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德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应始终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既要“为文”,又要“从道”。因此,在整个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句段篇章的品读中渗透贯彻德育思想。
一、研读文本,明确德育目标
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找准德育的最佳出发点。
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利用多种阅读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以及谦虚好学的卓越品质。学生对爱因斯坦并不熟悉,很难理解他的科学研究态度。因此,在文本目标的定位中,教师需要明确引领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充分体验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教学中通过阅读活动,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体验。
二、推敲揣摩,渗透德育因子
新编语文教材在表达人物的感情和总结文章的主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咀嚼和体味作者的意图,深刻理解关键词句的内在意蕴,在语言实践中巧妙渗透德育因子。
例如,针对《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一课中的“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一句话,教师提问:“为什么将雷锋比作一滴水,而不比作小草或雨滴呢?”通过引导分析,学生意识到将雷锋与一滴水进行比较更为准确,他的身份很普通,但他的精神很伟大。文中还有“他啊,是剛展翅的小鸟,却能够向着党飞!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学生抓住关键词“刚、才”进行讨论,明白了雷锋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后代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三、观察插图,升华德育情感
插图是新编教材的一大亮点,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插图的见解与个性体验,从而升华德育情感。
例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中,有一幅插图:护士长叶欣因不知疲惫抢救患者而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病倒在病床上,周围是看望她的领导、同事和群众。在初读课文体会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此时,叶欣会想什么?她有什么牵挂?你觉得她是怎样的人?你想对叶欣说什么?”通过预设导问,学生发挥想象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情感共振,促使学生在对榜样的敬意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对比感悟,引领德育价值
对比感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辨别能力。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通过文本中的“傲慢”“蔑视”这两个词,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有的学生说:“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会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对这则寓言故事思想内容的分析,学生在比较辨析中提升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总之,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语文中道德教育的渗透,在教学实践中,选准德育的切入点,在语言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让语文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释放。
一、研读文本,明确德育目标
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找准德育的最佳出发点。
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利用多种阅读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以及谦虚好学的卓越品质。学生对爱因斯坦并不熟悉,很难理解他的科学研究态度。因此,在文本目标的定位中,教师需要明确引领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充分体验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教学中通过阅读活动,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体验。
二、推敲揣摩,渗透德育因子
新编语文教材在表达人物的感情和总结文章的主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咀嚼和体味作者的意图,深刻理解关键词句的内在意蕴,在语言实践中巧妙渗透德育因子。
例如,针对《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一课中的“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一句话,教师提问:“为什么将雷锋比作一滴水,而不比作小草或雨滴呢?”通过引导分析,学生意识到将雷锋与一滴水进行比较更为准确,他的身份很普通,但他的精神很伟大。文中还有“他啊,是剛展翅的小鸟,却能够向着党飞!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学生抓住关键词“刚、才”进行讨论,明白了雷锋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后代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三、观察插图,升华德育情感
插图是新编教材的一大亮点,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插图的见解与个性体验,从而升华德育情感。
例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中,有一幅插图:护士长叶欣因不知疲惫抢救患者而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病倒在病床上,周围是看望她的领导、同事和群众。在初读课文体会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此时,叶欣会想什么?她有什么牵挂?你觉得她是怎样的人?你想对叶欣说什么?”通过预设导问,学生发挥想象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情感共振,促使学生在对榜样的敬意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对比感悟,引领德育价值
对比感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辨别能力。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通过文本中的“傲慢”“蔑视”这两个词,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有的学生说:“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会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对这则寓言故事思想内容的分析,学生在比较辨析中提升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总之,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语文中道德教育的渗透,在教学实践中,选准德育的切入点,在语言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让语文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