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的现象学初释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蝴蝶梦》的文章多从作者角度研究其体现的女权主义思想或是从文本角度研究其叙事技巧、情节设置、人物分析,本文将从现象学的角度入手,主要运用波兰文论家罗曼·英加登的现象学文艺理论,从作者的意向性投射和读者的意向性投射两个角度对《蝴蝶梦》以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现象学;英加登;意向性投射
  “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是那些在各个时代都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取得新的成功的作品,”波兰哲学家、美学家、文论家罗曼·英加登如是说过。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莫里埃于1938年发表的小说《蝴蝶梦》真是这伟大文学性的代表范例。本文将从现象学的角度入手对这一名著进行分析。
  现象学的创始人是胡塞尔(1859-1938),但将现象学这一哲学理念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的却是他的学生罗曼·英加登(1893-1970)。英加登师承胡塞尔的“意向性”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必须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人类主体意识建构的结果。这个建构过程涉及两类人的共同努力。一为作者,一为读者。
  一、作者的意向性投射
  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种意向性行为,“在创作活动中,作者的主体意识对外部世界进行意向性的投射和关照,并主观地对这个世界所给予意义的材料加以选择、组织、加工和改造,然后再以语言的形式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认识、想象和判断固定下来,并通过印刷手段,使这种观念性产物获得物质性存在的基础。” 由此看来,在对《蝴蝶梦》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先对这本书的作者达芙妮·杜莫里埃有个整体的认识。
  根据英国传记作家格丽特·福斯特在1993年出版的一部官方传记《达芙妮?杜莫里埃》记载,达芙妮小时候家境很好,经济宽裕,父亲杰罗德和母亲莫里埃都是著名演员。达芙妮家共有三个姐妹,达芙妮排行第二。由于家里没有男孩,而父亲又对儿子渴望至极,达芙妮常常幻想自己就是个男孩。这对她后来对自己身份认同及性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现实中她不可能实现成为男人的梦想,她便把这种渴望投射到了她的小说中,丽蓓卡便称了达芙妮的化身。
  1.达芙妮自己身份认同上的偏差在《蝴蝶梦》中的体现。虽然小说开篇丽蓓卡就已被作者“处死”,但从曼陀丽庄园管家丹弗斯太太(丽蓓卡的保姆)回忆丽蓓卡小时候的生活的描述中,我们仍可见丽蓓卡身上散发出的男性力量:“十四岁生日那天,她一个人驾着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她的表兄杰克先生爬上驭座,坐到她身边,想夺过她手里的缰绳。他们俩像一对野猫似的争夺了三分钟,让拉车的四匹马在野地里撕蹄狂奔。最后她赢了,我的小姐赢了。她在他头上唰地抽了一鞭,他从车上摔下,跌了个倒栽葱,嘴里不住笑骂着...她扬鞭抽打胯下的坐骑,抽得它冒出血来,同时用马刺夹紧那畜生的肚子。等她跨下马背,那匹马已是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满嘴白沫,不住打着哆嗦。”
  在与迈克西姆结婚之后,俨然成为了曼陀丽庄园真正的“男主人”。花园、灌木丛和幸福谷里的石楠花,各个房间里的家具摆设,那些椅子、护壁的挂毯都由丽蓓卡打理。她还很喜欢男人的运动。丽蓓卡生前是骑马的好手,再刚烈的马也能被她驯服,她还拥有一艘为她量身打造的出海小艇,而且驾船技术极高。也正是对她航海水平的信任,她的造船者对丽蓓卡死后,迈克西姆编造的她因驾驶不慎,被风刮卷沉船的谎言拒不买账,要求展开全面调查。
  2.达芙妮性认同上的偏差在丽蓓卡身上的体现。根据格丽特·福斯特的传记《达芙妮·杜莫里埃》,达芙妮是个同性恋者。她先后与两位女士有染,一位是美国出版大亨之妻爱莲·道布尔戴,另一位是著名女演员格特鲁德·劳伦斯。
  达芙妮将她的性别的压抑直接投射到了丽蓓卡的身上。虽然外人看来迈克西姆娶了一位有教养、有头脑、有姿色的女人,但丽蓓卡虽然在外人面前给足了迈克西姆,实际上她和不同的男人有染,连迈克西姆的姐夫、朋友,甚至连家里的仆人都不放过。
  在小说邻近尾声,丽蓓卡的表哥兼情人费弗尔深信不疑地对法官说丽蓓卡是爱自己的时候,管家丹弗斯太太斩钉截铁地对他说:“她不爱你,也不爱德温特先生。她谁都不爱,她鄙弃所有的男人…男女之间的情爱对她说来是场游戏,仅仅是场游戏。她曾亲口对我这么说。”这些正是达芙妮的主观意识对外部世界进行意向性的投射,现实中她要实现自己做男人的理想似乎困难重重,因此她把自己的这种愿望诉诸于自己的作品中,借丽蓓卡这个人物,酣畅淋漓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二、读者的意向性投射
  如果达芙妮把《蝴蝶梦》写完之后,没有任何人去阅读、分析、评论,那《蝴蝶梦》也只不过是一个物质客体,谈不上是审美对象。只有读者通过创造性的意向性再构造,通过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一部文学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蝴蝶梦》深刻地体现了英加登现象学文学理论的三个方面:“轮廓化图像”,“空白的具体化”,“形而上质量”。
  1. “轮廓化图像”。英加登认为一部优质的文学作品应该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在头脑中形成各个图像,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书中呈现的情节和场景。《蝴蝶梦》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来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以巧妙的笔触,在读者的脑海里生动逼真地重现了诸多个轮廓化图像。现仅以几个鲜明的图像为例:
  图像1. 鼓手击鼓通报过“我”的名字后,我穿着光彩照人的白裙子,戴着特制的假发,手持宽边帽,满脸堆笑地站在离大厅几级台阶的楼梯上,等着大家为“我”的美貌发出惊叹。然而,大厅里却鸦雀无声,马克西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脸上没有一点血色。随后粗暴地朝“我”咆哮,勒令我上楼把衣服换掉。“我”任凭泪水肆溢,抱起裙角满腹委屈地朝楼上跑去。原来“我”中了管家丹弗斯太太的奸计,在她的怂恿下,我订做了一条和丽蓓卡生前舞会上穿得一模一样的裙子。
  图像2. 迷雾笼罩着曼陀丽庄园外的小海滩,海滩外的山头悬崖边聚集着一大群人,成群的海鸥在他们头上来回盘旋。这些人围着一艘船尾上翘搁浅了的船,几条小艇正从四面八方朝搁浅的船只划去。一艘满载游客的观光汽艇围着那船来回绕圈子。“我”和弗兰克还有一名海岸警卫队员站在海湾中的石头上。这艘沉船就是丽蓓卡生前的那艘游艇,失事一年后才再度出现。马克西姆心中那小小的阴暗角落终于再也掩藏不住,真像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作品中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图像,如丹弗斯太太逼我跳楼,费弗尔文终勒索迈克西姆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2. “空白的具体化”。英加登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不确定的空白点的填补称为文学作品的“具体化”,如不明确人物年龄及体貌特征,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作品的故事情节和自身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关人物的具体形象。
  《蝴蝶梦》中典型的具体化的例子就是丽蓓卡这个人物的重新构建。由于她开篇就已去世一年,作者也没有直接交代有关她的具体信息。而是从不同人物的回忆叙述中透露出有关她的点滴。随着一个个悬念的解除,在众人的只言片语的拼凑中,丽蓓卡的形象也逐渐具体化,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主教夫人:“她真是个尤物,充满奕奕活力”,“她的确是个出众的美人。”
  弗兰克:“不错,依我说,她(丽蓓卡)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女人。”
  马克西姆:“我恨她!我与这女人的婚姻是一出滑稽戏,打一开始就是。这女人心肠狠毒,活该下地狱,是个十足的坏女人。我们从来不曾彼此相爱;两人在一起没有一时一刻的幸福可言。丽蓓卡根本不懂爱,这女人没有柔情,没有起码的是非观,甚至有点不正常。”
  丽蓓卡的形象陡然之下,她不善良不贤惠,甚至放荡,没有道德观念。直到她的保姆给她做了个客观的评价,
  丹弗斯太太:“没人制服得了她,是的,谁也别想制服得了。”
  3.在对文学作品的四个基本结构及空白的具体化做了分析之后,英加登又指出作品体现出来的形而上质量,才是“作品最本质的因素”。所谓的形而上质量,是指“读者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的一种气氛、情调或特性,如崇高、神圣、悲壮、恐惧、震惊、伤感、哀婉、怪诞、凄凉等。”《蝴蝶梦》之所以可以被归结为哥特式小说,就是因为作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气氛。
  小说开篇就以“我”的梦切入。梦中的曼陀丽庄园风采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树枝倒垂下来,阻挡着我的去路,节瘤毕露的根部活像骷髅的魔爪”,“石南花红得像鲜血,着实吓了我一跳。成团成簇的石南,茂盛得难以置信,看不见叶子,也看不见枝干,只有一片象征着杀戮的血红色,因为过分的浓艳,显得非常怪异。”
  除了对曼陀丽庄园景色的哥特式描写外,达芙妮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哥特式的人物——管家丹弗斯太太。她“又高又瘦,穿着深黑色的衣服,那突出的颧骨,配上两只深陷的大眼睛,使人看上去与惨白的骷髅脸没什么两样。” 她就是丽蓓卡的化身,时时处处冷眼审视着“我”。她逼着“我”摸丽蓓卡生前用过的拖鞋穿过的皮草大衣,一再刺激着“我”原本极度敏感的神经。她犹如幽灵一般时时环绕在“我”身旁,捍卫着丽蓓卡在庄园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Daphne du Maurier. Rebecca[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2] Margaret Forster. Rebecca[M]. New York: Doubleday, 1993.
  [3] 章国锋.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海南: 海南出版社,1993.
  [4] 达芙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M]. 林智玲 程德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8.
  [5] 胡晓华. 重新解读丽蓓卡[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9)
  [6] 周淑茹. 重构与颠覆[J]. 鄂州大学学报, 2009(6)
其他文献
期刊
系统性思维是一种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在新闻报道策划中运用系统性思维能够从整体出发,避免新闻报道的应急化、短视化、碎片化倾向,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厚度
摘 要:新课改给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教学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新课改中出现的诸如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方法、将自主探究理解为自由学习、对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特点认识不足等问题也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对此,作者提出了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个体差异实施探究学习、确立学生主体观等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观念,个体差异,主体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会欣喜地发现,
11月25日,山东省“英才计划”2018年成果交流暨2019年招生宣讲会(济南地区)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山师附中”)召开.山东省科技馆(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副馆长(
期刊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将许慎的《说文解字》应用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包括可以做哪些内容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思路是什么、可以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可以有哪些预期成果,其中所举的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同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以实现顺利就业,在新的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观教育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到目前为止,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节、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摘 要:作者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储备、学生学习、教材建设五个方面浅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衔接方面出现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推动两者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提高综合英语的应用能力,适应行业需求。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 衔接对策  本论文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话语体系形成了便捷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范式特征,同时面临着传统思政教育话语主体控制力弱化、思政教育话语模式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等挑战.创新
把握受众的期待引导心理、求真心理、求快心理、求新心理、求近心理,增强新闻的可视性,才能为人民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To grasp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audience to gui
观点:“娱乐之都”的真正意义,是对人生存质量的关怀,“娱乐”脱去上流和高消费的外衣,融入到“平民”的世界。这是文明程度增加的表征,也是城市树立亲和形象、呼唤精神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