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蓬莱阁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寒假,我去了山东省蓬莱市游玩,登上了著名的蓬莱阁,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神奇故事。
  真羡慕你,我国有很多楼阁以精美的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闻名于世,我也好想去全国各地看看它们哪。
  是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和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别急,今天咱《奇妙博物馆》就开设了“中国名楼记”栏目,为大家介绍我国著名楼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知识,满足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参观我国美哉、壮哉的楼阁和聆听它们传奇故事的愿望。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景区。在中国古代的楼阁中,蓬莱阁是唯一保持原址和古代建筑形制的楼阁。它以庄重古朴、自然本真的建筑风格与整个园林相得益彰。它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洗礼,仍屹立于丹崖山巅。
  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古建筑当中,蓬莱阁既没有皇家宫殿那么恢弘壮观,也没有古代宝塔那样高大雄伟,但是每年都有数百万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那这蓬莱阁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美丽的风景


  说起蓬莱阁的特别之处,主要有三绝。这第一绝,绝在风景之胜。蓬莱是世界上出现海市蜃楼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蓬莱阁就是观看海市蜃楼(后简称海市)的最佳场所。
  古时候人们说海市是大海中一种叫“蜃”的蛤蜊仙子吐出的雾气,还有的人说,海市是海上的三座仙山,山上烟云缥缈,有神仙居住,并有长生不老药,因而引来了秦始皇、汉武帝的多次东巡。相传苏东坡在这里做官时就曾经目睹过海市,所以他描绘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虽然海市奇观可遇而不可求,但在蓬莱阁上目睹海市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有时海市出现的时间可以长达五六個小时呢,所以大家不妨带上家人朋友去蓬莱阁碰碰运气,说不定就遇见了呢!

神奇的传说


  这第二绝,绝在传说之奇。蓬莱自古被誉为“东方神话之都”,在我国众多的神话传说中,八仙过海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相传八仙就是在蓬莱阁上品茗论道、饮酒作诗喝醉酒之后他们各持宝器漂洋过海,由此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八仙过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如此广泛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你看,八仙当中的曹国舅是一位皇亲国戚,蓝采和是一位民间歌者,汉钟离是一位大将军,铁拐李是一位瘸腿的医者……他们的年龄、身份、性格各不相同,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却组合成了一个团结的仙人群体,这寄托了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千百年来,他们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八位仙人的会聚,超越了时代、长幼、性别、尊卑、贵贱的界限,外表是道家自然洒脱、超凡脱俗、不拘一格的风范,内里却含有儒家“和”的精神实质。
  从古至今,人们来到蓬莱阁,就是希望能到八仙曾在的地方体验一把对酒当歌、逍遥快活的感觉。所以说蓬莱阁因八仙而神奇,八仙也因蓬莱阁而传奇。

巧妙的建筑


  这第三绝,绝在建筑之妙。蓬莱阁古建筑群里有一座不起眼儿的小亭子——避风亭,但它却是蓬莱阁上最神奇的地方。为什么说它神奇呢?
  蓬莱位于山东半岛北部,常年刮北风,尤其到了冬天,风力有时会高达七八级。而这座避风亭位于蓬莱城北的丹崖山山顶上,坐南朝北,面向大海。按常理说,刮风的时候,如果把门窗都打开,北风灌进来,屋里会感觉风很大。可神奇的是,外面的北风越大,避风亭里的避风效果却越好。
  其实,避风亭里这种神奇的避风效果自古就有。这里有一幅石画像,经考证,是清代画家钱大富所作。画面构图很简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吕洞宾,另外一个是他的书童。画中吕洞宾站在避风亭外,头发、衣服都随风飘动。他的书童站在亭内,手中的烛火却是直直上升的。这两个人虽然只有一门之隔、一步之遥,却把亭子的避风效果描绘得活灵活现。

  说了这么多,大家或许要问了,避风亭到底为什么能避风呢?原来,亭子前面是近40米高的绝壁,绝壁上筑有弧形的矮城墙,北风由海面扑来随即由绝壁急速上升,越亭檐而过。再加上亭子里面三面无窗,形成了气流的死角,这样自然就可以做到烛火不惊了。就是这样一间不起眼儿的小亭子成就了千百年来的神奇传说。正如欧阳中石先生游览避风亭后的题诗:“面北当风,力虽狂绝不入;开轩秉烛,光固小竟常明。”
  蓬莱阁的神奇不仅仅在于海市的缥缈、八仙的逍遥和建筑的巧妙,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这座山海楼阁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美。这种美,美在风景、美在传奇、美在建筑,更美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其他文献
陵園名片  所在地:陕西省咸阳市  墓主信息: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王朝的第四代皇帝,他虽然没有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江山的伟大,也没有儿子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的雄风,但在他统治的16年中,西汉王朝奉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内“削藩抑乱”,对外“和亲怀柔”,开创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  修建时间:在刘启即位的第四年( 前153),他就在关中的咸阳原选定了陵园位置并命人开始修建,陵园前前后后共修建了28年。 
期刊
馆长告诉我,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监管、征税、缉私都是海关的主要业务。  近代海关还先后办理过海务港务、气象观测、检疫、邮政、筹办世界博览会、代购军舰等很多“奇葩”的业务。这么繁杂的业务,是不是让你大开眼界呢?业务有点儿多  你是不是感到奇怪,近代海关为什么要管这么多事呢?原来,这和清政府当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约有关,比如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里
期刊
地震难道是神仙打架?  地震自古就有,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并不像今天这样科学,对很多自然现象的解释往往会夹杂着很多玄幻的色彩,地震也不例外。古代的中国人说,大地是被一只特别大的乌龟驮着的,乌龟一翻身,就会发生地震;古代日本人则认为陆地是被一条大鲇鱼驮着的,鲇鱼一摆动就会引发地震;更有意思的是印第安人,他们觉得地震是住在地下的神仙们打架造成的。  2000多年前,涌现了很多思考世界的哲学家,不
期刊
“中国”从哪儿来  “中国”这个词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这还要从一个惊世大发现说起。1963年,一位叫陈堆的农民和他的妻子在院子后面坍塌的土崖刨出了一件铜器,并把它当作废铜卖到了废品收购站。幸运的是,这件铜器后来被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发现并买下,这件珍贵的国宝才得以幸存。  经过鉴定,这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尊。工作人员还发现在铜尊的内胆底部有122字的铭文。这段铭文记载了3000多年前周武王灭
期刊
看一看“中国海关分布示意图”,你就会明白,我们中国的海关可不只是设在海边,目前我国海关总署下属一共有42个直属海关,其中21个位于沿海城市,剩下的21个则分布在祖国的内陆和边疆。海关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的抚远海关  最西端——位于新疆的伊尔克什坦海关  最南端——位于海南的三沙海关  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的漠河海关  海拔最高——位于新疆的红其拉甫海关离太阳最近的海
期刊
五花八门的手工神器  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海关工作人员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动手,改造和创造了五花八门的查验神器,甚至还仿照军队作战中经常使用的工兵扫雷器制成了简易的金属探测器,这些神器既简便实用,又安全省钱。工作人员就用这些“纯手工”制品,查获了不少走私物品。  工具不可貌相,为我们点赞吧!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海关工作人员自己制作并且使用过的查验工具  到了20
期刊
狮子的“祖先”是谁?  狮子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动物,它的故乡遍及非洲、中亚及美洲等地区,而它最早被中国人所认知的名字却是另一个——狻猊(suān ní)。  在我国先民眼中,这种来自异域的猛兽很奇特。在古籍中,例如《穆天子传》《尔雅·释兽》等,速度惊人、凶猛无比都是狻猊的鲜明标签。唐代 铜鎏金狻猊北宋 琉璃狻猊缠枝花砖  据美国汉学家薛爱华考证,“狻猊”一词源自印度。西汉时期,在张骞开辟了通往中亚、
期刊
在廣州风景秀美的越秀山之巅,在高大的木棉树掩映之间,矗立着一座红墙绿瓦、巍峨壮观的五层高楼,这就是广州著名的“老城标”——镇海楼,又叫作“五层楼”。它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赫赫有名的北京故宫“年纪”还要大一些。城市的“守护神”  自古以来,占据了高峻山峦险要位置的建筑,往往都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镇海楼自然也不例外。古代广州城的建筑并不高大,而镇
期刊
十年之间,情侣变陌路,城市换新颜,位于寸土寸金地段的中银大厦二期却屡次重组无望,依然烂尾。  十年后依然烂尾  到2013年,中银大厦二期已经烂尾整整十年了。  这座临近银座商城和山东新闻大厦的建筑已不复当年风采:这里少有人走过。也许因为修路,在人行道通往该大楼的楼梯全部用木板等挡住。只有在该大楼的西口,一座就像是临时板房模样的小亭子内的一位保安,和偶尔进出的车辆,证明着这座大楼还未人去楼空。进入
期刊
贴了通景画的房间会变大吗  简单说,通景画就是手绘的壁纸。清代宫廷画院的画师们使用中国传统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结合西方的绘画技巧,在绢质丝织品上绘制景物,然后再将这些绢画根据房屋的实际大小紧密拼接,组成一整幅图画并贴在房屋的墙上或天花板上作为装饰,这就是通景画。  通景畫因为与房屋中的布局与装饰融为一体,所以给人一种扩大了空间的错觉。这种新奇的壁纸流行于18世纪的清代宫廷,受到乾隆皇帝的钟爱。据记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