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已进入实施阶段。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新时期的新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德育课教学要“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对于所有的中职德育课教师而言,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必须选择一种紧扣德育课各单元的内涵,体现单元教学的优势,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其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应是优选策略之一。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就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课实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1.紧扣单元主题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各单元的主题,所选择的事例,所引用的数据均要围绕该单元的主题,而且应精确到所授课内容中的具体主题来进行,以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导致主题迷失。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必须将每一课的主题目标具体化。可以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既可以将不同的生活内容整合到所授主题目标中,又可以实现散射状的状态。生活化教学只有紧扣着各个单元固有的主题与每一学时特定的主题,才能真正做到形散而意不散。
2.建构真实课堂
德育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则直接将知识及理论的张力建构在生活世界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在生活化的舞台中,教学由独白走向对话。学生不断选择,学会判断,善于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生活中的哲学与人生,来辨别国家的大政方针。师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合作者、知识的建构者,真实生活的追求者,一起建构起真实的课堂。
3.呈现现实生活
生活是德育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新课改德育课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联结,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同时,中职学生与初中时相比,他们更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与自然界真实的问题,这更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中职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活动设计,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政治、经济、道德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觉得熟悉,易于体悟。
4.进行体悟学习
这里强调的体悟是指在德育课程的学习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各单元主题、信息的深层次的内移。当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同时,学生可能还会不断生成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单靠文本的知识解释还不行,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体悟学习。其一是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举重若轻,用自己厚实的文化储备与丰富的生活体验,深挖单元文本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与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其二是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或探究学习。教师在这一途径中必须消除话语霸权与经验霸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与交流机会,引导学生能从各自的特长与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创新精神。
5.科学合理评价
师生均应该成为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就评价的内容而言,教师要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等。而学生的评价则要着眼于我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如何?我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有否增强?我能否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别各种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在结合生活的教学中,或者教学之外的生活中采用谈话、观察、项目评议等方式,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就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课实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1.紧扣单元主题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各单元的主题,所选择的事例,所引用的数据均要围绕该单元的主题,而且应精确到所授课内容中的具体主题来进行,以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导致主题迷失。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必须将每一课的主题目标具体化。可以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既可以将不同的生活内容整合到所授主题目标中,又可以实现散射状的状态。生活化教学只有紧扣着各个单元固有的主题与每一学时特定的主题,才能真正做到形散而意不散。
2.建构真实课堂
德育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则直接将知识及理论的张力建构在生活世界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在生活化的舞台中,教学由独白走向对话。学生不断选择,学会判断,善于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生活中的哲学与人生,来辨别国家的大政方针。师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合作者、知识的建构者,真实生活的追求者,一起建构起真实的课堂。
3.呈现现实生活
生活是德育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新课改德育课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联结,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同时,中职学生与初中时相比,他们更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与自然界真实的问题,这更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中职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活动设计,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政治、经济、道德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觉得熟悉,易于体悟。
4.进行体悟学习
这里强调的体悟是指在德育课程的学习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各单元主题、信息的深层次的内移。当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同时,学生可能还会不断生成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单靠文本的知识解释还不行,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体悟学习。其一是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举重若轻,用自己厚实的文化储备与丰富的生活体验,深挖单元文本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与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其二是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或探究学习。教师在这一途径中必须消除话语霸权与经验霸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与交流机会,引导学生能从各自的特长与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创新精神。
5.科学合理评价
师生均应该成为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就评价的内容而言,教师要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等。而学生的评价则要着眼于我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如何?我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有否增强?我能否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别各种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在结合生活的教学中,或者教学之外的生活中采用谈话、观察、项目评议等方式,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