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熟语比喻修辞格对比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陈望道先生的观点,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通常情况下,我们讨论的是积极修辞。关于修辞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陈望道先生认为:“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张弓先生认为:“修辞是为了有效的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以美化语言。”“修辞学,把词义语汇引入新美学范畴,能提高人们对词语的美化力量和欣赏力。”吕叔湘先生认为:“修辞学,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多数是同义词的)词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各种风格(或叫做‘文体’‘语体’)之间进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的特定目的。”刘焕辉先生认为:“修辞现象是一种成功的语言表达现象,其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言语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矛盾;这一特殊的矛盾又交织着语言的形式(语音,形诸书面为文字)与内容(语义),言语的形式(思想表达形式)与内容(思想内容)的矛盾;言语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矛盾统一于特定语境中,解决这一对特殊矛盾的修辞手段是言语形式的最佳(即适切)组合,而汉语修辞的组合又自有其依据本民族语言特点的组合规律。”从以上定义中, 我们可以看出,修辞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有效地运用语言形式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内容,而熟语是极富表达能力的语言形式之一。
  熟语,就广义而言,是一种语言经过长期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结构整齐、固定,语义生动、形象的短语或短句。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熟语。英语熟语与汉语熟语一样,都是人们长期以来在使用中约定俗成的。它们凝聚着人民大众的智慧和经验,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定规律,表达完整的意义,在结构上具有独立性、固定性。熟语之所以表达力极强,是因为熟语中蕴涵着极丰富的修辞格。这里我们仅对英汉熟语的比喻修辞格进行对比。
  比喻包括明喻、隐喻和借喻。下面就分别谈谈英汉熟语中的这三类比喻。
  1.明喻就是利用甲乙二事物的相似点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明喻一般有明显的比喻词。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①本体,②喻体,③比喻词。英汉熟语中都有大量的明喻表达。
  英语中常用的喻词有as, like , than和as if 等。例如:
  1)Like a hen on a girdle.(像热锅上的蚂蚁)。
  2)Time tries friends, as fire tries gold. (时间考验朋友,犹如烈火考验黄金。)
  3)Zeal is like fire; it needs both of feeding and watching.(热情似火,既要添材又要当心。)
  4)Jack is as good so his master. (杰克像他主人一样好)
  5)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他健壮如牛。)
  汉语中的明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像,如,比如,犹如,似,好似,仿佛,像……似的,若,像……一样。”如:
  6)如狼似虎
  7)危如累卵
  8)心如刀割
  9)如箭在弦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明喻使得原本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或浅显易懂,或形象生动,加强了表达效果。而含明喻的熟语不仅语言精练,结构简单,而且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如英语中谚语 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is like a garden full of weeds.(讲而不做,犹如花园里长满了荒草。)就把只说不做的后果描绘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而汉语成语“流年似水”则用短小精练的语言把时间的飞快流逝表达得清楚明白。
  2.隐喻 有很多熟语借助某一具体形象来表达意义,这类熟语叫做隐喻熟语。
  汉语中隐喻所使用的比喻词一般是“是,做,成,为,等于,化作”等。但由于熟语的语言表达都极为精炼浓缩且包含有特定的引申意义和文化内涵,因此很多熟语都不用比喻词。而这却并不影响我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隐喻熟语。如:
  1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3) 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4)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
  15)天下乌鸦一般黑
  英语中,隐喻在本体与喻体之间不一定用比喻词来表示比较关系,因而隐喻是一种暗含着的比喻。例如:
  16) a pretty kettle of fish (乱七八糟,困境)
  17) fish in the air (水中捞月)
  18) neither fish nor fowl (不伦不类)
  19) cry stinking fish (暴露自己的缺点,拆自己的台)
  20)Business is the salt of life.(事业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以上例句中,只有例20)中包含有类似于汉语暗喻的比喻词“is”,例16)-19)中没有比喻词。
  由于隐喻一般不需要比喻词就能够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因而隐喻所涉及的喻体非常广泛,表达能力极强且生动形象,常常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如《红楼梦》中形容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把王熙凤的外表热情,内心冷酷,两面三刀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而英语中劝诫人要慎言的谚语“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也很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3.借喻 借喻是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在句子中。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借喻熟语。
  (1)英语中的借喻熟语:
  21) A little fire is quicklg trodden out.(小火易灭)
  22)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23) Roses have thorns.(玫瑰有刺)
  24)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非一日之工)
  25)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汉语中的借喻熟语:
  26)情人眼里出西施。
  27)说曹操,曹操到。
  28)走后门。
  29)临时抱佛脚。
  30)打落水狗。
  含有借喻的熟语,理解起来比明喻要困难一些,读者必须对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如汉语成语“打落水狗”,如果西方国家的读者不了解狗在汉民族中的贬义形象,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熟语的含义,可能理解为“形容人的残暴”或“落井下石”之意。英语中有习惯语“Sphinx抯 riddle”(难解之谜),如果不了解希腊神话故事,我们也无法理解这个熟语。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熟语中明喻、借喻的表达格式基本相同;而两种熟语中隐喻的表达格式是有差别的,汉语熟语中隐喻有比喻词,而英语熟语中一般不含比喻词。从内容上看,英汉熟语中的比喻,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如英语中“Walls have ears.”就完全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同样的表达“隔墙有耳”。下面是一些相对应的表达:
  English                  汉语
  ◇A bad thing never dies.        ——遗臭万年。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A fall into a pit,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善始者善终。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
  这些相同或类似的表达是人类对同一事物相同性质特征的捕捉在语言中的体现,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同一性,具有普遍性意义。但英汉两个民族的地域、风俗习惯、文化、宗教毕竟不同,这些不同也同样体现在比喻熟语中,主要表现为喻体的不同。如“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如水。),英语中的喻体是“篱笆(hedge)”,而汉语中喻体是“水”;再如“Each bird loves to hear himself sing.”(孤芳自赏),英语中喻体是“鸟(bird)”,而汉语中喻体是“花”。下面再举一些喻体不同的例子:
  English 汉语
  Every man has his hobby horse.(喻体是马)——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喻体是萝卜青菜)
  He sets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喻体是狐狸)——引狼入室。(喻体是狼)
  If you sell the cow, you sell her milk too.(喻体是奶牛)——杀鸡取卵(喻体是鸡)
  Like a rat in a hole(喻体是老鼠)——瓮中之鳖。(喻体是鳖)
  Like tree, like fruit(喻体是树,果).——羊毛出在羊身上。(喻体是羊、羊)
  本文仅对熟语中所含的比喻修辞格作了简单对比。英汉熟语中所含的修辞格非常丰富,熟语的修辞作用也很重要,这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书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
  [3]吕叔湘.我对修辞学的看法,见《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刘焕辉.修辞学纲要[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5]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陈文谦.英语熟语背后的故事[M].南海出版公司,2005.
  [7]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4.
  (甘翠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
其他文献
β2微球蛋白(B2M)标准品是研究透析相关淀粉样变和评估血液透析器透过效率的重要试剂。B2M易于聚集的特性导致其作为标准品的单体浓度降低,使得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为了准确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介于非语素和词之间。非语素向语素的演化是语素发展的必然,其演化的情况主要见于联绵词和外来词。本文主要论述外来词中非语素向
一、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同义词中,根据理性义的兼容程度,又可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  等义词的理性意义完全相同,往往可以互相换用。如:铁路——铁道、自行车——脚踏车、青霉素——盘尼西林等。  近义词的理性义不完全相同的词。如:坚决——-坚定、人际——人间、愤怒——愤慨、愉快——高兴等。    二、动作行为的词义项目    表动作行为的词义项目非常复杂,主要有:动作行为、动作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 每年导致100万人死亡.在我国,据最近的调查资料表明,肝癌年死亡率为20.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8.8%,已由
期刊
毕慧玉在《补正》①一文中认为“亲娘”一词除了①亲生母。方言。②对祖母的称呼外,还有“对已婚妇女的敬称”义。笔者以为,“对已婚妇女的敬称”不确,因为近代汉语作品中,“亲娘”固然有“对已婚妇女的敬称”的例子,而且还不少,但“亲娘”也有称“未婚的青年女子”的。  明·陆人龙《型世言》中就有称未婚女子为“亲娘”的,如:  (1)采菱到来,道:“亲娘辛苦。”芳卿道:“撞着呆物,我就回了。”采菱道:“亲娘谎我
绳跨过定滑轮拉物体的速疋分解问题,是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直接应用。学生在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时,由于受到力的分解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分不清哪是合速度哪是分速度而导致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