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冠脉介入治疗可取得比抗凝治疗更加显著的疗效,可对患者心脏功能及冠脉血管灌注情况予以有效改善,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抗凝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中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位于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猝死逐渐的状态[1],主要是因为冠脉动脉管腔中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致使管腔间断阻塞或不完全阻塞所致[2],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很容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治疗难度加大[3]。为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治疗措施,笔者选取6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结果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63.5±4.6)岁;其中混合型心绞痛2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1例,出发劳力性心绞痛16例。19例有吸烟史,46例患者存在并发症,其中高血压14例,糖尿病19例,高胆固醇血症13例。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需求采用β受体阻滞剂、ARD制剂或ACEI制剂,硝酸脂类、肠溶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给予患者40mg低分子肝素钠治疗,q12h,连续治疗7-10d。观察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先给予患者12-48h内科抗缺血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展开常规冠脉造影,把病变为狭窄程度不低于70%、病变程度不足20mm,血管直径在3mm以上且未发生完全闭塞者,以严重成角病变或非钙化病变在术后血流为TMI3级且不存在狭窄残余为介入治疗成功。术后给予患者40mg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q12h,连续治疗7-10d,同时给予75mg/d氯吡格雷,至少给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每日为患者展开12导联心电图检查1次,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改变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经治疗,在原来的生活习惯下混合型心绞痛得以彻底控制,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有2级及以上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或缺血性ST段下移有0.1mV及以上减轻;有效:混合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变少而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有1级及以上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或缺血性ST段下移有0.05-0.1mV减轻;无效:患者不符合上述判断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展开6-14个月随访,对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左心衰竭及再发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2.2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分析
经6-14个月随访,对照组再发心绞痛9例(27.3%),左心衰竭5例(15.2%),心肌梗死3例(9.1%);观察组再发心绞痛1例(3.0%),左心衰竭1例(3.0%),心肌梗死0例(0.0%);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较为复杂,可进展成Q波心肌梗死或无Q波心肌梗死等疾病[4]。在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人们通过冠脉超声及冠脉造影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常伴随严重梗阻性冠心病,患者心肌供氧量降低或心肌需氧量升高可导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血小板聚集、粥样斑块破裂、形成不稳定血栓、出现动脉痉挛等[5]。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如果能够及时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逆转成稳定性心绞痛。抗凝治疗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治疗方法,所用低分子肝素可对血清中凝血因子予以灭活,能够发挥抗凝血酶功效,故而其抗血栓作用显著。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时,患者基本不会出现血小板降低或出血倾向,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同时不需对ACT予以随时监测,其生物利用度为95%左右,在人体中可长期存在,其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长处1-3倍,故而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更具有持久起效特点。另外,国外有研究揭示肝素可促使人体内碱基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心肌血流灌注大大增强。冠脉介入治疗是利用球囊对发生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之后将支架置入其中,确保血管腔中血流畅通,可将狭窄血管即时开通,促使前向血流恢复正常,从而对患者心肌血液供应情况加以改善,促使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对其心功能加以改善,是对冠心病予以治疗的有效方法。我院在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6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揭示,相较于抗凝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可对狭窄血管予以充分开通,对前向血流予以有效改善,促使血管狭窄残余率降低,促使患者慢性缺血引起的心脏重塑明显减轻,促使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可有效避免患者应用诸多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大大缩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同时,冠脉介入治疗可促使心绞痛再发率及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大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业民.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40-42.
[2]王瑞敏.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62-64.
[3]揣新秀.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3.
[4]褚福永.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期间证候动态演变及方证相应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5]王晓雪.不稳定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抗凝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中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位于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猝死逐渐的状态[1],主要是因为冠脉动脉管腔中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致使管腔间断阻塞或不完全阻塞所致[2],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很容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治疗难度加大[3]。为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治疗措施,笔者选取6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结果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63.5±4.6)岁;其中混合型心绞痛2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1例,出发劳力性心绞痛16例。19例有吸烟史,46例患者存在并发症,其中高血压14例,糖尿病19例,高胆固醇血症13例。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需求采用β受体阻滞剂、ARD制剂或ACEI制剂,硝酸脂类、肠溶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给予患者40mg低分子肝素钠治疗,q12h,连续治疗7-10d。观察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先给予患者12-48h内科抗缺血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展开常规冠脉造影,把病变为狭窄程度不低于70%、病变程度不足20mm,血管直径在3mm以上且未发生完全闭塞者,以严重成角病变或非钙化病变在术后血流为TMI3级且不存在狭窄残余为介入治疗成功。术后给予患者40mg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q12h,连续治疗7-10d,同时给予75mg/d氯吡格雷,至少给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每日为患者展开12导联心电图检查1次,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改变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经治疗,在原来的生活习惯下混合型心绞痛得以彻底控制,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有2级及以上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或缺血性ST段下移有0.1mV及以上减轻;有效:混合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变少而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有1级及以上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或缺血性ST段下移有0.05-0.1mV减轻;无效:患者不符合上述判断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展开6-14个月随访,对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左心衰竭及再发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2.2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分析
经6-14个月随访,对照组再发心绞痛9例(27.3%),左心衰竭5例(15.2%),心肌梗死3例(9.1%);观察组再发心绞痛1例(3.0%),左心衰竭1例(3.0%),心肌梗死0例(0.0%);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较为复杂,可进展成Q波心肌梗死或无Q波心肌梗死等疾病[4]。在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人们通过冠脉超声及冠脉造影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常伴随严重梗阻性冠心病,患者心肌供氧量降低或心肌需氧量升高可导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血小板聚集、粥样斑块破裂、形成不稳定血栓、出现动脉痉挛等[5]。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如果能够及时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逆转成稳定性心绞痛。抗凝治疗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治疗方法,所用低分子肝素可对血清中凝血因子予以灭活,能够发挥抗凝血酶功效,故而其抗血栓作用显著。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时,患者基本不会出现血小板降低或出血倾向,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同时不需对ACT予以随时监测,其生物利用度为95%左右,在人体中可长期存在,其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长处1-3倍,故而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更具有持久起效特点。另外,国外有研究揭示肝素可促使人体内碱基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心肌血流灌注大大增强。冠脉介入治疗是利用球囊对发生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之后将支架置入其中,确保血管腔中血流畅通,可将狭窄血管即时开通,促使前向血流恢复正常,从而对患者心肌血液供应情况加以改善,促使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对其心功能加以改善,是对冠心病予以治疗的有效方法。我院在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6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揭示,相较于抗凝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可对狭窄血管予以充分开通,对前向血流予以有效改善,促使血管狭窄残余率降低,促使患者慢性缺血引起的心脏重塑明显减轻,促使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可有效避免患者应用诸多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大大缩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同时,冠脉介入治疗可促使心绞痛再发率及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大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业民.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40-42.
[2]王瑞敏.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62-64.
[3]揣新秀.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3.
[4]褚福永.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期间证候动态演变及方证相应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5]王晓雪.不稳定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