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合作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本文从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入手,进一步探究了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 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 形式 策略
  
  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地获取知识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一、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采用以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确定组长,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与他人的合作,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
  1、合作探究讨论 学生探索新问题时,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讨论,使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在本组内达成对问题的共识,然后在全班进行评价,从而形成全体同学的共识,最终得到结论和总结。其一般步骤是:教师提供有关知识和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观察、比较、分析→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验证结论。例如探究“平抛运动”中,可以按如下顺序进行:(1)利用媒体设备放映汽车飞越黄河的录像片段;(2)请学生根据画面情况和学过的知识,推断汽车飞越时的初速度的大小;(3)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设计研究方案;(4)投影学生的各种方案,师生共同进行论证;(5)对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总结、评述;(6)推导结论。
  2、合作探究实验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物理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物理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其一般步骤是:观察→问题→假设→实验→思考→应用。例如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简易发电机的磁场方向和线圈平面有什么关系时,灵敏电流计有示数;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问题:线圈在什么情况下就有电流产生?然后小组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是不是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产生感应电流呢?同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接着通过学生实验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线圈中插入磁铁、线圈套上磁铁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线圈电流,通过实验,组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当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然后改变插入快慢、电流改变得快慢等,认真观察电流计的示数变化,并要求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最后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二、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从形成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直至得出结论,都需要同他人联系,以便对如何建构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乐于探索、学会探索。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为四步进行。
  第一步: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思想。在教学中善于结合教材,适当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探索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学始于思,思始于疑”。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韦斯科夫说:“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教师要巧设问题情景,善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这种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可以反问:难道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这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在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探究的服务者和支持者,要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质疑意识,产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置身于学生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发表不同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此时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当然学生想法和观点可能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步:强化训练,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科学方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探究性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如螺旋测微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利用电烙铁接线等,还要求学生能使各项基本技能系统化、整体化,并达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全班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这一点正是物理学科教学的精髓所在,可以让学生收益终身。
  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对如何提出探究命题,如何建立实验假设,如何控制实验误差,如何做好研究记录,如何验证实验假设,如何交流探究结果等等应加强训练,并注重学生发现过程的体验和发现态度的培养。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如果不提供光源,又如何测定介质的折射率?要求两人一组,进行讨论,并写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各小组活动情况,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归类;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将学生的设计方案筛选;通过提问,引出本实验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要求。
  第三步:加强指导,让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自主作用,但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时是盲目的,需要教师的引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和促进,就很难取得探究的成功。因此应重视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保证学生的有效探究,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以建立“成功——快乐——成功”的良性循环机制。
  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中就给予帮 助。如:提供背景资料、组织交流研讨、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不断反思,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提炼和概括,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系统的知识;及时指导学生做好研究记录,如实记载研究的过程及个人体验;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与他人的合作情况、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应用情况、与外界的交往能力等实际情况,对需要提供帮助的个体及时地、有的放矢地给予辅导,使所有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总之,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共同商讨,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合作者。
  但教师的指导宜少而精,过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制约学生的手脚。如何把握指导的“度”?首先,合作探究性的小组由多人组成,教师应指导学习小组内部分工,如观察员、记录员、总结人等。其次,教师要在巡视或参与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此外,探究后的总结指导要注重结论的应用和扩展引伸。例如探究“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首先引导各学习小组探究测定电阻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习小组设计测定电阻率的办法,并根据探究的目标,设计电路图、实验操作方案、数据处理办法等,并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测得数据,同时要求学生对本小组的数据分析作归纳小结,并由本组一位成员作交流汇报。之后再引导学生测出一小灯泡在正常工作下的电阻,并与用欧姆定律所计算出的电阻值进行比较,从而分析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从问题中开始,并在新问题中结束。
  第四步:发展思维,升华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点是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非逻辑的,它是迈向创造性思维的门槛。因此教师应着力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最终升华为创造能力。对一切事物的探究活动来说,发现问题和找到症结所在是探究赖以进行的前提,提出假设则是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渗透这样的意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善于提出假说和猜想。如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理论计算的并不相符,于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星体对天王星施加力的作用?在天王星的外边是不是还有另外的星球?进而大胆猜想假设,一定有一颗未知的星球存在!后来,海王星就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猜想,指导学生可以从下列三种方法进行猜想:(1)把日常生活经验跟探索物理规律结合起来,提出猜想;(2)在学生获得定性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猜想;(3)运用类比联想或推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同时还要注意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假设猜想可能与正确的结果不一致,甚至差之千里或毫不相干,教师也不能嗤之以鼻,而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至少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以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合作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实现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团结协作,增强了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欲,使每位学生有机会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书目
  1、《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物理教学》2003年第8、9、10期
  3、《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0、11期
  4、《怎样学好高中物理》李尚文著龙门书局1998年8月出版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的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
期刊
2004年高考采用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和11个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模式。其中涉及物理试题的有6份理综试卷和3份物理单科卷。分析这些物理试题的特点,相信对即将实施理综试卷自主命题的福建考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外历史纲要》上把晚清70年历史列为第五单元以及第六单元的辛亥革命一课,共四课内容,前两课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两课内容为康梁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其中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以救亡图存为主题,主要讲述“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发生在甲午之后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历史事件。这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并付诸政治运动的时代即救亡图存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素养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1],直接影响新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和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高考试题的“情境—问题”是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载体,具有选拔性和教学的导向性。那么,家国情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2020年历史学科北京卷第17题以国歌入题,从主题引领,创设多维情境以及能力开放等角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推进。逐渐地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口号应付于行动。如何让初二学生学习物理接受充满人类智慧的精华成果其核心是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学习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想和认知科学研究方法等科学素养。为此教学方面,我认为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从后继续学
期刊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角度和逻辑方法。思维方式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思维具有开创底蕴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创新是创新的基础。科学思维方式蕴涵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创新意思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作为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学科中所蕴涵的丰富创造因素,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氛围、契机和空间,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营造课堂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期刊
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目标中提到两种能力: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指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着量了饵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二是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指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灵活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其中某一学科或不少于两个学科知识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近年高考计算题设计新颖,多是同学们平常练习时未见过的新情景,但却体现了上述的高考目标。
期刊
2004年高考的理科综合题与往年一样,强调学科内的综合。以考查考生对学科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题突出了能力立意、问题情景新颖、设问巧妙。作为物理综合题主要特点是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较复杂,要用多个概念、规律分析求解。
期刊
以现实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应用立意的应用型试题是近年来高考物理命题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试题以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等新颖性特点而备受青睐,因而成为高考物理命题的新趋势。以下谨就这类试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略作阐述。并举数例加以解析。
期刊
随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教学中新的问题和挑战开始出现,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移情教学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19世纪德国美学家弗列德里希·费肖尔认为移情是“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以造成“对象的人化”[1],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理解,“移情”是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体会历史、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