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没有质量就没有教育的地位。这个“质”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好每节课45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得。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急需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现阶段,信息技术课不是主要学科,而且学生家庭中并没有达到家家有电脑,所以很难布置课外作业,于是课堂45分钟就显得非常的宝贵。作为教师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每节课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每堂课都能学有所得。同时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单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此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本人从自身教学入手粗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备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备课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者分别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课堂形式、内容、结构等;在新课标下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要突出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注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如:在初识Windows系统用户界面时,要对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大小、调整窗口大小等等。我在上课前,先用手机对个别同学进行照片采集,在更换桌面背景时,把已采集好的学生照片变成桌面背景,学生发现自己的照片也可以进入电脑里面,顿是兴备起来,兴趣倍增,都积极动手操作,感受计算机的神奇,效果非常好。
三、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途径。现代教学方法中下面的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也是教师在课前备课的“重头戏”,这一部分要求教师纵观整个课程,针对学生的特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初中生,每节课的任务不能太大,教学任务中新增知识、难点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任务的设计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任务要求十分的明确,让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样板来完成,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种任务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师明确要求的,而另一部分内容则允许学生通过自由发挥来完成。第三种任务是教师只提出一些大概的原则上的要求,内容由学生充分发挥得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分组教学法
将一个班级均匀划分为四个小组(根据班级人数与机房环境结构具体而定),每小组一名正组长,一名副组长;在上机座次上,同小组相邻。分组依据可以根据教学组织意图灵活选择,基于自愿组合,学生间的沟通效率会更高些;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分组,有利于分层教学。组长与教师有优先的交互权,组长的职责是辅导本组同学,组长接受速度要快,帮助同学要热心。组长的产生主要依据是学生完成作品的速度与质量,组长的任用是动态的。分组教学主要面向教学任务的完成,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获得帮助的机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性很强,学生的一举一动所见即所得,教师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千万不要吝啬给予反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给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也能给学生一种肯定,鼓励和希望,让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成功效率更加明显。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分组交流心得,先让每组组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长给完成好的,有创意的同学奖励,在他们的学习评价表上打上“优”。利用学习评价表,关注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评价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然后每组选出最好的一个作品,进行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表达自己的见解,评出最好的一组。
五、做一名会反思的教师
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改进我们的教学、实现高效教学。这一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对于我们每位教师的成长也是关键的。
总之,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教学人员中级《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现阶段,信息技术课不是主要学科,而且学生家庭中并没有达到家家有电脑,所以很难布置课外作业,于是课堂45分钟就显得非常的宝贵。作为教师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每节课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每堂课都能学有所得。同时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单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此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本人从自身教学入手粗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备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备课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者分别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课堂形式、内容、结构等;在新课标下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要突出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注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如:在初识Windows系统用户界面时,要对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大小、调整窗口大小等等。我在上课前,先用手机对个别同学进行照片采集,在更换桌面背景时,把已采集好的学生照片变成桌面背景,学生发现自己的照片也可以进入电脑里面,顿是兴备起来,兴趣倍增,都积极动手操作,感受计算机的神奇,效果非常好。
三、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途径。现代教学方法中下面的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也是教师在课前备课的“重头戏”,这一部分要求教师纵观整个课程,针对学生的特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初中生,每节课的任务不能太大,教学任务中新增知识、难点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任务的设计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任务要求十分的明确,让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样板来完成,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种任务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师明确要求的,而另一部分内容则允许学生通过自由发挥来完成。第三种任务是教师只提出一些大概的原则上的要求,内容由学生充分发挥得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分组教学法
将一个班级均匀划分为四个小组(根据班级人数与机房环境结构具体而定),每小组一名正组长,一名副组长;在上机座次上,同小组相邻。分组依据可以根据教学组织意图灵活选择,基于自愿组合,学生间的沟通效率会更高些;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分组,有利于分层教学。组长与教师有优先的交互权,组长的职责是辅导本组同学,组长接受速度要快,帮助同学要热心。组长的产生主要依据是学生完成作品的速度与质量,组长的任用是动态的。分组教学主要面向教学任务的完成,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获得帮助的机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性很强,学生的一举一动所见即所得,教师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千万不要吝啬给予反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给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也能给学生一种肯定,鼓励和希望,让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成功效率更加明显。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分组交流心得,先让每组组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长给完成好的,有创意的同学奖励,在他们的学习评价表上打上“优”。利用学习评价表,关注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评价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然后每组选出最好的一个作品,进行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表达自己的见解,评出最好的一组。
五、做一名会反思的教师
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改进我们的教学、实现高效教学。这一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对于我们每位教师的成长也是关键的。
总之,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教学人员中级《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