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实现我国贫困人口的真正脱贫是一重要指标。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的实际状况,从全局出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从扶贫到脱贫的一套思想体系。
[关键词] 脱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052
1 习近平脱贫思想的来源和基础
1.1 理论来源
第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本背景,立足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和无产阶级面对压迫和剥削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为力,继而导致贫困的一种社会现实,提出了“反贫困理论”。在《致安年科夫的信中》明确对蒲鲁东先生在《贫困的哲学》一书中关于贫困的相关说法进行批判,早期的马克思已经看到导致社会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所认为的“贫困只不过是每一次分娩时的阵痛,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工业都要经历这种情况” [1] 不同,他们代表的是一味追求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家。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雇佣劳动的出现、异化劳动对工人的压榨、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阶级的不同和压迫都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原因,而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消除贫困的唯一途径就是要通过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革命实践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和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过程中,实现对贫困的消除和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法治,继而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在后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坚持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论思想揭示贫困问题,他的反贫困理论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实践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直接反对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法国人本主义文学家对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的攻击,但并非就代表马克思同意并赞赏经济学家们的理论,相反,马克思只是借一种理论批驳另一个错误的思想,并且将资产阶级的现实作为自己建立公平的基础。马克思提出,在以交换为基本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想要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只能从改变生产方式出发,只能用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来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理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待我国的贫困问题上均有相关政策及其措施。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我国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体两翼”,从而将工业、农业和手工业与我国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结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积极性。面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邓小平毅然决然地选择改革开放,从此中国不再是与世界相脱离的国家,社会各行业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自身能力,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技术,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及其形象。自中国进入21世纪起,中国各个领导人都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初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人民的收入,为消除贫富差距而不断努力。
1.2 现实基础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参加插队,作为一个十几岁的下乡青年,在农村的艰苦条件下不仅亲身体验贫困农民生活的不易,坚持学习,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面对陕西农村的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的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紧紧依靠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入我国贫困地区进行调研,与当地贫困人口深切交谈,询问扶贫成果,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脱贫指标,严于律己。这些经验对后期“脱贫攻坚”思想的提出以及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力争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第二,中国当前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以及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客观因素,我国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明显地体现出了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东南地区凭借其自身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发展各项国际产业,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反观西部地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艰苦,地形、气候等因素使得很多城市不能很好地走出去,人民群众的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使得不能直接照搬外国的经济政策,在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区、市县的基础上,让脱贫政策切实落到贫困人民群众的身上显得尤为重要。
2 习近平脱贫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扶贫先扶志
扶贫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将‘等、靠、要’等观念彻底清除 [2] 。”人穷志不穷,从自身意志出发去追赶那些非贫困地区,不能因为自身的自卑感就提不起精气神,由此导致思想贫困的出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扶贫之前要解放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更新人们的老旧观念,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振奋大家的精神。
首先,贫困地区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利用国家有力的政策保障鼓励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地建言献策,形成明确的脱贫手段,推广“一村一品”,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经济,广大人民群众要树立并发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与贫困地区的干部一起埋头苦干,促进经济发展;另外,将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真正做到弱鸟先飞。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不能出现“意识中的脱贫”,即形式主义的脱贫。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不能就此产生骄傲,还是应该看到更远的发展目标,戒骄戒躁,继续扎扎实实地走好扶贫路上的每一步。教育是百年大计,在扶贫的过程中,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2 授人以渔,生态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扶贫工作的开展不能只是一味地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等待党和国家的财政救济。人民群众自己要充分树立“主人翁”意识,在脱贫致富的这条道路上紧密结合当地已有的资源,发展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产业经济;增强各地区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充分利用扶贫政策调整相关资金的投入方向。社会政府信贷部门要调整结构和方向,大力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就近从业,增加当地农民的基本收入,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3]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为了建设一个优秀的支部班子,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广大青年党员到基层去,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为贫困地区的人文和社会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
面对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用社会保障兜住失去劳动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将生态保护和扶贫相结合,使得人们在发展经济时可以看到生态问题,也为人民群众增添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2.3 精准扶贫,实现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在扶贫路上要特别注意我国当前国情,即地区间、各民族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4] 。各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要有肩挑重任的意识,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人员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带着人民群众走出一条发家致富路,确实“扶真贫”,保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如期实现“真脱贫”,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顺利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坚持精准扶贫,根本点要落在人民群众身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5] ,在迎来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时,在实现我国的第一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之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更加注重脱贫实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党的重要使命,在这“最后一公里”,各地区要更加贯彻领会中央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48.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Z].布鲁塞尔,1846-12-28.
[7]蒲鲁东.贫困的哲学[M].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8]姜海波.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9]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10]张爽,邵晓光.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2020(2):65-74.
[11]杨增岽,张琦.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18(3):4-10.
[12]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EB/OL].(2017-01-25).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25/c64094-29047469.html.
[作者简介] 海淑霞(1997—),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 脱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052
1 习近平脱贫思想的来源和基础
1.1 理论来源
第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本背景,立足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和无产阶级面对压迫和剥削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为力,继而导致贫困的一种社会现实,提出了“反贫困理论”。在《致安年科夫的信中》明确对蒲鲁东先生在《贫困的哲学》一书中关于贫困的相关说法进行批判,早期的马克思已经看到导致社会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所认为的“贫困只不过是每一次分娩时的阵痛,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工业都要经历这种情况” [1] 不同,他们代表的是一味追求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家。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雇佣劳动的出现、异化劳动对工人的压榨、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阶级的不同和压迫都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原因,而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消除贫困的唯一途径就是要通过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革命实践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和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过程中,实现对贫困的消除和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法治,继而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在后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坚持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论思想揭示贫困问题,他的反贫困理论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实践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直接反对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法国人本主义文学家对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的攻击,但并非就代表马克思同意并赞赏经济学家们的理论,相反,马克思只是借一种理论批驳另一个错误的思想,并且将资产阶级的现实作为自己建立公平的基础。马克思提出,在以交换为基本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想要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只能从改变生产方式出发,只能用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来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理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待我国的贫困问题上均有相关政策及其措施。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我国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体两翼”,从而将工业、农业和手工业与我国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结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积极性。面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邓小平毅然决然地选择改革开放,从此中国不再是与世界相脱离的国家,社会各行业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自身能力,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技术,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及其形象。自中国进入21世纪起,中国各个领导人都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初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人民的收入,为消除贫富差距而不断努力。
1.2 现实基础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参加插队,作为一个十几岁的下乡青年,在农村的艰苦条件下不仅亲身体验贫困农民生活的不易,坚持学习,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面对陕西农村的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的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紧紧依靠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入我国贫困地区进行调研,与当地贫困人口深切交谈,询问扶贫成果,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脱贫指标,严于律己。这些经验对后期“脱贫攻坚”思想的提出以及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力争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第二,中国当前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以及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客观因素,我国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明显地体现出了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东南地区凭借其自身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发展各项国际产业,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反观西部地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艰苦,地形、气候等因素使得很多城市不能很好地走出去,人民群众的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使得不能直接照搬外国的经济政策,在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区、市县的基础上,让脱贫政策切实落到贫困人民群众的身上显得尤为重要。
2 习近平脱贫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扶贫先扶志
扶贫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将‘等、靠、要’等观念彻底清除 [2] 。”人穷志不穷,从自身意志出发去追赶那些非贫困地区,不能因为自身的自卑感就提不起精气神,由此导致思想贫困的出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扶贫之前要解放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更新人们的老旧观念,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振奋大家的精神。
首先,贫困地区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利用国家有力的政策保障鼓励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地建言献策,形成明确的脱贫手段,推广“一村一品”,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经济,广大人民群众要树立并发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与贫困地区的干部一起埋头苦干,促进经济发展;另外,将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真正做到弱鸟先飞。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不能出现“意识中的脱贫”,即形式主义的脱贫。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不能就此产生骄傲,还是应该看到更远的发展目标,戒骄戒躁,继续扎扎实实地走好扶贫路上的每一步。教育是百年大计,在扶贫的过程中,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2 授人以渔,生态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扶贫工作的开展不能只是一味地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等待党和国家的财政救济。人民群众自己要充分树立“主人翁”意识,在脱贫致富的这条道路上紧密结合当地已有的资源,发展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产业经济;增强各地区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充分利用扶贫政策调整相关资金的投入方向。社会政府信贷部门要调整结构和方向,大力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就近从业,增加当地农民的基本收入,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3]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为了建设一个优秀的支部班子,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广大青年党员到基层去,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为贫困地区的人文和社会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
面对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用社会保障兜住失去劳动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将生态保护和扶贫相结合,使得人们在发展经济时可以看到生态问题,也为人民群众增添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2.3 精准扶贫,实现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在扶贫路上要特别注意我国当前国情,即地区间、各民族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4] 。各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要有肩挑重任的意识,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人员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带着人民群众走出一条发家致富路,确实“扶真贫”,保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如期实现“真脱贫”,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顺利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坚持精准扶贫,根本点要落在人民群众身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5] ,在迎来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时,在实现我国的第一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之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更加注重脱贫实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党的重要使命,在这“最后一公里”,各地区要更加贯彻领会中央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48.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Z].布鲁塞尔,1846-12-28.
[7]蒲鲁东.贫困的哲学[M].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8]姜海波.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9]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10]张爽,邵晓光.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2020(2):65-74.
[11]杨增岽,张琦.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18(3):4-10.
[12]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EB/OL].(2017-01-25).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25/c64094-29047469.html.
[作者简介] 海淑霞(1997—),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