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这门课程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步接触科学、感受科学魅力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并针对性的从加强师生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等五方面提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水平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合作能力
引言:小学的科学实验课程是学生接触科学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能有效的连接初中的物理、化学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作用,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为提升小学科学与试验的教学效果,应加强教学方法探究。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时,部分中老年教师会选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只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例如,通过亲身操作给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进行实验原理的讲解,这种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方式,很少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不能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接受,减少了实验的趣味性。另外,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会打破实验玻璃材质的设备而受伤,所以很少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这将影响小学的科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实验材料不齐全
在很多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校并未对这门课程有足够的重视,小学科学实验在这门课程,学校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时学校的实验室准备的实验材料并不够全面,学校的教学资金主要投入到其他的硬件教学设备的更换上,很少投入到较贵又易于消耗的实验材料上,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口头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结合课本进行实验原理的简单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学习科学实验这门课程是枯燥无味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的实验参与度不高
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这门课程学习时,由于教学材料的限制和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在课上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通常会采用分组进行合作实验的教学方式,由于小组内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和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的同学会通过实验收获较多知识,而部分同学不喜欢动手,在合作时参与程度不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距加大。另外,由于小组合作的进度不一,有的小组已经完成实验后,而有的小组实验只进行到一半,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
二、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水平对策
(一)加强师生教学互动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科学实验这门课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学。首先,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提出实验的科学猜想。其次,通过学生自己设立科学猜想,在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加强互动性教学能有效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的对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液体之间的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准备适量的清水、油和醋等不同的液体,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液体是能进行融合的,什么液体之间是不可融合的,教师在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后,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检测猜想,而不是教师通过实验现象告知学生结果,自己亲身操作能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由于小升初考试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科学实验这门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处于副科的边缘位置,难以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家长更希望学生把学习精力放在学习数学、语文、英语这种主课上,科学实验这门课的教师应加强对家长说明培养孩子科学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重要性。在學生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选择生活化情景教学,通过将课程知识原理和学生的生活问题将结合,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中学习“测量降水量”这堂课时,在讲到雨是怎么形成的,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时,教师可以用雷公电母的神话故事,使学生猜测降雨是否真的和神仙有关,并通过让学生进行酒精灯和试管进行加热试验形成水蒸气验证实验原理,并向学生讲解在生活中云层的水汽是怎么产生的。
(三)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由于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准备不足,在进行科学实验课程时教师和学生缺少合适的实验环境[1]。面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一些不危险而且实验材料较为简单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备材料。例如,在进行学习小孔成像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手电筒、剪刀和纸进行实验,或学习凹透镜与凸透镜原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眼镜,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而远视眼镜就是凸透镜,或让学生携带放大镜,用来研究学习凸透镜原理。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新技术,使学生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操作模拟,能有效的避免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验操作,又能使学生通过电脑的实验模拟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通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基本能满足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实验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学生的分组合作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将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入内涵,了解小组合作的优势[2]。教师通过结合学生优势、基础和性格等划分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磁铁能吸住什么物体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引导,通过展示材料,交流猜测结果,分组实验验证结果,汇报交流的过程,让小组成员参与到互动当中。小组成员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去糙取精,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实验的各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教师有必要综合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的结果分析,找出不良的影响因素交易调整,发现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或者小组,加以表彰。教师通过科学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针对性地提出实验建议,实现个性化引导,提高学生个体的素养,继而全面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在进行学习科学实验这门课程时,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很多观点都是打破常规的观点,后又被证实是正确的,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测时适当的提出创新性的想法。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一组对比实验,通过教师故意提出错误的教学观点后,使学生在实验中进行验证,通过不同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打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提出的观点全部正确的刻板印象,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自行想办法进行验证的能力,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的为学生将来进行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的探究实验原理,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发展,教师应时刻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并进行改进,根据教学的要求培养理论与实践将结合综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燕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4.
[2]林晓光.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2.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合作能力
引言:小学的科学实验课程是学生接触科学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能有效的连接初中的物理、化学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作用,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为提升小学科学与试验的教学效果,应加强教学方法探究。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时,部分中老年教师会选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只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例如,通过亲身操作给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进行实验原理的讲解,这种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方式,很少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不能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接受,减少了实验的趣味性。另外,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会打破实验玻璃材质的设备而受伤,所以很少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这将影响小学的科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实验材料不齐全
在很多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校并未对这门课程有足够的重视,小学科学实验在这门课程,学校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时学校的实验室准备的实验材料并不够全面,学校的教学资金主要投入到其他的硬件教学设备的更换上,很少投入到较贵又易于消耗的实验材料上,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口头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结合课本进行实验原理的简单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学习科学实验这门课程是枯燥无味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的实验参与度不高
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这门课程学习时,由于教学材料的限制和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在课上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通常会采用分组进行合作实验的教学方式,由于小组内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和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的同学会通过实验收获较多知识,而部分同学不喜欢动手,在合作时参与程度不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距加大。另外,由于小组合作的进度不一,有的小组已经完成实验后,而有的小组实验只进行到一半,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
二、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水平对策
(一)加强师生教学互动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科学实验这门课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学。首先,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提出实验的科学猜想。其次,通过学生自己设立科学猜想,在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加强互动性教学能有效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的对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液体之间的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准备适量的清水、油和醋等不同的液体,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液体是能进行融合的,什么液体之间是不可融合的,教师在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后,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检测猜想,而不是教师通过实验现象告知学生结果,自己亲身操作能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由于小升初考试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科学实验这门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处于副科的边缘位置,难以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家长更希望学生把学习精力放在学习数学、语文、英语这种主课上,科学实验这门课的教师应加强对家长说明培养孩子科学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重要性。在學生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选择生活化情景教学,通过将课程知识原理和学生的生活问题将结合,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中学习“测量降水量”这堂课时,在讲到雨是怎么形成的,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时,教师可以用雷公电母的神话故事,使学生猜测降雨是否真的和神仙有关,并通过让学生进行酒精灯和试管进行加热试验形成水蒸气验证实验原理,并向学生讲解在生活中云层的水汽是怎么产生的。
(三)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由于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准备不足,在进行科学实验课程时教师和学生缺少合适的实验环境[1]。面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一些不危险而且实验材料较为简单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备材料。例如,在进行学习小孔成像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手电筒、剪刀和纸进行实验,或学习凹透镜与凸透镜原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眼镜,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而远视眼镜就是凸透镜,或让学生携带放大镜,用来研究学习凸透镜原理。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新技术,使学生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操作模拟,能有效的避免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验操作,又能使学生通过电脑的实验模拟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通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基本能满足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实验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学生的分组合作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将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入内涵,了解小组合作的优势[2]。教师通过结合学生优势、基础和性格等划分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磁铁能吸住什么物体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引导,通过展示材料,交流猜测结果,分组实验验证结果,汇报交流的过程,让小组成员参与到互动当中。小组成员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去糙取精,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实验的各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教师有必要综合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的结果分析,找出不良的影响因素交易调整,发现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或者小组,加以表彰。教师通过科学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针对性地提出实验建议,实现个性化引导,提高学生个体的素养,继而全面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在进行学习科学实验这门课程时,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很多观点都是打破常规的观点,后又被证实是正确的,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测时适当的提出创新性的想法。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一组对比实验,通过教师故意提出错误的教学观点后,使学生在实验中进行验证,通过不同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打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提出的观点全部正确的刻板印象,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自行想办法进行验证的能力,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的为学生将来进行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的探究实验原理,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发展,教师应时刻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并进行改进,根据教学的要求培养理论与实践将结合综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燕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4.
[2]林晓光.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