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娱乐圈乱点父子兵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谢霆锋又惹了事端,他和张卫健为了电视拍摄过程中的小摩擦硬是把“小龙马”王伯昭打成了内伤,而后者更是一气之下告上法庭,索赔103万巨款。尽管这位去年还纠缠于车祸“顶包案”的谢“酷哥”,那时曾在父亲谢贤和大众面前如何承诺“低调做人”,但那种骨子里的“少爷”作派还是会时不时地爆发一下,给自己“五彩斑斓”的人生阅历再抹上一彩“亮色”。
  “一怒动手”的少爷作派让我们想到了张默,虽然他的名气还不甚响亮,但是他老爸张国立现在可是炙手可热。张少爷也是一不顺心动起手来,打了人,退了学。我们一时感想多多,这“老子英雄儿好汉”,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老子英雄儿凶蛮”了呢?再看看现在的娱乐圈,诸如这样依仗了老爸的能力出来闯世界的还真是为数不少,当然这其中的少爷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像谢少爷这般“负面出挑”的,也有像房祖名那样以“乖仔”形象上位的。不管如何,仿佛一时间,少爷便都能和明星画上等号。
  孩子在家庭生活、事业环境的帮衬下,其人生难免会走一条较为熟悉的道路。而那些能在业内呼风唤雨的“爸爸”,更是为他们充当了“领路人”和“开道者”的角色。虽然少爷们出道后境况和遭遇各不相同,有的青云直上,有的颇多坎坷,有的成为了跋扈的“少爷党”,有的成了备受关注的幸运儿,但有一点他们肯定是超标完成了的,那就是关注。躲避在爸爸背后都能被“狗崽”狂追,更何况现在走到风口浪尖。至于更多的负面曝光和监督,也是理所应当。享受“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同时,必定需要承受“树大招风”的风险。
  于是总在想着这样一些问题,这些“少爷”身上真有多少成为明星的潜质?他们的成名多少是得益于父母,多少是依赖于自身实力和打拼?今天我们列举这娱乐圈中比较著名的几位“少爷”,盘点一下他们的往事,预测一下他们的未来。
  
  姓名:柯有伦
  父亲:柯受良
  优点:谦逊
  缺点:老爸不够红,外形和能力都不突出
  长相遗传指数:★★★(满分5)
  能力遗传指数:★
  星路发展指数:★
  小黑走了,带着他的“飞车”和他的电影形象。留下了还未成器的儿子柯有伦。柯受良生前希望尽力协助儿子柯有伦在娱乐圈发展,但是柯有伦除了唱过几首不咸不淡的“口水歌”外,其他成绩总的来说是“不名一钱”。倒是小黑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柯有伦露脸机会倒是增多起来,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频频曝光,总会显得不成体统。所以柯有伦四处为父亲的后事奔走,让大家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孝子的模样,和明星、未来没有丝毫关系。
  要说相貌,有伦肯定要比小黑略胜一筹,但也远没有达到“帅锅”的标准(因为这个比较的起点有点低)。再加上他还远远没有将“插科打诨混世界”的本事练成老爸那般游刃有余。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老爸那飞车的真本事。自身实力上的劣势使得柯有伦要想在“腥风血雨”的华语歌坛闯一番事业,分一杯羹,这难度还真不小。况且小黑的名气根本无法与成龙相提并论。想利用老爸的影响来为自己铺路,也是难上加难。由此我们推断,即便柯有伦相比“龙子”房祖名更加成熟和自立,但这演艺之路还真就未及“龙子”一半坦荡。
  意外发生后,好友曾志伟为完成小黑遗愿决定与文隽开拍一部20集电视剧,由柯有伦担演其中一角。并打算邀请吴宗宪、刘德华与柯有伦合唱小黑名作《笨小孩》,以求力撑好友遗子,但是各位明星叔叔帮忙归帮忙,父亲这棵大树毕竟倒了,这就是现实。如果柯有伦真的想扭转现状,除非他痛下决心,捡起父亲特技这一杀手锏,不然娱乐圈再怎么星光灿烂,他也只是个仰望者了。
  建议:重拾父亲特技功夫,以胆识搏成功
  
  姓名:房祖名
  父亲:成龙
  优点:乖巧、友善
  缺点:平庸、没功夫、长相一般
  长相遗传指数:★★★
  能力遗传指数:★
  星路发展指数:★★★
  不算“小龙女”,房祖名是成龙惟一的“龙脉”。由于成龙早年事业发展的需要,房祖名和母亲林凤娇一起过着很“隐蔽”的生活,18岁那年,他才与父母亲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正因为这样,成龙对这个生性有些懦弱的儿子很有些愧疚,所以便在儿子进入娱乐圈一事上尽心尽责地运作着关系。先是在儿子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千机变II》中甘当了一回配角,为儿子赢得无数新闻。后又卖了一个老人情给好友李宗盛,让他收房祖名为徒。甚至在推出“龙子”前把儿子的姓也改了。但是凭“龙子”那张极具“成龙作品”特色的脸,我们就能一眼认出,龙哥此招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是因为成龙,房祖名要红起来根本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成龙成名本来就不是靠长相,而是靠舍命的敬业精神。所以即便房祖名再有年轻版成龙的样子,但论长相也实在普通。关键是能否继承父亲最优良的传统——真功夫。房祖名那粉嫩的样子、唯诺的表情反倒更像个白面书生。这下可好,相貌刚刚“脱贫”,身手更是压根没有。文不够雅,武不够强。房祖名要想在娱乐圈这个花样美男聚集地杀出一条血路,前景不敢乐观。好在母亲林凤娇调教有方,房祖名待人也算不骄不躁,做人也少有“纨绔子弟”的作风,加之能量巨大的老爸,房祖名这一路《边走边唱》下去,混口香饽饽倒也不难!
  建议:早日成熟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主见和想法。
  
  姓名:张默
  父亲:张国立
  优点:悟性高、聪明
  缺点:个性太强、生性浮躁
  长相遗传指数:★★★
  能力遗传指数:★★★
  星路发展指数:★★★
   张默并非张国立和邓婕所生,他在单亲家庭长大,所以他生性叛逆。张默的成长过程里,老爸常年在外拍戏,无暇他顾。但是张少爷也算争气,考上了中戏。作为张国立的儿子,张默演戏还算有点天赋,从《我这一辈子》的客串演出,到《少年大钦差》里与曾志伟、吴孟达搭档,而后是《九品芝麻宫》里出任主角,引来苏永康、罗家英、黄子华给他配戏,这一切的表现全都离不开张默自身的实力(毕竟他是中戏科班出身),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他爸爸张国立在中间起的作用。
  张默“一朝闻名”除了沾父之光外,“引爆点”竟然是殴打女友童谣一事。这多少有点讽刺。但是“打人事件”出来后,张国立对媒体的态度及此后一系列“拯救”行动,证明有个明星老爸还真是能够起点作用的,当然要不是因为老爸是近年热火朝天的张国立,张少爷也不会被那么多人“负面”地关注。
  虽然以这种方式“破茧而出”,打乱了张国立的“育儿计划”,但是祸福并依,负面新闻使张默的新闻采访价值大增,“眼球经济”提升了他的知名度。如今的张默面对媒体谦逊有礼,深谙讨好媒体之道。很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度,同时他还刻意与父亲拉开距离,一副“自我独立”的样子。不过,话说回来,再自命清高,自命不凡,也不应该忘记当一个公众人物之前,首先要做一个厚道的人。父亲张国立就是例子,离开了老子,离开了厚道,这路还能走得如此顺风顺水?
  建议:牢记善良与厚道是艺人最珍贵的品质。
  
  姓名:曾宝仪
  父亲:曾志伟
  优点:可爱、自立、主持功夫不亚于老爸
  缺点:不够靓丽
  长相遗传指数:★★★
  能力遗传指数:★★★★
  星路发展指数:★★★★
   曾宝仪是曾志伟与前妻的女儿,从小在特殊的环境中长大,所以比较独立和成熟。娱乐圈复杂,老爸自己闯荡得辛苦,便不想让爱女也趟这滩混水,所以一直反对女儿入行。宝仪也是听话,大学直接去了台湾。可是遗传的效果在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能说会道的宝仪在主持这点上继承了父亲的优势,毕业后就在台湾当上了电视台记者。没过多久,又被张小燕看中,拉到台前当主持了。这一对父女现在活跃在两岸三地,还真是热闹。
  按理说,在香港,曾志伟可谓是无线的金牌主持,电影方面也是造诣颇深,要提拔自己的女儿应该不难,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便看出宝仪的能力来,在完全没有父亲庇护的台湾,闯出一片天地,应该是宝仪自身努力的结果。但是话说回来,女儿此时还是要感谢老爸,因为老爸的才华基因早已深植在她的血脉里,不承认这个,就有点忘本啦!
  在长相上,曾宝仪被认为是老爸曾志伟的“基因改良版”,但离“美人”还是差一步,岁数也不占什么优势了。幸亏曾宝仪本来就将自己定位为才女一栏,所以她的发展道路应该算是宽广。即便将来容颜老去,她也还能靠手中的话筒,伶俐的口舌之功在娱乐圈欢腾。正像她的老爸曾志伟那样:一技傍身,行遍天下。
  建议:稳步方展,步步为营,定能占据一片天地。
  
  姓名:谢霆锋
  父亲:谢贤
  优点:酷帅有才华
  缺点:太自我、太张扬
  长相遗传指数:★★★★
  能力遗传指数:★★★★★
  星路发展指数:★★★★★
  还在襁褓中的谢霆锋就被母亲狄波拉、父亲谢贤抱着上过杂志封面。那个时候已经有人预言这是将来的“星种”。后来谢贤生意失败,全家举债度日,可怜这个在镁光灯下长大的孩子,不到17岁就由父亲作主,“卖”给英皇还债。从小熏陶在明星生活中的谢霆锋倒也极为适应这一无奈和必然的转变,迅速出手将整个娱乐圈拿捏得恰当有余,他成功了。当然他需要感谢老爸谢贤遗传给他的天生好底子,也要感谢这明星家庭给他带来的先天性媒体关注度。
  不过,现在谁都不会去否定谢霆锋本身的实力,就像没有人会用房祖名来和他作比较一样。老爸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谢霆锋在香港娱乐圈的成功,自身因素应该远大于“老爸因素”。看看他有板有眼地唱着歌、演着戏,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再看看他的市场号召力,大家不得不把他视作一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范本。有这样一个细节可以参考,当年《少年蛊惑仔》后,外界似乎就不再称呼谢霆锋为“谢贤之子”,反倒称呼起谢贤为“谢霆锋的老爸”来了。而在内地,也似乎是先知其子,再识其父的吧!
  谢霆锋可以说是“明星之后”中成功的范例。但是早熟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使他变得狂躁和易怒起来。他拍戏打架、唱歌摔吉他、开车撞人并逃避处罚,一切异行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聚焦的不用说,当然就是“锋菲恋”和“锋芝恋”,即便他每次都以“真心人”的面貌出现,但给大众的印象还是不怎么严肃。这两年谢霆锋的负面新闻目不暇接,事业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要是再这样下去必定会成为人们“非正常关注”的对象,老爸的债还清了,在人们的批评中淡出倒也罢了,要是弄成个香港版的“李亚鹏”天天被人“BS”那就真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建议:平和心态,遵纪守法,少闹绯闻。
其他文献
到了大学半学期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不该让女友莉报考外地的名牌军校,我现在正为这个天大的错误付出巨大的代价。   什么破军校啊,连打电话都必须在周六周日,每逢周六周日别人都和女朋友去逛街,看电影,只有我一个人在和电话谈恋爱。可电话费贵不说,经常在电话里说也没什么意思,慢慢地打电话的时间就短了许多。   没事一个人出去逛街,可总能碰到自己的同学拥着小鸟依人的恋人在闲逛,
期刊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当你提出某种请求被对方不假思索地驳回时,你必定感到十分懊丧。为了顾及面子不好意思再提要求,只得灰心丧气打道回府,另谋他途。然而,如此经不住挫折的一触即溃,并不是最佳选择。   其实,当你被拒绝的时候,事情并不一定走到了绝境,你应该拿出勇气,以真诚的态度和卓越的口才,再努力争取一番,也许就会峰回路转,使对方转变态度,使你如愿以偿呢。请看实例:   陈屹到美国留学,
期刊
最常见的分手对白:我不想再影响你的前途,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人……我不想再欺骗你和自己,希望你原谅我吧!我会永远祝福你的。   评语:四平八稳,但是作用不会太好,就像是青霉素,很多都市男女都对此有了抗药性。通常还会纠缠一段时间。   最富老式文艺片特色的分手对白:我曾说过要爱你一生一世,而我在这一刻也是爱你的,但是和你在一起,我爱得很辛苦,快要被你逼得透不过气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感到
期刊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挥舞着一柄神剑以破竹之势攻下吴国。星移斗转,1965年,湖北江陵出土了一把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剑,“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身上短短八个字昭示了持有这柄剑的旷世名君。看,剑身傲岸,喷薄着英雄的血性,好似诉说着越王金戈铁马,文韬武略的传奇。而剑,不只是属于剑客、枭雄。不仅是凝炼了紫红的血液,剑器身上同样闪烁着儒雅的文化色彩,它和诗
期刊
  
期刊
著名演说家卡耐基曾提到,他以讲究衣着出名的好莱坞影星辛西娅·吉布为例子,得出一个结论:句子的语气不同,给人留下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他说,辛西娅在出席一个影圈的聚会活动时,她身着一袭红色的时髦大衣,整个形象显得光彩照人。第二天,不少熟人、亲友和记者,都向她打听她穿红大衣的事,结果就出现种种不同的询问形式和效果:   吉布小姐,昨天你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大衣啊?—自由式   昨天你穿的那件大
期刊
每个人的禀赋有区别。可怕的是每个人未必明了自己和别人的区别:手指短的非要弹钢琴,平足的非要练长跑,O型腿的非要跳国标舞……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能磨成针,木头棒子能吗?  一个光棍汉问一个新婚的男子:感觉如何?  回答说:不能结婚,挺累。  一个没负什么责任的人问负点什么责任的人:负点责任有什么意思?  回答说:没完的应酬,没意思。  没见新婚的人离婚。  也没见负点什么责任的人辞职
期刊
在电话称王、通信习惯日渐荒废的时代结束之后,因特网横空出世,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的使用,使得写信重又成时尚。可惜,大多数在电子通信中使用的语言仍是老掉牙的八股。此外,网络还有了自己特有的符号,那些“表情符号”或者“小脸蛋”用来表达各种情感。你把脑袋歪向左边就会明白,为什么:一)意味着“我高兴”。对于朋友之间的非正式信息而言,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怎样才能让你显得更专业呢?以下就是约定俗成的
期刊
抑制烦躁、易怒、敌意的乐曲  【中国】琴曲《流水》,二胡曲《汉宫秋月》,琴歌《阳关三叠》、《苏武牧羊》。  【外国】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肖邦《A小调钢琴协奏曲》,李斯特《D小调钢琴奏鸣曲》,瓦格纳的歌剧《汤豪瑟》中男中音的咏叹调《唱给夜空之星的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德彪西的管弦乐 《夜曲》。    有助于调整紊乱的思绪、减轻内心焦虑不安的乐曲  【中国】琴曲《梅花三弄》
期刊
一次,朋友出远门,回来后,我们自然要小聚一下。和朋友小酌,酒酣耳热之际,朋友对我说:“我知道你喜欢读书,所以特意给你捎回了一个保证让你喜欢的书签。”说着,朋友从包里取出来,我一看,果然不错,是一个合金做的十分精致的书签。朋友见我十分喜欢,当然也很高兴。但是,朋友又问我说:“你知道这多少钱吗?”我回答不知道。他说:“五十块钱。”我相信这个书签值这么多钱,但我还是被这样的价钱吓了一跳。因为朋友毕竟和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