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激发兴趣 合作训练 培养 训练
小学新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举措。口语交际的基础就是说话。说话是语文综合训练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说话能力及说话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形成,而小学阶段又是重要的时间段,所以抓住这一黄金时期,让每个学生练习说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
一、营造良好氛围,消除胆怯心理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负担的加重,导致大多数孩子紧张、羞于表达。如果这时教师神情严肃,会加剧孩子心中的畏惧感。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
二、多种形式结合,教给说话方法
1、看说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较差。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低年级教材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便于儿童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将看图说话内容编入课文练习中,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2、听说结合。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如:《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比如板书),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读说结合。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凭借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①读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之一。低年级课文大多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②答中练。即在回答问题中训练说话,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这项训练关键是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可在此空白处巧下“金钩”:“小羊被狼吃掉了吗?”投石激浪,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4、演说结合。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教师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演练,能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三、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1、设疑导趣。如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后,同学们都认小柳树太骄傲、太自私,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对于这种理解应予以充分肯定。但对小柳树的美丽我们应予以欣赏,为了拓展思路,可在此处设疑:①你想用什么方法帮助小柳树,让他成为你们喜欢的小树呢?②以后小柳树还会嘲笑别的小树吗?③你认为该不该向小柳树学习,学什么?问题无疑成了点拨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他们兴趣浓厚,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2、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乐说的动力。如学完《荷叶圆圆》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孩子们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又增长了才干。
3、比赛激趣。开展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比赛,内容可以是背诵儿歌、朗读课文、讲述故事、诵读佳作等,赛后由学生评出最好的一个,由班长记录下来,比赛结果一周张榜公布一次。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四、挖掘有利因素,加强语言训练
1、从自我体验中引说。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2、从课外生活中引说。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如模拟表演“买字典”,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小顾客,再现了买卖交际场景。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3、从电视节目中引说。电视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练习说话的好材料。可要求学生看完电视后,把这些内容讲给同学听,讲之前要先回忆一下电视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讲的时候要注意说好故事的发展、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现等内容,并配以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尽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边看电视边学说话,为孩子的语言增加色彩。
说话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授与学生适用的方法,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自然地近乎本能地表达,让每一个学生敢说、会说,为创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打下基础,让它成为每个人生命过程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语文出版社
3、《特级教师教学录》北京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激发兴趣 合作训练 培养 训练
小学新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举措。口语交际的基础就是说话。说话是语文综合训练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说话能力及说话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形成,而小学阶段又是重要的时间段,所以抓住这一黄金时期,让每个学生练习说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
一、营造良好氛围,消除胆怯心理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负担的加重,导致大多数孩子紧张、羞于表达。如果这时教师神情严肃,会加剧孩子心中的畏惧感。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
二、多种形式结合,教给说话方法
1、看说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较差。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低年级教材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便于儿童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将看图说话内容编入课文练习中,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2、听说结合。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如:《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比如板书),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读说结合。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凭借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①读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之一。低年级课文大多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②答中练。即在回答问题中训练说话,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这项训练关键是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可在此空白处巧下“金钩”:“小羊被狼吃掉了吗?”投石激浪,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4、演说结合。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教师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演练,能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三、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1、设疑导趣。如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后,同学们都认小柳树太骄傲、太自私,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对于这种理解应予以充分肯定。但对小柳树的美丽我们应予以欣赏,为了拓展思路,可在此处设疑:①你想用什么方法帮助小柳树,让他成为你们喜欢的小树呢?②以后小柳树还会嘲笑别的小树吗?③你认为该不该向小柳树学习,学什么?问题无疑成了点拨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他们兴趣浓厚,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2、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乐说的动力。如学完《荷叶圆圆》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孩子们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又增长了才干。
3、比赛激趣。开展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比赛,内容可以是背诵儿歌、朗读课文、讲述故事、诵读佳作等,赛后由学生评出最好的一个,由班长记录下来,比赛结果一周张榜公布一次。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四、挖掘有利因素,加强语言训练
1、从自我体验中引说。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2、从课外生活中引说。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如模拟表演“买字典”,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小顾客,再现了买卖交际场景。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3、从电视节目中引说。电视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练习说话的好材料。可要求学生看完电视后,把这些内容讲给同学听,讲之前要先回忆一下电视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讲的时候要注意说好故事的发展、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现等内容,并配以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尽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边看电视边学说话,为孩子的语言增加色彩。
说话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授与学生适用的方法,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自然地近乎本能地表达,让每一个学生敢说、会说,为创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打下基础,让它成为每个人生命过程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语文出版社
3、《特级教师教学录》北京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