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延长学年现象,分析学生延长学年成因及延长学年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管理延长学年学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校;延长学年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刘阳(1979-),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雯(1981-),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推行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激励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学分制的实行,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延长学年学生的出现。本课题重在研究延长学年学生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探究对延长学年学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期能更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减少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并帮助延长学年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现象
1.学分制概念
学分制是指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即以学生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和获得学位资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实际上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是传统的学年制与完全学分制的一种折衷形式。[1]它是在现行本科标准学制四年的基础上,允许学习优秀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提前期限为一年;也允许因各种原因在现行标准学制内不能达到规定学分的学生滞后毕业,滞后毕业的最长期限为两年。[2]滞后毕业的学生中,多数是学习较差,不能在四年内修满学分的学习“后进者”。在本文中,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称之为延长学年的学生。
2.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现象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据统计,华东交通大学2005~2006学年有256名学生延长学年,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为1.25%;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应届毕业生中有200名学生因成绩不合格延长学年,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有145名学生延长学年,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为1.14%;2007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该校24名2005和2006级补考后仍有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作出延长学年的处理。
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延长学年学生和上海电力学院近三年延长学年学生人数,笔者进行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见图1和图2)。
从图1可知,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延长学年的145名学生中,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有31名,大学二年级延长学年和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人数明显较多;通过统计和分析还发现,延长学年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7.5∶1,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10∶1。同时,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电力学院二次延长学年后仍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最后退学的人数逐年增加,大二年级延长学年人数明显较多;在延长学年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12.6∶1,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为6.7∶1。可见,延长学年学生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延长学年学生和上海电力学院近三年延长学年学生的数据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延长学年人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男生多于女生。
(2)理科生因为专业课和基础课课业负担重,延长学年人数多于文科生。
(3)延长学年学生大部分是在大学二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结束时集中出现。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多数是因为高等数学等基础课没学好延长学年。大学四年级结束时,学生要么是因为在进入毕业设计环节之前,欠学分超过一定标准而被取消做毕业设计的资格,直接延长学年;要么是在大学毕业前未完成学校培养计划中的内容,而被延长学年。
(4)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占延长学年学生总人数比例较高,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上海电力学院二次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分别占延长学年总人数21.38%和 39.57%。
由此可见高校延长学年现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较为严重,探究延长学年学生成因,有效开展延长学年学生思想和管理工作,已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延长学年学生成因分析
1.学校因素
高校延长学年学生现象的出现,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导致一部分被扩招入学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校园以后跟不上大学的教学进度。二是,教师教学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学校也在不断地引进新教师。很多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学习教学的环节,在直接授课时,经验不足,难免在教学质量上有所欠缺,再加上很多高中教师给学生灌输大学不用读书论,导致很多学生一入大学就开始放松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三是,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所制定的延长学年的学籍管理规定本身也是学生延长学年的最根本原因。每学期学籍审核的时候,按照各高校制定的延长学年的学籍管理规定,都会有一批学生因达到延长学年的标准而被延长学年。
2.家庭因素
从家庭来看,一方面,现在大多数子女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抱着殷切的希望与寄托。有的父母一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压在孩子身上,不顾孩子自身是否想读大学,或者是孩子自身是否想读考上的学校或专业,逼着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结果适得其反,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父母不懂教育,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一味地纵容;也有的父母对孩子实行棍棒式高压教育,导致孩子成绩下滑时不敢告诉父母,直至延长学年。
另一方面,不良的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有的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或其他特殊家庭,由于家庭的因素,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家庭出现突发状况,如父母感情不和、甚至离异,亲人过世,或者家庭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等,导致很多学生心理不健康,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和目标,以至于成绩不断下降,导致延长学年。
3.个人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是他们延长学年的最主要因素。首先,伴随高校的扩招,有一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被扩招进大学,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跟不上大学的学习进度,最终被大学里淘汰出来——延长学年甚至退学。其次,有的学生没能很好地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度,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方式,又不主动去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下滑。再次,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是影响自身学习的关键。部分学生上大学后,抱着高中太辛苦,上大学后好好放松、混日子的态度读书。这些学生经常迟到、旷课或旷考。有的学生上网成瘾,整天玩网络游戏,结果一次次延长学年,一直到最后退学,这样的学生是延长学年学生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有少数的学生,在外兼职,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赚钱上,忽略了自己作为学生最本质的任务——学习。最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因为心理问题而不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得已延长学年。
三、学生延长学年后所带来的影响
1.延长学年学生心理特征的变化
高校学生延长学年后,心理特征多种多样。一方面,在校学生一旦被延长学年,学生本人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绝大多数延长学年的学生,不希望学校把实际情况告知其家长,不肯给辅导员其家长的准确联系方式,自己也不肯把实际情况告诉家长。由于延长学年的学生被编入下一年级继续读书,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都很难融入到新的班级里。从心理上讲,他们仍然留恋熟悉的原班级,不认同自己新的班级。在这种情况下,延长学年学生脱离原班级和新班级,在心理上常处于无班级状态。与此同时,他们又不肯接受新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
另一方面,延长学年的学生很难在增加学年后,端正学习态度,在学校规定期限内完成自己的学业。少数延长的学生是自己主动要求延长学年的,这部分学生开始并不悲观失望,还有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但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了危机感和压力。这部分主动延长学年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还不如延长学年之前,甚至会二次延长学年。
多数延长学年的学生是被动延长的,这部分学生刚开始悲观失望,不肯面对现实,拒绝延长学年,希望仍能留在原来的班级。但时间一长,也和前一种主动延长学年的表现一样了。绝大部分学生延长学年后,学习仍旧不努力,还会面临二次延长学年。在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中,能奋起直追希望毕业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面临的结果只有退学。
2.家庭压力及家庭变化
学生延长学年给自己的家庭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一位大学生,在父母眼中,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是他们引以为荣的骄傲和希望。父母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期间由于表现不如意,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延长学年以后,往往感到非常的失望一方面他们的希望破灭了,另一方面,他们因自尊和面子的问题,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孩子延长学年的真相,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在校读书期间假期不能回家。
3.给教学及教育所带来的困难
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给高校的教学和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教学方面,延长学年的学生只需学习考试未通过的科目,白天很少有课,大量的空余时间用来上网,睡觉或做其他事情,晚上学校还需为这些延长学年的学生开设重修班,这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另外,在教育方面,延长学年的学生不愿离开原来的班级和宿舍,不愿到新班级上课,迟到旷课甚至找不到人是常事,任课教师也不清楚所教班级学籍变动情况,这无疑也给学校的正常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四、学生延长学年后教育管理探究
1.健全延长学年学生制度
从整体情况来看,延长学年制度本身并没有促进所有延长学年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延长学年制度的不科学,使得不具备学习情商的学生赖在学校混日子,浪费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偏见,延长学年学生在就业和发展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所以,延长学年制度必须加以完善:
(1)改进延长学年制度,减少延长学年人数。实行淘汰制,实行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在学生所欠学分和在校学习年限上制定最高限制。[3]
(2)对于坚决不肯延长学年的学生,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允许这本部分同学跟班试读。如允许这部分同学跟随原班级直至毕业,不能正常毕业的允许其延长一年;或者在跟班试读的过程中,延长学年的学生的成绩达不到一定要求就要退学。[4]
另外,许多高校学籍管理中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资格审查这项规定,会导致欠学分同学中的很多人不能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即使这些学生欠的学分刚刚超过学校的规定学分数,即使这些学生非常渴望通过努力顺利毕业,也无济于事。笔者认为,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资格审查这项规定非常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取消该规定,建议在学生毕业时,再把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者定为延长学年学生。
2.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转变延长学年学生观念
(1)学校认真履行教育职责。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大学阶段要做好无缝衔接,广大的高中教师不能够给高中生灌输大学读书无用论。在新生入学阶段,高校要做好新生入学前教育,帮助大一新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度。同时高校也要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力度,引进评教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
(2)建立关于延长学年学生的交接制度。新辅导员对延长学年学生情况不了解,开展工作也无从下手,因此要建立关于延长学年学生的新旧辅导员交接制度。交接制度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情况。延长学年学生学习态度上存在哪些问题,学习上存在哪些薄弱环节,该生延长学年原因。
2)生活情况。延长学年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信息,延长学年学生的同学关系。这样就使原辅导员能指定某一位延长学年学生的原同学,协助新辅导员开展工作。
3)思想状态。包括该生人生观是否积极、能否正确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等。
4)跟踪教育。在学生延长学年后,原辅导员继续跟踪关心和教育。
(3)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在新班级中,辅导员指定某位党员或班委与延长学年学生结对子,在学习上实行一帮一,在生活上进行关心、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同时也动员任课教师与延长学年学生开展结对子活动,在任课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将更有利于提高延长学年学生的学习成绩。
(4)对延长学年学生实行学籍预警。学籍预警是指在延长学年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主要包含二次延长学年预警和退学预警。
3.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联系
首先,在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能通过打骂体罚解决问题,家长要做好自我心理疏导,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孩子进步,学会与孩子进行平和的沟通交流,发挥亲子关系的教育作用。
其次,辅导员和家长要定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各方面是否取得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后进生越是缺少关心和表扬,因此,当延长学年的学生取得进步时,辅导员和家长要给与足够的鼓励和表扬。
4.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辅导员教育延长学年学生既要做好自我心理疏导,调整心态,积极主动融入到新班级中;又要在学习上主动请教,并制定延长学年后的成才计划,踏踏实实地学习。
另一方面,辅导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抓紧进行心理干预。对于由于心理问题不适应大学生活,以至于延长学年的个别学生,辅导员应配合家长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教育,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也可建议其休学或退学。
参考文献:
[1]安蕾蕾.关于高等院校实施弹性学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3):23-24.
[2]周清明.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过程控制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7-49.
[3]范生汝,李国基.留级生管理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7-100.
[4]许立桥,谷传华.高校留级学生的成因及其转化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220-221.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关键词:高校;延长学年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刘阳(1979-),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雯(1981-),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推行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激励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学分制的实行,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延长学年学生的出现。本课题重在研究延长学年学生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探究对延长学年学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期能更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减少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并帮助延长学年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现象
1.学分制概念
学分制是指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即以学生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和获得学位资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实际上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是传统的学年制与完全学分制的一种折衷形式。[1]它是在现行本科标准学制四年的基础上,允许学习优秀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提前期限为一年;也允许因各种原因在现行标准学制内不能达到规定学分的学生滞后毕业,滞后毕业的最长期限为两年。[2]滞后毕业的学生中,多数是学习较差,不能在四年内修满学分的学习“后进者”。在本文中,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称之为延长学年的学生。
2.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现象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据统计,华东交通大学2005~2006学年有256名学生延长学年,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为1.25%;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应届毕业生中有200名学生因成绩不合格延长学年,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有145名学生延长学年,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为1.14%;2007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该校24名2005和2006级补考后仍有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作出延长学年的处理。
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延长学年学生和上海电力学院近三年延长学年学生人数,笔者进行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见图1和图2)。
从图1可知,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延长学年的145名学生中,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有31名,大学二年级延长学年和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人数明显较多;通过统计和分析还发现,延长学年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7.5∶1,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10∶1。同时,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电力学院二次延长学年后仍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最后退学的人数逐年增加,大二年级延长学年人数明显较多;在延长学年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12.6∶1,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为6.7∶1。可见,延长学年学生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延长学年学生和上海电力学院近三年延长学年学生的数据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延长学年人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男生多于女生。
(2)理科生因为专业课和基础课课业负担重,延长学年人数多于文科生。
(3)延长学年学生大部分是在大学二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结束时集中出现。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多数是因为高等数学等基础课没学好延长学年。大学四年级结束时,学生要么是因为在进入毕业设计环节之前,欠学分超过一定标准而被取消做毕业设计的资格,直接延长学年;要么是在大学毕业前未完成学校培养计划中的内容,而被延长学年。
(4)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占延长学年学生总人数比例较高,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上海电力学院二次延长学年学生人数分别占延长学年总人数21.38%和 39.57%。
由此可见高校延长学年现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较为严重,探究延长学年学生成因,有效开展延长学年学生思想和管理工作,已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延长学年学生成因分析
1.学校因素
高校延长学年学生现象的出现,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导致一部分被扩招入学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校园以后跟不上大学的教学进度。二是,教师教学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学校也在不断地引进新教师。很多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学习教学的环节,在直接授课时,经验不足,难免在教学质量上有所欠缺,再加上很多高中教师给学生灌输大学不用读书论,导致很多学生一入大学就开始放松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三是,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所制定的延长学年的学籍管理规定本身也是学生延长学年的最根本原因。每学期学籍审核的时候,按照各高校制定的延长学年的学籍管理规定,都会有一批学生因达到延长学年的标准而被延长学年。
2.家庭因素
从家庭来看,一方面,现在大多数子女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抱着殷切的希望与寄托。有的父母一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压在孩子身上,不顾孩子自身是否想读大学,或者是孩子自身是否想读考上的学校或专业,逼着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结果适得其反,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父母不懂教育,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一味地纵容;也有的父母对孩子实行棍棒式高压教育,导致孩子成绩下滑时不敢告诉父母,直至延长学年。
另一方面,不良的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有的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或其他特殊家庭,由于家庭的因素,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家庭出现突发状况,如父母感情不和、甚至离异,亲人过世,或者家庭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等,导致很多学生心理不健康,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和目标,以至于成绩不断下降,导致延长学年。
3.个人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是他们延长学年的最主要因素。首先,伴随高校的扩招,有一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被扩招进大学,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跟不上大学的学习进度,最终被大学里淘汰出来——延长学年甚至退学。其次,有的学生没能很好地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度,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方式,又不主动去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下滑。再次,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是影响自身学习的关键。部分学生上大学后,抱着高中太辛苦,上大学后好好放松、混日子的态度读书。这些学生经常迟到、旷课或旷考。有的学生上网成瘾,整天玩网络游戏,结果一次次延长学年,一直到最后退学,这样的学生是延长学年学生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有少数的学生,在外兼职,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赚钱上,忽略了自己作为学生最本质的任务——学习。最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因为心理问题而不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得已延长学年。
三、学生延长学年后所带来的影响
1.延长学年学生心理特征的变化
高校学生延长学年后,心理特征多种多样。一方面,在校学生一旦被延长学年,学生本人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绝大多数延长学年的学生,不希望学校把实际情况告知其家长,不肯给辅导员其家长的准确联系方式,自己也不肯把实际情况告诉家长。由于延长学年的学生被编入下一年级继续读书,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都很难融入到新的班级里。从心理上讲,他们仍然留恋熟悉的原班级,不认同自己新的班级。在这种情况下,延长学年学生脱离原班级和新班级,在心理上常处于无班级状态。与此同时,他们又不肯接受新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
另一方面,延长学年的学生很难在增加学年后,端正学习态度,在学校规定期限内完成自己的学业。少数延长的学生是自己主动要求延长学年的,这部分学生开始并不悲观失望,还有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但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了危机感和压力。这部分主动延长学年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还不如延长学年之前,甚至会二次延长学年。
多数延长学年的学生是被动延长的,这部分学生刚开始悲观失望,不肯面对现实,拒绝延长学年,希望仍能留在原来的班级。但时间一长,也和前一种主动延长学年的表现一样了。绝大部分学生延长学年后,学习仍旧不努力,还会面临二次延长学年。在二次延长学年的学生中,能奋起直追希望毕业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面临的结果只有退学。
2.家庭压力及家庭变化
学生延长学年给自己的家庭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一位大学生,在父母眼中,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是他们引以为荣的骄傲和希望。父母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期间由于表现不如意,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延长学年以后,往往感到非常的失望一方面他们的希望破灭了,另一方面,他们因自尊和面子的问题,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孩子延长学年的真相,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在校读书期间假期不能回家。
3.给教学及教育所带来的困难
高校学生延长学年,给高校的教学和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教学方面,延长学年的学生只需学习考试未通过的科目,白天很少有课,大量的空余时间用来上网,睡觉或做其他事情,晚上学校还需为这些延长学年的学生开设重修班,这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另外,在教育方面,延长学年的学生不愿离开原来的班级和宿舍,不愿到新班级上课,迟到旷课甚至找不到人是常事,任课教师也不清楚所教班级学籍变动情况,这无疑也给学校的正常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四、学生延长学年后教育管理探究
1.健全延长学年学生制度
从整体情况来看,延长学年制度本身并没有促进所有延长学年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延长学年制度的不科学,使得不具备学习情商的学生赖在学校混日子,浪费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偏见,延长学年学生在就业和发展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所以,延长学年制度必须加以完善:
(1)改进延长学年制度,减少延长学年人数。实行淘汰制,实行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在学生所欠学分和在校学习年限上制定最高限制。[3]
(2)对于坚决不肯延长学年的学生,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允许这本部分同学跟班试读。如允许这部分同学跟随原班级直至毕业,不能正常毕业的允许其延长一年;或者在跟班试读的过程中,延长学年的学生的成绩达不到一定要求就要退学。[4]
另外,许多高校学籍管理中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资格审查这项规定,会导致欠学分同学中的很多人不能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即使这些学生欠的学分刚刚超过学校的规定学分数,即使这些学生非常渴望通过努力顺利毕业,也无济于事。笔者认为,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资格审查这项规定非常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取消该规定,建议在学生毕业时,再把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者定为延长学年学生。
2.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转变延长学年学生观念
(1)学校认真履行教育职责。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大学阶段要做好无缝衔接,广大的高中教师不能够给高中生灌输大学读书无用论。在新生入学阶段,高校要做好新生入学前教育,帮助大一新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度。同时高校也要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力度,引进评教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
(2)建立关于延长学年学生的交接制度。新辅导员对延长学年学生情况不了解,开展工作也无从下手,因此要建立关于延长学年学生的新旧辅导员交接制度。交接制度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情况。延长学年学生学习态度上存在哪些问题,学习上存在哪些薄弱环节,该生延长学年原因。
2)生活情况。延长学年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信息,延长学年学生的同学关系。这样就使原辅导员能指定某一位延长学年学生的原同学,协助新辅导员开展工作。
3)思想状态。包括该生人生观是否积极、能否正确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等。
4)跟踪教育。在学生延长学年后,原辅导员继续跟踪关心和教育。
(3)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在新班级中,辅导员指定某位党员或班委与延长学年学生结对子,在学习上实行一帮一,在生活上进行关心、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同时也动员任课教师与延长学年学生开展结对子活动,在任课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将更有利于提高延长学年学生的学习成绩。
(4)对延长学年学生实行学籍预警。学籍预警是指在延长学年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主要包含二次延长学年预警和退学预警。
3.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联系
首先,在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能通过打骂体罚解决问题,家长要做好自我心理疏导,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孩子进步,学会与孩子进行平和的沟通交流,发挥亲子关系的教育作用。
其次,辅导员和家长要定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各方面是否取得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后进生越是缺少关心和表扬,因此,当延长学年的学生取得进步时,辅导员和家长要给与足够的鼓励和表扬。
4.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辅导员教育延长学年学生既要做好自我心理疏导,调整心态,积极主动融入到新班级中;又要在学习上主动请教,并制定延长学年后的成才计划,踏踏实实地学习。
另一方面,辅导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抓紧进行心理干预。对于由于心理问题不适应大学生活,以至于延长学年的个别学生,辅导员应配合家长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教育,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也可建议其休学或退学。
参考文献:
[1]安蕾蕾.关于高等院校实施弹性学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3):23-24.
[2]周清明.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过程控制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7-49.
[3]范生汝,李国基.留级生管理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7-100.
[4]许立桥,谷传华.高校留级学生的成因及其转化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220-221.
(责任编辑:郝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