立起这样两个体系,就眉目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了。其一,“历代诗歌发展”体系:《诗经》(春秋·黄河流域)→“楚辞”(战国·长江流域)→“乐府民歌”(两汉魏晋南北朝)→“近体格律诗”(唐)→“词”(宋)→“散曲”(元)。其二,“历代散文发展”体系:“历史散文及诸子散文”(先秦)→“赋”(两汉)→“骈文”(魏晋南北朝)→“唐宋古文”(唐宋)→“前后七子与归有光散文”(明)→“桐城派散文”(清)。
除此之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养成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远离粗俗,亲近经典,以好书为朋友。学会把书读活,“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要做到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真正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