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存在思想认识、工作职能、组织保障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制约了工作的开展。教师要充分把握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基础保障投入,突出重点,拓展工作的开展渠道。班级德育工作从小学进入中学阶段后,由于学生和学校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对班级的德育工作不再高度重视,甚至敷衍了事,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此,笔者就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当前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认同思想错位
现在社会上人们的主观意识中普遍更为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他们的学习能力、品德教育。进入中学后,各方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认识错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家长、学生甚至教师、学校领导对学生的评价都基于学习成绩,而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家长不理解班级德育工作,多数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班级德育活动,并对此类活动产生厌烦心理。
三是学生对班级德育工作没有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对开展中学班级德育工作不耐烦,认为中学德育中有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够了,班级德育是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导致班级德育工作不受重视,开展也不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班级管理与学生的思想不在一条线上。
2.班级工作职责失位
德育工作在组织层面上,都由班主任主持,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又多为课任教师兼职,因平时教学和学习负担繁重,难以有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部分班主任将工作重心转向学习而忽略了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教书育人”职责中只有“教书”,而失位于“育人”。
3.基础组织保障缺位
由于认识的错位、职责的失位,导致中学班级德育工作走向形式化,基本属于“三无”状态。
一是无专职的班干部,班级德育工作往往一蹴而就,没有专职学生干部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二是无专项活动经费,制约了一些常规活动的开展,好多活动也因经费问题而放弃,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级德育组织的荣誉感、骄傲感和吸引力。
三是无专门的活动场所,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交流、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班级德育工作的策略
针对目前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破旧立新已经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提高認识,充分把握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家长要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理解德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学生要树立谦让、助人、分享、关心社会发展等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德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在班级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对思想道德的认识能力,使其感受德育并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要进一步确立德育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明确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职责。摆正位置,做到思想认识“不错位”、工作职责“不失位”、基础保障“不缺位”;各科任教师和班级德育工作要相互支持、互助协作,积极为对方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在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上形成“补台不拆台”的良好态势,不断增强班级德育工作的前瞻性。
2.加大投入,切实为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要确保“硬件”,即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校政”合力,从而给予班级德育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提供必需的经费和场所,为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开展乃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要确保“软件”,即为班级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家长和学生是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关键。为此,一是要选对人,真正选拔责任心强、热爱班级德育工作的家长担任家委成员,学生担任班干部,形成“家校”合力,实现家校互动。二是要用好人,要进一步完善家长、学生的双方面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使其更规范、更专业,并加强调研手段,构建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全方位提高班级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要留住人,要把对学生和家长的表扬和激励落到实处,切实调动和保护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形成愿干、想干、能干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做好融合,即加大中学生的品德和文化知识融合力度。教师要将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统一目标、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生活习惯,结合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创新。另外,教师要从需要出发,从问题入手,促进学生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会正确传递正能量的方法。
3.突出重点,积极拓展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的发展渠道
首先,工作对象要突出重点。中学的班级德育工作应将重心放在初入中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身上,以正面教育为主,对他们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他们对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认同,使其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目标,认识到为实现中国梦要发扬实干精神,为实现未来的美好理想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其次,工作内容要突出重点。教师要以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科学、技能、生产、实践等活动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身修养,为将来投身于国家建设奠定认识基础。同时,要有重点地开展专题讲座、体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多彩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另外,教师要把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职能,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的健康心理,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工作形式要突出重点。班级德育工作要在设计、组织、安排上务求实效,强调创新与把握规律,既要丰富多彩,又要主题鲜明。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将思想性和娱乐、趣味、时尚结合起来。各班级德育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开展有班级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活动,创建班级的特色品牌项目。
总之,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只有克服认识错位、职责失位、保障缺位的短板,通过提高站位、加大投入、把握重点等策略,才能真正突破德育工作的瓶颈,实现“教书”“育人”两不误,从而培养出德学兼备的优秀学子,服务于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卓山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当前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认同思想错位
现在社会上人们的主观意识中普遍更为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他们的学习能力、品德教育。进入中学后,各方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认识错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家长、学生甚至教师、学校领导对学生的评价都基于学习成绩,而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家长不理解班级德育工作,多数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班级德育活动,并对此类活动产生厌烦心理。
三是学生对班级德育工作没有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对开展中学班级德育工作不耐烦,认为中学德育中有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够了,班级德育是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导致班级德育工作不受重视,开展也不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班级管理与学生的思想不在一条线上。
2.班级工作职责失位
德育工作在组织层面上,都由班主任主持,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又多为课任教师兼职,因平时教学和学习负担繁重,难以有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部分班主任将工作重心转向学习而忽略了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教书育人”职责中只有“教书”,而失位于“育人”。
3.基础组织保障缺位
由于认识的错位、职责的失位,导致中学班级德育工作走向形式化,基本属于“三无”状态。
一是无专职的班干部,班级德育工作往往一蹴而就,没有专职学生干部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二是无专项活动经费,制约了一些常规活动的开展,好多活动也因经费问题而放弃,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级德育组织的荣誉感、骄傲感和吸引力。
三是无专门的活动场所,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交流、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班级德育工作的策略
针对目前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破旧立新已经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提高認识,充分把握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家长要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理解德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学生要树立谦让、助人、分享、关心社会发展等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德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在班级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对思想道德的认识能力,使其感受德育并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要进一步确立德育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明确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职责。摆正位置,做到思想认识“不错位”、工作职责“不失位”、基础保障“不缺位”;各科任教师和班级德育工作要相互支持、互助协作,积极为对方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在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上形成“补台不拆台”的良好态势,不断增强班级德育工作的前瞻性。
2.加大投入,切实为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要确保“硬件”,即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校政”合力,从而给予班级德育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提供必需的经费和场所,为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开展乃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要确保“软件”,即为班级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家长和学生是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关键。为此,一是要选对人,真正选拔责任心强、热爱班级德育工作的家长担任家委成员,学生担任班干部,形成“家校”合力,实现家校互动。二是要用好人,要进一步完善家长、学生的双方面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使其更规范、更专业,并加强调研手段,构建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全方位提高班级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要留住人,要把对学生和家长的表扬和激励落到实处,切实调动和保护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形成愿干、想干、能干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做好融合,即加大中学生的品德和文化知识融合力度。教师要将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统一目标、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生活习惯,结合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创新。另外,教师要从需要出发,从问题入手,促进学生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会正确传递正能量的方法。
3.突出重点,积极拓展新时期中学班级德育工作的发展渠道
首先,工作对象要突出重点。中学的班级德育工作应将重心放在初入中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身上,以正面教育为主,对他们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他们对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认同,使其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目标,认识到为实现中国梦要发扬实干精神,为实现未来的美好理想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其次,工作内容要突出重点。教师要以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科学、技能、生产、实践等活动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身修养,为将来投身于国家建设奠定认识基础。同时,要有重点地开展专题讲座、体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多彩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另外,教师要把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职能,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的健康心理,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工作形式要突出重点。班级德育工作要在设计、组织、安排上务求实效,强调创新与把握规律,既要丰富多彩,又要主题鲜明。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将思想性和娱乐、趣味、时尚结合起来。各班级德育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开展有班级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活动,创建班级的特色品牌项目。
总之,中学班级德育工作只有克服认识错位、职责失位、保障缺位的短板,通过提高站位、加大投入、把握重点等策略,才能真正突破德育工作的瓶颈,实现“教书”“育人”两不误,从而培养出德学兼备的优秀学子,服务于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卓山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