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让研究性学习走入初中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积极主动的现代学习方式。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让学生在语文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会多一些主动思考的发问,少一些单纯被动的接受,学生就更能自主地运用知识、理解领悟、分析概括,以积极的思维获取真正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采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尽管语文课中重视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但不少语文课中只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却不见学生提问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学生还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是在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服务,不是为自己学习服务,只不过由被动地“听”变成了被动地“答”,没有真正取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充分尊重。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颢。
第三,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育复归人文性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的主阵地。教学中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看,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活动,却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造成语文教育在学生道德、审美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人文精神缺失。而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的产生引入,给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带来了福音。因为首先,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个积极的学习的过程——学生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作为他们安排好的事。这样就给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参与、观察研究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次,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能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微妙。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学习,更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家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接受,真正学到如何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既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呢?
第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吕叔湘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老师的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要真正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研究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探索、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作统一的授业解惑,因而教师应该着重指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教会学生自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组织管理、活动质量的差异,研究的问题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问题研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习活跃而有序,教师教得也轻松。由于语文学科有其多元性、多义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新世纪的教师素质首先表现在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要搞知识霸权和知识垄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协商的态度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学生自由交谈、讨论问题,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有科学性、计划性。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有限,不同的学生又各有差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现行的新教材中一些思考题、资料已给我们指导学生研究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华南虎》等文章主题的多种理解,都是学生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好课题。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可以先从一词一句入手,再到某一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书本以外的生活,既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课本知识,更要关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生活实践、相关学科的联系。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有限,生活积累少,在研究性学习中,视野就不开阔,探究也就不会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使语文学习的研究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变得生动活泼。如上学期在学习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时,我让学生课外再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加深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课题,科学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达到学生好学、会学、乐学,教师会教、乐教的境界。
(责任编辑 吕 行)
首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积极主动的现代学习方式。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让学生在语文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会多一些主动思考的发问,少一些单纯被动的接受,学生就更能自主地运用知识、理解领悟、分析概括,以积极的思维获取真正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采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尽管语文课中重视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但不少语文课中只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却不见学生提问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学生还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是在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服务,不是为自己学习服务,只不过由被动地“听”变成了被动地“答”,没有真正取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充分尊重。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颢。
第三,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育复归人文性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的主阵地。教学中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看,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活动,却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造成语文教育在学生道德、审美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人文精神缺失。而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的产生引入,给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带来了福音。因为首先,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个积极的学习的过程——学生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作为他们安排好的事。这样就给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参与、观察研究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次,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能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微妙。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学习,更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家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接受,真正学到如何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既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呢?
第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吕叔湘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老师的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要真正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研究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探索、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作统一的授业解惑,因而教师应该着重指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教会学生自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组织管理、活动质量的差异,研究的问题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问题研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习活跃而有序,教师教得也轻松。由于语文学科有其多元性、多义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新世纪的教师素质首先表现在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要搞知识霸权和知识垄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协商的态度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学生自由交谈、讨论问题,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有科学性、计划性。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有限,不同的学生又各有差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现行的新教材中一些思考题、资料已给我们指导学生研究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华南虎》等文章主题的多种理解,都是学生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好课题。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可以先从一词一句入手,再到某一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书本以外的生活,既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课本知识,更要关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生活实践、相关学科的联系。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有限,生活积累少,在研究性学习中,视野就不开阔,探究也就不会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使语文学习的研究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变得生动活泼。如上学期在学习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时,我让学生课外再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加深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课题,科学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达到学生好学、会学、乐学,教师会教、乐教的境界。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