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料库隐喻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研究者们对语料库隐喻的关注还不够,语料库隐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语料库隐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主要从研究视角的层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析,将其大致分为六大类别:验证隐喻理论视角,分析话语功能视角,对比语言文化视角,结合多元学科视角,探寻历时发展视角及研究语言技术视角,最后根据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問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研究视角
1.引言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对隐喻的认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语言学家把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应用到隐喻研究。在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之时,研究者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在实际应用中的隐喻,尝试采用实证方法来验证和丰富隐喻理论。
目前,认知语言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实证转向”,而语料库语言学也已经在语言各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料库方法在隐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为隐喻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语料库隐喻的研究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语料库来进行的隐喻研究所受到的关注还不多,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关于语料库隐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总结,能够从研究视角这个方面来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把握,找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的前景,为语料库隐喻今后的研究作出一点贡献。
2.基于语料库隐喻研究的六大视角
语料库隐喻研究的目标概括地来说就是利用语料库方法来实现对隐喻语言的描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语料库隐喻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希望能够确定隐喻理论解释所发现的语言模式的方式。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柳超健、曹灵美(2017)将国外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分为4个类别:理论验证类,语用功能类,跨语言比较类和语言研究技术类。笔者在其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语料库隐喻研究视角大致分为六大类:验证隐喻理论视角,分析话语功能视角,对比语言文化视角,结合多元学科视角,探寻历时发展视角及研究语言技术视角。
2.1 验证隐喻理论视角
从验证隐喻理论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主要是为了证实经典隐喻理论的科学性,或是寻找原有的内省法无法总结的规律,从而修补隐喻理论的不足。Stefanowitsch(2005)通过对能借助隐喻意义表达的词语或短语搭配进行了语料库研究,证实了隐喻的认知功能。Sobrino & Julich(2014)通过对音乐评述所使用的表达进行语料库研究,将Lakoff & Johnson所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ESM)进行了拓展,提出了音乐事件结构隐喻(MESM),为之后跨学科的隐喻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Ruifeng Luo(2018)基于CCL语料库(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Corpus)来分别对中文中“说”(TALK)的隐喻以及“生命”(LIFE)隐喻进行研究,力求能通过实证研究使隐喻研究变得更客观更可靠。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通常利用大型语料库或通用语料库,通过对隐喻语言的使用特点与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隐喻的句法特点、语义特征等。这类研究一方面通过解释隐喻语言来证实经典隐喻理论,另一方面试图通过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来细化、补充或修复原有理论,为今后的隐喻研究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分析话语功能视角
从分析话语功能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是在具体语篇中根据文体自建语料库,通过分析其中的隐喻模式来挖掘隐喻的话语功能。例如,Koller(2004)通过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方式对营销媒体话语中的隐喻使用进行研究,例如战争隐喻等,探讨了隐喻影响读者认识与商务活动的方式。Winnie Cheng & Janet Ho(2017)借助语料库工具,对在2011年欧洲金融危机期间收集到的金融分析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银行为了实现专业目标、引导目标和社会目标而对隐喻的不同使用。吴丹苹、庞继贤(2011)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运用“英语专题研究语料库”(Corpus for Specific Research of English)对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持续8年的每周电台演讲进行批评性隐喻分析,重点考察布什为伊拉克战争所作辩护中隐喻运用的类别、说服功能及其相关的话语策略。
这类研究多是关注政治、经济、体育赛事等领域的媒体报道或报告语言,分析了隐喻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并进一步探寻了隐藏在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这类研究在关注隐喻的功能时将隐喻与实际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既通过分析隐喻语言为语言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又通过解释隐喻的功能以及提出相应的话语策略来为实际生活中的隐喻使用提供了指导。
2.3 对比语言文化视角
从对比语言文化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多是在大量语料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对比跨语言和跨文化背景下的隐喻使用,考察不同模式的异同。Deignan & Potter(2004)以一个英语语料库和两个意大利语语料库的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了英语和意大利语中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隐喻,并分析了不同隐喻背后的文化因素。Chung(2008)既比较了“市场”(MARKET)隐喻在汉语、马来语以及英语之间使用的异同。Simó(2011)以大型语料库为基础,按照不同的目标域主题进行分类,考察了美式英语和匈牙利语中以“血”(BLOOD)隐喻的使用频率、语义内涵及应用模式的异同。罗一丽、张辉(2016)基于汉英语料库,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道德概念在“肮脏(dirt)”和“干净(cleanliness)”层面的隐喻投射进行了对比分析。胡春雨、徐玉婷(2017)基于汉英媒体语料库,对比研究了“经济隐喻”的使用,分析了汉英“经济隐喻”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大部分是研究同一隐喻在不同语言中使用频率与使用模式的异同,寻找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某一隐喻使用的共性与个性。同时,这类研究也分析同一隐喻在跨语言、跨文化间语义内涵的异同,使得其对比涉及到更深入的概念领域。通过比较某一概念的隐喻投射,不仅仅对跨语言差异有新的解释,还能对更深层次的跨文化差异有一定理解。
2.4 结合多元学科视角
从结合多元学科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是通过跨学科结合来进行隐喻分析的研究,例如把隐喻研究与心理學、医学和教学等学科相结合。Sznajder(2010)通过利用语料库对商务英语教材中的隐喻进行评估,提出了教材中隐喻的选择应该考虑频率数据等语料库证据。Pérez-Sobrino & Julich(2014)研究音乐评述中的隐喻使用,把隐喻与音乐美学相结合起来,强调了隐喻在音乐评述中的基础性作用,为音乐评述提供了一些新思路。Semino et al.(2018)通过从认知的、基于话语的和基于实践的这三个互相关联的视角对“框架”(framing)概念的隐喻功能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分析,并且将隐喻研究与医学相结合,利用该研究为关于癌症等敏感话题的隐喻使用提供了更合理的方法。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与不同的学科相结合,或是通过对某一学科中的隐喻使用进行基于语料库的评估,从而来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来自语言使用方面的优化建议,或是在借助语料库工具研究某些隐喻使用后,再将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而来展示隐喻对不同学科可能会产生的作用,帮助各个学科寻找其更实用更适用的语言使用方法。
2.5 探寻历时发展视角
从探寻历时发展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是通过利用历时语料库、与历史学相结合或者做历时研究来进行的。Allan(2008)利用格莱斯高大学开发的“英语历史分类词典”语料库,从“智力”(intelligence)概念的隐喻和转喻构建出发,重点分析了与“智力”概念化密切相关的3个源域,探讨了这些源域中一些词汇的历时变化,强调了历时研究对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研究视角。Tissari(2010)将语料库方法和历史语义学相结合,对当代英语和早期现代英语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比较研究。谭业升、陈敏(2010)基于自建的经济报刊隐喻语料库,对汉语经济隐喻做了一项历时研究,探讨了隐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异同及作用,为语料库隐喻研究提供了通过历时研究方法来将语言与社会文化相连的研究范式。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注重隐喻使用的历史性,即隐喻的使用是受到了历史影响的,同时隐喻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隐喻的使用情况与历史息息相关。借助语料库对隐喻进行历时研究,在梳理隐喻纵向发展脉络的同时接触到与隐喻使用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助于探寻隐喻在同一语言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使用情况的异同,并追溯语言隐喻变化的动机。
2.6 研究语言技术视角
从研究语言技术视角出发的研究是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开发,构建能够解释隐喻运作机制的模型,从而实现对隐喻语言的自动化处理,例如隐喻的识别、理解与生成。Group(2007)提出使用MIP(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对语篇中的隐喻字词进行可靠识别。Steen(2010)在MIP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隐喻识别程序MIPVU。MIPVU不止像MIP那样只识别“隐喻使用的词语”,它是一套识别所有“隐喻相关词语”的规则。孙亚(2012)则以自建小型“甲流话语”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分析隐喻使用来说明该工具的语义域赋码功能在获取隐喻词目和分析隐喻规约性方面的作用。但是,Wmatrix的使用要依赖人工来区分目标域和源域,并且还要靠人工来识别哪些是隐喻词目。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以隐喻研究为载体,力图开发出新的隐喻识别程序、语料检索技术等能应用到语言学研究中的工具。虽然目前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但是这种尝试仍然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为语料库隐喻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
3.总结与展望
得益于语料库对隐喻研究的帮助,语料库隐喻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它作为一个较新的领域,其发展难免也有所不足。
虽然目前语料库隐喻的研究角度已经较为多样,但是在一些视角上的研究并不够深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在验证隐喻理论时,许多研究者是将已有的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支撑,来解释和描述隐喻语言现象,但是却并未对理论的系统性构建或拓展作出贡献。同时,从研究语言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也较少,大多数研究者们都是直接将现有的索引方法和识别技术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事实上,目前的语料库智能技术水平还亟待发展,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需要更强力的保障。因此,为了语料库隐喻的进一步发展,应当注重对语料库研究技术本身的研究。而在对比语言文化和结合多元学科两个视角上语料库隐喻发展空间还非常大,研究者们需要有开放包容的思想,通过对比或结合,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学科间的互动。除此以外,目前涉及到汉语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多是将汉语与其他语言进行跨语言比较,针对汉语本身的研究还较少。并且,对语言学研究来说十分重要的历时研究在语料库隐喻研究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比纵向研究而言,语料库隐喻的研究更多的是横向对比研究。
语料库隐喻不仅仅是在研究视角上有进步空间,在研究方法上也有许多发展空间。例如,目前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多是将“基于语料库”作为其默认研究范式,事实上,“语料库驱动”的研究范式因为以语料库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可能更有利于语言的创新。因此,为了发挥语料库的优势和潜能,研究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唤醒创新意识,多加斟酌所用的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
[1] 郭振伟. 我国隐喻语料库研究现状与展望 [J]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3(3).
[2] 胡春雨, 徐玉婷. 基于汉英媒体语料库的“经济隐喻”对比研究 [J] . 外语教学, 2017(9).
[3] 柳超健, 曹灵美. 国外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 方法、问题与展望 [J]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1).
[4] 罗一丽, 张辉. 英汉道德隐喻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肮脏(dirt)”/ “干净(cleanliness)”的隐喻表征 [J] . 外语研究, 2016(6).
[5] 孙亚.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使用研究 [J] . 外语教学, 2012(3).
[6] 谭业升, 陈敏. 汉语经济隐喻的一项历时研究 [J]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5).
[7] 吴丹苹, 庞继贤. 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4).
[8] 薛冰.近十年国际隐喻语料库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4).
作者简介:周馨(1996-),女,汉族,四川成都,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川大学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研究视角
1.引言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对隐喻的认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语言学家把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应用到隐喻研究。在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之时,研究者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在实际应用中的隐喻,尝试采用实证方法来验证和丰富隐喻理论。
目前,认知语言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实证转向”,而语料库语言学也已经在语言各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料库方法在隐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为隐喻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语料库隐喻的研究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语料库来进行的隐喻研究所受到的关注还不多,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关于语料库隐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总结,能够从研究视角这个方面来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把握,找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的前景,为语料库隐喻今后的研究作出一点贡献。
2.基于语料库隐喻研究的六大视角
语料库隐喻研究的目标概括地来说就是利用语料库方法来实现对隐喻语言的描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语料库隐喻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希望能够确定隐喻理论解释所发现的语言模式的方式。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柳超健、曹灵美(2017)将国外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分为4个类别:理论验证类,语用功能类,跨语言比较类和语言研究技术类。笔者在其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语料库隐喻研究视角大致分为六大类:验证隐喻理论视角,分析话语功能视角,对比语言文化视角,结合多元学科视角,探寻历时发展视角及研究语言技术视角。
2.1 验证隐喻理论视角
从验证隐喻理论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主要是为了证实经典隐喻理论的科学性,或是寻找原有的内省法无法总结的规律,从而修补隐喻理论的不足。Stefanowitsch(2005)通过对能借助隐喻意义表达的词语或短语搭配进行了语料库研究,证实了隐喻的认知功能。Sobrino & Julich(2014)通过对音乐评述所使用的表达进行语料库研究,将Lakoff & Johnson所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ESM)进行了拓展,提出了音乐事件结构隐喻(MESM),为之后跨学科的隐喻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Ruifeng Luo(2018)基于CCL语料库(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Corpus)来分别对中文中“说”(TALK)的隐喻以及“生命”(LIFE)隐喻进行研究,力求能通过实证研究使隐喻研究变得更客观更可靠。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通常利用大型语料库或通用语料库,通过对隐喻语言的使用特点与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隐喻的句法特点、语义特征等。这类研究一方面通过解释隐喻语言来证实经典隐喻理论,另一方面试图通过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来细化、补充或修复原有理论,为今后的隐喻研究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分析话语功能视角
从分析话语功能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是在具体语篇中根据文体自建语料库,通过分析其中的隐喻模式来挖掘隐喻的话语功能。例如,Koller(2004)通过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方式对营销媒体话语中的隐喻使用进行研究,例如战争隐喻等,探讨了隐喻影响读者认识与商务活动的方式。Winnie Cheng & Janet Ho(2017)借助语料库工具,对在2011年欧洲金融危机期间收集到的金融分析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银行为了实现专业目标、引导目标和社会目标而对隐喻的不同使用。吴丹苹、庞继贤(2011)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运用“英语专题研究语料库”(Corpus for Specific Research of English)对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持续8年的每周电台演讲进行批评性隐喻分析,重点考察布什为伊拉克战争所作辩护中隐喻运用的类别、说服功能及其相关的话语策略。
这类研究多是关注政治、经济、体育赛事等领域的媒体报道或报告语言,分析了隐喻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并进一步探寻了隐藏在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这类研究在关注隐喻的功能时将隐喻与实际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既通过分析隐喻语言为语言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又通过解释隐喻的功能以及提出相应的话语策略来为实际生活中的隐喻使用提供了指导。
2.3 对比语言文化视角
从对比语言文化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多是在大量语料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对比跨语言和跨文化背景下的隐喻使用,考察不同模式的异同。Deignan & Potter(2004)以一个英语语料库和两个意大利语语料库的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了英语和意大利语中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隐喻,并分析了不同隐喻背后的文化因素。Chung(2008)既比较了“市场”(MARKET)隐喻在汉语、马来语以及英语之间使用的异同。Simó(2011)以大型语料库为基础,按照不同的目标域主题进行分类,考察了美式英语和匈牙利语中以“血”(BLOOD)隐喻的使用频率、语义内涵及应用模式的异同。罗一丽、张辉(2016)基于汉英语料库,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道德概念在“肮脏(dirt)”和“干净(cleanliness)”层面的隐喻投射进行了对比分析。胡春雨、徐玉婷(2017)基于汉英媒体语料库,对比研究了“经济隐喻”的使用,分析了汉英“经济隐喻”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大部分是研究同一隐喻在不同语言中使用频率与使用模式的异同,寻找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某一隐喻使用的共性与个性。同时,这类研究也分析同一隐喻在跨语言、跨文化间语义内涵的异同,使得其对比涉及到更深入的概念领域。通过比较某一概念的隐喻投射,不仅仅对跨语言差异有新的解释,还能对更深层次的跨文化差异有一定理解。
2.4 结合多元学科视角
从结合多元学科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是通过跨学科结合来进行隐喻分析的研究,例如把隐喻研究与心理學、医学和教学等学科相结合。Sznajder(2010)通过利用语料库对商务英语教材中的隐喻进行评估,提出了教材中隐喻的选择应该考虑频率数据等语料库证据。Pérez-Sobrino & Julich(2014)研究音乐评述中的隐喻使用,把隐喻与音乐美学相结合起来,强调了隐喻在音乐评述中的基础性作用,为音乐评述提供了一些新思路。Semino et al.(2018)通过从认知的、基于话语的和基于实践的这三个互相关联的视角对“框架”(framing)概念的隐喻功能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分析,并且将隐喻研究与医学相结合,利用该研究为关于癌症等敏感话题的隐喻使用提供了更合理的方法。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与不同的学科相结合,或是通过对某一学科中的隐喻使用进行基于语料库的评估,从而来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来自语言使用方面的优化建议,或是在借助语料库工具研究某些隐喻使用后,再将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而来展示隐喻对不同学科可能会产生的作用,帮助各个学科寻找其更实用更适用的语言使用方法。
2.5 探寻历时发展视角
从探寻历时发展视角出发的语料库隐喻研究是通过利用历时语料库、与历史学相结合或者做历时研究来进行的。Allan(2008)利用格莱斯高大学开发的“英语历史分类词典”语料库,从“智力”(intelligence)概念的隐喻和转喻构建出发,重点分析了与“智力”概念化密切相关的3个源域,探讨了这些源域中一些词汇的历时变化,强调了历时研究对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研究视角。Tissari(2010)将语料库方法和历史语义学相结合,对当代英语和早期现代英语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比较研究。谭业升、陈敏(2010)基于自建的经济报刊隐喻语料库,对汉语经济隐喻做了一项历时研究,探讨了隐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异同及作用,为语料库隐喻研究提供了通过历时研究方法来将语言与社会文化相连的研究范式。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注重隐喻使用的历史性,即隐喻的使用是受到了历史影响的,同时隐喻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隐喻的使用情况与历史息息相关。借助语料库对隐喻进行历时研究,在梳理隐喻纵向发展脉络的同时接触到与隐喻使用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助于探寻隐喻在同一语言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使用情况的异同,并追溯语言隐喻变化的动机。
2.6 研究语言技术视角
从研究语言技术视角出发的研究是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开发,构建能够解释隐喻运作机制的模型,从而实现对隐喻语言的自动化处理,例如隐喻的识别、理解与生成。Group(2007)提出使用MIP(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对语篇中的隐喻字词进行可靠识别。Steen(2010)在MIP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隐喻识别程序MIPVU。MIPVU不止像MIP那样只识别“隐喻使用的词语”,它是一套识别所有“隐喻相关词语”的规则。孙亚(2012)则以自建小型“甲流话语”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分析隐喻使用来说明该工具的语义域赋码功能在获取隐喻词目和分析隐喻规约性方面的作用。但是,Wmatrix的使用要依赖人工来区分目标域和源域,并且还要靠人工来识别哪些是隐喻词目。
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以隐喻研究为载体,力图开发出新的隐喻识别程序、语料检索技术等能应用到语言学研究中的工具。虽然目前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但是这种尝试仍然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为语料库隐喻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
3.总结与展望
得益于语料库对隐喻研究的帮助,语料库隐喻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它作为一个较新的领域,其发展难免也有所不足。
虽然目前语料库隐喻的研究角度已经较为多样,但是在一些视角上的研究并不够深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在验证隐喻理论时,许多研究者是将已有的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支撑,来解释和描述隐喻语言现象,但是却并未对理论的系统性构建或拓展作出贡献。同时,从研究语言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也较少,大多数研究者们都是直接将现有的索引方法和识别技术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事实上,目前的语料库智能技术水平还亟待发展,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需要更强力的保障。因此,为了语料库隐喻的进一步发展,应当注重对语料库研究技术本身的研究。而在对比语言文化和结合多元学科两个视角上语料库隐喻发展空间还非常大,研究者们需要有开放包容的思想,通过对比或结合,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学科间的互动。除此以外,目前涉及到汉语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多是将汉语与其他语言进行跨语言比较,针对汉语本身的研究还较少。并且,对语言学研究来说十分重要的历时研究在语料库隐喻研究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比纵向研究而言,语料库隐喻的研究更多的是横向对比研究。
语料库隐喻不仅仅是在研究视角上有进步空间,在研究方法上也有许多发展空间。例如,目前的语料库隐喻研究多是将“基于语料库”作为其默认研究范式,事实上,“语料库驱动”的研究范式因为以语料库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可能更有利于语言的创新。因此,为了发挥语料库的优势和潜能,研究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唤醒创新意识,多加斟酌所用的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
[1] 郭振伟. 我国隐喻语料库研究现状与展望 [J]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3(3).
[2] 胡春雨, 徐玉婷. 基于汉英媒体语料库的“经济隐喻”对比研究 [J] . 外语教学, 2017(9).
[3] 柳超健, 曹灵美. 国外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 方法、问题与展望 [J]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1).
[4] 罗一丽, 张辉. 英汉道德隐喻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肮脏(dirt)”/ “干净(cleanliness)”的隐喻表征 [J] . 外语研究, 2016(6).
[5] 孙亚.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使用研究 [J] . 外语教学, 2012(3).
[6] 谭业升, 陈敏. 汉语经济隐喻的一项历时研究 [J]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5).
[7] 吴丹苹, 庞继贤. 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4).
[8] 薛冰.近十年国际隐喻语料库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4).
作者简介:周馨(1996-),女,汉族,四川成都,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