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过程中诚然有许多评价的方式,只要将科学的评价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那必定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科学评价 语文 实施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与培养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素养不像知识技能学习那样一点一点地学习,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总结,每一点每一个阶段可以分别实施评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续不断地跟踪与调控。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评价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的简明概括。课堂教学要充分的体现和张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且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实施,在教学效果上体现。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在教学中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这一模式只有目标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没有激励性发展;只有对尖子生的肯定,没有对学困生的认可。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既要学生扎实地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的评价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信心
激励性的评价能鼓起学生学习的勇气和力量,又能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例如教《挂两枝笔的孩子》一课,当我让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围绕着“两枝笔”,主要讲了小亮的什么事?一位学生只说出了“小亮羡慕教授他们,挂上了两枝笔,而帮老奶奶写信写得很费劲,于是不再挂笔”的事。显然回答得不够全面,其他的学生见状,则纷纷举起了小手。而我却对那位学生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课文还写了什么。慢慢来,你总能将问题回答完整的。同学们也别着急,给他一点时间,他能说好的。”后来,这位学生终于回答完整了,我又说:“老师很钦佩他,非说好不可,让我们为这种永不气馁的精神鼓掌。”
当这名学生的答案有错误,其他同学都跃跃欲试举起手争着回答时,教师并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另一个学生代答,而应适时加以激励,一句:别着急,你再想想……他能说好的。消除了这名学生回答不好问题的紧张情绪,增强了他的信心,从而很快答对了这道题。如果我们在一节课中,适用激励性的言语评价,那么整堂课学生将会学得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都将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采用导学式的评价方式,提高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时会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巧妙的评价将此种方法推荐给其他的同学。这种评价既对使用良好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并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同学提示学习方法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一课时,老师提问:这篇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学生回答:重点围绕“一定要争气”写了童第周中学读书和比利时留学的两段生活。教师紧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该生回答:我是从课文提示中找到的,课文底下也有两处“一定要争气”的内容。这时老师就应及时评价:认真读题,连题目也细细品味,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位同学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三、采用提点性的评价方式,提升思想认识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提点性的评价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着痕迹地学会做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例如在学习《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一个题目: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合作?当时我班刚好有一对原本是好朋友的学生因学习中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而吵架了。于是我就刻意让这对好朋友先后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先回答,另一个进行评议、补充。当他们都回答后,我给予他们这样的评议:你们俩的回答都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可见你们都是明道理懂表达的孩子,希望你们在现实生活中向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前辈学习,你们能做到吗?这时,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望了望对方,齐声地回答道:“能。”将教育学生置身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这种评价亲切、自然,几乎不留痕迹。把明理的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十分符合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的原则。
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过程中诚然有许多评价的方式,只要将科学的评价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那必定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科学评价 语文 实施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与培养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素养不像知识技能学习那样一点一点地学习,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总结,每一点每一个阶段可以分别实施评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续不断地跟踪与调控。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评价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的简明概括。课堂教学要充分的体现和张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且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实施,在教学效果上体现。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在教学中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这一模式只有目标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没有激励性发展;只有对尖子生的肯定,没有对学困生的认可。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既要学生扎实地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的评价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信心
激励性的评价能鼓起学生学习的勇气和力量,又能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例如教《挂两枝笔的孩子》一课,当我让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围绕着“两枝笔”,主要讲了小亮的什么事?一位学生只说出了“小亮羡慕教授他们,挂上了两枝笔,而帮老奶奶写信写得很费劲,于是不再挂笔”的事。显然回答得不够全面,其他的学生见状,则纷纷举起了小手。而我却对那位学生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课文还写了什么。慢慢来,你总能将问题回答完整的。同学们也别着急,给他一点时间,他能说好的。”后来,这位学生终于回答完整了,我又说:“老师很钦佩他,非说好不可,让我们为这种永不气馁的精神鼓掌。”
当这名学生的答案有错误,其他同学都跃跃欲试举起手争着回答时,教师并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另一个学生代答,而应适时加以激励,一句:别着急,你再想想……他能说好的。消除了这名学生回答不好问题的紧张情绪,增强了他的信心,从而很快答对了这道题。如果我们在一节课中,适用激励性的言语评价,那么整堂课学生将会学得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都将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采用导学式的评价方式,提高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时会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巧妙的评价将此种方法推荐给其他的同学。这种评价既对使用良好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并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同学提示学习方法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一课时,老师提问:这篇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学生回答:重点围绕“一定要争气”写了童第周中学读书和比利时留学的两段生活。教师紧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该生回答:我是从课文提示中找到的,课文底下也有两处“一定要争气”的内容。这时老师就应及时评价:认真读题,连题目也细细品味,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位同学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三、采用提点性的评价方式,提升思想认识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提点性的评价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着痕迹地学会做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例如在学习《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一个题目: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合作?当时我班刚好有一对原本是好朋友的学生因学习中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而吵架了。于是我就刻意让这对好朋友先后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先回答,另一个进行评议、补充。当他们都回答后,我给予他们这样的评议:你们俩的回答都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可见你们都是明道理懂表达的孩子,希望你们在现实生活中向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前辈学习,你们能做到吗?这时,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望了望对方,齐声地回答道:“能。”将教育学生置身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这种评价亲切、自然,几乎不留痕迹。把明理的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十分符合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的原则。
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过程中诚然有许多评价的方式,只要将科学的评价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那必定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