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影像语言的意义表达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影像也是一种语言,同样具有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新闻影像语言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层次的表意作用。本文从新闻影像语言的审美性入手,研究了新闻影像语言的分类、意义表达和表达方式,试图探究新闻影像语言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新闻影像;语言;意义;真实
  
  影像在新闻中的呈现形式不外乎静态的图片影像和动态的视频影像。当影像成为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必然承担了重要的表述功能,即成为影像语言。新闻影像语言的把握能力如何,对于其价值的实现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闻影像语言的审美意义
  
  毋庸置疑,新闻语言的真实性是第一位,不容丝毫的更改或技术修饰,真实性是新闻影像具有美学价值的根本,也是本文的讨论基础。诚然,新闻影像注重的是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事件,但由此而对其时效性过于强调,则将弱化新闻影像的功效。新闻事件有对人类文明、某些国家影响至深的大事件,也有仅为某一领域、某一时空范围的人们所关心的小事件。显然,两者的时效性和历史效力是全然不同的。要凸显新闻事件的重大性,岂止涉及拍摄手法!换言之,新闻影像的审美性赋予其价值取向和历久不衰的震撼力。
  的确,很多新闻报道只是为了告知人们,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这样的新闻图片,只具备传递其中新闻信息的功能,转眼间便被人们遗忘了。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拍摄,没什么分别,甚至也可用手机来捕捉、记录这样的瞬间。然而,有些新闻图片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会引起你的感叹、愤慨和喜怒哀乐等情感关怀。无论拍摄者出于怎样的动机,这样的新闻摄影图片对受众的影响颇为深刻,也往往为人们称许。在互联网、电视和报刊各种媒介提供大量新闻影像,人们对信息应接不暇的时代,仅仅依靠新闻本身的社会价值来吸引受众,那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让人多加关注甚而回味无穷的新闻影像,必须具备审美性。优秀的新闻影像,应该既能传达新闻事件本身,又能传递其审美功能,激起人们的思考、共鸣、感触和取舍等,从而兼具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异地他日的同类新闻事件仍有借鉴作用。
  
  二、新闻影像语言的意义表达
  
  新闻影像是一种语言,它也有着自己的语言法则。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表达出新闻事件的中心和主题,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解说词的辅助语言将新闻事件表达得更加明确真实。新闻影像的价值就在于意义的表达。新闻影像语言的意义表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新闻影像语言必须具有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就要求编辑者多方位利用画面这种独特的语言向受众表达新闻事件的内容,并且能够利用画面来突出新闻的主题。同样的一个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当确定一个新闻的主题后,新闻影像就应该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编排。新闻画面应该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选择那些在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场景和典型人物的活动,而决不可以脱离事件的主题,随意捕捉。
  
  2、新闻影像语言必须满足观众的欲知要求
  新闻影像可以传递真实可信的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新闻记者所编辑的新闻画面应该尽力满足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欲知的要求,并且通过真事或人的画面。感染观众使其信服。这一点需要编辑者注意两方面:
  一是注意到观众的视觉心理。每一个新闻事件,都会有着它的看点。编辑者应该利用新闻影像着重突出表现这一看点,来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同时新闻影像的再现性可以将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过程重复表现出来,这样也可以满足人们的欲知心理。
  二是注意到画面的节奏变化。不同的事件它的发生进程与节奏各不相同。如果用同样的画面节奏来表达不同的事件,就会让受众感觉到事件报道的不够完整详细。也就是说,不能满足观众的欲知心理。在这一方面就要求编辑者合理运用新闻影像的运动性。比如说,在编辑重大会议的新闻时,新闻的画面就要平稳舒缓,画面的景别宜长不宜短,这样就能够表达出大会庄重与严肃的气氛。而在报道一些突发性事件时,电视新闻画面的节奏就要与事件的发展进程相匹配。
  
  3、新闻影像语言必须具有逻辑性
  事件发展有着自己的逻辑顺序,这就要求编辑者在编排新闻影像时要遵循事件的逻辑进程,合理利用画面表现出事件的发生始末。首先,新闻影像遵循新闻事件的逻辑顺序可以充分体现新闻的真实感,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其次,新闻影像遵循新闻事件的逻辑顺序可以充分丰富新闻的内容,让报道更加详细。如果编辑者在编排画面时过于随意,造成时空转换混乱,所编排的画面与事件发生的过程不相符,一则可让观众有虚假的印象,二则也可以让观众感到事件报道的不够清晰。
  
  三、新闻影像语言的表达方式
  
  新闻影像的可贵之处,在于画面形象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可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读者通读,新闻影像的魅力,在于用画面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新闻影像作品的力量,在于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新闻影像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体积上营造画面语言
  体积大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当一大一小两个不同对象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形成视觉反差时,这两个被圈在一个特定空间的被摄体就成了人们眼前的一个“世界”,人们会全神贯注地打量他们(她们、它们、他与它),探究各自的“来头”,从其特定的语态和情感表征上领略两者相遇的故事。这种影像如果各具特色,两者相约而至或者不约而同,本身就构成新闻情趣和特别的故事情节。这种体积上的大小反差,也就等于采用了“大小对比”的画面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可利用人与人的体积的差别,人与物的体积差别,物种之间的体积差别进行对比。任何一种被摄体经过对比都能增强形象表现力。
  
  2、在高度上营造画面语言
  高与低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态现象,世界正因为有了高低反差与联系才显得生动而富有戏剧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高低同构不是普遍现象,尤其两者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能够生发新闻意境者更少。当其高低同构的情景显现时,有人意识到了他们(它们)的存在,有人则视而不见。作为摄影人则需要对其认知,并有意识通过镜头焦距和物距把握将其圈定在特定空间内,完成从生活形象向画面形象转换的过程,也就给画面注入了视觉语言。从摄影学角度讲,高低变化就是“高低对比”,这种摄影表达方式可产生三种功效:
  其一,高低对比能强化形象性,使新闻形象更具视觉冲击力;
  其二,经过对比,两者的形象特色更加鲜明,更加引人注目,可以把人带到画面的境界之中;
  其三,两者的反差与呼应具有偶然性,但却又戏剧般地构成因果关系,这时,两者的神情和仪态都成为画面语索,在其相互交织中构成可视、能够让人们心灵感知的新闻语言。
  
  3、利用藏露关系营造画面语言
  所谓藏与露,是摄影者在新闻现场通过对新闻事物的观察,发现最有形象特色、最能体现因果关系、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引发人的想象力的某一局部场呈现的具有形象性、新闻性、思想性、典型性的客观事物,面对这一事物,摄影师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尊严,采取尊重的态度。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不干预事物发展的进程,而是通过方向选择、高度选择、时间选择、空间选择来主动把握新闻现场,力求把照片画面拍精炼,拍出思想深度。
  
  4、利用影像的呼应关系营造画面语言
  在物质世界中,物体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之分。用新闻眼光看,直接联系者未必都是新闻,间接联系者未必不能构成新闻。问题的关键在于视觉的碰撞(或呼应)是否碰出了新闻情趣,碰出了精神火花。当一物体和另一物体进入高度和谐状态时,其事物本身就具备视觉分量和精神含量。此时需要摄影人作出敏锐感应,并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通过视角选择、光线选择和时机把握,把一切与主题相关的视觉符号收入镜头。这个过程是利用“和谐表意”法编织画面语言的过程。
  高度和谐的情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精神层面上,都是一种美感。人与人需要和谐,国家之间需要和谐,自然界需要和谐,人与自然也需要和谐,任何一种和谐的本身都存在着新闻由头,都可以讲述一个清新而耐人寻味的故事。面对这种新闻情景,摄影人无须添枝加叶,无须用艺术手段夸张,只是需要“确认”和“利用”,选择一个最具形象表现力的画面形式,捕捉精彩瞬间。
其他文献
摘要: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边疆、加强管理,在民族教育上对云南地区实施了推行儒学,兴办官学等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儒学文化的传播,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人才,有力地巩固了两朝的封建统治。当然,明清对云南地区的民族教育政策并不是雷同化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继承性。  关键词:明清;云南地区;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是指中央王朝在民族地区所实施的以官学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其初兴始于西汉,
期刊
摘要:本文以对电影《梅兰芳》的剧作分析为例,介绍暨南大学导演专业编剧课程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之余,强调编剧的工作必须服从于影视制作的全局,适应市场化运作,了解投资、发行对剧作的限制。因此编剧必须寻找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编剧;教学模式;《梅兰芳》    2006年,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增设导演本科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本专业虽名“导演”,但强调的是培养编导合一的原创型
期刊
摘要:《诗经》国风收集了周代各诸侯国民歌,民歌真实反映当时社会习俗。《国风》婚恋诗表现各地不同婚姻礼俗,也反映出周朝礼仪教化作用在各诸侯国影响范围和程度并不一致,表现出地域的差异性。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采集自各地民歌,其诗歌来源为各地献诗及采诗官去往各地采集。“劳
期刊
摘要:个性化绘画语言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产生和定型的。艺术家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开发挖掘各自特有的个性化绘画语言,是艺术作品充满感染力、表现力、生命力的根基,也是激发和还原艺术家创造思维的源泉。对个性化绘画语言的追求,已成为艺术家绘画创作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绘画语言;个性绘画语言;创作个性    一般认为,最能代表人类创造性领域有两个,那就是艺术和科学。科学围着客观事实转,强调“非主观化”,而绘
期刊
摘要: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探讨了一个非常原始而古老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是否是平等的?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本书中,卢梭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假设,描绘了野蛮人在原始状态中的幸福生活,并指出私有财产出现之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经历的三个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的政治思想,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平等;不平等  
期刊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我军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战大捷,防空部队在南京防空战中有效地阻击了日军侵略步伐,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在抗战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种和盟国空军奋勇抗敌,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史学的发展和对民国史研究的深入,涉及南京国民政府对日防空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大量涌现出来,文章通过对这一问题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以利于我们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和研究抗日战
期刊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19世纪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予以革命改造和科学论证,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从而发生质的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19世纪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欧洲三大空想家的学说,包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和对
期刊
摘要:“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植物意象,常常与蘋并举,作为洁净的品德的象征。其次,“鱼在藻”也成为一个固定的文学意象;并且在器物、绘画上,“鱼藻纹”是一个常见的审美形象。更为特殊的是,藻还籍由古代建筑的藻饰(藻井)这一介质,进入文学批评中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藻;洁净;鱼在藻;藻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XML作为Web当前主流的数据形式,在Web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使用,本文分析利用DOM实现对XML文件的前序遍历过程,并通过C#实现对DOM树的遍历,从而获得遍历任意XML文件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XML;DOM;C#;遍历    一、问题的提出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您可以用来创建自己标记的标记语言。目前XML语言已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更新,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我国教育必须重视人本主义原则。用以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互动教学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教育教学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潜能和特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