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
诗词是人类最简洁最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桂冠。诗人高洪波说“诗的声音是天籁。”叶嘉莹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诗咏情言志,怡情益趣。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故乡,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10篇。优美的诗,丰富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滋润了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终生打下诗意的基础。
可惜,我国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从2009年起,我跟踪本校学生,做了如下跟踪调查。
在我校,一二年级要求必背古诗19首,学生实际背诵超过19首的有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20%;三四年级必背古诗21首,达标的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10%;五六年级32首,达标的90%,达到《标准》要求的60首的有2%。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是在递减的。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探究。
二、破解难题
(一)“请君为我侧耳听”——吟诵诗词谈古论今
我国的诗歌,产生于周代,那时先民们在劳动中口口相传,故有《诗经》。此后千年,从《楚辞》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代小令,明清诗词,直到现代诗、朦胧诗和先锋诗,无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我们的课本选入的课本里,从《诗经》到《乐府》歌谣,无一涵盖。人教课本十二册,读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后,我问学生,你喜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吗?想不到学生答,不喜欢。我问原因,学生答,读不懂。南宋的辛弃疾距离我们现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情怀,今天的小学生们很难感同身受。借助多媒体,我先播放了徐健顺先生吟诵的《西江月》,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吟诵,当他们懂得用最古朴的声音来吟诵,一个披发行吟、被贬乡间的诗人形象,一个在举国上下“暖风熏得游人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寂寞英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不读诗,无以言”,中国诗词既是诗又是歌,可吟诵,可传唱。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决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
2015年起,我借鉴蒙学教育的特点,根据人教版的要求,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古典蒙学教材中,选择部分作为学生早读的资料,让孩子从此和古典诗文为伴,让古诗词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书声朗朗,播下诗的种子,明天,我们将萌发诗的花朵,结出诗的果实,那是中华文明的诗意传承。
(二)“凤凰台上凤凰游”——信息化教学 传承文明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更无法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在40多人的大课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诗歌是有韵的文字、无声的音乐。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无一不是歌唱的语言。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呢?在讲授《西江月》的时候,我先给《西江月》配乐,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吟唱,并和学生讨论由此而来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弹唱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公共账号里。第二天就有学生用《梁祝》给《相见欢》配乐,用吕思清的《思乡曲》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对于优秀作品,我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学生互相打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赞和赏,是同伴之间最好的评奖。
王国维先生自称“与花鸟共忧乐”。理解古诗,学习古词,我也需要学生有“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的同理心。中国现代诗歌的陨落,和我们的古诗教学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学习了《西江月》以后,我让学生找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当晚,就有学生发回作业。有人抄写了一首《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旁边配图,“疲惫不堪的老马,风尘仆仆的战士,无边无际的小路。”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意境。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诗词的教学,学生学习诗词的形式多样了,读诗品词的热情高了,学习160首诗词,就如囊中探物。“一帘晚日看收进,杨柳春风百媚生”,信息技术让诗词教学有了新的空间。
(三)“直到城头总是花”——自主学习 教学相长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是讲台上最神圣的角色,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学”在“教”之后,有“教”才有“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被空前地质疑,我们教的知识真的有那么纯粹吗?我们的教,必须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手段吗?
《颠覆课堂》和《与大数据同行》这两本书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未来50%的学生将选择混合性学习。”即,网络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根据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混合性学习,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最好的诠释。
诗词教学,也许是最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教育家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无法感动学生的诗不是好诗。正如叶嘉颖所说的“兴发感动”,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一再强调的“赋比兴”,“兴”为三字之首。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教师定材料,学生学习,一旦学生学不会,我们不会反思教学和教材的不足,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学生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天资不聪颖。这显然有欠公平。因为这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自主性的学习很难产生。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学习完《西江月》之后,学生可以此为词牌,自由阅读古诗词,他们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探讨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或者古文改写。只要理解了诗意词意形式不限。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上,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诗词,进行改编创作。因为被诗词所打动,所以,他们要学着写诗填词。也许,他们的作品不完美,但真挚感人。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诗词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能读,能懂,能写”的多重目标。
三、总结
“日暮江山急,绿水去何长。”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古诗词教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字、音、画的同步,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视听,激发了孩子读诗品词写诗填词的热情,古诗词教学,有望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顾随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昆仑出版社.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克托【英】:《与大数据同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州市先烈中路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诗词是人类最简洁最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桂冠。诗人高洪波说“诗的声音是天籁。”叶嘉莹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诗咏情言志,怡情益趣。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故乡,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10篇。优美的诗,丰富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滋润了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终生打下诗意的基础。
可惜,我国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从2009年起,我跟踪本校学生,做了如下跟踪调查。
在我校,一二年级要求必背古诗19首,学生实际背诵超过19首的有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20%;三四年级必背古诗21首,达标的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10%;五六年级32首,达标的90%,达到《标准》要求的60首的有2%。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是在递减的。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探究。
二、破解难题
(一)“请君为我侧耳听”——吟诵诗词谈古论今
我国的诗歌,产生于周代,那时先民们在劳动中口口相传,故有《诗经》。此后千年,从《楚辞》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代小令,明清诗词,直到现代诗、朦胧诗和先锋诗,无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我们的课本选入的课本里,从《诗经》到《乐府》歌谣,无一涵盖。人教课本十二册,读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后,我问学生,你喜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吗?想不到学生答,不喜欢。我问原因,学生答,读不懂。南宋的辛弃疾距离我们现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情怀,今天的小学生们很难感同身受。借助多媒体,我先播放了徐健顺先生吟诵的《西江月》,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吟诵,当他们懂得用最古朴的声音来吟诵,一个披发行吟、被贬乡间的诗人形象,一个在举国上下“暖风熏得游人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寂寞英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不读诗,无以言”,中国诗词既是诗又是歌,可吟诵,可传唱。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决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
2015年起,我借鉴蒙学教育的特点,根据人教版的要求,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古典蒙学教材中,选择部分作为学生早读的资料,让孩子从此和古典诗文为伴,让古诗词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书声朗朗,播下诗的种子,明天,我们将萌发诗的花朵,结出诗的果实,那是中华文明的诗意传承。
(二)“凤凰台上凤凰游”——信息化教学 传承文明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更无法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在40多人的大课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诗歌是有韵的文字、无声的音乐。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无一不是歌唱的语言。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呢?在讲授《西江月》的时候,我先给《西江月》配乐,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吟唱,并和学生讨论由此而来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弹唱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公共账号里。第二天就有学生用《梁祝》给《相见欢》配乐,用吕思清的《思乡曲》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对于优秀作品,我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学生互相打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赞和赏,是同伴之间最好的评奖。
王国维先生自称“与花鸟共忧乐”。理解古诗,学习古词,我也需要学生有“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的同理心。中国现代诗歌的陨落,和我们的古诗教学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学习了《西江月》以后,我让学生找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当晚,就有学生发回作业。有人抄写了一首《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旁边配图,“疲惫不堪的老马,风尘仆仆的战士,无边无际的小路。”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意境。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诗词的教学,学生学习诗词的形式多样了,读诗品词的热情高了,学习160首诗词,就如囊中探物。“一帘晚日看收进,杨柳春风百媚生”,信息技术让诗词教学有了新的空间。
(三)“直到城头总是花”——自主学习 教学相长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是讲台上最神圣的角色,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学”在“教”之后,有“教”才有“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被空前地质疑,我们教的知识真的有那么纯粹吗?我们的教,必须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手段吗?
《颠覆课堂》和《与大数据同行》这两本书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未来50%的学生将选择混合性学习。”即,网络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根据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混合性学习,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最好的诠释。
诗词教学,也许是最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教育家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无法感动学生的诗不是好诗。正如叶嘉颖所说的“兴发感动”,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一再强调的“赋比兴”,“兴”为三字之首。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教师定材料,学生学习,一旦学生学不会,我们不会反思教学和教材的不足,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学生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天资不聪颖。这显然有欠公平。因为这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自主性的学习很难产生。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学习完《西江月》之后,学生可以此为词牌,自由阅读古诗词,他们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探讨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或者古文改写。只要理解了诗意词意形式不限。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上,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诗词,进行改编创作。因为被诗词所打动,所以,他们要学着写诗填词。也许,他们的作品不完美,但真挚感人。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诗词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能读,能懂,能写”的多重目标。
三、总结
“日暮江山急,绿水去何长。”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古诗词教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字、音、画的同步,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视听,激发了孩子读诗品词写诗填词的热情,古诗词教学,有望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顾随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昆仑出版社.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克托【英】:《与大数据同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州市先烈中路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