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护理实习生共6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常规一对一教学为对照组,医护一体化教学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教学效果更好,其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以及其他综合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实习生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采取医护一体化教学具有极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教学;肿瘤专科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78
随着医疗服务的深化与改革,护理工作的开展与提升成了医疗工作中的重点,而护理带教作为护理教育中关键的环节,是保证护理生从实习转为合格护士的重要途径[1]。尤其是针对临床肿瘤专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高质量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引起重视。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的经验和操作,而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更适合现代化教学,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机会[2]。本文针对该项护理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护理实习生进行分组研究,基础资料对比见表1,(P>0.05)未见显著差异,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实习生入组前均接受过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评估;(2)实习生均为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或是自身原因退出实习。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一对一教学,带教老师向实习生介绍相关科室的环境,并告知学生相应的规章制度,医疗物品的摆放规则,以及班次的流程,等等,按照肿瘤专科护理相关知识对学生開展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教学,主要流程如下,(1)选择带教老师,在肿瘤专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要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教学小组,对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制订,组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且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对实习生起到关怀和教育。(2)制定教学任务和计划,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医护一体化教学中,其教学任务更加明确,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结合肿瘤专科护理的特点,共同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同时,教师要对实习生进行监督与指导,指导护理实习生有效的学习,并掌握其思想的发展和进展,提供全面的指导与帮助[3]。(3)在具体开展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要注重实践操作,每天可带领学生进行一体化查房,促进学生对临床护理的了解,并完成交接班的任务,深入进行临床实践,开展护理技能的培训;同时安排护理实习生进行相关病例的护理,医生选择较为简单的病例进行介绍,并针对护理的要点和不良反应进行讲解,讲解后安排实习生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分组讨论记录;实习生进行互相交流学习,在一个阶段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对肿瘤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沟通交流,对问题及时反馈。
1.3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得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对比两组学生的实习满意度,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相当指标,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两组实习成绩对比
观察组的各项实习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实习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整体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传统的带教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医学护理要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且对于教学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划,护理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4]。而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典型病例的护理为观察对象,在对病例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各项操作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可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并学习到各项操作技能[5]。
本次研究针对传统教学和医护一体化教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整体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实践操作得分、基础理论得分等高于对照组,且学生的实习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效果好,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媛娇.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9):166-167.
[2]孙娟华,张红梅,黄颖.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9):183-184.
[3]白玫.医护一体化教学联合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195.
[4]吕波,夏德薇.“医护一体化实训”对于口腔护理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72-73.
[5]杨婕,陆安清,黄晓, 等.医护一体化翻转式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西医学,2017,32(3):454-456.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教学;肿瘤专科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78
随着医疗服务的深化与改革,护理工作的开展与提升成了医疗工作中的重点,而护理带教作为护理教育中关键的环节,是保证护理生从实习转为合格护士的重要途径[1]。尤其是针对临床肿瘤专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高质量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引起重视。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的经验和操作,而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更适合现代化教学,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机会[2]。本文针对该项护理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护理实习生进行分组研究,基础资料对比见表1,(P>0.05)未见显著差异,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实习生入组前均接受过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评估;(2)实习生均为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或是自身原因退出实习。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一对一教学,带教老师向实习生介绍相关科室的环境,并告知学生相应的规章制度,医疗物品的摆放规则,以及班次的流程,等等,按照肿瘤专科护理相关知识对学生開展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教学,主要流程如下,(1)选择带教老师,在肿瘤专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要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教学小组,对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制订,组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且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对实习生起到关怀和教育。(2)制定教学任务和计划,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医护一体化教学中,其教学任务更加明确,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结合肿瘤专科护理的特点,共同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同时,教师要对实习生进行监督与指导,指导护理实习生有效的学习,并掌握其思想的发展和进展,提供全面的指导与帮助[3]。(3)在具体开展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要注重实践操作,每天可带领学生进行一体化查房,促进学生对临床护理的了解,并完成交接班的任务,深入进行临床实践,开展护理技能的培训;同时安排护理实习生进行相关病例的护理,医生选择较为简单的病例进行介绍,并针对护理的要点和不良反应进行讲解,讲解后安排实习生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分组讨论记录;实习生进行互相交流学习,在一个阶段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对肿瘤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沟通交流,对问题及时反馈。
1.3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得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对比两组学生的实习满意度,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相当指标,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两组实习成绩对比
观察组的各项实习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实习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整体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传统的带教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医学护理要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且对于教学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划,护理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4]。而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典型病例的护理为观察对象,在对病例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各项操作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可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并学习到各项操作技能[5]。
本次研究针对传统教学和医护一体化教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整体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实践操作得分、基础理论得分等高于对照组,且学生的实习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效果好,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媛娇.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9):166-167.
[2]孙娟华,张红梅,黄颖.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9):183-184.
[3]白玫.医护一体化教学联合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195.
[4]吕波,夏德薇.“医护一体化实训”对于口腔护理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72-73.
[5]杨婕,陆安清,黄晓, 等.医护一体化翻转式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西医学,2017,32(3):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