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 求解决。”因此,我们不光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但多年来,学校和教研单位一贯强调研 究教法,而忽视学法的研究,在中学外语教学界这一现象尤其突出。“教师讲,学生记,课后完成作业就了事 ”似乎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凯洛夫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教育工作 者。至今许多教师仍认为,学习英语就得死记硬背而别无他法,完成教学进度都有困难,哪有闲工夫去研究学法。
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要学好英语,不仅要“肯学”,而且要“善学”,但是目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要多花时间就行了,学会学习是大学生或成年人的事儿。“老师说,我听;老师板书,我记;老师 布置作业,我做”的现象极为普遍。他们认为在课堂上笔记本上语言知识点记得越多,收获就越大,课堂上学 生成了容器。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一旦离开教师这个“拐棍”就手足无措,其结果是:学生整天在“题海”中挣扎,学习效率低,两极分化严重。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目的都要通过学生的积极 思维活动才能实现。如果教师只埋头教书,不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不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学校,独立参加社 会实践,而学习则不能因此而停止。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点金术”。学会学习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重视学法研究是中外外语教改的共同趋势,教育改革的重要之处在于使 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要会学。必须把学习方法的教育放到主要位置,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正像巴班斯基强调的,“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
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方法就是记忆外语的方法、解题的方法,这就把英语学法研究狭义化了。广 义上的学习方法研究至少包括这样两层含意:一是指学生智力的开发,二是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把外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学生智力的开发、动力的强化、心理调解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改善等有 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动力、心理健康水平及自身的综合素质等,使学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法。
前人对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作了大量的研究,已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诸如学习的特征、学习过程 的结构、各种类型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生理机制、学习过程的理论、影响学习的各种内部因素等。这些理论无疑对我们教师在英语学法研究方面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掌握这些原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劳动,使学法研究更具科学性。因此,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原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方能对英语学习方法作出更科学和更深层次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法的研究有助于学法的研究,学法的研究能促进教法的研究。因此,应该把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每上一节课都会对学生的学法有一 定的影响,如果教授得法,学法就会“对路子”,教法豐富多彩,学法也会生动活泼。重视学法研究对改进教学方法大有益处。事实上,每一种学科教学法都要求学生以相应的学法配合,若教法不与学法相结合,就会变 成“离水之鱼”,研究就难以深入。因此,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同时又要研究学法。
学法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法,使学生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传授方法,使学生尽早摆脱教师这根“拐棍”。
一、宏观着眼,微观入手 中学英语学法指导要求教师既要有宏观的整体意识,又要有微观的实施纲领。认 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指导计划,有条不紊,逐步实施。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格,如学习英语的兴 趣、动机等,同时又要在如何预习、听课、复习、记忆英语等方面下足功夫。
二、统一认识,提高兴趣 要使学生懂得,学会学习单靠老师的主观愿望是不行的,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教师可给学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介绍当今时 代的特点,介绍许多伟人自学成才的经历等等,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学法研究中成为和教师相辅相 成的要素。大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大脑的工作原理、记忆的窍门、观察的方法、遗忘的规 律等等。这些具有共性的原理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法的形成,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及兴趣。
三、提供模式,不断改进 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途径多种多样,但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法模式,让他们去 模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学法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一方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如向学生介绍张文府教授提出的八环 节学习英语的方法: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学法咨询等形式,在理论上予以指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吸取适应自己的方法 ,并逐步加以改进,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外语学法体系。
最后,不同的学生在基础、智力、非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学法指导上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要因人而异,把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要特别注意挖掘学生中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加工整理,在学生中推广,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學生中去。由于这些方法来 自同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更能让学生接受。所谓“因时而异”,是指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学法指导。
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要学好英语,不仅要“肯学”,而且要“善学”,但是目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要多花时间就行了,学会学习是大学生或成年人的事儿。“老师说,我听;老师板书,我记;老师 布置作业,我做”的现象极为普遍。他们认为在课堂上笔记本上语言知识点记得越多,收获就越大,课堂上学 生成了容器。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一旦离开教师这个“拐棍”就手足无措,其结果是:学生整天在“题海”中挣扎,学习效率低,两极分化严重。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目的都要通过学生的积极 思维活动才能实现。如果教师只埋头教书,不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不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学校,独立参加社 会实践,而学习则不能因此而停止。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点金术”。学会学习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重视学法研究是中外外语教改的共同趋势,教育改革的重要之处在于使 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要会学。必须把学习方法的教育放到主要位置,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正像巴班斯基强调的,“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
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方法就是记忆外语的方法、解题的方法,这就把英语学法研究狭义化了。广 义上的学习方法研究至少包括这样两层含意:一是指学生智力的开发,二是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把外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学生智力的开发、动力的强化、心理调解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改善等有 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动力、心理健康水平及自身的综合素质等,使学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法。
前人对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作了大量的研究,已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诸如学习的特征、学习过程 的结构、各种类型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生理机制、学习过程的理论、影响学习的各种内部因素等。这些理论无疑对我们教师在英语学法研究方面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掌握这些原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劳动,使学法研究更具科学性。因此,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原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方能对英语学习方法作出更科学和更深层次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法的研究有助于学法的研究,学法的研究能促进教法的研究。因此,应该把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每上一节课都会对学生的学法有一 定的影响,如果教授得法,学法就会“对路子”,教法豐富多彩,学法也会生动活泼。重视学法研究对改进教学方法大有益处。事实上,每一种学科教学法都要求学生以相应的学法配合,若教法不与学法相结合,就会变 成“离水之鱼”,研究就难以深入。因此,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同时又要研究学法。
学法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法,使学生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传授方法,使学生尽早摆脱教师这根“拐棍”。
一、宏观着眼,微观入手 中学英语学法指导要求教师既要有宏观的整体意识,又要有微观的实施纲领。认 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指导计划,有条不紊,逐步实施。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格,如学习英语的兴 趣、动机等,同时又要在如何预习、听课、复习、记忆英语等方面下足功夫。
二、统一认识,提高兴趣 要使学生懂得,学会学习单靠老师的主观愿望是不行的,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教师可给学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介绍当今时 代的特点,介绍许多伟人自学成才的经历等等,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学法研究中成为和教师相辅相 成的要素。大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大脑的工作原理、记忆的窍门、观察的方法、遗忘的规 律等等。这些具有共性的原理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法的形成,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及兴趣。
三、提供模式,不断改进 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途径多种多样,但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法模式,让他们去 模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学法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一方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如向学生介绍张文府教授提出的八环 节学习英语的方法: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学法咨询等形式,在理论上予以指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吸取适应自己的方法 ,并逐步加以改进,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外语学法体系。
最后,不同的学生在基础、智力、非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学法指导上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要因人而异,把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要特别注意挖掘学生中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加工整理,在学生中推广,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學生中去。由于这些方法来 自同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更能让学生接受。所谓“因时而异”,是指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学法指导。