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路绿化作为市政和环境的景观建设体系,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组成部份,在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市政建设、降低城市噪音和尾气污染,保护公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绿化等问题的阐述,探讨公路绿化对市政及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公路绿化的新发展思路,使得公路绿化建设与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市政工程;公路绿化;生态环境
随着环保观念的提高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日渐重视,社会与公众对城市公路绿化的建设和高速公路的防护绿化的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搞好环境保护,提高市政和环境的生态质量,就一定要加强公路绿化及公路综合防护。
1 公路绿化功能栽植
所谓公路绿化功能栽植,就是通过在公路上栽植不同形式与种类的植物来达到绿化的目的,主要分为:
1.1 诱导性栽植:在汽车行驶在公路的过程中,预告公路的线路变化,引导司机视线的栽植方式。
1.2 指路性栽植:让司机知道汽车的行驶位置及方向的栽植方式。
1.3 遮蔽性栽植:利用植物将公路外观差的地段隐蔽起来栽植方式的。
1.4 隔离性栽植:在公路上为双向行车和分车道行驶的安全进行的栽植方式。
2 公路绿化对市政及环境的作用
公路绿化除了本身固有的保护公路、降低噪音、美化公路环境、加强安全等作用外,作为城市绿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公路绿化还是连接城市的公园、水体、市郊绿带,构建市政绿色景观的重要环节。
2.1 公路绿化调节城市气候
市政公路绿化的规划应综合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重视公路的使用现状,合理利用、考虑各地不同的条件,结合所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将公路绿化建设成市政的大型绿地景观带环绕城市各街道,是市政绿色系统中的重点所在。加强公路上的隔离带、护坡、行道树、防护林的植物量,使其真正融入市政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公路绿化的景观和对环境的改善功能。
2.2 降低噪声、净化空气
公路绿化除了作为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外,在降低噪声、净化空气、减轻公路侧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等方面也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体来源,公路绿化带有效降低了噪声对环境、人体的危害。公路植被可散射声波,减弱声音;公路绿化的植被能部分吸收噪声,减轻交通噪声的危害。
汽车行驶排出大量废气和空气中的浮尘污染市政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公路绿化带的绿色植物能放出氧气,使空气清新,起到净化作用;绿色植物粘附尘埃,避免扬尘。在公路绿化中,可选择杀菌力强的树种用以吸收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创造洁净环境。
2.3 保护公路
为减少维护公路的工作量和费用,稳定公路边坡与护坡,可以利用植物对边坡与护坡,这是护坡的好办法。公路绿化对于改善和保护公路的边坡固着力、阻挡冲击、防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防止路基变形、附上坡面坍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公路绿化还能有效缓解长时间行车引起的视觉疲劳、疲倦等现象,有效提升行车安全系数。
3 设计公路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的公路绿化设计以公路为根本,以建设绿色公路为目标,以环保、融于市政为宗旨,使公路绿化融入市政的整体绿化体系当中,因此设计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安全原则
在进行城市公路绿化设计时,要把交通安全放首位,公路绿化设计、建设的前提是不影响道路交通,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公路绿化设计要合理规划,使其具有良好的导视功能,对于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按照公路线形变化安全驾驶起到引导作用。
公路中央的绿色隔离带经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遮蔽对面方向的车辆灯光,防止眩光,降低交通事故;公路两侧可选择耐冲撞的植物,为失控的车辆提供缓冲,降低伤亡。公路绿化有效增加市政绿地覆盖率,对公路边坡起到的稳固作用,减少公路养护难度。
3.2 生态原则
公路绿化的终极目的不是供人欣赏,而是满足交通需要。发挥公路绿化造氧气、吸废气、隔声音、降噪声、养水源、降气温等生态方面的效应,把市政公路建成生态路,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在保护市政环境、进行生态建设时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进行绿化,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当前公路绿化进行植物选择遵守植物多样性的生态要求,改善绿化条件,提高市政和环境质量,降低公路养护的工作量,节约养护成本。
3.3 标准原则
公路绿化、美化应本着“因地制宜、因段制宜、因路制宜,能种乔木就种乔木、能种灌木就种灌木、能种花草就种花草”的原则,达到绿化、美化公路和生物防护的目的。
3.4 见效快、易维护
公路绿化需要体现所种植的植物见效快、易维护、寿命长的原则,尽可能做到四季绿,三季开花。
4 设计公路绿化系统
4.1 公路绿化构思
公路绿化系统是通过城市园林式的绿化方式将城内和市郊的各种公路主要干道的沿线进行多功能性防护林的绿化,与城市的各个立交桥的服务绿化、道路出入口的绿化等公路节点有序连接起来,形成整体公路绿化的多项功能、多种色彩的立体绿色布局,完美城市的公路绿化的建设体系。
公路中央的隔离区域绿化一定要保证城市中的公路使用功能规定中规定的视野距离,并要视野良好。公路绿化的隔离带通常宜选用灌木树带,伴随常绿的树种进行点缀,色调的调配要有深、浅不同的绿色,保证即使在冬季也有绿色可见。公路中央的隔离带绿化在黑夜间能防炫目,这样做既节省公路设施费用,又增加公路的绿化面积。根据一般车辆的车灯位置和扩散方向、角度,公路绿化的中央隔离带高度要控制在1.5m 左右,隔离带过高可能会妨碍驾驶员对对方车辆的行驶情况的观察,隔离带过低则会难以遮当对向灯光,失去防炫目的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的休息区、城市的立交桥等公路拐点的绿化处理,应当采用自然、原生态的方式与理性规则的设计方式互相结合,进行这些交通节点的绿化设计和建设方针,可以以针叶树作为基础,使用色彩对比、造型别致的不同绿色灌木做成寓意深刻或是突出地方对外宣传特点的图案或口号化效果的景观。在公路绿化的树种配置上可以采用立体化、多元化与多树种、简洁的自然方案,辅以部分免维护的草坪作衬托。公路绿化的树木配置应当高矮相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对相应的公路节点起到美化、绿化和烘托的三重作用。
4.2 公路绿化植物配置
公路绿化应根据选用的绿化植物的自然属性和基本特性,在公路四处的空间层次布置上,着重突出表现公路空间的层次结构,按照树木、草地互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错开性布置。公路的骨干道的绿化要根据公路绿化的实际空间合理配置每棵树木或花草,使这些植物的行距合理,以高大树木和常绿树种作为公路主要道路的绿化骨架,形成丰富的绿化空间和绿化布局。
另外公路绿化还要根据公路所在城市的市政和环境、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绿化要求,以利用现有的公路已存在的植物基础上,增加植物的品种,随季节及植物自身的自然性变化更替发展公路的动态绿化效果。
5 结语
设计公路绿化及具体施工中都要根据市政和环境的需要,突破原来绿化习惯,在加强分析公路的地理、气候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和综合防护的研究。在确保公路绿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采用生态性综合防护。公路绿化的综合防护要体现经济、实用、环保的原则并与周边景观相互映衬。公路绿化要适度,结合城市地形本身的特点在绿化工程的设计、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這是城市公路绿化的提高环境效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刘莹. 居住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9)
[2]唐浩武. 公路拓宽工程中的环境影响与施工工艺,[J]. 科技风, 2009,(09)
[3]刘德成、田英. 浅谈公路绿化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J]. 科技风, 2011,(18)
[4]吕桂菊. 城市水景生态设计的原则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03)
[5]敖生. 贵州山区公路设计的几点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5)
【关键词】市政工程;公路绿化;生态环境
随着环保观念的提高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日渐重视,社会与公众对城市公路绿化的建设和高速公路的防护绿化的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搞好环境保护,提高市政和环境的生态质量,就一定要加强公路绿化及公路综合防护。
1 公路绿化功能栽植
所谓公路绿化功能栽植,就是通过在公路上栽植不同形式与种类的植物来达到绿化的目的,主要分为:
1.1 诱导性栽植:在汽车行驶在公路的过程中,预告公路的线路变化,引导司机视线的栽植方式。
1.2 指路性栽植:让司机知道汽车的行驶位置及方向的栽植方式。
1.3 遮蔽性栽植:利用植物将公路外观差的地段隐蔽起来栽植方式的。
1.4 隔离性栽植:在公路上为双向行车和分车道行驶的安全进行的栽植方式。
2 公路绿化对市政及环境的作用
公路绿化除了本身固有的保护公路、降低噪音、美化公路环境、加强安全等作用外,作为城市绿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公路绿化还是连接城市的公园、水体、市郊绿带,构建市政绿色景观的重要环节。
2.1 公路绿化调节城市气候
市政公路绿化的规划应综合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重视公路的使用现状,合理利用、考虑各地不同的条件,结合所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将公路绿化建设成市政的大型绿地景观带环绕城市各街道,是市政绿色系统中的重点所在。加强公路上的隔离带、护坡、行道树、防护林的植物量,使其真正融入市政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公路绿化的景观和对环境的改善功能。
2.2 降低噪声、净化空气
公路绿化除了作为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外,在降低噪声、净化空气、减轻公路侧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等方面也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体来源,公路绿化带有效降低了噪声对环境、人体的危害。公路植被可散射声波,减弱声音;公路绿化的植被能部分吸收噪声,减轻交通噪声的危害。
汽车行驶排出大量废气和空气中的浮尘污染市政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公路绿化带的绿色植物能放出氧气,使空气清新,起到净化作用;绿色植物粘附尘埃,避免扬尘。在公路绿化中,可选择杀菌力强的树种用以吸收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创造洁净环境。
2.3 保护公路
为减少维护公路的工作量和费用,稳定公路边坡与护坡,可以利用植物对边坡与护坡,这是护坡的好办法。公路绿化对于改善和保护公路的边坡固着力、阻挡冲击、防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防止路基变形、附上坡面坍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公路绿化还能有效缓解长时间行车引起的视觉疲劳、疲倦等现象,有效提升行车安全系数。
3 设计公路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的公路绿化设计以公路为根本,以建设绿色公路为目标,以环保、融于市政为宗旨,使公路绿化融入市政的整体绿化体系当中,因此设计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安全原则
在进行城市公路绿化设计时,要把交通安全放首位,公路绿化设计、建设的前提是不影响道路交通,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公路绿化设计要合理规划,使其具有良好的导视功能,对于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按照公路线形变化安全驾驶起到引导作用。
公路中央的绿色隔离带经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遮蔽对面方向的车辆灯光,防止眩光,降低交通事故;公路两侧可选择耐冲撞的植物,为失控的车辆提供缓冲,降低伤亡。公路绿化有效增加市政绿地覆盖率,对公路边坡起到的稳固作用,减少公路养护难度。
3.2 生态原则
公路绿化的终极目的不是供人欣赏,而是满足交通需要。发挥公路绿化造氧气、吸废气、隔声音、降噪声、养水源、降气温等生态方面的效应,把市政公路建成生态路,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在保护市政环境、进行生态建设时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进行绿化,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当前公路绿化进行植物选择遵守植物多样性的生态要求,改善绿化条件,提高市政和环境质量,降低公路养护的工作量,节约养护成本。
3.3 标准原则
公路绿化、美化应本着“因地制宜、因段制宜、因路制宜,能种乔木就种乔木、能种灌木就种灌木、能种花草就种花草”的原则,达到绿化、美化公路和生物防护的目的。
3.4 见效快、易维护
公路绿化需要体现所种植的植物见效快、易维护、寿命长的原则,尽可能做到四季绿,三季开花。
4 设计公路绿化系统
4.1 公路绿化构思
公路绿化系统是通过城市园林式的绿化方式将城内和市郊的各种公路主要干道的沿线进行多功能性防护林的绿化,与城市的各个立交桥的服务绿化、道路出入口的绿化等公路节点有序连接起来,形成整体公路绿化的多项功能、多种色彩的立体绿色布局,完美城市的公路绿化的建设体系。
公路中央的隔离区域绿化一定要保证城市中的公路使用功能规定中规定的视野距离,并要视野良好。公路绿化的隔离带通常宜选用灌木树带,伴随常绿的树种进行点缀,色调的调配要有深、浅不同的绿色,保证即使在冬季也有绿色可见。公路中央的隔离带绿化在黑夜间能防炫目,这样做既节省公路设施费用,又增加公路的绿化面积。根据一般车辆的车灯位置和扩散方向、角度,公路绿化的中央隔离带高度要控制在1.5m 左右,隔离带过高可能会妨碍驾驶员对对方车辆的行驶情况的观察,隔离带过低则会难以遮当对向灯光,失去防炫目的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的休息区、城市的立交桥等公路拐点的绿化处理,应当采用自然、原生态的方式与理性规则的设计方式互相结合,进行这些交通节点的绿化设计和建设方针,可以以针叶树作为基础,使用色彩对比、造型别致的不同绿色灌木做成寓意深刻或是突出地方对外宣传特点的图案或口号化效果的景观。在公路绿化的树种配置上可以采用立体化、多元化与多树种、简洁的自然方案,辅以部分免维护的草坪作衬托。公路绿化的树木配置应当高矮相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对相应的公路节点起到美化、绿化和烘托的三重作用。
4.2 公路绿化植物配置
公路绿化应根据选用的绿化植物的自然属性和基本特性,在公路四处的空间层次布置上,着重突出表现公路空间的层次结构,按照树木、草地互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错开性布置。公路的骨干道的绿化要根据公路绿化的实际空间合理配置每棵树木或花草,使这些植物的行距合理,以高大树木和常绿树种作为公路主要道路的绿化骨架,形成丰富的绿化空间和绿化布局。
另外公路绿化还要根据公路所在城市的市政和环境、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绿化要求,以利用现有的公路已存在的植物基础上,增加植物的品种,随季节及植物自身的自然性变化更替发展公路的动态绿化效果。
5 结语
设计公路绿化及具体施工中都要根据市政和环境的需要,突破原来绿化习惯,在加强分析公路的地理、气候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和综合防护的研究。在确保公路绿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采用生态性综合防护。公路绿化的综合防护要体现经济、实用、环保的原则并与周边景观相互映衬。公路绿化要适度,结合城市地形本身的特点在绿化工程的设计、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這是城市公路绿化的提高环境效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刘莹. 居住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9)
[2]唐浩武. 公路拓宽工程中的环境影响与施工工艺,[J]. 科技风, 2009,(09)
[3]刘德成、田英. 浅谈公路绿化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J]. 科技风, 2011,(18)
[4]吕桂菊. 城市水景生态设计的原则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03)
[5]敖生. 贵州山区公路设计的几点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