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自主学习;观念;兴趣;指导;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1(B)—0043—01
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对人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逐步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意识。
一、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是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尊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性与求异性,思维结果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语言表达的自主性与畅通性,要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信任、友善与宽容。
二、鼓励引导,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课前,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去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试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课文,主动融入学习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神奇魅力,使学生在感知、品味和内化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受到美的熏陶。课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扩展、去想象、去积累。另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唤醒、巩固,主动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三、明确目标,优化指导
学习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论研究表明,当个体在期望实现某个具体目标时,会形成一股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内驱力,而这种内驱力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明确、具体、适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和积累,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来自读、自悟、自究、自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为了避免学生在转化难点时交流上陷于孤立性,思维上滞于片面性,人格上处于封闭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合作学习,倡导组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当小组内成员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这样,既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小组外互助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切实地使全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其中,小组长的组织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等。
五、引导实践,自我发展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右脑,促进左脑和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真正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1(B)—0043—01
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对人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逐步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意识。
一、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是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尊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性与求异性,思维结果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语言表达的自主性与畅通性,要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信任、友善与宽容。
二、鼓励引导,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课前,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去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试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课文,主动融入学习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神奇魅力,使学生在感知、品味和内化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受到美的熏陶。课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扩展、去想象、去积累。另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唤醒、巩固,主动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三、明确目标,优化指导
学习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论研究表明,当个体在期望实现某个具体目标时,会形成一股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内驱力,而这种内驱力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明确、具体、适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和积累,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来自读、自悟、自究、自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为了避免学生在转化难点时交流上陷于孤立性,思维上滞于片面性,人格上处于封闭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合作学习,倡导组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当小组内成员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这样,既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小组外互助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切实地使全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其中,小组长的组织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等。
五、引导实践,自我发展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右脑,促进左脑和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真正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