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冠脉介入治疗可取得比抗凝治疗更加显著的疗效,可对患者心脏功能及冠脉血管灌注情况予以有效改善,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抗凝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中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位于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猝死逐渐的状态[1],主要是因为冠脉动脉管腔中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致使管腔间断阻塞或不完全阻塞所致[2],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很容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治疗难度加大[3]。为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治疗措施,笔者选取6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结果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63.5±4.6)岁;其中混合型心绞痛2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1例,出发劳力性心绞痛16例。19例有吸烟史,46例患者存在并发症,其中高血压14例,糖尿病19例,高胆固醇血症13例。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需求采用β受体阻滞剂、ARD制剂或ACEI制剂,硝酸脂类、肠溶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给予患者40mg低分子肝素钠治疗,q12h,连续治疗7-10d。观察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先给予患者12-48h内科抗缺血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展开常规冠脉造影,把病变为狭窄程度不低于70%、病变程度不足20mm,血管直径在3mm以上且未发生完全闭塞者,以严重成角病变或非钙化病变在术后血流为TMI3级且不存在狭窄残余为介入治疗成功。术后给予患者40mg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q12h,连续治疗7-10d,同时给予75mg/d氯吡格雷,至少给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每日为患者展开12导联心电图检查1次,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改变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经治疗,在原来的生活习惯下混合型心绞痛得以彻底控制,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有2级及以上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或缺血性ST段下移有0.1mV及以上减轻;有效:混合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变少而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有1级及以上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或缺血性ST段下移有0.05-0.1mV减轻;无效:患者不符合上述判断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展开6-14个月随访,对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左心衰竭及再发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2.2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分析
  经6-14个月随访,对照组再发心绞痛9例(27.3%),左心衰竭5例(15.2%),心肌梗死3例(9.1%);观察组再发心绞痛1例(3.0%),左心衰竭1例(3.0%),心肌梗死0例(0.0%);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较为复杂,可进展成Q波心肌梗死或无Q波心肌梗死等疾病[4]。在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人们通过冠脉超声及冠脉造影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常伴随严重梗阻性冠心病,患者心肌供氧量降低或心肌需氧量升高可导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血小板聚集、粥样斑块破裂、形成不稳定血栓、出现动脉痉挛等[5]。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如果能够及时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逆转成稳定性心绞痛。抗凝治疗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治疗方法,所用低分子肝素可对血清中凝血因子予以灭活,能够发挥抗凝血酶功效,故而其抗血栓作用显著。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时,患者基本不会出现血小板降低或出血倾向,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同时不需对ACT予以随时监测,其生物利用度为95%左右,在人体中可长期存在,其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长处1-3倍,故而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更具有持久起效特点。另外,国外有研究揭示肝素可促使人体内碱基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心肌血流灌注大大增强。冠脉介入治疗是利用球囊对发生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之后将支架置入其中,确保血管腔中血流畅通,可将狭窄血管即时开通,促使前向血流恢复正常,从而对患者心肌血液供应情况加以改善,促使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对其心功能加以改善,是对冠心病予以治疗的有效方法。我院在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6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左心衰竭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揭示,相较于抗凝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可对狭窄血管予以充分开通,对前向血流予以有效改善,促使血管狭窄残余率降低,促使患者慢性缺血引起的心脏重塑明显减轻,促使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可有效避免患者应用诸多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大大缩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同时,冠脉介入治疗可促使心绞痛再发率及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大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业民.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40-42.
  [2]王瑞敏.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62-64.
  [3]揣新秀.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3.
  [4]褚福永.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期间证候动态演变及方证相应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5]王晓雪.不稳定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职业、文化的关系。方法:对383例梅毒患者和32名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艾滋病、梅毒逐 年上升,职业以农民工为多,占56%;个体次之。年龄在20--40岁的人群最多,占63%,文化以初中文化最多,还有一部分小学毕业和文盲。结论:艾滋病、梅毒患者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农民工、个体以及包括所有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初中毕业、小学毕业、文盲)应成为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间苯三酚静推在产程中促宫颈扩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宫口开大≥3 cm 伴宫颈质韧或水肿者94例,并按患者住院尾号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在产程活跃期静脉注射注射生理盐水20mg+间苯三酚80mg,和对照组(47例)在产程活跃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对比两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第
期刊
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是临床上早期发现和诊断髋关节退行性变的重要病因,有助于患者的早治疗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检查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方法主要为MRI、CT、X线,但是就目前而言,采用以上方法检测FAI的时候,仍存在对FAI影像学认知不足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将以38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的探讨FAI的内涵、分型、发病机制及其采用MRI、CT、X线检测的影像学表现,
期刊
摘要:目的:对男性不育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4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共20例患者,治疗组共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诊断标准 《男性小育诊疗新标准》推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公布的《男子不育标准化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尿淀粉酶与肌酐比值来对胰腺炎进行诊断,并探讨该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间确诊的胰腺炎病例36例列入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的病例中采取自愿形式获得40例受试者列入对照组,在不对两组受试者的生活习惯及治疗方案实施干预的前提下,分别于晨起8点、中午12点和傍晚5点指导受试者留取尿样,检测尿淀粉酶水平和尿淀粉酶/肌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联合百癣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98例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联合百癣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百癣夏塔热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9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患者骨盆骨折术后予以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的74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门的术后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骨盆骨折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控制时间及骨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骨盆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比较,治疗组9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将时间位点管理应用于2012年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了开诊时间,就诊高峰时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时间,发生纠纷投诉时间,危重患者抢救时间等,并与2011年未应用时间位点管理的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对比。结果: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后的门诊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9%明显优于应用前的8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在临床上治疗疝气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复发率以及住院情况、术后随访1年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χ2=7.5060(P=0.0061);术后下床时间比较t=17.9881(P =0.0000);住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婚姻质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82例肝移植患者和8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肝移植患者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务活动、性生活、与亲友关系的得分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