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现状调研

来源 :粮食科技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减少粮食杀虫剂使用安全事故,规范粮食杀虫剂安全使用与管理,本文开展了我国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现状调研,调研企业涉及我国11个省市45家粮食仓储企业。调研结果表明,行业标准《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建议加快修订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我国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监管平台,大力发展绿色储粮,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关键词]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磷化氢
  中图分类号:S37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3
  储粮杀虫剂杀虫是当前控制储粮害虫的最主要手段,储粮杀虫剂包括储粮熏蒸剂和储粮防护剂。储粮熏蒸剂是一类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形成足够的气态浓度致使储粮害虫死亡的化学药剂,致死方式主要为生命体的呼吸作用,大多具有高毒性特征,如处理不当,易产生安全事故。储粮熏蒸剂种类主要包括磷化氢、硫酰氟和溴甲烷等,其中溴甲烷已禁止使用。储粮防护剂是一类残效期比较长的杀虫剂,主要起辅助性杀虫,致死方式为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毒性较小,产生安全事故的风险相对较小[1-3]。
  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目前粮食储藏行业化学药剂规范使用的强制性标准文件,对确保储粮化学药剂规范使用,减少因储粮化学药剂违规使用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粮食杀虫作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文针对《规范》执行是否到位、指导生产是否存在漏洞和监管盲区、是否适应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化学药剂的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重点对我国第四至第七生态储粮区开展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现状调研,以期为完善行业标准以及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1 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研两种方式相结合,涉及我国11个省市45家粮食仓储企业。其中,省级及中储粮直属库企业22家,市级企业10家,县级企业13家;现场调研27家,问卷调研28家。现场调研时,尽量要求仓储部门负责人参与;问卷调研时,应确保问卷人具有粮油保管员职业资格证。
  调研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储粮杀虫剂种类及使用情況;(2)熏蒸杀虫作业警戒线距离执行情况;(3)残渣处理方式与环保部门关注情况;(4)熏蒸作业过程所使用的防护装置种类;(5)是否按照规定建设专用库房储存;(6)库点之间药剂的运输;(7)药剂采购情况;(8)药剂领用情况。
  2 调研过程
  2.1 储粮杀虫剂种类与使用比例
  此次调查以储粮熏蒸剂为重点,虽然储粮防护剂品种繁多,考虑其危害性较小,将其作为一类杀虫剂来考虑。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储粮防护剂为辅助杀虫手段,使用率达51.1%,磷化氢为主要杀虫手段,使用率高达88.9%,硫酰氟是一种新型储粮熏蒸剂,使用率达17.8%,使用硫酰氟的企业部分存在同时使用磷化氢熏蒸的情况。结果表明,磷化氢是当前我国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杀虫剂,硫酰氟是当前我国防治储粮害虫的次要杀虫剂。
  2.2 熏蒸杀虫作业警戒线
  《规范》对熏蒸期间设立警戒线做出明确规定:“采用磷化氢或其他熏蒸剂熏蒸时,警戒线距离熏蒸仓房至少20m”[4]。设立警戒线并达到规范要求,是熏蒸作业期间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是否设立警戒线及如何设立警戒线,是本次调研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经调研发现,45家企业均在熏蒸作业期间设置了警戒线,但普遍存在警戒线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结果显示仅有5家表示能够按照《规范》操作,占比11.11%,40家表示不能按照《规范》操作,占比88.89%。不能按照《规范》操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土地资源紧张,不少粮库在规划设计时,两幢仓房之间的间距就小于20m,尤其是浅圆仓、立筒仓的情况更为普遍;第二,通常熏蒸作业期间也是粮库粮食进出仓作业的重要时段,仓房之间的过道还需要作为进出仓作业使用。结果表明,我国建仓设计的相关规范与粮食储藏的相关规范未能有效衔接。
  2.3 药剂残渣处理
  《规范》要求,熏蒸反应后药剂残渣的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5-6]。由于粮食仓储企业为非营利性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所保管粮食的保管费用,在熏蒸剂残渣处理上,一方面,目前尚无简单快捷的熏蒸药剂残渣处理装置与设备;另一方面,如果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其成本高昂,势必增加企业负担,目前粮食行业熏蒸剂的残渣主要采用深埋处理。然而《规范》并未明确深埋属于无害化处理方式,规定较为模糊,因此许多粮食仓储企业残渣处理未被环保部门所关注。结果表明,药剂残渣处理问题既属于《规范》存在的漏洞,又属于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2.4 熏蒸杀虫防护装备
  《规范》要求,熏蒸作业人员在分药、投药、散气和处理残渣过程中,应戴具有防毒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7]。根据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粮库使用的防护装置主要是空气呼吸机和滤毒罐,具体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空气呼吸机配置比例不高,主要分布在大中型粮食仓储企业;滤毒罐使用比例较高,主要分布于中小型粮食仓储企业。同时,有一家企业曾使用口罩作为熏蒸作业的防护装置。2012年《国家粮食局关于暂停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通知》(国粮办展〔2012〕90号)规定,各类粮油仓储、加工企业暂停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结果表明,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是我国粮食仓储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8]。
  2.5 专业库房
  《规范》要求,储粮化学药剂应有专用库房储存。经调研发现,45家企业均建有专用库房。结果表明,在专业库房建设方面,我国粮食仓储企业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6 库点之间药剂的运输   《规范》要求,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使用专用车辆运输,由专人押运,承运企业应该取得国家相关资质。目前,粮食仓储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的储粮杀虫剂,均由具有承运资质的企业运输至库里,能够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为了方便種粮农户卖粮,不少粮库尤其是大型粮食仓储企业,都会设置一个或多个分库(库点),就近收购农民粮食。为了节省成本和方便管理,这些分库(库点)所需储粮杀虫剂统一存放于主库区,熏蒸杀虫时再从主库区调运至分库(库点)。储粮杀虫剂在主库区和分库(库点)之间的调运过程,只能采用普通车辆运输,且只能自己运输,这种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成为粮食行业所面临的危险品安全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题。
  2.7 药剂采购
  《规范》要求“使用单位应有采购储粮化学药剂计划,采购数量不宜超过上年度药剂使用量的150%”。通过调研发现,45家企业均建有规范和严格的药剂采购制度,基本做到了药剂零库存。结果表明,在药剂采购方面,我国粮食仓储企业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8 药剂领用
  《规范》要求“实行储粮化学药剂出库登记制度,做到账实相符,领用储粮化学药剂应由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通过调研发现,41家企业建有出库登记制度,占比91.1%,4家企业未建立出库登记制度,占比8.9%。同时,《规范》并未规定药剂出库后的监管方法。现行制度下,药剂出库后,很难准确跟踪到每一瓶药剂的流向,成为储粮化学药剂安全使用管理的漏洞。结果表明,在药剂领用方面,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基本能够按照《规范》执行,但《规范》存在监管漏洞。
  3 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在储粮杀虫剂“采购”“存储”方面,均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领用”方面,基本能够按照《规范》执行;在“设立警戒线”“配置防护装置”“药剂残渣处理”方面,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未能执行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规范》制定未考虑土地紧张的实际情况,仓房距离难以满足设立警戒线距离的要求;(2)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造成防护装置配置不齐;(3)《规范》对药剂残渣处理规定较为模糊。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磷化氢仍然是我国储粮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自溴甲烷禁止使用以后,磷化氢一度成为我国防治储粮害虫唯一的熏蒸药剂。虽然近年来硫酰氟作为一种新型储粮熏蒸剂开始应用于储粮防治,但是硫酰氟不但会产生很强的温室效应,而且仍然是一种高毒化学药剂。2016年农业部明确提出,5年内包含磷化铝在内的高毒农药将全部禁止使用,因此高毒化学药剂均面临禁用危机。
  4 建 议
  4.1 加快《规范》的修订
  (1)《规范》存在部分条款表述模糊问题,造成企业实施《规范》无所适从,使《规范》的作用大打折扣。如对药剂残渣处理、对尾气处理等条款的表述非常模糊。
  (2)《规范》在化学药剂使用的部分关键环节没有规定,化学药剂的安全使用存在监管漏洞。如“主库与分库(库点)之间药剂转运”和“药剂领用后每一瓶高毒药剂的准确流向”等。
  4.2 加强《规范》的宣贯
  调查表明,储粮杀虫剂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规范》执行不到位。安全生产无小事,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规范》在内的粮食杀虫剂安全使用管理的法规、标准等制度的宣贯工作,粮食杀虫剂安全长期抓、常常抓,培训人员要实现从管理部门到实际操作人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
  4.3 建设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监管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监管平台,实现对储粮杀虫剂从采购、审批、库存、使用和残渣处理全流程的监管。
  4.4 加大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
  储粮杀虫剂安全管理的终极解决方案,就是加大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使储粮杀虫剂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发展迅速,已在部分粮库得到推广应用。研究表明,结合控温储粮技术和绿色生物储粮防护剂防治,能够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储粮技术替代化学药剂,是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广大老百姓对绿色食品消费要求日益提高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白旭光.储藏物害虫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莫国良.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 43(6):106-107.
  [3] 吴镇,刘宇昊,杨文棋,等.储粮害虫防治方法及防护剂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9):56-59.
  [4] LS 1212—2008,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S].
  [5]袁芳芳.光伏技术助力绿色储粮[J].粮食加工,2018,43(2): 76-78.
  [6]蒋源勇,侯兴之,杨国峰.利用浅层地能低温储藏粳稻的研究[J].粮食储藏,2013,42(5):23-25.
  [7]赵九永,吴树会.微生物杀虫剂在粮食储藏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42(4):42-43+51.
  [8]王昌金.农村储粮有害生物防治方法探讨[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11.
  [9]王绍文,刘强,郑坤,等.高大平房仓气密性改造与熏蒸杀虫效果试验[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7):52-54.
  [10]吕建华,赵英杰,吴树会.储粮保护剂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7(5):34-37.
  [11]张来林,刘志雄.储粮害虫的防治[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 (2):43-45.
其他文献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的要求,6月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称《通知》),部署2020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万人,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  《通知》部署了今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分类培育现
期刊
6月19日上午,國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北京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情况调度视频会议,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生活物资保障组要求,进一步安排部署北京市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会议要求,全力做好北京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会议指出,首都“米袋子”供应,不仅关系广大北京市民的基本生活,更关系稳定人心、稳定预期、稳定社会秩序的大局,对有力有序防控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会
期刊
摘 要:中国于2006年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旨在促进小麦增产,保障农民利益。为探究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增产效应,在分析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产量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14个小麦主产省1994—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小麦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实施能够实现小麦增产1 080.56万t。  关键
期刊
[摘要]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环流熏蒸工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储粮害虫治理技术,其中环流风机进风口方向与粮堆上层相通、出风口方向连接风道口是普遍采用的环流熏蒸工艺。本文结合超高大平房仓(堆粮高度8m)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采用磷化铝片剂表面施药法,将环流风机进风口方向与风道口连接、出风口方向与粮堆上层相通,并分析粮仓空间、粮堆表层和粮堆底层磷化氢浓度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施药方法进行环流熏蒸时,
期刊
6月3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報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据悉,该《报告》继续突出战略导向、定量分析的特点,基于统计数据和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CASM )等前沿研究方法,从农业—食物系统的视角回顾与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走势。  《报告》显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19年中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内容,基于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3层评价体系。以四川省564户种植业农尸为例,根据计算出的关联度对生产行为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种植业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较低,种植技术的薄弱、安全认知的缺乏是导致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低的主要原因,农户在施肥、农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安全性
期刊
[摘要]稻米适度加工不仅能保留营养物、提高出品率,还能降低碾磨能耗,符合国家政策、健康消费、节能降耗的导向。本文以华南地区主要的籼稻品种——美香占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碾磨程度下稻米基本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直链淀粉、粗纤维)、矿物质、蒸煮食用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籼稻基本成分(直链淀粉除外)、矿物质与碾减率成反比,直链淀粉、蒸煮食用品质与碾减率成正比。综合考虑籼稻营养价值和蒸煮食用品
期刊
6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南局纪检组长魏国栋一行赴茅坪乡长兴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魏国栋一行先后到长兴茶叶基地、太空鸡养殖基地等实地察看了产业帮扶情况,勉励驻村工作队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驻村帮扶工作经历,做好服务群众工作。鼓励贫困群众要坚定脱贫信心,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克服困难,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详细了解了长兴村茶叶种植基地、太空鸡养殖基地等项目运营情况、项目监管情况、扶贫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产生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一农村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的培育,由于目前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对全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先行地区——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了解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员目前的培训情况,总结出其中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乳制品分类快速识别技术依旧相对匮乏的现状,获取了样品的拉曼光谱,以此作为表征样品的质量特性数据,输入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构建高效识别技术。结果显示,乳制品拉曼光谱数据采集迅速,含水样品可直接上样测试,单个样品的数据采集时间仅需2.5min,計算机处理时间在10s以内,参数优化条件分别为小波软阈值降噪(db1小波基,分解层数N=3)、归一化处理([-1,1]区间),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