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和经济资源是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中共遭遇的最大难题。与此同时,中共向来可资依赖的良好政治资源也呈逐步削弱之势。
在苏区内部,随着压力的加大,政治领导人年轻和缺乏经验的弱点日渐暴露,初期粗放发展阶段可能被隐藏和忽略的问题集中显现,在肃反、扩红、政权建设、群众支持等问题上,都出现不容乐观的态势。前方战事的不利,又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放大着这一切,而这些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军事紧张。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困境,降临到承受重压的中央苏区头上。
在这样的形势下,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开小差成为困扰红军的重大问题。这一状况的出现,本身应为苏区一系列问题反映在红军中的结果,其对红军造成的伤害不可谓不大。
战争环境下,虽然严明的纪律与组织保证了红军旺盛的战斗力和团结精神,但开小差的现象在各个阶段都不可能完全消灭。初期,随着革命形势的起伏,队伍中开小差的比率起落不定。苏区巩固后,严重的开小差问题则主要由大规模扩大红军引起。早在1930年底,毛泽东在吉水东塘调查时就注意到:“本乡先后共去了79个人当红军,都是鼓动去的。但最后一批46人中,有四五个人哭着不愿去,是勉强去的。”
扩红已经不能保证完全自愿,而且,“好些新兵到了分派到各师团时,他们才知道是要他们当红军”。由于参军本非完全自愿,开小差也就很难避免。1931年底,红三军团第三师发现:“特务一连长、师部副官参谋、传令排长是党员,开小差走了。”不过,这一时期,无论是扩红中的强迫还是开小差,都只是个别现象,尚处可控状态。
苏区民众具有浓厚的宗教、乡土意识,参加地方武装、在家乡保卫自己,许多人十分积极,但离开家乡参加红军,却被不少人视为畏途。萧克回忆:“农民想的是打土豪分田地,即便拿了枪,也只愿意在本地活动,不愿远出,也不大愿意当大红军。”
萧克的说法在刘伯坚当年的一份报告中得到证实:“一般农民乃至一般党员若叫他在本地当赤色队,打团匪土匪,他为着保护自己还很勇敢,一说到调他去当红军,他就不愿意。”非常明显反映出这种地方意识的是:“他们的逃跑关系红军的出发地,例如红军长汀打仗,永定籍的红军就逃跑。”
但扩大主力红军终究是红军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主力红军的建设,仅仅愿在家门口作战的武装,难逃乌合之众之讥。问题的核心更在于巨大的兵员需求和紧缺的人力供给之间的落差,而这又是由战争的严酷性所决定的。1933年8月至1934年7月中旬,苏区突击扩大红军达到11.2万多人。超常规模扩大队伍,伴随的是普遍的强迫,苏区各地都存在“‘开大会选举’‘以没收土地恐吓’‘拈阄’等方法来强迫、命令、欺骗、引诱、收买群众去扩大红军”,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开小差问题。1933年底,仅瑞金一县逃兵就达到2500人,经过强制突击并枪决、捕捉部分屡次逃跑者后仍有八九百人。
开小差问题的日益严重,除各地为完成扩红指标进行强迫命令,造成民众的抵触情绪外,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从地方来看,相当部分地区对开小差现象没有予以充分重视,由于人力紧缺,各地常在工作中把开小差人员作为有经验的骨干加以重用。江西、福建都有地方政府“替红军请假、寄路票给红军回家”,甚至“拿排长、队长官衔做引诱”,逃兵“可以担任当地重要工作”。地方游击队为提高自身的军事水准也有意留用部队中开小差者,这些人员在“福建三分区游击队中占十分之七”。
讨论开小差问题,还有一点不能不说到的是红军生活的艰苦。根据地初创时期,红军通过打土豪可以筹集大笔款项,随着打土豪财源的枯竭、根据地经济上困窘,红军经费日益紧张,供应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而且,在战争背景下,加入红军随时面临着牺牲的危险,又要承受艰苦的训练和生活,不少人望而生畏。有逃兵承认:“红军每天要走一二百里路,我们实在拖不得。”王稼祥等也意识到:“红军生活这样艰苦,与士兵的逃跑自然是有关系的。”
中央苏区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军、游击队出现的开小差现象,是苏区一系列社会政治难局下形成的困境,根源在于战争的残酷和苏区人力资源的缺乏。中共中央指导方针的失误固然加剧了这一现象,但只是导致问题出现的诸多因素之一,不能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详见本期“本刊荐书”,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在苏区内部,随着压力的加大,政治领导人年轻和缺乏经验的弱点日渐暴露,初期粗放发展阶段可能被隐藏和忽略的问题集中显现,在肃反、扩红、政权建设、群众支持等问题上,都出现不容乐观的态势。前方战事的不利,又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放大着这一切,而这些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军事紧张。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困境,降临到承受重压的中央苏区头上。
在这样的形势下,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开小差成为困扰红军的重大问题。这一状况的出现,本身应为苏区一系列问题反映在红军中的结果,其对红军造成的伤害不可谓不大。
战争环境下,虽然严明的纪律与组织保证了红军旺盛的战斗力和团结精神,但开小差的现象在各个阶段都不可能完全消灭。初期,随着革命形势的起伏,队伍中开小差的比率起落不定。苏区巩固后,严重的开小差问题则主要由大规模扩大红军引起。早在1930年底,毛泽东在吉水东塘调查时就注意到:“本乡先后共去了79个人当红军,都是鼓动去的。但最后一批46人中,有四五个人哭着不愿去,是勉强去的。”
扩红已经不能保证完全自愿,而且,“好些新兵到了分派到各师团时,他们才知道是要他们当红军”。由于参军本非完全自愿,开小差也就很难避免。1931年底,红三军团第三师发现:“特务一连长、师部副官参谋、传令排长是党员,开小差走了。”不过,这一时期,无论是扩红中的强迫还是开小差,都只是个别现象,尚处可控状态。
苏区民众具有浓厚的宗教、乡土意识,参加地方武装、在家乡保卫自己,许多人十分积极,但离开家乡参加红军,却被不少人视为畏途。萧克回忆:“农民想的是打土豪分田地,即便拿了枪,也只愿意在本地活动,不愿远出,也不大愿意当大红军。”
萧克的说法在刘伯坚当年的一份报告中得到证实:“一般农民乃至一般党员若叫他在本地当赤色队,打团匪土匪,他为着保护自己还很勇敢,一说到调他去当红军,他就不愿意。”非常明显反映出这种地方意识的是:“他们的逃跑关系红军的出发地,例如红军长汀打仗,永定籍的红军就逃跑。”
但扩大主力红军终究是红军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主力红军的建设,仅仅愿在家门口作战的武装,难逃乌合之众之讥。问题的核心更在于巨大的兵员需求和紧缺的人力供给之间的落差,而这又是由战争的严酷性所决定的。1933年8月至1934年7月中旬,苏区突击扩大红军达到11.2万多人。超常规模扩大队伍,伴随的是普遍的强迫,苏区各地都存在“‘开大会选举’‘以没收土地恐吓’‘拈阄’等方法来强迫、命令、欺骗、引诱、收买群众去扩大红军”,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开小差问题。1933年底,仅瑞金一县逃兵就达到2500人,经过强制突击并枪决、捕捉部分屡次逃跑者后仍有八九百人。
开小差问题的日益严重,除各地为完成扩红指标进行强迫命令,造成民众的抵触情绪外,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从地方来看,相当部分地区对开小差现象没有予以充分重视,由于人力紧缺,各地常在工作中把开小差人员作为有经验的骨干加以重用。江西、福建都有地方政府“替红军请假、寄路票给红军回家”,甚至“拿排长、队长官衔做引诱”,逃兵“可以担任当地重要工作”。地方游击队为提高自身的军事水准也有意留用部队中开小差者,这些人员在“福建三分区游击队中占十分之七”。
讨论开小差问题,还有一点不能不说到的是红军生活的艰苦。根据地初创时期,红军通过打土豪可以筹集大笔款项,随着打土豪财源的枯竭、根据地经济上困窘,红军经费日益紧张,供应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而且,在战争背景下,加入红军随时面临着牺牲的危险,又要承受艰苦的训练和生活,不少人望而生畏。有逃兵承认:“红军每天要走一二百里路,我们实在拖不得。”王稼祥等也意识到:“红军生活这样艰苦,与士兵的逃跑自然是有关系的。”
中央苏区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军、游击队出现的开小差现象,是苏区一系列社会政治难局下形成的困境,根源在于战争的残酷和苏区人力资源的缺乏。中共中央指导方针的失误固然加剧了这一现象,但只是导致问题出现的诸多因素之一,不能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详见本期“本刊荐书”,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