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69—01
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在于实现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语文素养是关注人整体发展的重要学科,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成长成才做好重要准备,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最终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重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作一探讨分析。
一、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受心理特点的影响,小学生对身边新奇有趣的事物会格外留心,所以可以采用有趣的游戏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如在《孔融让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情景剧,通过模拟表演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谦让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将这种意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记忆深刻,很自然地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
二、适度拓展教材,不断增强知识积淀
语文的内涵博大精深,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那么教学很可能受到束缚,学生所获也必定较为狭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培养目标对其进行适度拓展。比如以课文为基点,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主题为基点,向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拓展。通过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有效拓展,既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含价值,深化课堂教学主题和任务,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知识积淀。
三、坚持正面引导,提升反思批判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综合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多种不同而有效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深入思考文章内涵。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进行课堂教學,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并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及时讲解,这样才能在培养爱国情怀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反思和创新批判的能力。
四、培养读书习惯,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增强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但是,受认知水平所限,学生对图书的选择往往比较盲目,因此教师要定期为学生推荐或安排必读的阅读刊物和必背的古诗词,以此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比如,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和阅读内容,安排各种阅读课,如每周阅读课、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等,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定期组织“背诵擂台赛”,表演“童话剧”“故事剧”“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来提高阅读质量,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语文视野。
五、丰富实践活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故事会、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征文等实践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并在实践中成长。另外,教师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课后古诗文改写”等活动。比如在学习了《咏柳》《望洞庭》等古诗词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其改写成优美的文章或小故事。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量会积累得更多,综合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与加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会逐步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一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学生初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才会更加扎实,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多样需求,将小学语文知识和技能传授好、教到位,让学生学得扎实而高效。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注重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的整体训练,从提高兴趣、优化方法、延展阅读、丰富实践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69—01
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在于实现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语文素养是关注人整体发展的重要学科,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成长成才做好重要准备,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最终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重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作一探讨分析。
一、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受心理特点的影响,小学生对身边新奇有趣的事物会格外留心,所以可以采用有趣的游戏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如在《孔融让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情景剧,通过模拟表演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谦让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将这种意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记忆深刻,很自然地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
二、适度拓展教材,不断增强知识积淀
语文的内涵博大精深,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那么教学很可能受到束缚,学生所获也必定较为狭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培养目标对其进行适度拓展。比如以课文为基点,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主题为基点,向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拓展。通过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有效拓展,既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含价值,深化课堂教学主题和任务,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知识积淀。
三、坚持正面引导,提升反思批判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综合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多种不同而有效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深入思考文章内涵。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进行课堂教學,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并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及时讲解,这样才能在培养爱国情怀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反思和创新批判的能力。
四、培养读书习惯,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增强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但是,受认知水平所限,学生对图书的选择往往比较盲目,因此教师要定期为学生推荐或安排必读的阅读刊物和必背的古诗词,以此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比如,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和阅读内容,安排各种阅读课,如每周阅读课、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等,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定期组织“背诵擂台赛”,表演“童话剧”“故事剧”“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来提高阅读质量,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语文视野。
五、丰富实践活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故事会、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征文等实践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并在实践中成长。另外,教师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课后古诗文改写”等活动。比如在学习了《咏柳》《望洞庭》等古诗词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其改写成优美的文章或小故事。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量会积累得更多,综合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与加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会逐步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一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学生初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才会更加扎实,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多样需求,将小学语文知识和技能传授好、教到位,让学生学得扎实而高效。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注重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的整体训练,从提高兴趣、优化方法、延展阅读、丰富实践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