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椿,楝科落叶乔木,常见于我国南北各地。树干可高达10余m,羽状复叶,冬季枯落。翌年春天枝条长出嫩芽,呈红绿色,其初生叶呈紫红色,随着气温的升高,渐次转为绿色,叶柄则为红色。香椿它既没有桃李艳丽的花朵,又没有诱人甜美的果实,但它却以独特的香叶博得人们欢心与喜爱。香椿芽就是春季从椿树枝条上抽出的嫩芽,芽内有嫩茎和未开展的嫩叶,又名香椿头、香椿芽、香椿尖等。这些幼嫩叶芽成束丛生,质地柔软,鲜美脆嫩,富有香气。民谚云:“三月八,吃椿芽。”每年农历三月三,正是香春芽上市的大好季节。年年在这时大量的香椿芽被采摘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进入饭店酒楼的宴席上,嫣红的叶、油亮的梗、浓郁的香味,诱人胃口,为之垂涎。
香椿入馔,烹调方法甚多,除了我们祖先发明的香椿芽炒鸡蛋的美味传至今日不变外,常见的还有椿芽炒肉丝、香椿煎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拌面筋等。将香椿芽加盐绞成香椿泥,加少许辣椒、香油,味道十分可口,亦可用香椿泥拌面条,别有风味。经过腌制的安徽太和香椿,风味独特,驰名海内外,这是香椿给予人们的欢乐和口福。在春夏交替之际,众树早已纷纷披上绿装,可是香椿的枝干仍然是光秃秃的,无声无息,无怨无悔,很是与众不同。原来 嫩芽一冒出枝头,人们就毫不客气地将它采摘走了。人们在尽情地品嚼它、享受它,留下了“质地脆软,食后无渣,鲜嫩可口,齿缝留香”16字赞语,怎不诱人胃口呢?
香椿芽不但美味扑鼻香,而且还富有营养。据专家们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每100 g香椿芽,含蛋白质9.8 g、脂肪0.4 g、粗纤维2.5 g、钙143 mg、磷135 mg、铁4.3 mg、胡萝卜素1.36 mg、硫胺素0.05 mg、维生素C 1.5 mg,堪称为蔬菜中的佼佼者。
香椿芽不仅是一种家常美味菜肴,而且还有较大的药用价值。据《唐本草》载:“椿芽煎水洗治疮疥。”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取椿叶心捣汁涂之,可以治白秃。”据中医典籍介绍,香椿芽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能。经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认为香椿芽煎汁内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与杀灭作用。对治疗唇疔、漆疮亦有一定疗效。甘肃地区民间还用香椿芽治疗痔疮出血、跌打肿痛、食欲不振等症。但对阴虚、火旺、疮疡患者不宜多食。香椿宜在谷雨前后采摘,此时香椿芽最鲜嫩味美,营养价值亦高。
在古代人们眼里香椿是一种长寿树,像松柏那样常青。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大椿长寿,后以为父亲的代称,古时称父亲为“椿庭”,母亲为“萱堂”。因而古诗中常以“椿萱”为父母代称。见唐代诗人牟融的《送河阳令徐浩》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就是这个意思。
香椿不仅是长寿树,而且具有我中华民族高尚的美德,它默默无闻,从来不夸耀自己,它迟迟地来到人间,谦虚谨慎,俏也“不争春”,它那嫩芽采摘处留下的斑斑虎眼痕,就是很好的“见证”。它常常是带着奉献的微笑,年复一年地为人们辛勤地发出嫩芽,无怨无悔,它来到人间既是为装扮壮丽的河山美,又是为人们入肴入药提供它的心血结晶。这点是值得香椿自豪的,也充分显示出它决不是碌碌无为之辈,因为它一生只讲奉献,而不计索取,一直到它椿树千秋之后化为尘土为止。
香椿入馔,烹调方法甚多,除了我们祖先发明的香椿芽炒鸡蛋的美味传至今日不变外,常见的还有椿芽炒肉丝、香椿煎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拌面筋等。将香椿芽加盐绞成香椿泥,加少许辣椒、香油,味道十分可口,亦可用香椿泥拌面条,别有风味。经过腌制的安徽太和香椿,风味独特,驰名海内外,这是香椿给予人们的欢乐和口福。在春夏交替之际,众树早已纷纷披上绿装,可是香椿的枝干仍然是光秃秃的,无声无息,无怨无悔,很是与众不同。原来 嫩芽一冒出枝头,人们就毫不客气地将它采摘走了。人们在尽情地品嚼它、享受它,留下了“质地脆软,食后无渣,鲜嫩可口,齿缝留香”16字赞语,怎不诱人胃口呢?
香椿芽不但美味扑鼻香,而且还富有营养。据专家们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每100 g香椿芽,含蛋白质9.8 g、脂肪0.4 g、粗纤维2.5 g、钙143 mg、磷135 mg、铁4.3 mg、胡萝卜素1.36 mg、硫胺素0.05 mg、维生素C 1.5 mg,堪称为蔬菜中的佼佼者。
香椿芽不仅是一种家常美味菜肴,而且还有较大的药用价值。据《唐本草》载:“椿芽煎水洗治疮疥。”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取椿叶心捣汁涂之,可以治白秃。”据中医典籍介绍,香椿芽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能。经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认为香椿芽煎汁内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与杀灭作用。对治疗唇疔、漆疮亦有一定疗效。甘肃地区民间还用香椿芽治疗痔疮出血、跌打肿痛、食欲不振等症。但对阴虚、火旺、疮疡患者不宜多食。香椿宜在谷雨前后采摘,此时香椿芽最鲜嫩味美,营养价值亦高。
在古代人们眼里香椿是一种长寿树,像松柏那样常青。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大椿长寿,后以为父亲的代称,古时称父亲为“椿庭”,母亲为“萱堂”。因而古诗中常以“椿萱”为父母代称。见唐代诗人牟融的《送河阳令徐浩》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就是这个意思。
香椿不仅是长寿树,而且具有我中华民族高尚的美德,它默默无闻,从来不夸耀自己,它迟迟地来到人间,谦虚谨慎,俏也“不争春”,它那嫩芽采摘处留下的斑斑虎眼痕,就是很好的“见证”。它常常是带着奉献的微笑,年复一年地为人们辛勤地发出嫩芽,无怨无悔,它来到人间既是为装扮壮丽的河山美,又是为人们入肴入药提供它的心血结晶。这点是值得香椿自豪的,也充分显示出它决不是碌碌无为之辈,因为它一生只讲奉献,而不计索取,一直到它椿树千秋之后化为尘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