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众多问题中,中国模式是一个重要话题。这里所说的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些思路、做法和经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当今世界上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提出来的,他说中国有自己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9年前,他在讲到国际关系和世界各国发展的时候说,发展经济不能套用一个模式,中国不能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模式,当然也不应该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我们过去学习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这条路没有走通。我们现在按照中国国情办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中国版的中国模式,就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版本是十几年前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有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的讨论。西方版本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版本的中国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但本质上不一样。本文将从发展的思路、做法和经验出发,谈一谈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理解。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第一,有一条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规定了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系统、动力系统和价值系统,强调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这种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这种发展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来推动。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先生说,这条基本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一百年不变。实际上,这条基本路线就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战略。长期战略问题解决了,具体的发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中国模式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容。
第二,有一个凝聚全国人民共识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实现小康,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过去三十多年,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始终坚持这一发展目标,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识。制定一个发展目标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始终坚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在迈向这个发展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解决温饱和实现小康的目标都已实现。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又对第三步发展目标做了进一步规划和概括,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把这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概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成为全国人民持续的共识和奋斗目标。过去三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是凝聚共识、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有一个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对国情形成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形势做出了一个清醒的判断。这就是,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人口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两个重大判断。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与欧美相比差距不大,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6000多美元,西部地方有的省份只有2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最新标准,目前中国还有两亿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城市还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有些外国朋友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认为,中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他们眼中,北京就是中国,上海就是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就是中国。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们发达的一面,没有看到落后的一面。对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还有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任务依然很严峻。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这样一个判断不动摇,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始终立足于这样一个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制定方针政策、处理国内事务,以及推动各项工作时,都要建立在对这一基本国情清醒认识的基础上。
第四,有一个能够持续释放活力的强大动力机制。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获得长足发展,依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不断释放出制度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过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高速发展,今后我们仍然要依靠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有一个始终坚持不渝的发展宗旨。从本质上说,中国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强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包容性发展。这些关于发展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体现了推动发展的价值导向,是我党始终坚持不渝的发展宗旨和目标,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全体人民共享。把发展宗旨定在为人民服务上,定在让人民过好日子上,这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支撑。
上述五点,一条基本路线解决了长期战略问题,一个发展目标解决了长期奋斗的方向问题,一个基本判断解决了决策的依据问题,一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解决了我们的动力问题,一个根本宗旨解决了发展的目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就叫做中国模式。三十多年来,我们按照这样一套模式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成功实现了前两步发展目标,有效应对了两次重大的国际金融危机(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因如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论推动改革还是发展经济,在决策上总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来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握国情、把握阶段、把握实际,也就把握住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客观基础。
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每做出一项决策,都要问一问这件事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这和西方的执政党根本不同,他们的党是代表部分群体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第三,坚持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协商主要是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来和去的关系。在做决策、制定发展规划前,需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这叫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指导群众、带领群众进行实践。二是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是左和右的关系。做出重大决策前,需要听取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也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情况,了解人民意愿。三是各级组织和政府通力合作,是上和下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都有义务和权利,准确地向上级反映情况。上级组织和部门要对下级进行指导,做出决策时既要考虑到全局利益,也要考虑到局部利益,力求做到上下一致,形成共识,以便增强执行力。四是保持政策连续性,是前和后的关系。制定规划、做出决策、推动工作,前后要保持连贯性,一任接着一任做,就好像接力赛一样,奔着统一的目标一起前进,一同发展。
第四,坚持实行精英管理。中国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逐级选拔上来的,经过实践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可观的业绩,才能上升到更高一层的领导岗位。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了解基层的情况,和老百姓关系密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中国经济就是由这样一批精英来领导的。在中国要当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敢干、能干,也就是说能做事、会做事、能做成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检验干部的标准。
第五,坚持依靠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9.7%的平均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形成了立身的创新实力,这种创新是全面的,既有改革推动的制度创新,也有观念创新和科技、管理创新。面对困难,我们提出思路决定出路,就是强调解放思想。推动发展,我们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强调科技创新对促进发展的关键作用。
第六,坚持发展混合经济。中国的混合型经济大体上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就是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政府看得见的手管方向,市场看不见的手管资源配置。第二个特征是公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相结合,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相结合。第三个特征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就是按劳动成果进行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第四个特征是中央积极性和地方积极性相结合,我们把它叫做两条腿走路,这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有两个引擎,一个是中央,一个是地方。地方的发展有相对的自主权,同时服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
第七,坚持统筹兼顾方法。统筹兼顾体现了中国古老传统的智慧,即把各类资源、各方面的情况、各种条件等放到一起通盘筹划,从相互联系上考虑问题,从而对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做出系统安排,对各方面的利益做出合理调整。在统筹兼顾中保证公正,在加快发展中提高效率。具体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就是,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是相互衔接的,从实际出发分步骤、分阶段实现总体发展目标。根据五年规划,中国每一年都要对发展经济的重点任务、重点政策做出统一安排,长远奋斗目标、五年规划和年度重点安排构成统筹兼顾、深谋远虑的发展模式。这一点与西方不同,他们党派相互竞争,轮流坐庄,往往是短期性的考虑。
以上七个方面,就是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的秘密所在,这是一种独特的实践,一种全新的示范,它还不完善,尚在继续发展之中。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效
概括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中国主要干了五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把中国经济从弱小带向了强大。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5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5万亿。一年新增5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二十多年前中国全年的经济总量,也相当于土耳其当年的经济总量。
第二件大事,把中国经济从绝对贫穷带向了相对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功地解决了6亿多人口的贫困问题。脱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让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尚属首次。1978—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从380元提高到了4.1万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随之大幅度增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立方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2%。中国还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人均寿命达到76岁,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第三件大事,把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带向了市场经济。中国改革有一个基本的取向,叫做市场取向,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中国的一切改革和各种制度建设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点来推进的,现在已经初步形成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出了全面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成熟、完善和定型。三十多年时间中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同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次巨大的试验,也是一次成功的示范。
第四件大事,把中国经济由封闭带向了开放。三十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重要的参与者、竞争者,也在成为规则制定者。当今世界,所有的全球性问题包括重大的区域性经济问题,离开了中国的参与都将无法进行。实践证明,开放不仅可以推动改革,也会有力地促进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寻求发展。 第五件大事,把中国经济由波动起伏带向了持续稳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抗波动的能力比较弱,经常发生周期性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政府不断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特别是通过应对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动和突发事件,丰富了反危机的经验。通过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和政策手段,在制度层面上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在物质基础层面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后劲。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并伴随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推动转型升级,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一个速度放缓期。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但是任何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年均7%—8%的中高速增长转变,在“速度换挡期”,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症状,需要逐步进行调整,使各方面都能适应中高速发展。
第二,经济总量扩大之后,进入一个结构调整期。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逐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经济环境也与从前大不一样,这都要通过结构调整去应对。结构调整中还会隐藏一些风险,需要防范和化解。一句话,就是要推动结构转型升级,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第三,人们生活改善之后,进入生活质量提高期。在解决温饱和达到小康水平之后,人民生活的需求已经开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这些需求不仅涉及经济问题,也关系到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解决。
第四,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之后,进入深化改革攻坚期。经过三十多年改革,体制机制方面比较容易改的都改了,现在剩下来的是比较难改的。我们把它叫做肉基本吃完了,现在要啃硬骨头。推进深层次的改革涉及多年积累的矛盾,涉及到利益调整,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不能适时推进改革,将会付出更大代价,所以,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第五,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期。我们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两三百年走过的路程,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人口的转移规模大、速度快,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西方两三百年要解决的问题,压缩到中国三十多年内解决,再加上国内发展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叠加在一起,解决起来困难和矛盾就更多更大了。这里最突出的就是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大,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来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
如何应对以上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句话:尊重经济规律,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尊重社会规律,着力推进包容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尊重国际经济规律,着力推进合作共赢发展。
(作者系中共中央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娟娟)
[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第一,有一条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规定了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系统、动力系统和价值系统,强调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这种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这种发展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来推动。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先生说,这条基本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一百年不变。实际上,这条基本路线就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战略。长期战略问题解决了,具体的发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中国模式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容。
第二,有一个凝聚全国人民共识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实现小康,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过去三十多年,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始终坚持这一发展目标,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识。制定一个发展目标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始终坚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在迈向这个发展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解决温饱和实现小康的目标都已实现。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又对第三步发展目标做了进一步规划和概括,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把这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概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成为全国人民持续的共识和奋斗目标。过去三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是凝聚共识、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有一个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对国情形成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形势做出了一个清醒的判断。这就是,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人口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两个重大判断。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与欧美相比差距不大,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6000多美元,西部地方有的省份只有2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最新标准,目前中国还有两亿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城市还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有些外国朋友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认为,中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他们眼中,北京就是中国,上海就是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就是中国。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们发达的一面,没有看到落后的一面。对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还有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任务依然很严峻。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这样一个判断不动摇,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始终立足于这样一个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制定方针政策、处理国内事务,以及推动各项工作时,都要建立在对这一基本国情清醒认识的基础上。
第四,有一个能够持续释放活力的强大动力机制。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获得长足发展,依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不断释放出制度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过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高速发展,今后我们仍然要依靠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有一个始终坚持不渝的发展宗旨。从本质上说,中国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强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包容性发展。这些关于发展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体现了推动发展的价值导向,是我党始终坚持不渝的发展宗旨和目标,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全体人民共享。把发展宗旨定在为人民服务上,定在让人民过好日子上,这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支撑。
上述五点,一条基本路线解决了长期战略问题,一个发展目标解决了长期奋斗的方向问题,一个基本判断解决了决策的依据问题,一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解决了我们的动力问题,一个根本宗旨解决了发展的目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就叫做中国模式。三十多年来,我们按照这样一套模式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成功实现了前两步发展目标,有效应对了两次重大的国际金融危机(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因如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论推动改革还是发展经济,在决策上总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来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握国情、把握阶段、把握实际,也就把握住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客观基础。
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每做出一项决策,都要问一问这件事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这和西方的执政党根本不同,他们的党是代表部分群体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第三,坚持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协商主要是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来和去的关系。在做决策、制定发展规划前,需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这叫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指导群众、带领群众进行实践。二是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是左和右的关系。做出重大决策前,需要听取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也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情况,了解人民意愿。三是各级组织和政府通力合作,是上和下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都有义务和权利,准确地向上级反映情况。上级组织和部门要对下级进行指导,做出决策时既要考虑到全局利益,也要考虑到局部利益,力求做到上下一致,形成共识,以便增强执行力。四是保持政策连续性,是前和后的关系。制定规划、做出决策、推动工作,前后要保持连贯性,一任接着一任做,就好像接力赛一样,奔着统一的目标一起前进,一同发展。
第四,坚持实行精英管理。中国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逐级选拔上来的,经过实践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可观的业绩,才能上升到更高一层的领导岗位。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了解基层的情况,和老百姓关系密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中国经济就是由这样一批精英来领导的。在中国要当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敢干、能干,也就是说能做事、会做事、能做成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检验干部的标准。
第五,坚持依靠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9.7%的平均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形成了立身的创新实力,这种创新是全面的,既有改革推动的制度创新,也有观念创新和科技、管理创新。面对困难,我们提出思路决定出路,就是强调解放思想。推动发展,我们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强调科技创新对促进发展的关键作用。
第六,坚持发展混合经济。中国的混合型经济大体上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就是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政府看得见的手管方向,市场看不见的手管资源配置。第二个特征是公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相结合,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相结合。第三个特征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就是按劳动成果进行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第四个特征是中央积极性和地方积极性相结合,我们把它叫做两条腿走路,这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有两个引擎,一个是中央,一个是地方。地方的发展有相对的自主权,同时服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
第七,坚持统筹兼顾方法。统筹兼顾体现了中国古老传统的智慧,即把各类资源、各方面的情况、各种条件等放到一起通盘筹划,从相互联系上考虑问题,从而对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做出系统安排,对各方面的利益做出合理调整。在统筹兼顾中保证公正,在加快发展中提高效率。具体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就是,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是相互衔接的,从实际出发分步骤、分阶段实现总体发展目标。根据五年规划,中国每一年都要对发展经济的重点任务、重点政策做出统一安排,长远奋斗目标、五年规划和年度重点安排构成统筹兼顾、深谋远虑的发展模式。这一点与西方不同,他们党派相互竞争,轮流坐庄,往往是短期性的考虑。
以上七个方面,就是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的秘密所在,这是一种独特的实践,一种全新的示范,它还不完善,尚在继续发展之中。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效
概括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中国主要干了五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把中国经济从弱小带向了强大。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5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5万亿。一年新增5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二十多年前中国全年的经济总量,也相当于土耳其当年的经济总量。
第二件大事,把中国经济从绝对贫穷带向了相对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功地解决了6亿多人口的贫困问题。脱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让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尚属首次。1978—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从380元提高到了4.1万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随之大幅度增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立方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2%。中国还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人均寿命达到76岁,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第三件大事,把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带向了市场经济。中国改革有一个基本的取向,叫做市场取向,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中国的一切改革和各种制度建设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点来推进的,现在已经初步形成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出了全面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成熟、完善和定型。三十多年时间中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同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次巨大的试验,也是一次成功的示范。
第四件大事,把中国经济由封闭带向了开放。三十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重要的参与者、竞争者,也在成为规则制定者。当今世界,所有的全球性问题包括重大的区域性经济问题,离开了中国的参与都将无法进行。实践证明,开放不仅可以推动改革,也会有力地促进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寻求发展。 第五件大事,把中国经济由波动起伏带向了持续稳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抗波动的能力比较弱,经常发生周期性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政府不断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特别是通过应对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动和突发事件,丰富了反危机的经验。通过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和政策手段,在制度层面上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在物质基础层面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后劲。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并伴随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推动转型升级,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一个速度放缓期。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但是任何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年均7%—8%的中高速增长转变,在“速度换挡期”,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症状,需要逐步进行调整,使各方面都能适应中高速发展。
第二,经济总量扩大之后,进入一个结构调整期。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逐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发展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经济环境也与从前大不一样,这都要通过结构调整去应对。结构调整中还会隐藏一些风险,需要防范和化解。一句话,就是要推动结构转型升级,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第三,人们生活改善之后,进入生活质量提高期。在解决温饱和达到小康水平之后,人民生活的需求已经开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这些需求不仅涉及经济问题,也关系到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解决。
第四,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之后,进入深化改革攻坚期。经过三十多年改革,体制机制方面比较容易改的都改了,现在剩下来的是比较难改的。我们把它叫做肉基本吃完了,现在要啃硬骨头。推进深层次的改革涉及多年积累的矛盾,涉及到利益调整,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不能适时推进改革,将会付出更大代价,所以,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第五,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期。我们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两三百年走过的路程,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人口的转移规模大、速度快,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西方两三百年要解决的问题,压缩到中国三十多年内解决,再加上国内发展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叠加在一起,解决起来困难和矛盾就更多更大了。这里最突出的就是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大,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来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
如何应对以上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句话:尊重经济规律,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尊重社会规律,着力推进包容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尊重国际经济规律,着力推进合作共赢发展。
(作者系中共中央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娟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