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感受希望与信念的力量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自从出版以来就得到了大家的追捧,无数人都被主人公的坚持所打动。主人公安迪、瑞德和典狱长诺顿之间的故事脉络发展是本部书的主要部分。在安迪从进监狱到出监狱的过程之中,反映的出的希望和信念的坚守是本书的主题之一;同时在信念的坚守过程之中,安迪为了自己的自由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希望;信念;坚守;执着
  一、安迪入狱之前的“准备工作”
  (一)希望的消失——安迪“被害”的经过
  商业银行家的安迪本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但是妻子却背着安迪,在外面有了别的情人,安迪发现后十分的愤怒,想要解决掉自己妻子和妻子情人的生命。但是就在安定决定行动的当天晚上,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却意外被杀,但是凶手却没有正面出现,虽然凶手在这部作品当中,出现也不过两次。于是,罪魁祸首就变成了安迪。也许是安迪在商场上的伙伴对他的阴谋,毕竟商人银行家拥有着大量的财富是别人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出于嫉妒心的考虑,很多人会把安迪当成仇人,这是人的仇富心理。因此安迪就这样被害了,结局是安迪无法为自己做出有力地证明,最后判定了安迪谋杀的罪名,而被关进肖申克监狱。
  (二)绝望的出现——事件本身的漏洞
  从安迪被害的经过来看,这件事情的那个最终的罪魁祸首的真凶并没有出现,在文中这是一笔带过。但是凶手的出现是这件事情的发展起因,相当于是有了一个谋杀案的存在导致安迪被关进肖申克监狱,这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所以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并不是相当的完善,对凶手没有做过多的介绍,随后在肖申克监狱当中有一个人曾经和凶手在同一间监狱服刑过,作品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只是表达了对安迪的同情或者是说安迪本身就是被陷害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因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导致安迪被关进肖申克监狱,才有了后来我们所能感受到他的希望和信念的力量,这个漏洞又为后来事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此事是安迪绝望的开始,他本来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美好的事业,但是从今往后它变成了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妻子的杀人犯,这对于一个银行家来说可以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毕竟从一个上流社会的成功的银行家,变成了一个关在监狱里的杀人犯,安迪自己本身也是无法接受这样的转变的。所以在监狱当中安定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普通人的表现,我们是可以有据可循的。
  二、安迪在監狱之中的“遭遇”——希望和信念的体现
  (一)信念的坚守——来自瑞德的关怀
  在安迪进入向申克监狱的时候监狱的人都十分的关心安定,最起码在他进去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关心他,尽管这种关心是是带有贬义的。这个监狱里的人并没有想过安迪可能会出去当他进去的时候,甚至他们还一度打赌说安迪会在第几天哭。当然这是都是那些无聊的人所做的无聊的游戏,毕竟他们在监狱当中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从这点上来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肖申克监狱里,他们没有正确的思想或者是说他们的情绪已经达到了空白化,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觉得兴奋或者是开心,每天除了休息就是干活,类似于一台永远都在旋转的机器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从安利开始走进监狱的时候,他就得到了瑞德的关怀,或者是说安迪得到了他的看重,并不把他当成普通的一般人看待,因为瑞德认为从安迪的眼中有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不屈不挠,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坚决。这是任何一个刚刚走进监狱的时候的人的眼中不应该具有的,或者是从来就没有人拥有过。同样安迪对瑞德的改变并不仅仅指瑞德的对自由的看法,他也帮助了瑞德进行了自己的申请,最后瑞德也是成功的从萧山克监狱当中以正常的方式离开。安迪是不一样的方式,因为安迪是逃走的。可以说瑞德对安迪的关怀使得安迪对自己的信念有了坚守的依据,因为瑞德为安迪提供了逃跑所必须的工具尤其是那张美人画像。
  (二)从绝望到希望——在典狱长诺顿那里得到的“监狱法则”
  诺顿在肖申克监狱当中是那里的王者,他把自己当成了整座监狱的主宰者或者是说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没有人可以违背他的法则。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一段时间内这个监狱法则帮助了安迪获得了人生的自由——相当性的自由,虽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从典狱长诺顿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被肖申克监狱体制化了的绝对统治者的体现,一切摧残人性的做法在监狱长那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人们要求他去管理这座监狱并赋予他能够管理相当一部分犯人的权力,但是这并不能作为诺顿进行专制独裁的依据。从一开始进入监狱的时候的安迪是绝望的,因为诺顿给了他的信念一个大大的打击,没有人可以从典狱长诺顿那里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的平等和自由,即使安迪也不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和典狱长诺顿之间的斗争安迪获得了相对性的自由,最起码安迪不必再挣扎于繁重的劳务当中,他成为了典狱长诺顿的私人财产秘书帮助诺顿进行一系列偷税漏税的行为,其中也包括肖申克监狱当中的偷税漏税的行为。安迪每天办理的工作就是帮助诺顿进行财产分析,当然也包括肖申克监狱当中和肖申克监狱之外的人进行财产分析,这一切都给了安迪再次重生的希望。在帮助诺顿进行财产偷税漏税的行为的时候,安迪帮助诺顿制造了一个假的身份,这个身份从来没有在外界社会当中真正出现过,但是它却真实存在这个身份成为了后来安迪在现实社会当中生存的基础。使得诺顿并没有办法去追究自己的责任,即使他向法官声明。安迪有了继续活下去或者是说对自由的希望,从而安迪开始为自己将来的行为做准备,可以说是为自己逃狱的行为做准备。他准备逃离这一个带有严重体制化的监狱逃离没有这个没有人性、没有人权或者是说没有自由甚至说没有阳光的监狱。
  (三)自由的重新出发——其他同伴对于自由的理解或是追求
  在肖申克监狱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体制化,当然其他同伴当中也有和安迪同样追求的人,那个曾经告诉安迪自己和谋杀案的杀人犯住在同一间牢房当中的人,和安定一样知道安迪是被冤枉的,而让安迪背这个黑锅的那个人就出现了就在在监狱当中。当然那个杀人放不是以这个罪名被抓进去的,但是安定无能为力,安迪也因此触动了典狱长诺顿并得到了矛盾的疯狂报复,而那一个好心告诉安迪真相的小伙子则被监狱长诺顿陷害。由于这一事件的刺激使得安迪重新理解了自己当前的困境以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或者说自己要逃到什么样的地方去。没有人想要在监狱当中呆一辈子,包括安利他也不想这样。但是现实情景并不允许他这样做,于是他只能找到了唯一的一种办法逃狱,因为凭借正常的方式来说服法官相信他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在杀人现场找不到任何的证据表明他自己是被陷害冤枉的,毕竟当天他确实有杀害他妻子和他妻子情人的意图,这件事情是他自己都没有办法去否认的而且他自己也承认了。所以整个事件的杀人犯究竟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嫁祸给安迪。至今或者说整部作品当中并没有做详细的交代,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线索提炼了出来。那么过后也不会对这个线索进行过多的阐述,安迪也不能把他自己作为杀人犯的这个身份完全抹除掉,最起码从法律的范围方面上来讲安定还是一个谋杀案的杀人犯。自己并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来把自己的身份“洗白”或者说给自己找出真相,找出那个杀人犯为自己平复冤情。他选择的是另外的一种方式在那样的体制之下,他没有办法去为自己找回清白,或者是说找到那一个真正的杀人犯来为自己的身份真正的“洗白”。所以在整部作品到最后为止,安迪这个人或者是说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讲,安迪这个人还是一个杀人犯的最大嫌疑犯,但是安迪他本身已经完全的成为了另外一个人,那一个他十几年来为诺顿捏造的另一个身份,完完全全变成了安迪在使用。而且诺顿没有任何的办法否认整件事情,诺顿并没有进行实质的参与,所有的账单数据甚至是笔记,都是安迪自己一个人在做。   三、安迪出狱之后的“自由”
  (一)安迪为了出狱忍辱负重所做的准备工作
  安迪知道自己在肖申克监狱当中如果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尽管瑞德肯帮助安迪也是需要金钱作为代价的,况且瑞德所能够带来的帮助只是很小的一个范围,这些都不能够帮助安迪实现自己的想法是或者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标——从萧山克监狱当中逃离出去。所以安迪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自由,或者是说自己精神上的追求。他必须从这一个体制化的监狱当中出去的时候,安迪决定他要从监狱长诺顿身上获得一定的帮助即使这些是需要安迪付出一些他并不想那么做的偷税漏税的事情。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是安迪这个银行家必备的功课,他精通美国及该州的各项法律,甚至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规。如何在这些法律法规当中寻找漏洞达到自己财富的最大化,安迪十分清楚和明白自己会做什么或者说应该做什么,这就变成了在那次修理房顶的时候安迪帮助那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妻子来实现自己财产的最大化,也就是说避免了要交那么多税收的情况。仅通过此次事件安迪让诺顿或者是说让监狱当中的其他管理者们发现了安迪的价值的所在,即使他是一个犯人但是他依然能够帮助这些人如何偷税漏税,如何使自己的财产进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从这以后安定的工作就变得十分的轻松或者是说并没有和其他犯人一样进行劳工的体力劳动,甚至安地还拥有了去图书馆的权利,并且安迪在图书馆的经营过程当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求给外界写信获得帮助,最起码是获得图书资助,这些都是安迪想要出去或者是说他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所做出的诸多努力,最后外界的回应终于在安第一次又一次的发信过程当中得到了回复,人们开始关注到肖申克监狱并且对于肖申克监狱的图书状况给予了反馈。肖申克监狱的图书馆得到了扩展并且得到了正常的发展,从安迪他自己本身而言也使得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运用了一些手段使诺顿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二)当安迪行驶在自由的路上时
  最后安迪开着车,行驶在公路上,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这一切都是安娣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这个时候安迪在外界看来,他已经不再是安迪,因为他有着另一个名字和身份,但是从他自己本身意义上而言,安迪就是安迪,他没有改变他的性格,没有改变他的理想,甚至是没有改变他的追求,他想要自由,他并不想要被人陷害,这种获取自由的方式或许并不可取,因为这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但在真正的法律上而言,这并不是解决目的,或者说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所有的,不平等的对待都可以依据这种不平等,或者是说不对等的方式来解决的话,那么世界将没有法律的威信,我们建造法律的目的就是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维系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因此,其实暗地里他的方法并不可取,但是他自己的的确确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使自己完完全全的摆脱了被肖申克监狱关进终身的现状,或者是说,监禁终身的这种事实。
  (三)希望对于人性的救赎
  安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获得了自由,从肖申克監狱中逃了出来,在整个事件的过程当中,安迪同样也帮助了其他人获得了自由,比如说瑞德,瑞德就是在受安迪的影响之下开始为自己生活,申请正当的权利,也就是说自己真的是被冤枉的,故事的开头也有体现,肖申克监狱当中的每一个人,没有人认为自己不是冤枉的,所以安迪是被冤枉的,瑞德也是被冤枉的,甚至是安迪和瑞德身边的其他人可能也是被冤枉的,但是他们没有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他们被动的接受了这样一种被关在小申克监狱的事实,然后化被动为主动,最后他们并没有去想自己是否还要回到外界当中去,他们只是认为自己是被关在这里的,安定给那些人带来的希望,或者是说给他们带来自由的信念的力量是无法用简简单单的语言来描述的,因为他在安迪离开之后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安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获得了自由,他最希望的,执着,或者是说他对自由信念的执着,使得他自己完完全全的摆脱了监狱的束缚,这在最后也为安迪获得自由,提供了依据,因为他不想要被关在肖申克监狱,同样也向人们传递的一种信念,我们只要追求自由,只要有希望,那么未来有很大的可能会实现,最起码是有这种可能呢,而如果没有了希望,或者说没有了信念,还想着安于现状的话,那么连这种可能都没有。最终也将一无所有。
  作者简介
  孟圆(1995—),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本科。
其他文献
珍大学刚毕业,好不容易在一家小型的办公楼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  珍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女孩。相貌平平,家境更是一般。加之天生缺乏进取心,因此从一个二本院校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勉强能自给自足。  珍花费很大力气,用尽所有人脉关系,终于找到一间廉价并且环境不错的出租房。出租房一室一厅,大约也就二十平米,总体还算新,不是那种牢房式的密集残旧出租房。珍对这间出租房很满意,小区般的管理模式,也让她有了安全感。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对比,培养出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并且其所有的教学方针都需要围绕就业导向展开,这样才能更有益于高职生的就业发展。对此,笔者以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且对如何探究出更好的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高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就业导向;教学模式  全心全意的服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